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陈力丹自选集
4855000000011

第11章 谈谈新闻真实性的问题(1)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同开车要把着方向盘、当售货员不能忘记收钱一样“没商量”,但是媒介的报道中不断出现各种不真实的新闻又在告诉人们,真实性问题需要经常讲,反复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较深层次的认识。下面就从理论上谈谈新闻真实性。

为最高法院新闻班准备的讲稿,写于1999年。作为整体没有发表过。

一、对新闻真实性的一般要求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什么,如果从静止的状态而言,那么下面的话就是定义:“对报道的事件、人物、思想观点,在细节和言语上都要准确可靠;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事件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引文、数字、史料要引之有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更多情形并不是这个样子,例如下面的四条新闻:

(1)本报莫斯科12月7日电俄罗斯一架安-124大型军事运输机昨天在伊尔库茨克坠毁。飞机坠落到一栋住宅上,造成至少10人死亡。事故原因目前不明。

(2)本报莫斯科12月8日电根据叶利钦总统的指示,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昨天赶到现场,领导抢救和事故调查工作。目前已知机组人员全部死亡,从瓦砾中挖出尸体41具,还有32人下落不明。

(3)本报莫斯科12月10日电6日发生的安-124飞机坠毁事故的现场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总死亡人数已达到120人,尚有3人下落不明。俄当局正在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和处理善后事项。

(4)本报莫斯科12月20日电,俄罗斯政府新闻部发言人今天说,发生在伊尔库茨克的空难事故的原因已经查明。由于维修不到位,导致飞机左翼的两个发动机失灵而坠毁。这次空难的确切死亡人数为125人。

如果严格按照前面的新闻真实性定义,那么前三条新闻在细节上都有不真实的地方,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指责这样的报道“失实”。显然,绝大多数人还是本能地理解新闻工作的特点的。

二、从认识论看新闻真实性

我们从上面谈到的空难报道,可以转到对新闻真实性的第二个认识:“新闻的真实性是事实或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它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事实的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也才能够全部展现出来;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可能到达什么程度。”

这是由于任何事实的发生、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有的报道可以一次完成,例如某位领导人在会议上说了几句话;但相当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要经历相对长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表现为一个过程,需要从多方面来报道,最后才能将真相完整地告诉公众。等到事实完全清楚了,报道的价值也就没多少了。因而新闻报道通常要随着事实发生的过程同步或相对同步,新闻时效和新闻真实性的矛盾是通过马克思所说的“报纸的有机运动”解决的。

马克思在谈到报道一个地区人民生活贫困时说:“一个记者可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中的一小部分,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选择一定的职能。譬如,一个人多描写些他和人民来往时人民的贫困状况所给他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譬如历史学家,就研究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感情丰富的人就描写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就研究消灭贫困所必须采取的办法,而且,这个总的问题还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决:从地方范围,从整个国家范围等等。这样,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这里谈到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是指报社中熟悉这些方面的记者,不是指外来的人。

三、与其他反映社会生活的形式比较,看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与哲学、文学、宗教、舆论、宣传等等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表现或表达形式,都有“真”的要求,但是内容是不一样的。

新闻的真实,是指报道事实的真实,所以李大钊说:“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文学的真实,是指反映生活、反映自身感受与情怀的真实。宗教的“真”,是指善,以及信仰的真,所以有“诚则灵”一说。舆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多数人的议论,它的“真”在于自然显现了真实的社会情绪。宣传的“真”在于宣传者对所宣传的观念的热情和执着,或者叫“政治真诚”、“商业真诚”,有时导致“只有站在××立场才能是真实的”偏颇认识。

不少记者都是由于喜欢写文学作品转而报道新闻或进入新闻界的,因而新闻失实中较常见的问题便是所谓“合理想象”。

记者并非不知道新闻报道的应当是事实,但是又有意无意地借助了不应该借助的文学想象。1953年关于黄继光牺牲的通讯,为了使黄继光更有光彩,加上了他受伤后、堵枪眼前的心理活动。当时就围绕着这篇通讯开展过是否允许这样“合理想象”

的讨论,并得出了明确的否定结论。

但是,这类想象式的报道依然较多地出现。有一年评全国好新闻,一篇详细描写大客车司机毛计三为救乘客而牺牲的通讯《九米拼搏》,经过几道关筛选,还是被拿下来了,因为通讯中的一些内容属于“想象”。

其中写道:“他绝没有想到,开车十年、铁轨不知越过万千次的他,竟会面对面与列车遭遇。……焦灼、紧张、懊丧似无数钢针刺着他的心,要是有一米的宽余,或者再有一秒的延宕就好了,他可以避开撞击,可以将客车倒出来。……他知道,只有将车头顺着火车前进方向偏转过去,避免垂直方向相撞,才能……”人已经牺牲了,这些材料,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作者凭想象加上去的。写新闻人物与写小说人物,包括已经成为小说人物的现实中的人物,例如《欧阳海之歌》中欧阳海,是不能等同的。小说中可以用数页来想象地描写欧阳海牺牲前的几秒钟想了些什么,但是新闻报道不能这样写。“合理想象”在新闻中是不合理的!

