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54

第54章 不耻下问——孔子谦虚吗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按说,有那么多人崇拜他,孔子小小地骄傲一下也是应该的,偏偏他老先生还挺谦虚。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吾学而知之。而且他也不承认他是什么“神童”或者什么“先知先觉”者。他回忆了自己成名成家的过程,15岁时才发奋学习,学了15年才基本毕业,然后不断进取,每10年上一个台阶或者说“上一个层次”,直到70岁,才做到了办事随心所欲,却一点也不会犯错误。我相信,孔子如果能再多活几年的话,到了80岁还会再上一个台阶。至于这个台阶是什么,孔子没有说,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我们说孔子谦虚,是有道理的。

但对孔子谦虚的理解,好像有很大差别。有些是孔子的弱点,却被说成了谦虚,有些是孔子“顾左右而言他”,也被理解成伟大的谦虚。孔老先生如果知道了,心里大概是不会舒服的。

孔子一生带过很多徒弟,通常的说法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孔子好像没有动手写过什么东西,那时候写字要用刀往竹片儿上刻,肯定体力消耗很大。估计他找了一个投机取巧的办法,“述而不作”。他教育学生,就是靠讲话。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针对不同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讲问题,可是这样做,他也记不大住在什么场合说过什么,难免有前后不一致的时候。比如什么是“仁”,他老先生就有过几十种表达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的门徒们在他去世以后根据回忆写出孔子言论集《论语》以后,就给那些喜欢打语录仗的人提供了炮弹。好在孔子一贯提倡恕道,他的徒子徒孙们尽管各说各的理,却没有打起仗来,这与我们后来砸了孔家店的招牌以后,“痞子掌权”翻脸不认人,是大不一样的。当老师怎么能不编讲义呢 这本来是孔子的弱点,但经后人一总结,他这叫“因材施教”,居然成了教育理论上的创新,连外国人都佩服得不得了。

大凡伟大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人谦虚。有这样一个故事:亚里士多德的学生问亚里士多德:“老师,你为什么总是那么谦虚谨慎呢?”亚里士多德对他的学生说:“每个人的知识量就好比一个圈,圈里面的是你知道的,圈外面的是你不知道的。当你的知识量越大,这个圈就越大,你不明白的东西就越多!当你遇到的问题越多,你就会感到自己很多都不懂,还需要学习,而且更不可能随便很‘大气’地去评定事物。就自然显得很谦虚了。”

儒家持何种养生观

儒家的养生观是一种重视养心和养德的养生观。和道家比起来,儒家并不那么重视身心的修炼,而是重在建立和谐社会,使人们能和平共处、国泰民安。儒家的教导其实就是精神养生的教导。孔子认为,天道以中庸为法,过犹不及。养生要谨守中庸之道,才能颐养天年。孔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说“君子先慎乎德”。事实证明,以德立身是养生的根本。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出色的儒学大师,《孟子》一书中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尤其是孟子所倡导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孟子养神得法,活了84岁。孔圣人活了73岁,所以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我自去”。《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讲的是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实际上是重道德、讲仁义的儒家养气法。养气的根本是以精神意志为主导,只有胸怀坦荡的人才能使气保养得充盛。《孟子·尽心章句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养生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一个人欲望太多,就会身心疲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