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诡道
4911000000015

第15章 诡道之“察”经:察言观色(1)

词典里对察言观色是这样定义的:

《察言观色》 观察言语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语出《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由此可见早在孔夫子时期,人们就对察言观色高度重视。要高人一等就须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诡道“察”经之一: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家知道防身立命的道理,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要左右逢源就要懂学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样就可以让你时刻感觉到周围千树万树梨花开。

诡道方略之:察言观色看上司

你的上司是什么样的呢?到底如何才能处理好你和上司之间的关系呢?教你察言观色看上司是什么性格:

1、豪爽外向型

这种上司是比较好相处的人,他欣赏办事细致,工作能力强的人,同时他对一些细小的细节并不看重,表面形式的东西也不会博得他的好感,所以只要不在背后搞些小动作,或者当众顶撞他,应该就不会有问题。

2、冷静谨慎型

这种上司喜欢详细的记录报告,内容详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的工作计划,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大方得体,干净整洁的外表,所以要和这样的上司有好的关系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和亲切的微笑,这样做一定会博得他对你的好感。

3、懦弱妥协型

这样的上司没有什么主见,虽然可能很容易接受你的意见,但是因为不够坚持,所以也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影响,要和他处理好关系,除了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以外还要时刻给他你的意见,让他和你在同一战线上。

4、吹毛求疵型

这样的人比较难缠,一般来说,他会比较神经兮兮地对待工作,充分发挥他“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本事,把你的工作挑得一无是处,不过也不用担心太多,这不过是个人习惯,只要冷静对待,把他说的有道理的地方改正,无理的要求就尽量拖延时间,久而久之,他自然也不会再和你计较那些细枝末节了。

诡道方略之:安禄山拜母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安禄山被封为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初次入朝,皇上命令太子与安禄山相见,安禄山对太子不下拜行礼。

唐玄宗责问他而他却狡辩说:“臣子是胡人,不懂法度,不知太子是何官职?”皇上说:“是未来的皇帝。”安禄山说:“臣是愚笨之人,只知道有陛下,不知道有太子。”左右令安禄山赶快拜见太子,安禄山这才下拜。唐玄宗认为安禄山老实,忠君志诚,很是喜欢他。

安禄山入朝后,得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就竭力巴结,他竟恬不知耻地拜比自己小十岁左右的杨贵妃为养母,每次入朝总是要先拜杨贵妃,再拜唐玄宗。唐玄宗有些不高兴,他又辩解说:“臣子是番人,番人的习惯是先拜母亲,再拜父亲。”皇上明白过来后,更加喜欢安禄山。常言说的好:“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安禄山的拍马术可谓别出心裁。但是其目的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讨主子的欢心。

诡道方略之:曾国藩功成身退

湘军是曾国藩一手创建的,它与清政府的其他军队完全不同。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皆由政府编练。遇到战事,清廷便调遣将领,统兵出征,事毕,军权缴回。湘军则不然,其士兵皆由各哨官亲自选募,哨官则由营官亲自选募,而营官都是曾国藩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乡、门生等。由此可见,这支湘军实际上是“兵为将有”,从士兵到营官所有的人都绝对服从于曾国藩一人。这样一支具有浓烈的封建个人隶属关系的军队,包括清政府在内的任何别的团体或个人要调遣它,是相当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湘军成立后,首先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太平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湘军依仗洋枪洋炮攻占了太平天国的部分地区。为了尽快将太平天国的起义镇压下去,在清朝正规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清廷于1861年11月任命曾国藩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务,这四个省的巡抚(相当于省长)、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以下的文武官员,皆归曾国藩节制。自从有清以来,汉族人获得的官僚权力,最多是辖制两三个省,因此曾国藩是有清以来汉族官僚获得的最大权力。

对此,曾国藩并没有洋洋自得,也不敢过于高兴。他头脑非常清醒,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适时韬晦。

后来,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因为作战有功,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这对曾国藩来说,真可谓功成名就。但是,富有心计的曾国藩此时并未感到春风得意,飘飘然。相反,他却感到十分惶恐,更加谨慎。他在这个时候想得更多的不是如何欣赏自己的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恐遭狡兔死、走狗烹的厄运。他想起了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身居权要的重臣,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身败名裂。

