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4959700000028

第28章 谨慎而不寡断(1)

——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

做事固然要善于抓住机遇,但是,抓住机遇并不是不切实际地蛮干,在大胆果断的行为背后都必有深谋远虑,必有理智的筹划和安排。做事谨慎,则是主要表现在深思熟虑上,稳重行事,就要谨慎,计划详密,戒除鲁莽,这样才能冷眼旁观、抓住关键,一击便中要害。但是,谨慎做事并不是胆小怕事,优柔寡断。深思熟虑之后,要有果断迅速的行动,切不可陷入过于追求十全十美的误区。凡事要有分寸,谨慎做事也是如此。

1.做事谨慎,一言一行要小心

做事金典: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南北朝时,贺若敦为北朝的大将,自以为功高才大,不甘心居于同僚们之下,心中十分不服气,口中多有抱怨之词。

不久,他奉调参加讨伐平湘洲战役,打了个胜仗之后,全军凯旋,这应该算是为国家又立了一大功吧,他自以为这一次必然要受到封赏,不料由于种种原因,反而被撤掉了原来的职务,为此他大为不满,对传令史大发怨言。

晋公宇文护听了以后,十分震怒,把他从中州刺史任上调回来,迫使他自杀,临死之前他对儿子贺若弼说:“我有志平定江南,为国效力,而今未能实现,你一定要继承我的遗志。只因为做事不谨慎,这个教训你不能不记住呀!”说完了,便拿起锥子,狠狠地刺破了儿子贺若弼的舌头,要他牢记做事谨慎的教训。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贺若弼也做了隋朝的右领大将军,他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自认为当个宰相也是应该的。不久,还不如他的杨素却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未被提拔,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出来。

后来一些话传到了皇帝耳朵里,贺若弼被逮捕下狱。皇帝杨坚责备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目无长官的心太猛。”因为他有功,不久也就放了他。

贺若弼还是不能吸取教训,又对其他人夸耀他和皇太子之间的关系,说:“皇太子杨勇跟我之间,情谊亲切,连高度的机密,也都对我附耳相告,言无不尽。”后来杨勇在隋文帝那里失势,杨广取而代之为皇太子,贺若弼的处境可想而知。

隋文帝得知他又在那里大放厥词,就把他召来说:“我用高颍、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事情也不会做’,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我皇帝也是废物不成?”

贺回答说:“高颍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当宰相的话。”这时因他言语不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株连,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

隋文帝对贺若弼说:“大臣们对你都十分的厌烦,要求严格执行法度,你自己寻思可有活命的道理?”贺若弼辩解说:“我曾凭陛下神威,率八千兵渡长江活捉了陈叔宝,希望能看在过去的功劳的分上,给我留条活命吧!”

隋文帝说:“你将出征陈国时,对高颍说:‘陈叔宝被削平,问题是我们这些功臣会不会飞鸟尽,良弓藏?’高颍对你说:‘我向你保证,皇上绝对不会这样。’是吧?等到消灭了陈叔宝,你就要求当内史,又要求当仆射。这一切功劳过去我已格外重赏了,何必再提呢?”

贺若弼说:“我确实蒙受陛下格外的重赏,今天还希望格外的赏我活命。”此时他再也不攻击别人了。隋文帝念他劳苦功高,只把他的官职罢了。

父子两代人,同样是做事不够谨慎而吃亏,所以要忍那些不该讲的话,以免招致不必要的祸端。凡成大事者都善于谨言慎行,一言一行都小心。做事一定要谨慎,多做实事,尽量避免祸端。

谨言做事,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层面。孔子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谓的言讷,就是慢言少言,所谓的行敏,就是多做快做,还要谨慎。

《曾子·修身》上说:“行欲先人,言欲后人。”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不会流于胡言乱语招惹是非;做事,要说做便做,不拖泥带水,以养成雷厉风行之性。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做事若常喜欢津津乐道传递小道消息,喜欢谈论东家长西家短,乐于神侃吹牛,都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若不及早纠正革除,总有一天,会自食苦果。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生活的坦途,也有生活的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做事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人只有安身立命,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道。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些推心置腹时所说的私房话,日后有被知己用来当作武器的危险。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人们要避免多说话,说错话,以免引发别人的恶毒攻击。同时,面对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也要学会沉默而不要急于辩解。

从古到今,成大事者都善于谨言慎行,一言一行都要小心,开口说话之前要七次转动舌头,多让舌头闲着。很少有人因不说话而后悔的,但大多人却因说了话而后悔。话说得越多危险就越大,要么沉默不语,要么讲话就讲比沉默更有用的话。

