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诡道
4911000000027

第27章 诡道之“言”经:诡辩之术(8)

宋子文脸红了,不知答什么好。在他尴尬之际,宋美龄又开言道,“可是,我觉得西安方面这样做未免有点太危险了。南京有几十万装备优良的军队,难道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卵击石,除自取灭亡之外,还能有什么结果呢?”宋美龄又生一计企图以势压人。宋子文看她说得太不像话了,怕把关系搞僵,给释放蒋介石增加困难,忙阻止道:“你和周先生谈这些干什么?”宋美龄并非头脑发热、信口开河,她知道西北的军事实力与南京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欲以武力相威胁。她不顾宋子文的劝阻,板着脸说:“我想周先生知道这些情况是不无好处的!”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知道的不多,不过也并非全无所闻。你们南京,一方面何应钦自任司令,校场白衣挂帅,兴师问罪;另一方面你夫人又大吵大闹,制止出兵。这些做法,究竟是谁真心救蒋先生呢?”周恩来不紧不慢地问道。周恩来对当时的形势做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已是全局在胸,并制定了相应对策。深知蒋介石与何应钦之间的矛盾及宋美龄与何应钦之间的纠葛,于是周来对宋的发难来了个顺水推舟,利用其矛盾,迂回出击,巧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之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扼制其猛烈攻势,而使对方气势顿减,进攻失利。

宋美龄被周恩来问得张口结舌,半天答不上来。宋子文在一旁不停地摇头叹气。周恩来接着说:“何应钦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很聪明。他的讨伐呀,轰炸呀,无非是想逼死蒋介石取而代之,作为继蒋的第一人,倘若逼不死则可以落个救蒋第一功。南京这种戏中戏的复杂情况,我想,蒋夫人,你一定比我更清楚,更明白。”周恩来进一步为其明戏,点其要害,揭其矛盾,釜底抽薪,打乱了对方的心理准备,削弱了对方的心理优势。宋美龄立时脸色煞白,像泄了气的皮球。

周恩来不容其反驳接着继续说道:“如果说要打,我们已经奉陪十年了。对共产党、红军的厉害,我想夫人你不会不知道吧!何况如今的国内形势已非往昔,南京面对的敌手,也非一个共产党,一支红军,而是全国所有要求抗日的人民和军队。蒋先生无视这一现实,导致了今日的不幸。如果有人还不引以为鉴,其结果是可以想见的,那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了。”周恩来在削弱了对方的攻势之后,话锋一收,直逼对方营下,运用假设和对比手法,正面驳击为其敲响警钟,最后把“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之语完璧归赵,轻松还给对方,这一球使对方作茧自缚,收到了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之效。

求同存异,开诚布公。

宋子文害怕再争执下去,达不到所来的真正目的,于是慌忙插言缓和气氛说:“周先生的谈话,使我宋某深受教益。此次委座被扣西安,周先生为大局着想,四方奔走,始保其安全,某等无不感激涕零!即使愚妹,刚才在车上说起周先生的用心,还是深表感激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就好说了。为国家民族生存,我辛苦原是责无旁贷的,说到感激是万不敢当的。”一语“如果”假设巧妙,含蓄适度,一石二鸟,不显山不露水蕴藉言外之意,婉言道出对方语言之虚伪,并期待真诚合作。接着周恩来又说:“蒋夫人,我们到这里来,原是求同的,而不是立异的,是么?”“是这样,是求同的。”

宋美龄忙说:“不过还有一事不明,不知当问不当问?”此时,她已没有了刚才傲气十足的夫人派头了。周恩来和气地说:“请讲不妨。”“贵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公然宣称,像我们这样的资产阶级是你们的死对头。我不明白,对这样一个不共戴天的仇敌,你们怎么突然变了呢?难道……”“妹妹!”宋子文叫道。“请继续讲,”周恩来说,“很有意思。”“所以,我怀疑贵党的真诚……”宋美龄吞吞吐吐地说。“我把夫人的话,不妨挑破了吧!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党想乘这个机会向你们要点什么,是吗?”宋美龄用外交辞令说:“我敬佩阁下惊人的坦率。”周恩来听罢哈哈笑了。

周恩来满含感情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自己的信仰和目的,并且在任何时候都不改变。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什么是我们求同的基础呢?那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轩辕黄帝的子孙!面对着日寇的步步进逼,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不愿当亡国奴!”讲到这里,周恩来站起来,庄严激昂地说:“所以,在此民族危亡之刻,我们中国共产党别无所求,亦不需要求!此话可以公诸天下的!”周恩来以民族利益为重,话语短促高昂,激情洋溢,措辞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情理相融,感人至深;运用设问,一问一答,语气强烈,升华题意,使对方思想共振,情感共鸣而达到了感染对方、说服对方的理想境界。

