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93

第93章 有教无类——孔子是怎样因材施教的

孔子是主张全民教育的,他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即人人他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

在孔门弟子中,既有小于夫子4岁的秦商、小于夫子6岁的颜由,也有小于夫子53岁的公孙龙(子石)、小于夫子54岁的叔仲会(子期),学生间的年龄差距达50岁。甚至还有父子同列孔子之门者,如颜由、颜回父子,曾皙、曾参父子,都曾先后成为孔子的学生。从地域而言,孔子学生的来源除了齐、鲁外,还有宋、卫、陈、蔡、秦、楚、吴、越等地,几乎遍及全国。如子路是卞(属卫)人,子贡、子夏、高柴是卫人,司马耕是宋人,颛孙师(子张)是陈人,言偃是吴人,秦祖是秦人,公孙龙(子石)是楚人,漆雕开是蔡人。而且,学生的家庭出身及经济状况也各不一样,其中既有鲁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卫将军弥牟之子弥兰,也有“贱人”出身的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乘肥马衣轻裘的公西赤,也有居藜藿穷巷的原宪、身陷囹圄的公冶长。凡此,孔子皆一视同仁,纳为弟子。

弟子入室后孔子又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即所谓因材施教。孔子承认人的天赋禀性是有差别的,所以他的因材施教首先是根据人的资质和文化水平而定,即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有些弟子虽然人很聪明,但孔子也要等他们在某些方面有所“觉悟”之后,才开始给他们讲授有关的学问。如孔子之为子贡、子夏讲授《诗经》便是。至于日常授课,那更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同样是问“仁”,针对不同的弟子,孔子便有不同的解答。

正是由于孔子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所以他弟子众多,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杰出人才。如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言语交际的有宰我、子贡,善于办理政事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等。这些人才既是孔子的高足,又是中国文化的精英。

孔子“修身”的目标是什么

孔子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因为它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与绝顶笨的人没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因为“类”指的是种类,是阶级。有了教育就没有种类,就没有阶级。后世的考试制度,可以说是以这种教育哲学为基础的。孔子的教育哲学是“有教无类”,但他的教育“教”什么呢?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字。孔子着重“仁”字,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孔子的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要你去做和尚,去打坐念经那一套。“修己”是做教育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这个教育理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不是为使自己成为菩萨、罗汉,神仙。修己是为了教育自己,进而奉献社会。所以后来儒家的书《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工作,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贯连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谋私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有这个使命,就感觉到受教育的“人”,尤其是士大夫阶级,格外有一种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