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十大孤本小说文库
4708000000067

第67章 第一侠义奇女传(21)

其时诸将点去讫,孙真人然后徐徐下将坛。太祖早已令大臣接到帅堂上,称谢一番。是日太祖命人,预行斋戒,上自太祖下至兵丁无不素供,虔诚表洁。人人喜悦,拭目以俟灭除妖道。

日中无事,太祖要与陈抟师博弈一场,以续继前兴,以待诸将士取宝回城,再行破阵。陈抟欣然。陈祖棋固高,今非昔比。当初,太祖身为一少年公子,大运未至,棋输与陈希夷。今日身为天下之君,进退有法,收发有度,前之输却华山与老祖捉弄他,时未该起耳。岂知此回一下棋子,陈抟已被太祖攻击,便尔车危马困。陈抟急起称贺曰:“今观棋局,足见主上福至心灵,与赌华山之日,势有天壤之别,故今江山一统。观此天下梗逆,岂敌王师,迥非他邦敢与较量者,是兴旺之兆,微机伏于此了。”太祖闻言大喜。

后人有论弈之详论一篇:

盖闻西伯圣人,姬公贤相,尚有日昃待旦之勤,岂敢游惰哉。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神迷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华之乐,不暇顾也。至或赌及衣物,徒綦易行,或因定位之迁移,或属知交,立生怒色,或因事后以言能,纵关骨肉,且起争论。一时好胜之念乍萌,当下忿戾之意顿起。究其所志,不出神明之上,所务不过方卦之间。胜敌无封爵之赏,获地无兼金之赏。技非九流,业非六艺。立身者不阶其术,征选者不由其道。求之于战阵,则非孙吴之伦也,考之于一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以变诈为务,则非忠信之事也,以劫杀为名,则非仁者之意也。而空妨日废业,终无补益,何异设木而击之,置石而投之哉。且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养,其在朝也,竟命以纳忠,临事且犹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耽。方今大宋受命,海内未平,圣主乾乾,务在得人。勇略之士,则受熊虎之任,儒雅之徒,则处龙凤之署。百行兼包,文武并驾。博选良材,旌简髦俊,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当世之士,宜勉思至道,受功惜力,以佐明时,使名书史籍,勋在盟府,乃君子之上务,当今之先务也。夫一木之枰,孰与万国之封,枯其三百,熟与万人之将,虎龙之服,金石之药,足以兼博弈之力,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是有猗顿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是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

§§§第四十三回

取高塘郑印奇逢

办十灵君佩偶遇

诗曰:

生死婚姻匪偶然,却难未事见机先。

头颅可割狐能杀,总属飞龙合应天。

住语上书一番棋论,原是陈抟老祖恐宋太祖耽于博弈,有误朝政,并书下以为世人癖此者戒。读之未有不惕然深感于身心。闲言叙过不提。

先说郑印奉师令,行至中途始悔及未曾问明高唐草生在何方,怎生模样,即刻接令上行,方悔已之心粗。犹恐误事,意欲回城再问,怎奈离城已远,且防被众将所耻笑。一想,莫非果有高唐之名,有草发生的?随猜测随行。忽见前面有座高山峻岭,飞流涓涓,郑印想高山有水下流,或有草生发,但塘是田中之地,那里是高的?遂命家丁在下等候,单身登上,披藤负葛而升。至山顶一望果然高峻险绝,插碧摩天,有诗为证:

绝顶通天护碧霞,神宫压海控中华。

笼中日月飞双鸟,掌上山河聚一家。

岚气尽皆埋玉检,石泉春暖喷金砂。

奇峰怪石多仙迹,岩中灵芝自作牙。

观诗中寓意,山之高险,可见登泰山而知天地之小。当时郑印望去,山侧果有一方塘,趋近瞻之,水亦不甚深,无鱼澄清,当日照去,形影澈底。只见左边有草一段,青葱之色。印一见,喜上心头,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此草岂不是高塘之草也。有幸自己一时凑巧,得到此高山,何不芟此一大束回去,早报首功。遂拔剑,一连割下一堆,将腰间五色鸾带束缚起。无心览此山幽景,大步奔下山,上马,吩咐兵丁从旧路回城。

