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66

第66章 什么是君子之道

孔子认为有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同。在论语中,孔子有两个地方谈到了君子之道。我们来看看。

《论语》记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孔子认为君子的道有三,他自己没有能够做到。子贡则是知道孔子的,说这是夫子自道,自己在说自己。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个君子之道,也许在孔子认为,是很重要,同时又很难做得到的。我们上面也谈到,有些君子的品格是容易做到的,只要自己去做就能够做得到。而不忧、不惑、不惧却是要靠修养才能达到的。也说明了孔子对这三个方面有深刻的体会,不是常人可以达到的。孔子认为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子产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恒公的宰相,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孔子常常赞扬子产。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四个君子之道,都是子产做到了的:自己的行为是谦恭的;对于齐恒公是尊敬的;治理国家人民是得到了好处的;使用人民的劳力是按照道义来的。所以孔子也称许子产为君子,因为子产实践了这四个君子之道。

而君子的这种品格,通过和小人的对比,就会更加地凸显出来。孔子经常把小人和君子对比。在前面我们也提到了这种对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如“君子易事而难悦,小人易悦而难事”等。小人的品质刚好和君子是相反的。又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是安泰从容而不会骄傲自满,小人刚好相反,是骄傲自满而不会安泰从容的。我们读到孔子的这种对比,再联系现实的情况,不能不佩服孔子的智慧!孔子告戒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儒自然要有君子的风范,而小人就是读书再好,知识再多也还是小人。作为一个君子,孔子的一生中也遇到了一些小人,所以十分痛恨小人。这也是孔子君子小人之辨十分分明的缘故。在回答子贡“君子亦有恶乎”时孔子说:“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所以君子是厌恶一些小人的行为的,这也是君子的一种品格。孔子也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就是这个意思。君子小人对待过错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而子贡则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小人有过错了,必然会文过饰非;而君子有了过错,大家都会看见知道,改过也是大家所赞扬的。

君子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了。到了孔子,就仅仅是指具有道德品格的人。在孔子以前,君子作为一个称呼,还带有一定的职位的色彩,当然古代的君子是必然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就比如,人们可以称呼大禹、商汤为君子,但是决不会称桀纣为君子的。这种道德之称到了孔子就完全地成熟了。虽然孔子也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里的君子可能是指有地位的人,晚节不保,在当时的社会上这种情况很多,而小人在这里也就是指本身道德败坏的人。而“君子易事而难悦,小人易悦而难事”中的君子小人的对比,已经没有了职位的因素,完全是道德的区分。因为君子可以在位,小人也可能在位。孔子的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到了今天仍然如此。

孔子把君子的品格和天联系在一起,认为君子的品格是来源于天的。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前面我们也提到,《易》中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能够懂得天命是什么,我们也很难完全明了孔子所说的君子的真切的内涵。而我们却可以从孔子以上的论述中看出君子的大致的含义。君子也就是天命落实在人类社会中具体的实践,一头联系着天,一头联系着人类社会。君子就是具有完善的人格的人。君子是对于社会和人类敢于自负责任,具有担当精神的人。同时君子是刚健的、积极的,具有人的一切高尚的品格。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哲学思想相同之处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很少涉及个人和社会等问题,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这与孔子“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有微妙的相似之处。

苏格拉底的哲学同样有着与孔子相似的“救世”的思想。苏格拉底和孔子都认为只有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才能治理好整个国家。注重培养人的“德行”,并且以身作则,他们都是道德的典范。

对于“欲望”的态度苏格拉底与孔子也有相似之处。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而孔子也号召人们“克己复礼”才能到达真正的善,随心所欲不逾矩。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分水岭。苏格拉底之后人们真正转向“对人的哲学”的研究。可以说苏格拉底便是“西方的孔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