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男女,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由的私人空间、拥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事业。不要因过分依附于对方,而失去自我。
6.把握距离,让异性友谊更美
只交同性朋友而不交异性朋友是很多人的通病。事实上,只交同性朋友,可以说只打开了交际的半边大门;要想让自己的社交、事业有所成就,最好是把大门全打开,既交同性朋友,也交异性朋友。
结交异性朋友是当今社会开放的一种新型的社交现象。过去那种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社交场合中男女握手为友,彼此平等交往,共谋大业,展现了开放时代的开放精神。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异性之间交往要适度,不要交往过密。俗话说的好,距离产生美。尤其是与异性之间,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你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的生活也将会是宁静和谐的。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与人友好、愉快地相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事与愿违,难以友好、愉快地相处,其中最常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彼此的距离不适当,要么太近,要么太远。距离太近或太远会导致怎样的难以相处呢?对此,孔子在《论语》中有相关的论述,子曰:“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意思是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共处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对于这句话,历来争论不少,其实,不管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这话究竟是针对什么而言,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今天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自己身上、在我们所交往的人当中,怎样保持与异性之间的距离呢?
(1)解决观念问题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要建立健康的两性相处心态。实在不能再用男女授受不亲的老观念来衡量了。即使是已婚,也并不代表要和异性保持距离,以免犯忌。过分拒绝和异性相处,可能妨碍职场角色的扮演,也更加不像个现代人了。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通常情况下,两性都有的工作空间要比单一性别的环境愉快和谐。如果想重新隔离两性,不仅不可能,也不合理。刻意疏远,更非上策。两性总是要交流的。而且两性共事应该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正所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所以两性间绝不能再采取隔离政策。
(2)态度要虚心
因为是异性的关系,就难免对事物的看法存在分歧。如果你是在异性面前很虚心的人,你会发现你在异性中备受宠爱。因为多数人对异性没有排斥感,正所谓是“同性排斥,异性相吸”。而且喜欢帮助异性工作的人,他们把这个看作是同事中成就感的一种象征、一个标志。人人都希望被异性重视和仰慕,一个人如果注意吸取他人的长处,他可以从每个工作伙伴身上学到不同的有助于自己发展的长处。
(3)不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既然是同事、朋友,就应有共同语言,如果你没有意思将这种关系发展为恋情,就应当将感情投入仅仅限制在友谊的范围内,即使是很有好感,也不应该表露出来,要隐藏好。如果对方射来丘比特之箭,也应明智地将其化解。千万不要给对方以默许,甚至是鼓励。
(4)不对异性采取轻浮的态度
这方面包括行为和言语两个方面。以尊重对方是异性工作伙伴的关系来处理工作中的一些事务,将会使某些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一些。千万不要将工作中的异性关系处理成类似“恋爱关系”所期望的那种结果,也不要与某个异性发展成比之其他异性更为亲密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工作中,异性之间只有工作关系。下班以后做朋友是另外一回事,但在工作内千万要区分“轻重缓急”的关系。
距离,是一种物理现象,更是一种人际学问,是世间男女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可能碰上的问题。因此,距离已不只是物理问题,更是心理的、社会的、影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非常深远的问题。距离这种微妙的关系,值得我们去细心经营和打理,措施得当就使双方的社交圈进一步扩大,学到更多的东西,且能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进而能够促进工作更上一层楼。反之处理不好,形成心头疙瘩、人际障碍,对组织运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与异性交往,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对异性采取大方、不轻浮的态度,并保持恰当的距离,这样才能共同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氛围。
7.有一种距离叫隐私
尊重他人隐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葬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马克·吐温也说过:“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给别人看到。”这座埋葬记忆的小岛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面就是“隐私”世界。有的人在交朋友时,随便侵入朋友的隐私地带。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所以就不存在什么隐私。抱有这种观点并侵入朋友隐私世界的人,是不可能交到朋友的,而且还会伤害到别人。不错,朋友之间是应该坦城相见,推心置腹,但在隐私问题上,这一道理是行不通的。如果要交朋友,就不要侵入朋友的隐私世界。
事实上,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早已有之,古代圣贤大儒均视其为人性的基本部分,对其极为尊重。从我国的建筑风格来看,无论王侯豪宅,还是百姓草堂,外皆有高墙围护,内设院落分隔,既有曲径相通,又有门窗相隔,无非是给自己一个相对幽静、自由的空间,免受烦扰,放松身心,这不就是在保护隐私吗?