正是喜色匆匆得来,忽见数人近前,中一少年郎,俊美恰像妻萧女。行近看明,果然是自妻。萧询以接令所办之草如何。印即欣然告以己之聪悟,幸遇一峻大高山,故得此高塘上之草。“今且与汝同回关中,缴令去罢。”萧女接过一看,冷笑曰:“以塘在高山,又目之以名则是,其实则非也。因尔接令时,并不问明,刻日就道,妾想尔必有错误,故急改装奔来,看郎所奉取若何。不期果然,乱拾此野草回,何能缴令。”郑印闻妻此浯,不觉得喜转忧,前功尽费,急将野草弃于道旁,又问妻高唐草果属何物。引凤曰:“此物乃是生产妇人,当分娩时,胎后血块之物。生产时座草为盘,俗人名以后人是也,别名为唐草。但仙人口不出秽语,故以别名为说。君必取得此物,方合破妖阵之用。”郑印闻言,愠而不悦曰:“任意呼名,令人难猜。若非妻来说明,实属梦想不到。”萧女又教:“须要往民家村落中试询,有无人家生产,方得此物。”郑印领诺。引凤乃返辔回城。

郑印想:这真人,千般万般不差本少爷,偏以此秽物相使。别件东西,犹易办来,此物岂是常有的。但王事不得不勉力前寻,嗟叹曰:“倘妖道当灭,便能相遇,方得缴令。”遂催马夫取路,往各村庄。但不曾想两国交兵,人多远避,门闾里巷,一片荒凉实乃惕人心目。又行数里,穿街过巷,突见一老妈子,手携废竹,内有血灰成撮。印意他必是此物,急下马呼住妈子,施礼一揖,开声控问无差,便说自愿捐金索买。老妈子默想,所携乃是至污秽之物,自家方欲弃诸下流,今来客欲以囊金购买,难道此少年是疯癫人不成?方自惊讶,印又索请买不已。妈子见印索买情真,又转念,意他或取来合药,亦未可知,况自思一贫清淡,今媳妇初产下,姜酒无资,今乃意外得钱回家,亦可济一急用。管他真癫假呆,只要自己得利,即允成他买,亦觉暗自笑之。当时,郑印即取出元银一小锭。约有五两上下交他。老妈子拜谢。印便上马。令家丁连竹接过,转马回城。

中途忽遇高君佩。佩即问郑印所领办若何?印喜对曰:“侥幸成功,无心遇宝。”佩又曰:“彼此接令皆不问而行,今兄既幸成功,但吾不知如何复命耳。”印即便安慰之曰:“自是吉人天相,吾印亦不期得之,断无空回之理。贤弟只管勇往向前,或有所遇。”佩无奈何,只怨着自己粗笨误事,与真人差遣无尤,只得辞过郑印,勇往加鞭。分头取路,随意所之。再走二三里之遥,忽见前途挨肩擦背,人海人山,不知何故。正是:

