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纪商核对交易记录办理清算交割手续。委托经纪商于营业终了时按债券类别与交易所记录核对无误后,就受托成交的同种债券买卖双方数额进行抵消,抵消后的差额在证券交易所办理清算交割手续。随后受托经纪商再与委托人办理交割债券过户。
2.柜台交易市场的交易柜台
交易市场的交易分为自营买卖和代理买卖两种业务。
(1)自营买卖。它指证券公司作为交易商为自己买卖债券,赚取价差。基本程序是:证券公司以批发价格从其他证券公司买进债券,然后再以零售价格将债券出售给客户;或者证券公司以零售价格向客户买进债券,然后再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其他证券公司。
(2)代理买卖。它指证券公司作为经纪人,根据客户的委托,代理客户买卖债券,赚取佣金。其程序与交易所交易类似。
(三)债券交易方式
目前世界各国常用的交易方式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等。
1.现货交易
现货交易是交易双方在成交后立即交割或在极短的期限内交割的交易方式,通常为T+1至T+3,即在交易达成之后的1到3个工作日内进行交割。
2.期货交易
债券期货交易源自商品期货交易,是为了规避债券价格波动风险的一项金融创新。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利率水平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水平下降,债券价格上升。正是由于利率与债券价格存在这种关系,投资者的债券价格面临利率波动的风险。债券的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按照期货合约约定的条件远期交割的交易方式,从而债券持有人就可以锁定未来的收益。
3.期权交易
期权交易又称选择权交易,也是规避债券价格波动风险的一项金融创新。投资者在给付一定的期权费后,取得一种可按约定价格在规定期限内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金融资产或商品的权利,买卖这一权利的交易即为期权交易。
4.信用交易
信用交易又称垫头交易,是指交易者凭自己的信誉,通过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取得经纪人信用进行债券买卖的交易方式。信用交易可分为保证金买空和保证金卖空两种。①保证金买空是指当某种证券行市看涨时交易者通过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由经纪人垫款代其购入证券的交易方式;②保证金卖空是指当某种证券行市看跌时,交易者通过交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向经纪人融券向市场抛售的交易方式。
5.回购协议交易
回购协议交易是在卖出(或买入)债券的时候,事先约定到一定期间后按规定的价格再买回(或卖出)同一品种的债券。其实质与同业拆借一样,是一种短期资金的借贷交易,债券在此充当质押物。债券的回购交易又可以分为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质押式回购又称封闭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又称开放式回购,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标的券的所有权归属不同。在质押式回购中,融券方(逆回购方)不拥有标的债券的所有权,在回购期内,融券方无权对标的债券进行处置;而在买断式回购中,标的债券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融券方在回购期内拥有标的债券的所有权,可以对标的债券进行处置,只要到期时有足够的同种债券返售给正回购方即可。
债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
一、债券投资收益
(一)债券投资收益的组成
投资者放弃当前的货币财富去购买债券是为了获取未来的收益,这一收益由三部分组成:
(1)发行人定期支付的利息。这是债券投资收入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固定利率债券来说这部分收入是事先确定的,是稳定可靠的。
(2)债券期满或被赎回或被出售时的价差,即资本利得,资本利得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
(3)定期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对于长期债券而言,利息再投资的收入是构成债券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15年、票面利率为7%、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以769.4元折价发行的债券,到期收益率为10%,假定年再投资收益率也是10%或半年期再投资收益率为5%,利用年金公式我们可以计算:
票面利息+利息之利息=C[(1+r)]35)2325.36n -1r=1+0.0530-1
0.05=总的票面利息=nC=30×35=1050元则利息的利息即再投资收益=2325.36-1050=1275.36元我们可以分析这三种收益的大小:利息收益1050元,资本利得230.60元(1000-769.40),再投资收益为1275.36元,总收益2555.96元(1050+230.60+1275.36),再投资收益占债券总收益的近一半。但这种计算结果是在假定再投资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在持有期内,由于利率下降造成再投资收益率的下降,投资者将面临再投资收益的损失,这就是再投资风险。
(二)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衡量
