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书评:浓郁的黑白哥特味道。
这是一篇从书名到内容都始终贯彻黑白哥特元素的小说。
主角瓦德雷是一名宇宙联邦的士官长,在抵御异类虫族死亡后,保留魂的记忆,投生成为一名吸血鬼。
吸血鬼(vampire),意思:是嗜血、吸取血液的怪物的意思,是西方世界里著名的魔怪,之所以说是魔怪,是因为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更不是人。
这一特定的形象的出现从本质上体现的正是哥特式文学的最典型符号。
这里科普一下:哥特式文学兴盛于维多利亚时代,大部分都被列入恐怖文学及魔幻小说的行列,其内容以死亡、神鬼、推理、血案、幽灵等为主,有着浓厚的恐怖色彩。
哥特式文学,对于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以及唯美主义,有着一种天生的近乎偏执的极致追求,他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阴沉的精神气质。这种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
但是《吸血鬼就是吸血鬼》疑问并没有陷入那种常规的哥特式小说的范畴;它从架构以及设定上,走的都是权谋征伐的路线。
以吸血鬼和人类的战争对抗为主。从更深一层的意思来说:应该更可以划归为:黑暗对光明的交战。
哥特并不要多华丽的服装,也不要多凄惨多忧郁的化妆。
那只是哥特的表面,并不是真实的内在。
真正的哥特也不需要自残,自虐。真正的哥特,应该是对对那种文化像学习一种语言一样学习它,它是一种说话方式,一种反思维模式,一种嘲笑社会悲哀的声音。
如果能冷静的看哥特,会发现,哥特在它那阴暗的外表下,有着一种对生命的狂热。
哥特本质是独立的思维方式,还有源源不断地生命力。
《吸血鬼就是吸血鬼》写得非常精彩,构思巧妙战斗场面精彩激烈,虽有血腥却不至于令人反感,故事也一气呵成非常吸引人。
是一部挺棒的小说,讲述一个吸血鬼几百年来成长的过程,加入了海量的打斗杀戮场景,情节紧张又刺激。
作品的特点就是平铺直叙直来直去,没有什么废话或是无病呻吟唧唧歪歪的那套,该打就打该杀就杀,故事很紧凑,该有的大场面一概不少。
除此之外,小说中对于各类细节的描写也相当有趣,不仅煞有介事的解释吸血鬼们的世界是怎样的、他们如何熬过漫长岁月,甚至将吸血鬼们分为多种,不是悲天悯人的想要促进人类和吸血鬼和谐,就是杀人无数冷酷无情的恶魔。
想象力天马行空,言之凿凿,不容置疑。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虚实并存的故事瞬时拥有让人联想翩翩的余地。
作者笔下的吸血鬼由人转化,富有人性,只不过在他们身上,一切情感都被放大,佛家的“贪嗔痴恨爱恶欲”他们无不有之,但又各有侧重。而这有所不同的侧重,也使得他们的思想产生分歧,由此也就有了矛盾与冲突。每个人都想改变对方,使得“整个世界”更符合自己的需要。
一直以来,吸血鬼这个字眼都有着致命的诱惑力,就像是冰激凌蛋糕上的樱桃,垂涎欲滴。
《吸血鬼就是吸血鬼》正是这样一颗诱惑至极的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