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新编世界五千年(一)
4809800000017

第17章 西欧的确立(5)

但路德不能代表人民。当德国农民要把宗教改革变成一场推翻现存剥削制度的政治革命时,路德退缩了,最后走向背叛,成为世俗统治者的代言人。这时,与路德同时代的宗教改革家、杰出的农民领袖托马斯·闵采尔,正挺进在革命的大潮之中。

农民战争领袖闵采尔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终于引起了农民起义的全面爆发。德国农民的儿子托马斯·闵采尔,领导了欧洲历史上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它涉及德国大部分领土,全德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民不同形式地投入了斗争。起义历时一年,闵采尔最后被俘壮烈牺牲,农民战争也宣告失败。

闵采尔(1489—1525)出身于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死在施托尔堡伯爵的断头台上。他少年时深受“鞋会”斗争传说的影响,耳闻目睹了贵族、地主统治阶级的罪恶,他们可以像处理财产一样处理农民及其妻儿,农民们若稍有反抗,立即就会招致割耳、割鼻、挖眼、断肢、斩首、车裂、火焚、夹火钳、四马分尸等悲惨下场。他因此立志要改造德国社会。15岁在中学读书时,他组织过秘密团体,反对马格德堡大主教,17岁入大学专修哲学和神学,获神学硕士学位。他利用自己下层传教士的条件,结交了许多贫苦农民、贫民、矿工、纺织工和印刷工人为挚友。他走遍了几十座城市和数百个村镇,广泛展开了关于宗教改革的宣传活动。

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之初,闵采尔曾积极拥护过路德的主张。直到1520年7月13日他在给路德的信中还对路德大加夸赞,称他是“尊崇的朋友中的榜样和灯塔”。闵采尔自1520年4月担住茨威考城一个教堂的神甫后,在同矿工、贫苦农民的密切接触中,他的观点日趋激进,当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三篇纲领性文章发表之后,闵采尔开始与路德分道扬镳。

闵采尔的宗教改革观点更加革命化。他在传教中不仅揭露天主教会的高级僧侣,而且也抨击世俗权贵和一切剥削者,说他们是“不敬上帝的人”。闵采尔的政治纲领是要求立即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国”。什么是“天国”呢?

“天国”就是指“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高高在上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一种社会而已”。闵采尔还主张:信徒的使命是要把天国在现世上建立起来,即是要在生命中追求。闵采尔学说目标中最激进之处,是他强调人类得救的关键是要用“大震荡”(“大打击”)的方法,实际是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建立地上的“天国”。

从1520年4月到1524年8月,闵采尔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先后在茨威考城、捷克的布拉格以及德国东部小镇阿尔斯特德,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掀起革命斗争。闵采尔在宣传活动中同路德针锋相对。路德要求萨克森选侯“驱逐闵采尔及其拥护者,用铁拳镇压他们”,闵采尔则痛斥路德这个“说谎博士”是“维登堡的行尸走肉”。在闵采尔等人的积极宣传、广泛组织和发动下,德国农民战争爆发了。

1524年夏天,士瓦本地区施图林根伯爵领地的农民,因拒绝向贵族缴纳租税和服劳役而首先发动武装起义。邻近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纷纷响应,迅即组成了一支3500人的起义队伍。起义者接受了闵采尔的主张,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书简》,要求没收封建主的财产,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由世俗的普通人掌握政权。1525年初,起义席卷士瓦本全区,在战斗中形成了6支队伍,约三四万人。一部分起义者以汉斯·弥勒为领袖,各地起义军的骨干大多是闵采尔的学生。1525年3月,起义军领袖在门明根城集会,通过了著名的斗争纲领《十二条款》。因为参加集会的富裕农民妥协派占优势,所以《十二条款》比《书简》温和多了。它要求废除农奴制,归还被领主霸占的公地(森林、牧场、河道等),减轻封建剥削等,反封建很不彻底。士瓦本地区的起义军没有统一领导,各自为战,行动很不一致,往往单独和封建主订立休战协定,客观上给了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到1525年4月,阴险狡诈的特鲁赫泽斯公爵用欺骗和镇压的反革命两手,把农民军各个击破。