债券收益率是衡量债券投资收益常用的指标。债券收益率是债券收益与投入本金的比率,通常用年率表示。债券的投资收益不同于债券利息,债券利息仅指债券票面利率与债券面值的乘积,它只是债券投资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债券利息以外,债券的投资收益还包括价差和利息再投资所得的利息收入。即使是同一种债券,投资者因购买的时点及持有期限的差异,收益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用认购者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最终收益率三种指标来衡量。
认购者收益率又称认购者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在债券发行时购入并一直持有至偿还期满的收益率,由债券偿还期限、票面利率、偿还损益及发行价格决定。其中偿还损益即资本利得,是面额与发行价之间的差额,当债券采取溢价发行时,发行价高于面额称为偿还差损,反之则称为偿还差益。由于债券到期按面额偿还损益的存在改变了投资的实际收益,进而影响着认购者收益率水平的高低。持有期收益率是投资者将未到期债券在二级市场上出售,其持有期间的实际收益与购买价格的比率,由票面利息、资本损益、持有期限及购买价格决定。最终收益率是投资人在二级市场购入债券并将其一直持有至偿还期满时实际收益与购买价之比,由票面利息、资本损益、残存期限及购买价决定。此外,不同的利息支付方式又导致债券的实际收益构成有所不同,进而影响上述三种收益率指标的计算。为简便起见,下面以单利计息为例,介绍不同付息情况下债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1.贴现债券的收益率
(1)认购者收益率。投资者在发行时购买贴现债券并持有到偿还期满,取得的实际收益为预扣利息,即面额与发行价的差额。其认购者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面额发行价格)偿还期限(年)
发行价格×100%(31)
例如,某政府债券面额为1000,期限为90天,采用贴现方式发行,发行价为980元,则该债券的认购者收益率为:
(1000-980)365
980×90×100%=8.28%
(2)持有期收益率。投资者在偿还期满前卖出贴现债券收回投资所取得的实际收益为资本损益,即出售价与购买价的差额,其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出售价购买价)持有期限(年)
购买价×100%(32)
假如,上例中的债券在发行30天后,持有者就以988元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了,则持有者的收益率为:
(988-980)365
980×30×100%=9.93%
(3)贴现债券的最终收益率。计算公式与持有期收益率类似,只须用残存期限代替持有期限即可。
2.息票债券的收益率
(1)认购者收益率。投资者以发行价购入息票债券并持有偿还期满,其实际收益由票面利息和偿还损益构成。认购者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年票面利息+(面额-发行价格)÷偿还期限(年)发行价格×100%
例如,面额为1000元的息票债券,票面利息为10%,期限为3年,以1050元溢价发行,则该债券的认购者的收益率为:
1000×10%+(1000-1050)÷3
1050×100%=7.94%
(2)持有期收益率。投资者在一级或二级市场买入的息票债券持有至出售之日,持有期实际收益为票面利息和价差收益两部分。持有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年票面利息+(出售价格-购买价格)÷持有期限(年)购买价格×100%
假如上述债券投资者在持有1年后,以1100卖出,则其持有期收益率为:
1000×10%+(1100-1050)÷1
1050×100%=14.29%
(3)最终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与认购者收益率的计算类似,只须用购买价格代替发行价格用残存期限代替偿还期限即可。其计算公式为:
年票面利息+(面额-购买价格)÷残存期限(年)购买价格×100%
3.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收益率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到期一次偿还本利,利随本清。
(1)认购者收益率。
(到期本息和购买价格)偿还期限(年)
发行价格×100%(36)
到期本息和=本金×(1+票面利率×偿还期限)
(2)持有期收益率。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偿还期满前不付利息,在二级市场出售债券的价格中既包括投资者在持有期间的利息收益,又包括价差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卖出价购买价)持有期限(年)
购买价格×100%
例如,投资者王先生以1020元的发行价购入某债券,面额为10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持有1年后,以1100元的价格卖出给李先生(此时债券尚未付息),该投资者的持有期收益率为:
(1100-1020)÷1
1020×100%=7.84%
(3)最终收益率。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最终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到期本息和-购买价格)÷残存期限(年)
购买价格×100%
例如,若李先生从王先生那里买入债券后(此时债券尚未付息),一直持有到期偿还期满,则其最终收益率为:
[1000×(1+3×10%)-1100]÷2
1100×100%=9.1%
二、债券投资的风险债券
可能使投资者面临以下一种或多种风险。
