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4968300000025

第25章 孔子爱吃什么

几千年来的历代学者,只注重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几乎没有人对孔子的饮食嗜好发生兴趣。其实,所谓圣人、英雄,也是饮食男女。我们就从饮食爱好这个角度,来探究圣人孔子生活中的另一面吧。

孔子很爱吃肉。最大的证据就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人们要表明对某一事物的热爱,往往会将其与自己钟爱的其他事物参照对比,从而获得强烈的衬托效果。以“三月不知肉味”,来表明孔子为韶乐打动之深。其潜台词是:那个时代肉食紧缺,肉味诱人而难忘,孔子也是爱吃肉一族;如今连肉味都忘了,可见韶乐之尽善尽美,而孔子对音乐的沉迷也非同一般。正是在孔子爱吃肉的前提下,其对常人难以摆脱的口腹低级欲望的超越,才凸显了他对音乐高级文化的敏感和热爱。

《论语》中多次提到孔子吃肉的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当时的权臣阳货想召见孔子,孔子不去,便赠送给孔子一个蒸熟了的乳猪。一方面,按照当时礼制,大夫送给士礼物,士要亲自拜受,阳货由此想逼孔子见他;另外,专门送孔子蒸乳猪,想来也是投孔子所好。

《礼记》中也记载了孔子吃肉酱的细节。在孔子去世前一年,他的徒弟子路死于卫国,孔子听闻后在房屋前庭哭子路。而后,报丧的人说子路死后被剁成了肉酱,孔子叫人赶快倒掉自己吃的肉酱。此外,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先他两年而死,办丧事后,颜家给孔子送来祭肉。孔子到门外去接受了祭肉,回到屋里,弹过琴后才吃。

孔子大概还经常吃鱼,论语中有“子钓而不纲”的记录,即孔子只钓鱼,却不用网打。《孔子家语》说:“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段话说明孔子大概对鱼类很感兴趣,常去卖鱼的集市。

孔子可能也喜欢吃鲁国的特产桃子。《孔子家语》中说:鲁国的鲁哀公专门请孔子去王宫吃桃子。当时桃子是和黍米一起端上来的。孔子却先把洗桃子用的黍米给先吃了,当鲁哀公惊讶,旁观者窃笑时,孔子趁机讲了一段以粮为纲的道理。认为以黍“雪桃”损害了礼教和仁义。不过当时的人为何要用黍米洗桃子呢?因为用水洗桃子,桃子容易变质。汉代的《释名》说:“桃滥水也,水渍而藏之,其味滥滥然酢也。”意思是收藏时如有水渍,桃子就会酸烂。

孔子虽然爱好吃肉,喜欢美食,却非饕餮之徒,他在用餐时是有节制、有品味、注重礼仪和细节的。如此之好,可为现代人镜鉴。

孔府菜及古代食礼

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一个个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经过历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孔府菜是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

在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山东省曲阜城内的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这座坐北朝南、三启六扇的宫殿式府第,门额上高悬蓝底金字“圣府”,它是孔子后裔的府第。

中国封建社会,孔府既是公爵之府,又是圣人之家,是“天下第一家”,比皇帝的家还要显贵。历代统治者,都把孔子的后裔封为“圣人”。直至蒋介石1935年封孔子77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报官”,并以“特任官待遇”,都是加官进爵。

从明清到近代,由于历代“袭封衍圣公”,官列“文臣之首”,权势十分显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孔府、孔氏子孙在饮食方面较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经过千万厨役的劳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孔府烹饪。

那么,古代的食礼有哪些呢?

进食的礼节更是有严格的规定:如《礼记·曲礼》载:

1.“共食不饱”。是说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

2.“饭黍毋以箸,共饭不择手”。吃饭时,从食器里盛饭要用“匕(bi)”(即后代的饭勺),盛出以后放在手里,然后直接送到嘴里。所以在吃饭前一定要洗手,不能搓搓手就去吃饭。

3.“毋扬饭”。饭如果太热,要放在手里等它凉一点再吃,不许挥动手臂扬去热气。

4.“毋咤食”。吃饭时,不许嘴里吧喀吧喀地出声。

5.“毋反鱼肉,毋搏饭,毋啮骨”。不许把已经咬过的鱼和肉放回食器;吃羹时不许不嚼便大口大口地吞下;吃带骨的肉不许翻来覆去啃骨头。

6.“毋放饭,毋流歌”。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

7.“毋固获,毋捉羹,毋刺齿”。不要占据食物,不可以大口囫囵地喝汤,不要当众剔牙齿。

8.“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9.“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干肉就得用手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