1525年3月,法兰克尼西亚地区爆发农民起义,这里规模浩大,斗争较为激烈。一个月后,起义席卷了全地区,攻占了几百个城堡和修道院,还镇压了著名的贵族恶霸黑尔芬·施太因伯爵,全境的贵族都为之震惊,纷纷献出粮食和武器,起义队伍迅速扩大。起义军中有一部分支队的领袖如罗尔巴赫,特别是盖尔,斗争态度很坚决。盖尔领导的支队,被称为“黑军”,曾于5月6日进驻名城维尔茨堡。有一首起义军流行的歌曲这样歌颂他说:

盖尔率领着我们,

教皇诸侯是敌人。

农民战旗高,

“草鞋”迎风飘。

……

烈火,把寺院烧成灰烬!

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许多贵族和骑士混进了革命队伍,从内部进行破坏。但也有一些接受资产阶级影响的贵族,企图把农民战争引向资产阶级的轨道。法兰克尼西亚地区农民军战地办公室总理文德尔·希普勒便是这类贵族的代表。1525年5月9日至12日,在希普勒的主持下,各地起义军代表在海尔布琅城集会,共同制定了著名的《海尔布琅纲领》(又称“帝国改革纲领”)。纲领提出德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取消商业垄断,废除国内关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建立帝国最高法院,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没收教会土地分给小贵族,农民可用20倍于年租的赎金赎回封建义务。这个纲领企图照顾参加起义的各阶级利益,体现了希普勒对德国现状的深刻了解,反映了时代的需要。恩格斯后来指出:“恰恰和闵采尔预测到共产主义的情形一样,文德尔·希普勒预测到近代资产阶级社会。”但这个纲领对农民的利益照顾甚少,不利于团结全体农民以战胜强大的敌人。

当海尔布琅城内围绕纲领还在辩论时,镇压士瓦本起义的刽子手特鲁赫泽斯统率的封建联军已赶到这里。特鲁赫泽斯故伎重演,通过假谈真打和分化瓦解的手段,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6月初,封建联军在科尼斯霍芬和祖尔茨多夫经过两次决战,最终打败了起义军。罗尔巴赫被俘后,被慢火残酷地烤死了。盖尔转战各地,最后也壮烈牺牲。7月初,法兰克尼西亚地区的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了。

图林根和萨克森地区的农民起义,是由闵采尔直接领导的。许多贫民、工匠和矿工参加了起义,斗争最为坚决。闵采尔于1525年2月底来到图林根,以缪尔豪森城为据点发动起义。3月17日,缪尔豪森城平民和矿工,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政权“永久市政会”,闵采尔被推选为主席。为了实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闵采尔宣布:没收教会的财产;否定贵族、地主与农民订立的一切契约;废除封建特权,所有贵族的土地一律转归农民所有。农民军焚城堡,烧寺院,拆毁官厅,惩办罪恶的封建领主,起义烽火在图林根和萨克森各地燃烧。诸侯惊慌失措,直到4月底才拼凑了一支诸侯部队向缪尔豪森城进犯。

1525年5月,闵采尔率领起义军与前来围攻的诸侯部队在弗兰肯豪森进行决战。当时,闵采尔的农民起义军只有8000人,而菲力浦率领的诸侯军则有好几万。有人劝闵采尔暂时撤出弗兰肯豪森,与其他起义军汇集在一处,再寻机与敌人决战,可怒火中烧的闵采尔斩钉截铁地说:“豺狼已经从四面扑来,我们只好作殊死决斗。与其与恶魔同活于世,不如与恶魔同归于尽!”农民们视死如归,振臂高呼:“誓与恶魔血战到底!”他们个个奋勇杀敌,但终因装备不足,训练不够,寡不敌众,经过一场殊死搏斗,到5月16日,起义军最终被击溃,5000多人战死或被俘,闵采尔也因头部受伤被敌人俘获。5月25日,缪尔豪森城失陷,“永久市政会”的其他成员悉数被杀,起义遭到失败。