欲擒故纵,达成协议。

宋氏兄妹至此心里已经踏实,连忙站起来,微微弯腰说:“周先生,请原谅我们刚才的冒昧。”“没有什么,话不说不明嘛。”周恩来轻轻一句,了结了刚才紧张的争执。周恩来说:“……听说上海市场的公债价格在12日后曾跌4元停板,紧接着又回升起来。至今保持着事变前的水平。宋先生,请教,这是什么原因呢?”“哦!这吗,这是英美朋友帮助的结果。”宋子文回答,心里又惊又疑。周恩来怎么会如此谙熟经济行情呢?老于政治的宋子文终于清醒,周恩来全局在胸,一言一语,都紧扣主题。英美为什么需要蒋介石呢?因为如果让何应钦取蒋代之,到时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就会侵犯英美在华的利益。宋氏兄妹冒险赴西安会谈,也是这个原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眼下蒋先生并不认他们的账!他一意孤行,甘愿受南京亲日派的摆布了!”周恩来说。宋美龄又拿出夫人的气派坚定地说:“这由不得他,我能把他拧过来!”周恩来欲擒故纵,感叹道:“蒋夫人,恐怕……”宋美龄拍着胸脯说:“这一点请你放心!”周恩来说:“那就拜托夫人了。”至此一场扣人心弦的舌辩结束了。

周恩来凭借其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高明的策略,犀利的语言及炽烈的情感在舌辩中峥嵘崭露,力挫宋氏兄妹的嚣张气焰使会谈取得显著成效,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诡道“言”经之二十一:

巧言令色。动之以情

诡道方略之:敬一丹言诚意恳朱镕基欣然题词

1998年10月7日是《焦点访谈》极不平常的一天,这天下午,朱镕基总理视察了中央电视台,并与台领导和《焦点访谈》节目的编辑、记者进行了座谈。交谈间,《焦点访谈》得到了朱总理重要的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通过这十六个字朱总理指了出了舆论监督的重要,它对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舆论监督可以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促进我们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题词,给全国新闻工作特别是《焦点访谈》以极大的肯定。你知道《焦点访谈》是怎样得到这个题词的吗?

原来,在朱镕基视察中央电视台的前一天,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告诉敬一丹,明天,总理来视察的时候,你要想办法得到朱总理的题词。敬一丹听了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多少有些为难。她开始了苦苦的思考:我怎么向总理提出这个请求才好呢?第二天,朱总理在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中央电视台。他走进《焦点访谈》节目组演播室,在场的所有人都起立鼓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朱总理跟大家相互问好之后,坐到主持人常坐的位置上,大家簇拥在他的周围,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与总理交谈。一位编导说:“在有魅力的人身上,总有一个场,以前我听别人这样说过。我看您身上就有这样一个场。”朱总理不置可否地笑了。演播室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和谐,敬一丹感觉这是一个好时机,一个很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时机。于是走到朱总理面前说:“总理,今天演播室里聚集在您身边的这二十几个人只是《焦点访谈》节目组的十分之一。”总理听了这话,说:“你们这么多人啊!”敬一丹接着说:“是的,他们大多数都在外地为采访而奔波,非常辛苦。他们也非常想到这里来,想跟您有一个直接的交流。但他们以工作为重,今天没能到这里来。您能不能给他们留句话?”敬一丹说得非常诚恳,而且非常婉转,然后把纸和笔恭恭敬敬地递到朱总理面前。总理看下敬一丹,笑了,接过纸和笔,欣然命笔,写了“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十六个字。总理写完,全场响起一片掌声,热烈的气氛进入了高潮……

得到总理的题词,大家都觉得特别高兴和欣慰,因为这首先说明总理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重视和肯定。另外,从敬一丹言诚意恳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受到一些启发:第一,这个请求不是敬一丹个人的请求,所以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即使总理拒绝这一请求,自己也不会觉得特别尴尬。第二,敬一丹知道朱总理非常喜欢《焦点访谈》这些年轻记者们,于是她就为总理描绘出这样一种情景:记者们四处奔波,长途跋涉,冒着危险采访。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特别想与总理交谈,非常想来,但为了《焦点访谈》这一事业,他们没有来。这一番富于感情色彩的话很能打动人,让总理不忍拒绝。第三,敬一丹的请求是曲折委婉地提出来的,表述得又十分诚恳贴切,因而最终如愿以偿。

在回忆起一个多月以前的这一幕情景时,敬一丹仍显得有些激动。她说:“当在外地采访的记者听到这十六个字题词时,他们会受到多大的鼓舞啊!当这十六个字传遍整个新闻界时,它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想所有的新闻从业人员看到题词后,都会引发很多思考。我为此感到骄傲!”

