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包公当日已决阿吴谋杀丈夫情由,遂问陈尚,“是谁人教你如此检验?”尚告云:“当日小人领钧旨前去检验,刘十二尸首无有认伤痕处。老爷定要小人身上根究,归家忧闷。不想小人妻室到有见识,教我如此检验,果得明白。”尚道罢,堂上诸吏复道:“既陈尚之妻有如此识见,不是个等闲妇人,相公支酒钱赏赍阿杨。”拯云:“汝诸吏所言有理。”即便差人去唤阿杨来给赏。差人去不多时,阿杨已到。拯赐以钱五贯,酒一瓶。阿杨欢喜,拜辞受之。方才出衙,拯唤回阿杨来问云:“当初陈尚与你是结发夫妻,是半路夫妻?”阿杨复道:“妾身前夫早亡,再嫁与陈尚为妻。”拯问曰:“前夫姓甚名谁?”答道:“姓梅名小九。”拯云:“得何疾身死?”阿杨见包公问得情切,不觉失了色。乃勉强对云:“他染风癫得病而死,埋在南门外乱葬岗上。”拯道:“原来你前夫也身死不明。”便差王亮押阿杨同去坟所,检验梅小九尸骨。阿杨思量道:“乱葬岗有多少坟墓,终不然个个人鼻中有钉。”遂乃胡乱指个别人墓与差人掘开视之,并无伤痕,检验鼻中,又无缘故。阿杨道:“人称包公如秋月之明,今日此事直欲逼人于死地,岂得谓之明官哉?”王亮正没奈何之际,忽见一个老人。年七十余岁,扶杖而行,前来问王亮:“在此有何事?”亮吉告道:“是包待制差来检验,梅小九身死不明。今掘开坟墓,揭棺视之,身上并无伤痕。只恐不是梅小九之墓。”老人听罢,指着阿杨:“你休要胡指他人坟墓,枉抛了别人骸骨,教你一行人受罪。上界见此黑气冲天,特差我来指示他的坟墓,代之申冤。”老人指与王亮看;“这个是梅小九墓。”言讫,化阵清风而去。亮遂开棺检验,果见鼻中有二个钉。亮即押阿杨回报。拯遂根勘得阿杨亦曾谋杀前夫是实,将阿杨押赴市曹处死。闻者无不称快。
此真见包公明如星月,恩及枯骨,诚可以惩戒,徒生谋计,终及丧身之报也。
§§§第七十八回 两家愿指腹为婚
断云:
张女不忘夙昔盟,包公判就续前姻。
风清案牍琴堂静,生下轰轰烈烈人。
话说东京城内有个林百万,家道巨富。因重阳日,请张员外夫妻饮酒。百万娘子与张员外娘子是同年生,又同年同月怀孕。酒至三巡,百万娘子道:“上告娘子员外,奴今与你同年同月怀孕,可以指腹为婚,久后以成秦晋之姻,可不美乎?”张员外娘子道:“若后生产,一是男,一是女,愿结为夫妇,如俱是男,愿结为兄弟,俱是女,愿结为姐妹。”二家各喜,酒阑而别。后来林家生男,张家生女,林家遂安排筵席,请张员外做满月。张员外在席上道:“当时曾约林百万百两黄金为定礼。”遂就以此名称“千金小娘”,林家儿子名曰“招得”。百万道:“员外代儿子取名,甚是相称。”员外欢悦,尽醉而散。
不觉时光似箭,日月如梭,林招得年至十五,性格聪明,无书不览,诸艺皆通,但最喜赌博,不消三五年间,赀财荡尽,林百万遂无以自给,每日只去街坊卖水度活。张员外见他家贫,遂负前约,不肯结亲。招得亦不敢启齿,情愿写下离书。千金娘子遂与父母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嫁二夫。当初林家发迹之时,将女儿许嫁他人,今见落魄,遂失前言,神明不可诬矣。”坚不肯改嫁。