闵采尔被俘后,虽遭酷刑拷讯,但仍坚贞不屈,最后被判处死刑。5月27日临刑前,闵采尔的铿锵壮语是:“忏悔?决不!”“世界上的一切都应当归公!”“千年天国定会实现!”壮烈就义。

开辟新航线

15至16世纪,西方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尝试开辟通往东印度(亚洲)和西印度(美洲)的新航路,结果导致了“地理大发现”。这一系列的探险与扩张活动,不仅开阔了西方人的视野和活动领域,而且沉重地打击了正在走向崩溃的封建制度,极大地刺激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葡萄牙是近代最早从事航海活动的西方国家。亨利王子(1394—1460)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一个有胆识的航海家,他创办了欧洲第一所航海学院,并自任院长,亲自授课。1420年,他还参加了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的探险活动。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葡萄牙的地理探险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1486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1500)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非洲南端的卮加勒斯角。在返航途中,他们看到了“风暴角”,葡萄牙国王把它称为“好望角”,因为从这里去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已经大有希望了。

1497年7月8日,葡萄牙骑士达·伽马(1469?—1524)受到《马可·波罗游记》关于中国和印度“遍地黄金,香料盈野”的引诱,率领由4艘帆船、160名水手组成的远征队,在迪亚士南航好望角的基础上,沿着非洲东海岸向北抵达莫桑比克,再借助于一位有经验的阿拉伯人领航员的帮助,安全地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抵达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

达·伽马一行在印度西海岸逗留了3个月。他们用国内带来的物品和金钱,与印度人交换当地的土产、宝石、象牙、香料和丝绸等,价格的便宜,让达·伽马他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达·伽马在卡利库特城里竖起一块显示葡萄牙权力的大理石碑,正如他在这次航行途中所竖的其他标柱一样,暴露了西方殖民者的强盗嘴脸。但长期垄断印度西海岸贸易的阿拉伯商人,把达·伽马一行视作自己的竞争对手,并逼迫他们在8月底离开了卡利库特。

回国途中,由于没有领航员,达·伽马一行历尽千难万险。非洲坏死病在船员中蔓延,不少人病倒、死亡。由于暴风雨袭击,船队被冲散,当达·伽马于1499年9月带领船队返回里斯本时,人员已经不到出发时的一半了。但首航印度的成功,仍然使葡萄牙举国为之欢腾。国王下令授予达·伽马贵族称号,并赐给他许多钱财和地产。此外,从非洲和印度带回来的各种财物,也卖了许多钱,使船队中每个活着回来的人都发了大财。

葡萄牙人向东航行探险,不断有“新发现”,这给刚刚完成民族独立的西班牙人以极大的刺激。1486年,意大利热那亚水手哥伦布(1451—1506)向西班牙国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他认为按照地圆学说,从大西洋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中国和印度。西班牙女王伊莎白拉和她的丈夫斐迪南二世为了把势力扩张到海外,赞助并批准了他的西航计划。

1492年8月3日拂晓,哥伦布带上西班牙王室致中国皇帝的国书和两名翻译,率领88名水手,分乘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了惊天动地的殖民探险远航。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哥伦布欣喜若狂,亲吻海滩和砂石,将这个岛屿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为“救世主”)。哥伦布认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于是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所到的群岛为西印度群岛。这些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哥伦布一行从圣萨尔瓦多岛继续向南航行,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又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大小岛屿。但这里并没有哥伦布所想象的黄金和香料,只是有许多他们从来没有见到的动植物和野蛮人的风土人情,这使他十分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