还有一种属于编辑的合理想象,也是要不得的。新疆广播电台收到一份某医院奋力抢救一位维吾尔族农民的稿子,这是真实的事情。但是,播出时没有再问问情况,编辑想当然地在最后加上了该人出院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了些感谢话的情节。

实际上该人只存活了较短的时间,还是死亡了。

四、新闻的真实与实际的事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从第二点我们知道,报道是记者对事实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说,任何报道都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简约的、一定程度上割断的、扬弃的、概括性质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将事实原原本本地展现,即使电视新闻也是这样。一位法国学者写道:“我们可以稍稍夸张地说,50位机灵的游行者在电视上成功地露面5分钟,其政治效果不亚于一场50万人的大游行。”这并不是说,新闻就必然都是假的,而是说,我们需要经过努力,才可能做到全面、客观地反映事实的“真实”。

这里涉及新闻报道的另一特点与真实性的关系。因为“事实本身的纷繁复杂与报道的不可避免的简约性”是新闻报道与事实间的基本矛盾,因而在社会心理学上便有“现实世界”与“拷贝世界”的差别,而人们除了自己能够亲身、亲眼触及的狭小范围,基本上生活在“拷贝世界”中。拷贝世界,即通过接触媒介而构造的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是否真实,只能依赖报道者。而报道本身,由于报道者的各种不可避免的局限,总是与实现世界有或多或少的差距的。

还有,再先进的媒介或手段,最终要通过人的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多数画面也要通过语言才能帮助理解)外部世界,即使报道者真诚地要报告外部世界,但是我们知道,任何语言和文字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将心里所思、所构的图景描述出来。语言是指代性的,它与事物不是同一的,因而使用语言时会出现反映事实的差异,例如一个人急匆匆地走过来,可以描述说:他兴奋地走来、他慌慌张张地走来、他像有心事地急促走来、他不顾一切地走过来等等;任何语言都有经验背景,而不同文化下的语言背景是有差异的。同样一条新闻,可能会在不同的受众那里得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例如,关于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的消息,有的读了以后认为美国人人平等,总统的儿子也会失业;也有人认为,你看,美国的经济状况多么糟糕,连总统的儿子都失业了。

五、从价值论看新闻的真实性

一般地说,报道者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有自己的信念,处于一定的新闻体制中。另外,具体国家的新闻政策、法律、新闻业体制,以及媒介所有者、媒介部门领导的具体指示,以及与自己本身的价值观,都会影响报道本身。例如毛主席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说:“大家发言,说内战时期我们养成一种习惯,向上级报告工作,讲好一点、夸大一点才像样子。……关于要讲真话,我们现在发了一个通令,要各地打仗缴枪,缴一支讲一支,不报虚数。我们曾经有个时期分对内对外,内报一支是一支,外报一支是两支。现在我们专门发了通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支为一支,两支为两支,是知也。”这里的“对外报”指的是公开的新闻报道。毛主席也承认,我们关于战果的报道曾经是不真实的。《毛选》的注释,关于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消灭敌人的数字,分别是三千人和七万人,直到几年前出版《毛选》修订本,才改为一千人和一万人,假的数字讲了几十年。这是一种体制性失实,即某种价值观发生作用而造成的失实。“******”时期的虚假报道,我国70年代关于柬埔寨红色高棉消灭了多少敌人的消息,如果加起来就令人吃惊,超过了该国人口。这些也属于体制性失实。

鉴于我国新闻失实的特点,刘少奇在60年代就指出:新闻要同实际保持一定距离。这里的“实际”,是指当下的中心工作和政治运动。党的新闻媒介当然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但是不要一窝蜂地上,不应该什么事是围绕中心工作来报道,有些事实的报道应该与中心工作保持一些距离。这是他在体制内提出的改革要求,当时很难做到,现在看来做到并不难。我们不必事事都要与所宣传的中心工作挂钩,但是基层来稿,“紧跟快转”的内容比例还是不少,这类稿子的真实性就很难说。