招得忽一日遇着太白星变作老人,手擎一只白雀,卖与招得。招得笼养于家。一日,白雀飞去,直入张员外花园中。千金娘子忽见之,因问及详细,乃是其夫林招得。二人相遇之际,各诉平生,缱绻不忍舍。千金道:“今府里包大人明如日月,清似水潭,何不去陈诉根因,再图双盟?”招得道:“贫无周身之赀,如何能去伸理?”千金云:“今夜二更前后,入园中来,取黄金十两与你。”相约而去。不想被本处屠人裴赞知觉,是夜,先入园中等侯。招得未到,却被裴赞杀了梅香,夺得黄金而去。及招得半夜到园中,只见杀倒妇人在地,慌忙扶起,惹得身上脚下都是血,遂惊走而去。次日,张员外见杀了梅香,便去都监衙中陈状告知。都监随即差人寻捉凶手,见血迹到招得家,遂捉了招得,押赴监司衙中,解去开封府薛开府处理问。当下薛开府受了张员外贿嘱,遂将招得送狱根勘,极刑拷打,招得无计分说,只得招认了。
一日,拯去东京决狱,人报薛开府:“包公将次案临本府。薛开府此事定得不明,恐包公案临,审出前情。”次日,便引出招得来,赴法场去处决。才方引出,只见大雨倾盆,众人正群集之际,俄然见包公勒马飞来,便问众人:“今日有甚事?”众人道:“今日薛开府出罪人。”待制道:“今日雨下暗昧,何为出罪人,定是不明。”遂再引招得入狱中散监。三日后,亲问招得杀人事因,招得供其事因,枉屈不明。包公便差人寻凶手,又命人去杀梅香处根探。公吏到张员外园中,见两人正在那里竭鱼池,其一人拾得一把刀。公吏遂借刀来观,见刀上有“裴赞”两字。公吏将此刀回报。拯即追本处铁匠一百三人来根问:“此刀是那一个匠人打造?”内有一人张强认得:“刀子是小人的工夫,上有‘裴赞’二字,乃是屠者裴赞着我打的。”拯思忖道:“昨夜梦见一人穿红衣,在我身边走过,今‘裴’字岂不是红衣之类,想杀人者必裴赞也。”遂差人捉裴赞来府究问。裴赞在阶下言辩,包公云:“既言不是汝杀人,此刀做工的分明认得打造与你,缘何在张家鱼池里?可从实招来。”裴赞苦不肯招认。拯令用长枷送狱根勘,乃设一计,着人唤个妓女来到,令他装作梅香,夜间绕墙叫裴赞名字,作索命之声,看他有何事说,即来回复。妓女承命而去,果是夜静里在狱墙上叫,裴赞惊怕,靠前密嘱道:“当初不合杀死汝,待等官事息后日,作功果超度汝矣。休来在此缠我。”次日,妓女以裴赞所言,禀复包公。包公审知的实,拘出裴赞,极刑勘问。裴赞抵赖不过,只得一一招认梅香事情。拯判断讫,依法偿命,押赴市曹处斩,将林招得释放。具榜招人告薛开府私受赃钱。张员外遂告薛开府受其脏三万七千贯。拯申奏朝廷,敕旨颁下,将开府配三千里,永不许回乡。千金娘子依旧判与招得为夫妇。成亲之时,张家送赀财巨万,招得因此致富。其年一举及第,官至宰相。
此亦可为谋害者之戒,而表张千金不易之节矣。
§§§第七十九回 勘判李吉之死罪
断云:
刁恶无情犯王法,包公斩讫去奸民。
从此已谓长无事,自有刑条不顺情。
话说包公一日升堂,有人告李吉在南门外打死人命。包公即差人前去勾唤李吉到来,当厅理问。李吉承认是实,包公乃令枷送入狱,根勘明白。后唤诸吏云:“李吉肆恶杀人,合该死罪。”便令押赴法场处斩。诸吏情知大罪合当申州理结,属县如何敢擅自结断?皆惊怕不敢说。包公不由吏说,亲写了案款,将李吉斩首号令四门。于是刁恶敛迹,百姓安生矣。
§§§第八十回 断濠州急脚王真
断云:
忠直敢持三尺法,奸雄敛势息刁风。
漫将案牍从头数,千载令人慕拯公。
话说包公自断李吉后,月余日,濠州知州蒋令部,忽闻此事,大怒,便差急脚王真持文书赴县问其事因。
王真到县,将文书进呈。拯见后,喝对王真:“你急急回府去,待我自有区处。”王真遂问拯讨些盘缠回去。拯大怒,不允其请。王真自恃上官差遣,高声大骂:“知县全不识礼法,如何敢擅自断大罪杀人?”拯怒愈甚,唤过祗候人,将王真勘责十三杖,押出县门。
真遂回府,哭告蒋知州被包知县所责之由。知州大怒云:“彼只一县令,敢如此放肆,自专朝廷法令耶!”