做事要少夸海口,多做实事,尽量避免虚荣。少说话多做事,将自己慢慢培养成一个谨言慎语、在言语上颇有修养的人,这样才能一生吉运绵绵而来。

2.开个好头,还要善始善终

做事金典:做事情,想问题,应该立足于事情的复杂,从最坏处着眼,向好处努力,千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冒进。无论是面对顺境中平稳推进的阶段,还是面对逆境的突发事情,更或是事业进入一帆风顺,大功告成的“既济”阶段后,都要稳健,切忌急躁冒进,以防自己在盲目中失败。

成功开始时,就要保持一种宁静致远、勇往直前的精神。宁静致远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状态,只有在宁静致远的状态中,人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存在。求稳是善于做事者做事的学问之一,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必然能稳得了自己的心神。

当一个事业完成时,则意味着另一事业开始了。虽然前途充满着新的希望,但是必须记住前进道路上荆棘丛生,要谨慎走好每一步。

公元630年,即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后的第四年,房玄龄被提升为尚书左仆射,行宰相之职。在任相职期间,房玄龄可谓至忠至勤,而且成绩卓著,堪称能相。史书上这样称赞他:“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力竭节,不欲一物失所。”

在选拔人才方面,房玄龄十分谨慎。唐太宗曾经说过:“选用官吏是一件不可掉以轻心的事,用一君子,则许多君子就会慕名而来;若用一小人,许多小人也就会钻营而来。”在这一点上,房玄龄对唐太宗极其赞赏。他知人善任,常向太宗推荐合适的人才,委以重任。

太宗的太子李治的府中有一位太子右卫率,名叫李大亮,房玄龄很看重他,说他为人耿直,有西汉忠臣王陵、周勃的气节。不久,李大亮就被任命为房玄龄的副手。房玄龄在用人方面,既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能够扬其长而避其短。但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也宁缺毋滥,决不做滥竽充数之举。如管理财政申报开支的部门,很长时间没有人选,但房玄龄认为这个部门关系到“天下利害”,是“民力所系”的地方,“宁虚其位,而不以与人”。他这样做,有时会招致别人说闲话,评论他在授权方面十分吝啬。但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对于个人的声誉,从不计较。

对于朝廷上的一些烦事,他几乎事无巨细,一概过问,不仅定期审查吏治、司治的得失优劣,甚至连武库里的存储数目,他都要一一过问。史书说他“事无巨细,咸当留意”,其认真负责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在对李世民的进谏方面,他也做得很突出,虽未能像魏征那样屡屡犯颜直谏,也能坦陈己意。其实,魏征对他也是很佩服的,魏征曾经说过,在事必躬亲、言无不尽方面,自己不如房玄龄。一次,唐太宗忽然问周围的大臣说:“自古以来,开国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子孙,多出败乱的原因何在呢?”房玄龄直言不讳地说:“那都是因为皇上宠爱子孙,而子孙生长深宫,自幼享惯富贵,不识人间情伪,不懂国家安危,不能磨炼才干的缘故。”

唐太宗虽为明君,但也有过不少荒唐之举,如对高丽发动战争,不仅给高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惨重的损失。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又要侵犯高丽,当时房玄龄已重病卧床,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书太宗,并对儿子们说:“当今天下安静,各得其所,唯有东征高丽,必会成为国家的大患。我虽不久人世,但知而不言,也会衔恨入土,死不瞑目。”太宗览表以后,十分感动地说:“此人危笃至此,尚能忧我国家,实在是难得啊!”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危,太宗不断派人看望,并亲去探望,于房玄龄临死前与他握手叙别。房玄龄死时“太宗对之流涕”,足见房玄龄在唐太宗眼中的地位是多么地重要。

房玄龄做了近二十年的宰相,其善始善终尤为难得。而他与唐太宗李世民所结下的深厚情谊,也远非普通的君臣之礼所能比拟。

做事固然要善于抓住机遇,但是,抓住机遇并不是不切实际地蛮干,在大胆果断的行为背后都必有深谋远虑,必有理智的筹划和安排。做事必须头脑清醒,决不可一时发昏做出不智之举,重要的是要有防患意识。

每天都会有种种事情可能发生,有好有坏,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想翻身都很难。

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没有停滞不前的时候,始终在酝酿之中,必然由亏而盈,由满而损,反复循环,继续演变,发展于无穷,具备无限潜力。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在追求时,就要永远需要保持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使你真正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成功走向更高的辉煌。

世上没有长盛不衰的时运,也没有始终不顺的逆境,“既济”与“未济”、成功与失败是会互相转化的。面对无情的客观辩证规律,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进取的精神,我们做事才能得以顺手。

