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百科知识博览
4906500000030

第30章 近代时期(3)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劫。各国“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

1942年夏,德军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守军殊死抵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有生力量。苏军赢得了聚集反攻力量的宝贵时间。同年冬,苏军突然发动大规模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被歼33万人,被俘军官中有一名元帅和24名将军,损失3000多辆坦克、3000多架飞机和1.2万门火炮,元气大伤。1943年2月,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

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2年,日本军部为了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派出一支庞大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是佯攻其他岛屿,引诱美国舰队驰援,中途伏击美舰,同时攻占中途岛。但是,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的行动了如指掌,作了周密的应战部署。

6月4日,日本舰载飞机攻击中途岛,遭到准备就绪的美军的抵抗,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当日本飞机改装炸弹,准备再次攻击中途岛时,埋伏在附近的美军航空母舰上的飞机突然出动,轰炸失去战斗机保护的日军舰队。结果,美军击沉了日军四艘航空母舰,而自己只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

从此,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在太平洋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为进攻。

在北非战场,德意军队一度占据优势,英军被迫退到埃及的阿拉曼附近。阿拉曼距亚历山大港只有大约100千米,离开罗也不远,德军一旦占领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占整个埃及,继而威胁苏伊土运河和中东,切断英国与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联系。英军必须设法阻止德意军队的进攻。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1942年秋,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率军反击,10月,英军1000多门大炮齐发,向德意军队发动强攻。一个多星期后,德意军队防线崩溃,西逃1000多千米,损失过半,只剩下12辆坦克。

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接着,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小知识

战后的美国

战后初期,在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形势下,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到1200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战后初期,美国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垄断了原子弹。

经济上,美国不仅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1947年,美国又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联合国的成立

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1946年1月,联合国开始正式工作。至1994年初,联合国的会员国已经增加到185个。1965年以前,非常任理事国只有6个,1965年以后扩大为10个。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2年,每年改选5个。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为中、苏、美、英、法五国。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又规定,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因此,5个常任理事国的任何一国都有否决权。

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为此,《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不过,在成立初期,联合国实际上为美国操纵。

第三世界

1974年,毛泽东提出。美苏属于第一世界;西欧、加拿大和日本属于第二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第三世界。尽管对“三个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但“第三世界”这一概念几乎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接受。它是指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或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在联合国的变化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上。

联合国建立之初,美国一度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

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在国际政治地位提高的基础上,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相互合作、平等互利的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110多个。这个组织主要是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这时,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领导更换,随后党的方针改变:承认反对派组织“新论坛”为合法组织;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拆除“柏林墙”;决定实行多党制。第二年春天,称为“德国联盟”的三个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1989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1989年12月,罗马尼亚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因抗议解除一名持不同政见的神父职务举行的群众示威,演变成骚乱。不久,布加勒斯特也开始了骚乱,军队倒戈。外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被捕,并被秘密处决。救国阵线委员会取代罗马尼亚共产党执政。

此外,在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

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等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最早是出现在1979年美国国会关于贸易协定的法案提议中。1980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总统竞选的有关纲领中,再次提出一个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及加勒比海等国在内的“北美共同市场”的设想。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一设想一直没有受到很大重视,直到1985年才开始起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日本对美国、加拿大的市场也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策略,致使美、加两国在国际的经济地位和竞争优势相对减弱,这促使双方都意识到进一步加强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必要性。

为了加强北美地区的经济竞争能力以及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3月,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在与美国总统里根会晤时,首次正式提出美、加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实行自由贸易的主张。

经过近一年的谈判,到1986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开始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

1988年1月2日,美、加两国正式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1989年1月1日,该协定正式生效。按照这个协定,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将在10年内分三次取消一切关税,大幅度降低非关税壁垒。

同时,美国还与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大纲》,并就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贸易自由化的细节问题进行了谈判。

此外,美国还以加勒比海等国不采取损害美国利益的措施为条件,单方面对它们提供地区性特惠待遇,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1993年8月13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个大国同时宣布:三国已就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劳务和环境附加条约达成协议,从而为三国通向北美自由贸易道路扫清了障碍。

1994年1月1日,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

据1991年统计,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面积为2130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达6.45万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近6000亿美元,进口总额约7000亿美元,其经济实力超过了欧盟,为世界第二大区域间合作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蓝本,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成员国之间经济上既有较大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性,又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北美、拉美,以致对冷战结束后新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欧洲联盟建立

1946年9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1950年5月9日,当时的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1886-1963)代表法国政府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倡议。这个倡议提出后,很快就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的响应。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8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18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

1965年4月8日,六国所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但是,三个组织仍然可以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正式生效。至此,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也先后加入了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了12个。随后,这12个国家间建立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一改变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了15个。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个国家的外长会议举行,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

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又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5025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