道未毕,忽有一吏通报,淮南张转运现到城里。知州即忙前去迎接到司,便中告包知县擅自断死李吉事因道:“昨差王真赴县问罪,又被知县勘杖十三。”转运闻此事大怒,与知州别后,便去定远县理问此事。
才入县东门,拯与诸吏来馆驿迎接。转运见拯来,大怒,便将李吉事问拯。拯答曰:“李吉打死人命,理合死罪,知县斩首号令,以禁后来。”张转运愈怒,令从人以石磨压拯身上,令其招罪。拯被苦楚太甚,转运又见怜之,恕他起来,令归。
且看那一回公案,下节便是。
§§§第八十一回 断劾张转运之罪
断云:
一封疏入君王奏,转使脏行罢职归。
正直为人持国法,包公才干更惟谁。
话说包拯得脱身而回,遂与少府主簿密谋此事,便差弓兵二百人,令去北门藏伏,候转运过时,见有行李扛箱之类,即群起而夺之。弓手领诺而去。良久,转运果有行李盈途而来,诸率尽背夺之,回见拯。拯开其行李,但见金帛无数,尽是赃物,即大骂云:“公为转运,巡行州县,反受官员财物,当奏之朝廷。”转运闻之甚怨,力恳之,不从。拯遂前往东京,迤行到帝城,乃击鼓朝门外。监鼓郎官备问事因,拯具以张运使之事告之。郎官遂接之,便见天子,拯山呼,殿下奏之。上因览奏大怒,即罢张转运之职,发放为民。
§§§第八十二回 劾己子为官之虐
断云:
家法尤严王法重,忍教其子害良民。
离任归来多宝物,包公怒奏不容情。
话说仁宗因罢黜了张转运,甚喜拯之鲠直敢言,遂擢为直谏大夫。
其子包秀,年方十六,乃敕受为扬州天长县知县,即去赴任。不想包秀为官,爱财贪赃,及任满,多获脏私而归。
一日,拯公事之余,忽有一吏通报云:“天长县大爷任满已回。”拯闻儿归甚喜。及见行李数担,开视金宝无数。拯核计三年俸钱,财资尤余一千贯。
于是大怒,奏知朝廷:“臣有小儿为天长县知县,任满已回,检点行李物色,除俸钱尤余一千贯,贪财虐民,理合自劾。”仁宗览奏云:“卿于子既无藏隐,可谓刚直。今依旧授卿子以官职,令其改过自新。”
拯又奏云:“臣蒙陛下擢为直谏之职,子有罪过,即父之罪也。以臣子罢职,则幸矣。朝廷岂宜复与之官哉?况臣自合贬谪,臣决不敢为直谏矣,乞别受他职,容臣补过。”上乃允奏,敕令为定州太守。
拯谢恩,即日辞帝。临任之后,政事条理,民怀其德。后因与朝官不协,遂乃匿其政绩不报。忽一日,闻谣言,朝廷要来提之,拯乃弃了官职,隐居东京修行。
且看后来因甚复取进用,下回便知。
§§§第八十三回 判张皇妃国法失仪
断云:
受任临行邦宪重,御街夺驾礼仪刑。
朝廷臣宰虽能隐,铁面包公岂顺情。
话说仁宗一日设朝,文武山呼毕,阁门大使奏:“午门有众耆老,要见陛下说民情。”帝召年老者,各拜于殿阶之下。仁宗问:“老人陈说甚事?”老人奏曰:“臣等是陈州西华县人。今因陈州三县,连年荒旱,五谷绝收,黎民饥死无数,乞陛下怜而赈济之,则百姓得安,盗贼不起矣。”仁宗闻奏乃云:“朕已知此事,预差赵皇亲发十万钱粮,赈济陈州三县饥民去了,如何又来告贫?”父老云:“臣该万死,只得直奏。赵皇亲与监仓官侯文异、封库官马孔目、管库官杨得昭,这三人通同作弊,三十贯钱只籴一斗米,有二分是稻糠,不堪充食。有钱之家尚可,无钱之家死于道路,不忍以视。”上听罢,恻然谓曰:“朕以国戚为腹心,谁想有如此之妄法耶。”乃赏众耆老,令退。与群臣商议,问:“谁可往陈州赈济饥民,代朕分忧?”忽班部中青州王相公名诚的出奏云:“欲救陈州三县之民,除是包拯可去,其余若去,民不受惠。”上曰:“拯名声,朕素知之。今现任何官?”诚奏曰:“此人近除定州太守,为因鲠直,与在朝官员不相和睦,臣闻其弃职,隐居于东京普照寺修行。不知其在否?”上曰:“朕复宣来任用可乎?”诚又奏曰:“此人性烈,恐逃躲别处,待臣亲往访之,知其下落,庶或肯来。”上允奏,王诚径辞了仁宗,一行人来到普照寺。长老听得,迎接入方丈坐定。献茶毕,诚问,“此处有包先生否?”长老禀云“贫僧不认得包先生。