群男青兗民康富,六市雍梁地沃饶。

当时高君佩见一街衢,一路拥挤人多,恰值一老人迎面而来。君佩作个揖询问其故。老人曰:“此处不是迎神赛会,又不是演戏歌弹,乃是前遥一里之遥风阳岭畔张家庄上,来了一位卖卜先生,号为张十灵,判断吉凶有准,祸福无差,真乃子平不过,鬼谷一流。所以一时引动远近多人,皆去求判吉凶。”君佩忽闻十灵两字,难道是此人,便是真人命佩取他的头颅也。一拱相辞老人,聊且驰马往前观看,再作处置。遂一路催马,过风阳岭,一刻已到。果见许多老幼,人人说曰:“张十灵,今日何故只垂帘不出,难道是一连数天求问的太多,厌烦了,故今天暂且闭门辞客不成?”内有附近同里巷者说:“尔等有所不知,他数日前已对人说知,今日是他尸解之期,天数已定,不得留于人间,所以闭门备办后事。仙化后,以待人有用,不知所待何人?”众人中闻言叹惜曰:“诚如是,乃吾们来迟,不获此高明判断吉凶,真可恨也。”一路上人,纷纷议论,扫兴而回。独有君佩在马上一想,前闻十灵两字,已关于心,今又听此人尸解,以待他人用者,骇然醒悟。今若此,岂不是凑成暗合,取的十灵头,真乃仙人有先知之见也。遂亟待看个明白,即刻赶到岭畔。果见一间小小的占卜肆舍,有一人在门首,迎看马头高叫曰:“马上来客,可是高将军否?”君佩惊讶:“与此人平生未睹,何故乍见相呼,已知姓氏?”只得下马答应。那人又言:“若此请进。”君佩一见是卜卦舍馆,想他是张十灵了,故有先知先见之明。当下吩咐家将在外伫候,自己下马步进。转问此人姓名,始知非张十灵,乃十灵门徒李万是也。李万言:“师尊知将军此刻领真人军令前来,恐将军未曾认识门庐,故命小子在门首立候舆马。”君佩又询问师尊现在何所,李万告以在内堂。登时引进,君佩随入。适见一人,道家装束,鲜衣盛服,独坐蒲团,若有所俟。甫入,即起延客坐,并说:“早知高将军今日定要奉令到来,取山人头颅回城,破妖阵以应用于中央戊己土的。今将军既来此,祈开刀以便两就。”君佩曰:“圣主不杀无辜,不斩无罪。我君佩虽非敢望于圣,然安忍加害善人,虽真人有令,断不能下手,自愿空跑而回领罪也。”十灵曰:“小将军有所未知,山人原是唐相魏徵后身,当日斩却东海老龙头,后来被老龙在阎王殿上告我,唐王既许救,不晓机关,累他见杀,以至刘全进瓜,东海老龙恨犹未息。在唐时屡屡为灾。后山人在阎王殿前,许以还头,代主示罚。今喜大丹既成,正合飞升时候,故真人先知,特来成我美举,并可以为破阵之用,非害我也。将军俗人,所以不知。倘事非出有因,那有人不畏死之理。”不知君佩取此十灵头否,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杨公子因功结缔

花小姐比武为媒

诗曰:

国运当兴岂没因,邪难胜正古来云。

公私两得君臣福,从此江山巩固新。

当时高君佩见张十灵如此说来,乃是一片无根据荒唐之语,岂得准信。非仇非敌何能下手,只不肯开刀杀他。十灵又催速一番,君佩只不忍闻,想一刻,旋起位要告别。十灵急留改口曰:“深感小将军如此仁慈,不忍亲手杀山人。今无以为报,现有折兵书相赠,但求将军略坐一刻,待吾取出相送。”君佩信以为真,复止。他转入内,君佩仍与李万闲叙多时,不见十灵出见。佩即问:“尊师何故许久不出?”李万始潸然泪下,告曰:“吾师已飞化去。因将军仁心未泯,奉令不行,有误其登天时刻,故假说取书入内。必然自殪,以便将军割取首级。”君佩听了一惊,即速催李万引入观看,果见十灵尸解。李万枕尸哭泣尽哀。一刻起来,请君佩速割首级。当时君佩亦从旁堕泪,悯他无幸受死,又默念他有先知先见,所说必属无讹。既死不能复生,又何惜一头,只得忍心割来。刀甫下,即已身首两处,并无点血。君佩诧异,藏过。又赠些白金埋葬,李万叩谢。君佩又言:“成功时,定请圣上追封尊师,以酬他德,助成破阵之功。”李万感谢不已。君佩上马泣别,两相洒泪。又命家丁一众同回。不表。