3.做事合乎法度,可以防预凶险

做事金典:太不合时宜的事情不要去做,否则就会有灾难。

试想,当一个人处在一个水深过头顶的河里,其危险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恐怕没有过成河反而会被淹死。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不做不合法度不合时宜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把一件事情处理得比较圆满,有时候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这个非常手段,看起来很非常,有点超常,使人接受不了,有时就会产生凶灾,但这种做法不一定是错误的,当然这种非常手段,只有那种做事高手的人才能做到。

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跨越。也就是说,做事也需要有大的过度。面对大的过度时,我们需要耐心、慎重地等待过度,要从容地面对转折期,不能拘泥于常规,应当采取非常的手段,但是也应当注意,太危险、太没有法度、太不合时宜的事情不要去做,做了就会有灾难。

三国时期的魏国后期,曹髦当上了皇帝,但他实际上是一名傀儡,朝中大权全被大将军司马昭所控制,而且此人还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篡位的准备工作。

曹髦是一个很有自尊自强之心的年轻人,他不甘心于当傀儡失去君位,他要维护自己的地位与尊严,他要以武力去讨伐这个权臣。可是,他早已被架空了,手下无兵无将,孤掌难鸣;他毕竟又太年轻,缺乏宫廷斗争的经验与谋略,仅凭着一股年轻人的血气之勇,轻率起事,率了宫中一批执役的宦官、宫奴,便去向司马昭兴师问罪。

司马昭派了中护军贾充前来迎战。君臣之间便在皇宫的南门外对上阵了。虽然古人说“上下一日百战”,但像这样皇帝亲自上阵,与臣下直接交手的事,却还是闻所未闻。贾充手下的将领们不知这个仗如何个打法,如果伤害了曹髦则犯下弑君大罪。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道:“没料到天子亲自出马,捉不能捉,杀更不能杀,如何是好?”

贾充气冲冲地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事已至此还说什么天子不天子?今日之事有他没我,这个家伙不死大将军的事就不能做成,你们谁能免掉灭族之祸?”成济道:“明白了!”他冲出队列,直至曹髦车前,挥戈猛刺,曹髦顿时死于车下。

司马昭篡权的对手排除了,他自然十分高兴,但他不愿意承担“弑君”的恶名。第二天他召集来朝中大臣,装出一副悲痛的样子问如何处理此事。司马昭此时是朝廷的实际执政者,手握生杀予夺大权,谁也不敢指责他。有人说:“只有斩了贾充才可以向天下人谢罪!”

司马昭正处在篡权的关键时刻,像贾充这种既死心塌地效忠自己又广有谋略的人物,他还正用得着,自然不肯舍弃,便问:“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大臣们表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司马昭既不肯抛出贾充,又不能不有所表示以遮掩天下人的耳目,最后拉出了成济作为替罪羊,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成济斩首灭族。

在那个皇上就是天的封建社会里,有什么还比“杀国君”更危险的事做呢!可怜成济替人卖命,最后还当了替罪羊,不过他死得一点也不冤。

人生在世,不合时宜的事情不要做,即使它能够满足你一时的欲望和虚荣。现实中,一个危险往往导致另一个更大的危险,最后使我们处于灾难性边缘。生性莽撞的人很容易惹事,结果让别人也处于危险的境地。真正的大智之人善于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遵守一定之规,严格要求自己,以躲避危险。

4.做事不要心浮气躁,欲速则不达

做事金典:做事情跟开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当你速度过快的时候,它的稳定性就差,而且风险就会提高,就更容易出问题。

做事要注意避免这样的情况:心浮气躁,想一口吃个胖子。如果深求恒久之道,想一蹴而就,结果欲速则不达,只会有凶险而无利益。

《吕氏春秋》说:“圣人之行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意思是说,圣人在时机不成熟时,要等待时机。从外表上看,这似乎是缓慢和迟延的,而实际上是最快的。因为,时机未到,随意妄行,势必吃亏上当,大大延缓事业的进程。这就是欲速则不达。

1994年8月,三株公司老总吴炳新提出,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第二年保三争五,第三年保九争十六。可是到1995年之后,三株公司的目标突然放大了上百倍,在媒体上刊出的“五年规划”中,吴炳新提出的目标是,1995年达到16~20亿,发展速度是1600%~2000%;1996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00%,达到100亿元;1997年回落到200%,实现300亿元;1998年回落到100%,实现600亿元;1999年增长速度达到50%,实现900亿元。正是在这种膨胀心理的驱使下,三株公司的机构、人员极度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