(一)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特别是债券的主要风险。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向变化,即利率升高,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当市场利率提高时,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价格将下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投资者拟买入债券的价格将上涨。
(二)再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持有债券期间的利息收入一般会用于再投资,再投资获得的收益也称作利息的利息,这一收益取决于再投资时的利率水平。若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的利息收入用来再投资的收益就会减少,因市场利率变化而引起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被称为再投资风险。债券持有期越长,即期现金流量越大的债券的再投资风险越大。需要指出的是,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利率风险是利率上升导致的债券价格下降的风险,再投资风险则是利率下降所带来的利息再投资收益下降的风险。以这种此消彼长关系为基础的投资者可以制定免疫投资策略,锁定自己的收益。
(三)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当债券发行者发生财务危机进而没有能力履行付息和还本义务时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一般来说,中央政府债券几乎没有信用风险,因为即便政府无力还债,也可动用货币发行权,通过增发货币来偿还债务,但是这会带来货币供给量增加,物价上涨,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投资者将会面临另外一种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对于其他发行者,投资者需审慎评估信用风险,公开发行的债券要进行信用评级,投资者回避信用风险的最好办法是参考债券评级的结果。
(四)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是指由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债券实际收益率下降而形成的风险。通胀风险最大的是债券、优先股等固定收益证券,因为这类证券的现金流是确定的,不会随通货膨胀率的升高而增加,相对来说,浮动利率债券和普通股股票的通胀风险要低一些。
(五)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取决于债券能以其理论值或接近于理论值的价格出售的难易程度。若债券的二级市场不发达,交易量很小,则投资者在急需资金时可能无法顺利变现,或者要低价脱手,遭受资本损失,这就是流动性风险。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测量的基本手段是交易商所报出的买价和卖价间的差额,价差越大,流动性风险越大。对于计划持有债券直到到期日的投资者来说,流动性风险是不重要的。
(六)赎回风险
许多债券契约允许发行人在到期日前全部或部分赎回已发行的债券,发行人通常保留此项权力,以便在市场利率下降到低于息票利率时能够提前赎回,再以较低利率筹得资本,此时投资者将面临赎回风险。
三、利率的期限结构
(一)有关利率的概念
1.到期收益率(内在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就是使现金流量现值等于价格的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计算所包含的概念具有显著的经济含义,被人们看作是最精确的利率指标,其公式(该公式也是债券的定价公式)如下:
nP =∑
C+V39
(1+r)t
(1+r)n
式中:P 表示价格;C 表示年利息;V 表示债券面值或到期价值;r表示承诺的到期收益率;n表示债券的年限。
需要指出,这里的到期收益率暗含了这样的假设,即投资者将收到的利息收入作再投资时的收益率不变,但实际上投资者在持有债券期间,市场利率可能会产生波动,投资者实际得到的收益率和初始的也就是承诺的收益率会有出入,也就是投资者面的再投资风险。
2.即期利率
即期利率是某一给定时点上无息证券的到期收益率,它可以看作是联系于一个即期合约的利率。这样的合约一旦签订,资金立即从一方借入另一方。借款将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连本带利全部还清。一般地,t年期即期利率St 是下面方程的解:
Pt =V(1+St)t式中:Pt 是t年期零息债券的当前市价;到期时价值为V 。
假设市场上较长期限债券的只有附息国债,即期利率则可以另一方式确定。1年期即期利率一般是已知的,典型的情况是用1年期的无息国债计算S1。假设没有2年期的无息国债,只有2年期的附息债券可供投资,其当前市场价格为P2,到期价值为M2,从现在起的1年以后的利息支付为C1。在这种情形下,2年期即期利率S2是下列方程的解:
P2=C1+M2(311)(1+S1)(1+S2)2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3年期,4年期的即期利率。
3.远期利率
远期利率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中的从未来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例如,1年期债券即期利率为7%,2年期债券即期利率为8%,那么第一年到第二年的远期利率f1,2应该满足下面的式子:
(1+0.07)×(1+f1,2)=(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