汉朝的张敞是一个高官,更是一个情种。他与妻子非常恩爱,还常常为妻子画眉,一时,在京师长安传为佳话。但伪道学先生以此为“有伤风化”,竟向皇上告了御状,想让皇帝摘下“道德败坏”的张敞的乌纱帽,以“匡正世风”。但皇帝并不听伪道学先生的使唤,他不仅未责怪张敞,反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画眉是夫妻间的事,我管不着。夫妻间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儿,我也去管吗?”显然,这是在保护张敞的隐私。
朋友满腔忧愁时,找你倾诉和宣泄一番,这是他对你的充分信任。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最好耐心聆听,并冷静地为他分析,帮他调整情绪,平缓一时的冲动。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聆听之后,要尊重朋友,切不可泄露了隐私。
同样,当你碰巧获知了朋友的隐私后,切莫将它作谈资,广泛散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尊,一旦这层保护膜被你捅破之后,你将落个“小人”之名。所以,这时宜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装糊涂。
北宋时期,司马光在当朝时受人拥戴,很重要一点就在于他诚信待人,别人有困难找他帮忙或倾诉时,他能为人保守秘密。当时,朝中有位大臣叫韩克,与司马光是好友。有一次,韩克的儿子偷了家里的银子去赌博,被发现后,韩克又是打又是骂,却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苦恼之余,他去找司马光,希望司马光能为他想想办法。
司马光诚恳地聆听了韩克的倾诉之后,教了他一个办法。韩克听了很高兴,可是转念一想,家丑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顿有忧虑之念。
然而过了好久,韩克都没有听到朝中大臣的议论及有关此事的影射之言,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在后悔惭愧之余,韩克更加信服了司马光,成为朝中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
司马光在处理朋友关系时,不但能帮朋友的忙,还为朋友保守秘密,最后和朋友的关系由此又前进了一步。
朋友之间,关系即使再亲密,也都会有一些不愿让对方知道的东西,即所谓的隐私。与朋友相处时,对他的隐私我们要给予绝对的尊重,不能认为这是朋友对你的隐瞒而千方百计地探问,否则,很可能与朋友产生间隙,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因此,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不要对别人的隐私报有好奇心的,要知道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才能给自己也给他人留下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
所以,在与人交往中,一般应该做到“五不问”。
(1)不问年龄
现代女性年龄是保密的,她们希望自己永远年轻,特别是外国女性,24岁以后就不愿再如实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了。
(2)不问婚否
中国人爱谈论彼此的婚姻状况,在我们的周围总有一些人对别人的私生活特感兴趣,甚至“关心”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总是盯着别人的一举一动,评头论足,张家长李家短地说个不停。譬如:老大不小的姑娘怎么没对象呢?有了对象怎么不结婚呢?结婚了怎么不要小孩了?……
(3)不问经历
中国人之间一般以询问经历来寻找共同的话题。对外国人却不能如此,因为“经历”问题既是对方的“老底”,也聚集着许多悲欢离合,一般应避开此话题。
(4)不问收入
收入的问题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因为每个人的收入都同他的地位和能力有关,被很多人视为自己的脸面,所以是免谈的。不要为了消除经济收入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试图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语言环境,人们也不愿意谈这个问题。对那些能够反映出个人收入状况的化妆品和服饰的价格、汽车的型号、住宅的大小等问题,也不宜触及。
(5)不问健康
很多人认为个人的健康状况,也属于隐私范围。因此在与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的交往中,最好别打听对方的健康状况。更不要因见对方脸色不好而惊讶地说:“你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对于“隐私”的划分,西方人同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标准。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热情、友好、人情味浓。例如,询问年龄、经历,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不算干涉隐私。又如,熟人问你这身西装的价钱,他绝对没有窥探你经济收入的嫌疑。相反,在同中国人的交往中,恰当地问某些所谓的“隐私”,聊聊家常,有时间可以达到缩小彼此距离和出其不意的效果。
传播他人的流言蛮语,有时是出于嫉妒、恶意,有时是为了揭示别人不知道的秘密,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些都是令人不能容忍的事情。
8.交往中需知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