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应注意改变过去那种偏重于微观,进行一厂、一店、一村式的所谓“典型化”的报道模式,力求从宏观上,从全方位、深层次的经济联系上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反映变化多端的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并要注意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走向作分析性、预测性报道。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企业和个人对各种信息作综合权衡、判断的需求,提高新闻的可受性,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还应注意改变过去那种局限于经济领域,围绕着经济建设的成就、经验来报道经济的做法,力求从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法律、经济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结合部上变更经济新闻报道的视点,拓展、延伸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范围。比如,可以从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各种现象中,寻找涉及文化的、法律的、科技的、社会的等方面内容的报道题材;也可以从文化的、法律的、科技的、社会的视点上审视各种经济活动、经济生活的现象与问题,以采写出为广大受众(不仅是经济圈内的受众)所关注、所感兴趣的文化性经济新闻、法律性经济新闻、科技性经济新闻、社会性经济新闻等。
三、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时态
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时态,应该由“报道滞后型”,转变为“报道即时型”。
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迅速、及时地传播既具新闻价值又具宣传价值的事实信息,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报道的一大特点和规律所在,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一大体现。然而,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新闻观念的束缚,导致了今天经济新闻报道上的新闻价值观的“错位”——注重事实信息传播的宣传价值而忽视其新闻价值。这样,我们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时态就往往不是“及时型”、“即时型”的,而是“滞后型”的或者是“趋前型”的。
众所周知,经济活动及其发展如同社会上的其他事物一样,是存在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曲折的行进过程的,而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静止不变的。回顾以往的经济新闻报道(不是指一般的政策性信息传递的报道,主要指经济活动的现象及其发展的报道),每当国内经济形势较好或较顺利的时候,我们的报道时态通常是呈“即时型”的,能对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行进态势予以及时报道;而当经济发展的形势不尽如人意或者遇到挫折,出现经济滑坡时,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的报道时态就常常不相一致了:要么“滞后”——当时保持沉默,不予报道,等待经济发展走出“困境”,朝好的方向转化时才着手进行报道;报道的便是经济发展“已经走出低谷”,“开始出现好转”,“呈现回升局面”等等,至于何时进入“低谷”,何因进入“低谷”,这两个重要的新闻要素则很少予以涉及、披露。要么“趋前”——在经济发展处于困难或不利局面,而又必须作报道时,便从“今后会怎么样”的“预言家”的角度着手进行报道,报道的便是“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会达到……可望超过今年……”,“明年职工收入可望提高到……”等等。当然,从经济活动信息的传递和稳定大局、安定社会的宣传目的和效果看,这种“滞后式”、“趋前式”的经济新闻报道并非不可以(尤其是,“趋前式”的报道如能科学地预测、预见经济活动及其发展的未来走势,那更是经济新闻报道所不可缺少的),且有着一定的报道价值和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报道时态带来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和弊端是,经济新闻报道作为经济活动及其发展的“同步记录”,便常常会出现不应有的“空白带”。要根据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来了解、研究中国的经济现象与问题,便有了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些报道之间是“跳跃式”的,是“不连贯”的。我们今天的经济新闻报道,就难以作为明天的“经济历史”来看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的现象纷繁复杂、多姿多态且变化多端,人们需要通过新闻传媒及时地、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一现象及其变化,以随时调整、规范自身的经济行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此,经济新闻报道也必须对经济活动及其发展的现状作“即时态”的反映和传播,即不仅要及时报道“上坡期”(尤其是“波峰期”)的经济形势,也要及时报道“滑坡期”(尤其是“谷底期”)的经济形势。这样,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才能客观地、较完整地反映出经济活动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才能给受众一个对经济形势的较客观、较全面的认识的参照系数。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国家和政府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的管理是通过市场作宏观调控来实施的。市场的种种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是处在经常性的变动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层出不穷,因此,国家和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而制定的方针、政策便具有不间断调整的特性。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建设阶段,必然存在相对的不完善性和渐进性;国家和政府所制定的具体的有关经济政策、方针以及相应决策、措施等,在实践过程中也必定会逐步暴露出各种状态的不协调现象。