他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劝其将来遇有机缘,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曾国藩叫他弟弟认真回忆一下湘军攻陷天京后是如何度过一次次政治危机的。湘军进了天京城后,大肆洗劫,城内金银财宝,其弟曾国荃抢的最多。左宗棠等人曾据此上奏弹劾曾国藩兄弟吞没财宝罪,清廷本想追查,但曾国藩很知趣,进城后,怕功高震主,树大招风,急办了三件事:一是盖贡院,当年就举行分试,提拔江南人士;二是建造南京旗兵营房,请北京的闲散旗兵南来驻防,并发给全饷;三是裁撤湘军4万人,以示自己并不是在谋取权势。这三件事一办,立即缓和了多方面矛盾,原来准备弹劾他的人都不上奏弹劾了,清廷也只好不再追究。

他又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和打仗的时间很长了,难免沾染上旧军队的恶习,且无昔日之生气,奏请将自己一手编练的湘军裁汰遣散。曾国藩想以此来向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曾国藩的考虑是很周到的,他在奏折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但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必将有贪权恋栈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那么会产生多方面的猜疑,既有可能给清廷以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尽忠的印象,同时也有可能被许多湘军将领奉为领袖而招致清廷猜忌。

其实,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清廷就准备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因为他拥有朝廷不能调动的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是清廷一个潜在危险。清廷的大臣们是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的。如果完全按照清廷的办法去解决,不仅湘军保不住,曾国藩的地位肯定也保不住。

正在朝廷捉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之职。这其实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诡道“察”经之二:适时拍马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拍马,你总是要生活的。你在这个世界要生活得很好,你就不能不学会生存的技巧。而我们今天在这里传授的,拍马学常识就是一门生活离不开的学问。可能,说起拍马这个词好多人都不愿意听,但是您可知道你在生活中因为不会拍马吃过多少次亏?在人欲横流的时代,你不拍马,自然有人会拍,而且还会从拍马中得到不少实惠。拍马者歌日:“拍马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不会拍马者日:“拍马真可恶,专拍肮脏户。”什么意思呢?拍马与被拍者都不是好东西。就在被骂者耳朵发热之际,人家已经有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人家可以升官,可以发财,可以有“小蜜”,可以将生活的道路铺的平平的,甚至在某一天“鸡犬升天”。

诡道方略之:知县的寿联

李鸿章夫人五十岁生日的那天,满朝文武大臣都前去祝贺,消息传到合肥的知县那里,他为了求荣也前往祝寿。理由是李鸿章是合肥人,又是朝中宠臣,可是又细一想,知县又发愁了:我这七品官该送多少礼呢?少了,拿不出手,等于白送;多了,又送不起。左思右想,总是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来师爷商议。还是这位师爷聪明,他对知县说:“这事容易,一两银子你也不花费,保证你的礼品最佳,位列他人之上。”知县听了这话自然高兴。可是怎么也搞不明白,天下哪有这等好事。于是便急不可耐地问道:“送何种礼物?”师爷从容地答道:“一副普通的寿联即可解决问题。”知县听罢之后直摇头。师爷忙解释说:“包你飞黄腾达。不过,这副对联必须由我来写,你亲自送上,请中堂大人过目,不能疏忽。”知县满口答应。

第二大,知县带着写好的寿联上了路。他昼夜兼程到了京城。等到祝寿之日到来,知县通报姓名来到李鸿章面前,扑通跪倒说:“卑职合肥知县,受人之托,前来给夫人祝寿!”李鸿章随口应了一声让他起来。知县连忙将上联打开,李鸿章一看:“三月庚辰之前五十大寿”。李鸿章心想:夫人二月过生日,他却写了“三月庚辰之前”,还算聪明。正想着,下联也应声而来:“两宫太后以下一品夫人”。李鸿章一看便跪在了地上。原来,“两宫”指的是慈安、慈禧,李鸿章见了“两官”字眼自然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于是他命下人将此联挂在《麻姑献寿图》两边。这副对联深得李鸿章赏识。这位知县也因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了。

诡道方略之:陈少游见风使舵

中国历史上靠拍马发迹的名家并不少。这里我们只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第一个例子说的是唐朝时期的事情。唐玄宗时期,有一个被派往南方担任地方官的陈少游,不但足不出京畿、未尝赴任,反而连续加官晋爵,十余年间他三统大藩。为何他能这样官运亨通、洪福齐天呢?看看他的拍马历史你就会明白一二。

陈少游善于权变,见风使舵。尤其是在聚敛财富、交结权贵上颇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是时董秀在朝中执掌大权。陈少游对董秀的为人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特地寄宿在董府附近,等到董秀退朝回家单独求见。见了董秀,陈少游单刀直入,不动声色地发问:“请问大人家中人口几何?每月需要多少花费?”董秀回答说:“长期愧列高位,负担又重。目前物价昂贵,一月总需要千余贯钱才能应付。”陈少游说:“按照大人的花费,你的俸禄不够用啊!要经常求助于人才行。我想,假如有人向大人提供资助,大人愿意留意予以提携,那就是很简单的事了。”董秀动心了。陈少游见时机成熟,就直言不讳地说:“在下虽是不才之人,请允许我单独承担你的费用,每年愿送你五万钱。现在我身边就带有这个数目,请您收下,剩下的等我上任后补上。”董秀见钱眼开,十分高兴,热情招待。并命陈少游到南方一贫瘠县任职。