只数月前,寺中有个懒皮包行者,吃着三餐饭,只是去睡,并不理事,未知是否?”诚乃令召来相见,已认得正是包拯。诚不胜之喜,乃曰:“朝廷欲封足下之官,前往陈州赈济,君可同我入朝?”包公云:“下官职位卑小,如何去得陈州?”诚云:“现朝廷自有高封。只看我幞头动,则便谢恩。”拯承命,即日随王丞相入朝见仁宗。朝拜毕,上道赈济之由,封卿为三道节度使,代朕而行。”文拯视王丞相幞头不动,俯伏殿阶不起。王诚奏云:“文拯职小,如何管得皇亲?乞陛下重封之,方全得此一桩事。”天子乃加封拯为十五府提督使,得自专斩罚。帝又恐权势之人不服,又着十位大臣为保官。拯抬头,见王丞相幞头动,乃叩首谢恩。出得午门,忽报皇后銮驾来到,文拯急避于官房,问左右:“是那宫皇后?”张龙禀道:“乃偏宫张皇后要往南岳烧香,向正宫曹娘娘借来銮驾。”拯云:“偏宫皇后,如何敢乘正宫銮驾,国家仪制颠倒。”即令手下,夺其黄罗销金伞而去。随贺宫娥皆惊,走入宫中。
次日,张皇后入朝奏知仁宗,说销金黄罗伞被夺事,帝闻奏大怒,便宣拯到金阶,问云,“卿何得侮慢内院后妃,夺其法驾,是何道理?”拯奏云:“臣该万死,敢问张娘娘是那宫皇后?”上曰:“是偏宫妃。”文拯道:“既是偏宫妃子,如何僭用正宫法驾?”上曰:“朕已许正宫,借与六般大礼,前去南岳烧香。”包曰:“陛下既云偏宫借得正宫法驾,我主大位可借与六大王坐么?可知今日水旱不调,民有饥色,皆因国法不正所致如此。臣既不能正朝廷,怎敢去陈州赈济?依臣判理,张皇后不当僭上,合罚黄金一百两,如此则国法以明,朝廷可理矣。”上闻奏默然。王丞相出班奏曰:“包拯所奏极明,乞陛下准其拟判。”仁宗从之,遂下敕罚了张皇后黄金入库。文拯谢恩,辞帝出朝,次日起程赴陈州。仁宗大悦,御赐酒食而出,且看接下公案。
§§§第八十四回 判赵省沧州充军
断云:
无端赵省逞刁风,天网恢恢岂肯容。
决配沧州三百里,乡人谁不感包公。
话说包公辞帝出朝,计点上任公差,排列仪具。次早,离东京赴陈州。出城三十里,地名万松林,馆驿中坐下,唤过随衙祗候人吩咐云:“尔众人且回,待我到陈州十日后,却来跟随。”众人各领诺而去。包公止带吏胥名唐公一人同行。与之私议曰:“今赴陈州,可装作白衣秀士模样,不要从馆驿经过,只去茶坊、酒店、寺观之处采访不平之事。”唐公承命,牵着包公所乘驴子而走。将近天晚,来到一庄门,包公道:“休去人家打扰,只就在此车篷旁边安歇。”唐公依允,解下了行囊,安顿包公歇息一夜。
次早,有管庄人赵省,最是个刁徒,横行乡曲,人皆惧之,不呼称其小名,为赵大郎称之。那日,赵省见车篷下有人安歇,大骂不息。唐公答云:“庄主休怒,我官人要往东京赴选,到此天晚,暂投宝庄车篷下借宿一宵便去,望乞恕罪。”大郎听罢,喝道:“昨夜庄上不见了两只水牛,无寻处,想是你两个偷了,好好将来还我,便放你二人去,不然绑缚送官,以作窃盗论。”唐公云:“我是行路之人,水牛偷去何用?”大郎怒云:“不打不肯认。”即令庄客将麻索吊起二人,要送去官司理问。赵太公听知此事,乃云:“大郎休得屈人,岂有过路秀士偷牛之理,待我自去访问个明白。”太公出得院来,见吊二人在杨柳树上,抬头一看,早认得是包公。太公见了大惊,连忙着人解了麻索,纳头拜云:“老拙顽子,已合死罪,万乞赦宥。”包公云:“尔乃家主,不训诲儿子守礼法,白昼指平民做贼,当得何罪?且幸是我来,若是客商,到不被尔儿所陷害耶,国法难容。”即具手本呈知本处县官,拟问赵省沧州充军,登时起行。太公哭道:“顽子得罪,大人责治不差,只可怜老拙止有此儿,乞宽其罪。”拯云:“蠢子得罪,大人责治不差,只可发配不恕。”乡人皆悦。
§§§第八十五回 决秦衙内之斩罪
断云:
酷虐凶横行势要,市曹斩首不容情。
包公正直无私屈,直断奸顽救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