诡道之“言”经之二十二:诡用激将

激将术主要是通过隐藏的各种手段,让对方进入激动状态(愤怒、羞耻、不服、高兴)导致情绪失控,然后无意识中受到操纵,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说到底,人是感情的动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感情的力量,来激发人的积极性,调动其热情和干劲儿。“激将”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激将术一般有下列几种:①用高帽赶鸭子上架;故意贬低,挑起好胜之心;③吹胡子瞪眼睛,敲桌子点鼻子,惹人发怒;④冷冷冰冰,或佯装不信,使人吐露真言。对垒之中,一是看忍功耐心,谁更冷静;二是看谁扮演得更天衣无缝,使对方察觉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

诡道方略之:二桃杀三士

战国时的晏子博学多才,聪明机智,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为齐国的富强做了很多事。齐景公提拔晏子做了相国。

当时齐国有三个大力士,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他们因为勇猛异常,被齐景公宠爱,晏子遇到这三个人总是恭恭敬敬地快步走过去。可是这三个人每当见晏子走过来,坐在那里连站都不站起来,根本不把晏子放在眼里,仗着齐景公的宠爱,为所欲为。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他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荣氏和高氏,威望越来越高,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子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想把他们除掉,又怕国君不听,反倒坏了事。于是心里暗暗拿定了主意:用计谋除掉他们。

一天,鲁昭公来齐国访问。齐景公设宴招待他们。鲁国是叔孙格执行礼仪,齐国是晏子执行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正当两位国君喝得半醉的时候,晏子说:“园中的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来请二位国君尝尝新吧!齐景公传令派人去摘。”晏子说:“金桃很难得,我应当亲自去搞。”不一会儿,晏子领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六颗桃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子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就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每人一个金桃。鲁昭公边吃边夸金桃味道甘美,齐景公说这金桃不易得到,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应该吃一个。叔孙格说:“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这个桃应当请相国吃。”齐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推让相国,就请你们二位每人吃一个金桃吧!”两位大臣谢过景公。晏子说:“盘中还剩下两个金桃,诸君王传令各位臣子,让他们都说一说自己的功劳,谁功劳大,就赏给谁吃。”齐景公说:“这样很好。”便传下令去。

话音未落,公孙捷走了过来,得意洋洋地说:“我曾跟着主公上山打猎,忽然一只吊晴大虎向主公扑来,我用尽全力将老虎打死,救了主公性命,如此大功,还不该吃个桃吗?”晏子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应该吃一个桃。”公孙捷接过桃子就走。

古冶子喊道:“打死一只虎有什么稀奇!我护送主公过黄河的时候,有一只鼋咬住了主公的马腿,一下子就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我跳到河里把鼋杀死了,救了主公,像这样大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景公说:“那时候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除鼋斩怪,我的命就保不住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个桃。”晏子急忙送给古冶子一个金桃。

田开疆眼看金桃分完了,急得跳起来大喊:“我曾奉命讨伐徐国,杀了他们主将,抓了五百多俘虏,吓得徐国国君称臣纳贡,邻近几个小国也纷纷归附咱们齐国,这样的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子忙说:“田将军的功劳比公孙将军和古冶将军大十倍,可是金桃已经分完,请喝一杯酒吧!等树上的金桃熟了,先请您吃。”齐景公也说:“你的功劳最大,可惜说晚了。”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杀鼋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跋涉千里,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在两国君主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脸活着呢?”说着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捷大吃一惊,拔出剑来说:“我的功小而吃桃子,真没脸活了。”说完也自杀了。古冶子沉不住气说:“我们三人是兄弟之交,他们都死了,我怎能一个人活着?”说完也拔剑自刎了。人们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鲁昭公看到这个场面无限惋惜地说:“我听说三位将军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了一个桃子都死了。”

可惜是可惜,碰上了晏子这激将法祖师爷,也只有死路一条。激将法的基本道理便是让你的好胜之心一跃而起,把什么都放在一边,命也不要地去争他设置好的东西。

诡道“言”经之二十三:笑里藏刀

在现代经商活动中,笑里藏刀一计也是为经营者常用的计谋。该计是经营者在和对手进行谈判过程中,外表看来显得很温和谦恭,面带微笑,很是大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中有气量狭小的,有喜欢猜忌的,有阴险狠毒的。总之,经营者利用此计,目的是想让对手服从自己,在自己设计好的圈套里行事,以此达到自己经营发财的真正企图和目的。

二商旅避实击虚留住八方宾

从1991年1月1日起,前苏联的报刊都大幅度提价,报刊面临失去大批读者的现实问题,但《消息报》1991年的征订启事却别出心裁,读之令人叫绝。在这则启事中,编辑巧妙地利用“正话反说”,本是要让读者订阅《消息报》,却说“涨价”、“有权拒绝订阅”等反话,并列举了大量“或者”似乎是在诚恳地告诉读者不要订阅。但读者看了启事后,却激起了订阅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