不料,就在这时,陈少游潸然泪下他说:“南方瘴气浓厚,地又偏僻,只怕到了那里不能活着回来,再睹您的风采了。”这是话中有活,不能活着回来,不就是说再不能将那剩下的饯补上吗?言下之意,最好找个肥缺干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董秀马上说道:“你的才能很高,不应派到偏远的地方。请耐心等待几天,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什么你的才能很高!不就是一手拍马的才能吗?你还别说,人家就是靠了这个一步登大了。陈少游除了巴结董秀外,还用重金贿赂了另一位权臣元载的儿子仲武。不久他就改任浙东观察使,最后又提拔为淮南节度使。由于这些地区非常富庶,所以这位贪官在这里搜刮财物竟达亿万之数。

诡道方略之:李林甫高升

唐玄宗在洛阳居住,因宫中发生怪异现象,所以很想回长安。第二天,他便招来大臣商议此事。但是这时有两位宰相劝说皇上不要回去,理由是老百姓现在秋收正忙,沿途迎送,实在是不利秋收。皇上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却是怏怏不快。

这时有位刚刚拜相的李林甫却是看透了皇上的心思。他虽然在大家面前不说话,但是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等到退朝之时,李林甫故意一瘸一拐地走到皇上面前。皇上发现后便问:“卿并无脚疾,为何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林甫说:“只想单独上奏。”李林甫的理由是:“洛阳、长安都是国都,也就是陛下的东西二宫。从东宫到西宫,哪里用得着选择时辰。刚才两位宰相说会影响农事,这很好解决,那就减免沿途的赋税不就行了。请陛下现在就宣布启程。”唐玄宗一听正合心愿,立即下令回长安。

从此,李林甫也深得信任。其实,李林甫并没有什么大才,但是由于他非常善于拍马逢迎,所以自入朝以后,李林甫很快掌握大权。

时过不久,新任宰相李适之报告唐玄宗:华山下面发现金矿,开采出来可以富国。皇上听了很高兴,就去问李林甫。而李林甫这时却装作十分平静的样子说:“这事我早就知道了。”唐玄宗很奇怪:“那你为什么不早说?”李林甫回答说:“华山是皇上龙脉所在,王气所在。所以臣子从不敢乱说。”唐玄宗听了,深为李林甫的一片诚心所感动,并对李适之产生偏见。

皇上下令说:“今后凡有事上奏,一定要先通过李林甫,不得草率从事。”李宰相吃了个闭门羹,但是又是一个哑巴亏。实际上,李宰相刚刚入朝时李林甫就告诉他:“华山下面有金矿,皇上到现在尚不知道,如果你告诉他,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李宰相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应该早上报,不料遭到如此的结果。看来拍马如果拍到驴蹄子上就麻烦了。

诡道“察”经之三:守着羊圈才知道羊圈骚

“距离说”是意大利美学家朗吉弩斯率先提出的。其根本要义在于,观众在看戏时,要和舞台上的演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如果太近,就会降低这种美学效果。当然,距离太远也达不到这个效果。现在剧场里的票价视距离而定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看到,在第一、二排的票价和最后几排的票价比在中间几排的票价低得多,就是这个缘故,其实中国有句民间俗语也应验了这一理论:“守着羊圈才知道羊圈臊。”还有诸如“亲戚只可走着,不可守着”,也是这个原理的再现。为人处世,有时不能与人相处太近,这样就像两只刺猬,抱在一起总会刺伤对方。

诡道方略之:握沙的哲学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向她的母亲提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么把握爱情呢?”

“傻孩子,爱情怎么能把握呢?”母亲诧异道。

“那爱情为什么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问。

母亲听了女孩的问话,温情地笑了笑,然后慢慢蹲下,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子,送到女孩面前。

女孩发现那捧沙子在母亲的手里,圆圆满满的,没有流失,没有洒落,接着,母亲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立刻从母亲的指缝间滑落。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时,原来那捧沙子已经所剩无几。

女孩望着母亲手中的沙子,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其实,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情无须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越容易失去。正如掬一把清沙,握得越紧,反而手中所剩越少,而那些从指缝中间露掉的,全是因自己用力太过才漏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