再说杨延平奉了真人之命要取杜女血。此日一离开,少不免要到花之寨。但地非曾游,路上逢人辄问,果然到了一所荒庄,适见家丁布种。延平下马,借问此地是否花之寨?众民见问,将杨公子定目一观,即请他住马,一路飞奔而去,报知庄主。这寨中庄主非他,乃是花解语,一美丽女英雄。当时闻报大喜,披挂上马前来,只见果然一翩翩少年公子,银枪白马。白盔白甲,白袍白旗,浑身雪片一般,真有潘安宋玉之美。佳人一见,暗暗羡之。当时杨公子,正等待庄主出来询问,意是男子汉,或老或少。岂知来了一位女将军,容光佼佼,真是沉鱼落雁之容,三寸金莲,一双媚目,淡淡远山。公子想:“自中原阅人不少,不曾见遇,此女容貌超群,好生可爱。”只见女将双刀一摆,便问:“贵客到庄,有甚缘由,姓甚名谁。”杨延平先说出姓名,且说曰:“贵地既是花之寨,不知有无杜女其人否?”花女见问,已知延平来意,随意答曰:“此女诚有,但公子先与奴家比并武艺一番,倘果系手段高强,始将此女献出。不然休劳下问。”延平一想:“此女要比较武艺,何难败之。金刚铁汉尚不足惧,何况一女丫头。”当即承允。须臾,男女各人放马,刀枪相迎,叮响并,约战个辰刻,不分高下。花女暗暗赞美,心羡枪法甚好。又战数合,拍马诈败而奔。延平扭马一催追杀,刚得赶上,忽一低下,连人带马,跌在坑中。谁知此坑,乃花小姐预先设立的,上有青草浮坑掩过,特地诈败,诱杨公子至此,令其中计。延平一跌下,方欲翻身拨马,四下麻索一动,即紧束了,手足系定。花女命庄丁几人挽上,又将马匹牵在大树下系住。

将延平推至一高堂大厦中。延平见座上有一妇人,年纪五旬上下,端肃庄严,面圆色润,双目澄清,厚重貌容。闻花女禀上:“有宋将一人,名杨延平,被女儿用计诱敌获下,待母亲与话。”语毕,对公子媚目一瞧,微笑进内。延平不知此女,有何因由擒他。又不恶相待,测不透其中缘故。入内一刻即卸下披甲,艳素雅装复出,更觉一种国色天香之美。但闻半老妇人曰:“美英雄被获,畏死否?”延平怒曰:“汝这丫头,战不过本公子,用此陷坑计,算何本领?大丈夫死视如归,有何可畏。吾父山后杨令公,谁不知大名远振。若吾父及宋主闻知,一庄大小寸草不留,还要诛灭九族。”老妇笑曰:“老身特戏言耳,实欲仰攀将军为半子,以为残年倚靠,岂敢云相害。”延平一想,不料他来求婚,即曰:“婚姻两字,世间人伦之大者。主张自在严慈,小子何敢遽诺自专。”妇人曰:“言及此,足见杨公子年少老成,英雄行止,真令老身敬服。东床首选,舍公子,那人可属。但老贱寡居,单生一女,曾在素珠圣母学法多年,颇得亲传手段。归家时,又蒙圣母嘱咐,对小女曰:‘后与后山老令公长子有宿世良缘,归身于彼,后享万种贵爵,玉带横腰,万不可错’为嘱,是至今闻驾到,姓字皆符,故小女敢于得罪。然老贱以强言说合,贵贱悬殊,原不敢攀,但圣母嘱来,小女原与公子前缘有定,故老身敢以子母,权作冰人,为请耳。至于公子欲取杜女血,圣母预知,与小女说过,若非女儿相助,此事断不能取成也。愿公子参详自择。”延平自语:“原不识杜女是何等人,不知如何取法,况真人说明花解语便是,岂不是求浼此女,方能得取。又闻真人微笑,言好事已成,公私两就,定然是婚姻之事。既然与花女前缘有定,况属又是圣母法门高弟,貌赛西施之美,且允其所请,取了杜女血回去,奏闻圣上,谅亦无妨。”主意已定,即说:“许结婚姻不难,必须待小将取了杜女血回城,奏知朝廷,禀明父亲,方敢完姻。”老妇闻公子两得其宜,十分喜悦。即亲手上前,松下索子。延平抖衣见礼。花小姐见此,反面红两颊,进入内厢。是夜治酒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