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即使多数新闻被认为是真实的,一定程度也只能说是一种“主观化的或价值化的真实”。再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众的需求、兴趣爱好等,也会影响媒介和记者,进而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如为迎合受众的趣味而夸大事实的猎奇成分或人情味。

现在假定记者非常真诚地要使自己的报道完全真实,但是下面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地会被一部分受众认为不真实:

(1)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他在传统文化中习得的知识和观念已经构造好了他的信念,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例如,客观地积极报道他本人很不赞同的事情,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是很难的。这在国际报道中最为明显,即使是美国****记者关于中国的报道,我们有的同志也认为是不真实的,歪曲了中国;而我们友好地报道了外国的文章,也有的外国人感到仍然不真实。双方处于对立状态时的报道,其真实性就更不用说了。

(2)不少事实本身就体现一定的立场,它们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不是自然的事物。这时的报道,不论怎样力求真实、客观,对立的受众群总认为在真实性方面有问题。例如,关于****十五大的报道,我们认为已经非常真实、客观地在报道了,而有些人认为这是宣传;西方通讯社关于某些会议的报道,他们认为是真实的,而我们会认为其中某些事实的表述不真实,或者某些问题没有谈到。

(3)每个事实,报道它的记者很多,几乎一个人一个样,没有绝对相同的,那么谁更真实呢?这是由于每个人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还有此一时彼一时的环境因素在起作用。

(4)退一步,即使全部新闻是完全真实的,当把新闻编排到版面上或节目中的时候,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事实,为什么选择的是这几条新闻而不是那几条?选择本身就存在是否真实地反映世界的问题,但是选择是必须的,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或时间内反映外部世界。

六、从事实的逻辑联系中看新闻的真实性

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但是事实是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一件事实的发生往往是许多因素促成的。我们的不少失实新闻,主要问题在于明显扭曲了事实的因果关系。例如洪水暴发,如果只从气候异常报道,而不提常年的水土流失状况;只是报道如何抗洪,而不提群众遭受的损失情况,整个报道就会使人感到不真实。马克思说:“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伪造不真实的事实,因此也就会产生歪曲和撒谎。”他向记者提出过一个问题:“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还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列宁说:“真实性不应依它该谁服务而变化。”

过去上海曾经报道过一辆公共汽车在四川北路行驶时突然闯入路边的绿化地带的事情。有的报纸的标题是:昨晚公交驾驶员×××临危不惧,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而另外的报纸这样报道:一辆公交车闯入绿化带,公交×场以此为戒开展安全教育。前面的报道是根据乘客的讲述,以为是左气泵爆炸造成的;后者是根据技术鉴定,起因是左轮胎爆炸,司机判断错误。显然这是由于记者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情况,得出了不同的逻辑结论。

一种情况发生了,有时为了配合某个宣传运动,往往会出现扭曲角度的报道。即所谓“穿靴戴帽”。有一年广西评好新闻,有一条参评的新闻内容如下:

本报讯近年来,随着漓江水质的改善,使几乎濒临绝种的阳朔鸬鹚又得到了繁殖。坪兴乡渔业队负责人说,他们队上的鸬鹚去年孵出了14只。今年,仅渔民黄九一户,就孵出了14只。现在阳朔、兴坪两个渔业队的鸬鹚饲养量,已经发展到120多只。十多年不见的渔火,现在又看见了。

经过调查发现,这条新闻是不真实的。即使在漓江被污染时期,该队的渔火仍有三盏渔火,饲养有鸬鹚二十五六只。这条新闻为配合环保宣传而没有实事求是地报道事实,在评奖中当然被否定了。

在我们的来稿中,一上来就是“在××形势下”、“随着××”、“为了××”等等的说法,接下来的事实一般相当空洞,扭曲角度的情况占比例很大。过去曾经有过因为计划生育搞得好或者由于大唱革命歌曲,于是生产上去了的报道,这是唯心主义的。这种贴标签的做法直到现在也还有,就在最近,仍有电视新闻报道,某某单位如何将对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义愤,转化为行动,努力生产,加紧科研。本来生产、科研一直在正常进行着,现在不过就是找个人说几句套话,背后是车间生产的画面,通过报道,生产、科研就变成了出于对美国的义愤而做的,这样的新闻能说是真实的吗?

千万不要用搭积木的方法组织事实,由于逻辑关系不对,很容易造成新闻失实。

七、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的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