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第一书评馆
4743400000028

第28章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一句话书评:打轻松通俗牌的灵异轻喜剧

借用书中的开篇风格。《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是充满喜感的灵异故事,一种矛盾相悖的味道存在其中,自然的就催化出一种轻松的感觉。它在绷紧了一根弦的时候又突然松开。在这里要说,这的确是篇灵异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东北,爷爷辈与黄皮子的恩怨,祸及三代。这是伏笔,之后牵扯出来男主的奇异经历还有更长远的灾难、《三清卜算》。

笼统的说,大多数东北的灵异故事,大多为五仙、出马弟子、跳大神。五仙为狐黄白柳灰,狐狸、黄鼬、刺猬、蛇及老鼠,也是乡村中最常见的几种野生动物。若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某个人成为出马弟子,然后通过跳大神,请仙儿上身。

这是很蒙着一层纱,很神秘的事情。

具体的还有很多,如作者另外一本书,讲的就是萨满跳大神。

这本书地点虽然在东北,可是男主的奇遇并不是成为出马弟子,而是《三清符咒》。至于为什么上面说那么多关于五仙的,那是因为这书中,方方面面的情节里,都有那些灵异因素参与其中。

男主的金手指,是被黄皮子祸害后,到了“半步多”,认识了等待中的九叔,开始走上了这条灵异路。但男主与九叔一阴一阳,获得金手指后,九叔人物就没有用了?作者有一个很好的设定:每月的十五,把井水涂到镜子上,就可以联系九叔。

如此这样的话,九叔就成了男主先期的领航人,更可以把文中埋下的问题,统统推给九叔。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前边几个灵异故事,伴随着男主的生活,看似很随意的,很偶然接触到的。之后通过“五弊三缺”,黑妈妈丢失的烟锅子——百人怨,把这些偶然串联起来,让男主深陷一个黑暗的漩涡中。

这是完全成功的灵异串珠写法:每个故事相对独立,却又联系其中。

作者的成文风格也很符合这种属于乡土的灵异文:行文通俗,自然而然的朴实代入感,浓浓的乡土气息。这种感觉很好,可以把崔作非的我,轻易的代替为读者这个真正的“我”。

在体现文题轻松风格上,肯定的说,崔作非和老易的确是这样的活宝。

夜狐一段,夜狐没找到,两个人先互以为对方是夜狐,先打上了,误会解除后道:“贫道乃茅山第一百零八代传人,释倪迭。”

还有观看白无常“谢必安”勾魂被发现,民间传说中,有向白无常砸砖头,白无常会回砸金银,等金银砸光了,白无常就会羞愧而走。文中是这样描写男主的:“于是我慌忙四下找砖头类的东西,可是这医院的病房里啊,要我上哪儿找砖头去?这简直就和在粪坑里摸鱼一样不切实际嘛!!”

在故事发展的紧要关头,笔下的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行文让人纠结起来。

如同面前是墓地,你却在旁野炊,还要流着口水对着墓碑:“姑娘,来一口。”

别管过程怎样喜乐,男主的结果都一样,两个字,悲剧。

悲情从始至终,直到结局。前面有说五弊三缺,这个乐观开朗的男主,也终究没能改变“孤”的命运,悲情到了最后。初恋杜非玉,之后董珊珊,张雅欣,等等女人,都与男主无缘,因为从学了《三清符咒》开始,他注定孤独一生。

男主觉得这是命定的,他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可《三清》聚齐,知道了五弊三缺可以改变后,男主心思不同了。但是改变需要“七宝白玉轮”,分别为:炉中火、金包玉、女鬼泪、百人怨、僵尸血、黄巢剑、以及太岁皮,其中在之前的“偶然”中获得了两样:女鬼泪和太岁皮。

这是怎样的阴谋阳谋?

身为老好人的男主,开始想要逃脱,想要了解,想要解除命运的枷锁。

作者是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的,随着事件的发展,也很细致的略微改变人物的性格。从胆怯,到坚强,慢慢的,心理成长起来。

极阴极煞的女鬼,五通神、夜狐,七死敛魂、鬼婴而成的煞胎,等等等等,身临其中。

通过甲午玉卿破煞、甲午文卿缓神符、丁已巨卿护体符、卷舌星宫提灯阵、三遁纳身等等等等,突破极限,更加前进。

灵异故事,在某些方面相当于玄幻故事,玄幻故事是主角要变强,灵异故事是主角要活着,所以要更强。故事的发展都在于主动找麻烦和被动找麻烦,在麻烦中成长,惊心动魄。

灵异故事之所以灵异并能吸引读者,便在于在观文的过程中,体会那一种虽然口口相传,却未能经历其中,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无惊无险的和主角一起欢笑哭泣。

灵异文的两大要素:幽默中见紧张;平凡中见刺激。偶尔的小恐惧后,便是欢笑的连场。

这是一篇很好的把握住了灵异文的要素,完全可以当作一场超值灵异轻喜剧来观看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