为此,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也必须是呈“即时态”的,要及时地传递各种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的现状,要及时地反映市场经济行进过程中的各种不完善性的存在,从而较完整地勾勒出市场经济渐进性的发展态势,这样也才有助于国家和政府不间断地调整有关经济方针与政策,消除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与实践不协调的现象,以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即时态”的经济新闻报道,是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新闻报道自身质量的要求;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争取经济新闻报道最佳社会效果的要求。
四、经济新闻报道的事实运用经济新闻报道的事实运用,应该由“焦点透视型”,转变为“散点透视型”。
用事实说话,即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和客观描述来显示、阐明新闻传播者(新闻采写者及其所服务的新闻传媒)的观点、意见,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也是其又一大特点和规律所在。
但是,如何运用事实进行“说话”呢?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不同,经济新闻报道对此要求与做法也不尽相同。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下,我们经济新闻报道的习惯做法是,借助某一个(或者某一类、某一方面)的事实材料作依据,来说明、来反映某一种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现象的合理与否,或者某一种经济观点、主张的对与错(评析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上级的决策、规定)。例如,某个时期,国家和政府强调重视重工业的建设时,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便大量地收集、运用那些能够反映重工业建设“欣欣向荣”的局面的事实材料,或者那些能够反映重工业企业成功经验、成就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以此证明上级的决策、政策的正确、英明,并借此推动上级的政策、决策的贯彻落实。这种单向的“焦点透视式”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当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呈多元竞争的状态,社会经济生活广阔、复杂。单向的“焦点透视式”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由于局限于对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作简单的“一事一报”、“一事一议”等告知式的传递与评析,局限于对事实材料作单面、单体式的审视与运用,不但难以客观反映经济活动与经济生活的真相,而且也难以适应今天市场经济社会里,受众由于群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情报意识的增强所形成的更乐于参与外部世界、更乐于作独立思考的心理要求。
比如,前些时期,为了强化引进外资的宣传力度,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便纷纷围绕着各地开办了多少家外资企业,吸引了多少外资投入(尽管有些投入还是意向性的,也计算在内),如何治理吸引外资的“软环境”,引进外资后可以增加多少出口创汇,又可以解决、容纳国内多少劳动力的就业等事实材料作报道。这样的报道,由于单纯地传递引进外资的重要性、优越性的信息,一方面可能诱发一些地方和部门互相搞攀比,搞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的错误行为,导致经济活动、经济生活走向歧路;另一方面也可能在部分受众中引起“反思”:引进外资真的那样“十全十美”吗?难道不会对我国国内市场带来冲击?难道不会加剧国内已经出现的能源、交通的紧张?难道不会影响到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平等竞争?……其结果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传播目的,还会诱发受众对报道的“逆反心理”。
面对正在实践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单向的“焦点透视式”的报道模式,而代之以多向的“散点透视式”的报道方式。即在传递、评析某种经济活动和经济生活的现象时,要力求选择、运用各个方面与之相关联的事实材料(包括对这种现象的不同评价的观点材料),并以“释析”的手法审视、剖析这一连串的相关的事实材料,借此达到“说话”的目的——揭示所报道事实(信息或现象)的真相及其内在意义,给受众以正确的“导向”。“散点透视式”的经济新闻报道,十分注意追求所传递信息的整体丰富性,它既要揭示信息的不同的“质”(包括各种不同的意见、评价),又要揭示信息的不同“流向”(各种成因及其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后果)。这样,经济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便是多方位、多侧面、多层次的,便是立体的,且富于思辨色彩的,其所要“说的话”便是全面、客观、公正的。也只有这样,经济新闻报道才能满足今天受众的“新闻欲”,才能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活自我调节机制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新闻传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闻舆论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给我们传统的经济新闻报道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今天经济新闻报道的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善于把握机遇,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一定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而不断创新、繁荣,一定会以崭新的面貌、生机勃勃的姿态,展现在新闻传媒的百花园之中,赢得广大受众的青睐。
(199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