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朝旧事
458500000246

第246章 王莽的手段

太子一定,人心大定。

刘骜也有点荣光焕发,愁了多年的问题,没想到解决起来竟是这么快,一点波澜都没有,说句难听的话,真他娘的太顺利了。

刘骜可以放心尽情地享受他的温柔乡了。

绥和元年(前8年),十月,王根因身体不适病免。

朝廷一把手的位置又空了出来,这让不少人跃跃欲试。

大司马之职从设置到现在,基本上都是由皇亲国戚把持着,一般的三公九卿很难有这个机会。

因此大司马人选数来数去,还是能看出点苗头的。

王根一辈,再无人选。

王根下一辈,王莽算个人才,不过向来位卑言轻,不像个能震住场子的人物,倒不如他的几个堂兄弟般,早已是狐朋狗友遍及朝野。

另外一个不是王家人,但却是太后皇帝皇后跟前的红人,他叫淳于长。淳于长老爹算不是什么人物,但他的老娘却是王太后的妹妹。他跟刘骜是表兄弟。

这种身份摆在那里,不会比王家差。

最为关键的是淳于长脑子灵活,当年王凤病重,有两个年轻人侍候的最为勤快,其一是王莽,其二便是淳于长。

王凤死前向刘骜吹了一阵风,外甥淳于长得以获得校尉职位,而侄子王莽却只获得黄门郎职位。

淳于长后来为赵飞燕立后出了一把力,深得刘骜及赵氏姐妹的欢心。因此,赵飞燕一成为皇后,淳于长就获得了水衡都尉的肥缺,算是对他出力的报答。淳于长因反对修昌陵让邑民返乡一事,受到刘骜的嘉奖,获封关内侯。

到王根病免时,淳于长已经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卫尉,可谓位高权重。

与王莽的刻意低调相比,淳于长在长安城可谓是呼风唤雨,八面玲珑的人物。而且,淳于长的交游甚广,丞相翟方进与其称兄道弟,长安的权贵,外郡的诸侯,刺史都与他结交。

所以,如果不出意外,淳于长会是大司马呼声最高的人选。

而反观王莽,虽然承袭了新都侯的爵位,如今也混到了侍中,光禄大夫的职位,但是他名望虽好,结交的都是读书人,他与奢侈的长安显贵格格不入,所以是空有名声,没有实力,因此对淳于长而言,他几乎没有威胁。

淳于长真正在乎的是舅舅王立。王立过去是犯了贩卖耕地的罪,这么多年过去了,兴许刘骜早忘了这件陈谷烂芝麻的往事。

同样地,在王立看来,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当他看到淳于长继任大司马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当年自己与大司马之职失之交臂,可能有淳于长在背后捅刀子的嫌疑。

王莽与王立一样,机会都比较渺茫,但他们却抑制不住对于大司马之职的渴望。

王莽又与王立不一样,王立身上毕竟背着污点,这是他比不上王莽的。

王莽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这个局。

淳于长劣迹斑斑,要搜集他的罪证不难。

王莽调查到,他与长定贵人(废后许氏)姐姐私通,长定贵人姐姐是龙雒思侯夫人,丈夫早死,成了寡妇。淳于长不但与其私通,而且还秘密地娶了她做小妾。他以为长定贵人争取左皇后为名,骗取长定贵人的钱财,而且还经常用书信调戏许氏,长定贵人为了重获圣宠,一直忍受着。这是其一,其他如贪污受贿的事情,淳于长干过得就已经数不胜数。

有了淳于长的罪证在手,王莽以探病为名,面见王根,准备咬淳于长一口。

“淳于长见叔父卧病,非常欢喜,他自以为会代叔父辅政,甚至已经向他人封官许愿了。”

王根知道眼前的这个侄子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主动说人坏话,所以一听这话,就信了,他大怒道:“如此,你为何不早说?”

“不知叔父心中想法,侄儿不敢说!”王莽一脸真诚,看不出任何做作。

“快去禀告太后。”

“是。”

王莽得到王根的应允,立马跑到东宫求见太后。

见到太后后,王莽也不客气,特意添油加醋地把淳于长说了一番。

王太后由怒转叹,道:“这孩子放肆成如此地步了!你快去禀告皇上吧!”

“是。”

刘骜听了王莽的举报,同样很生气。不过,考虑到淳于长是自己的表兄,当年立皇后有功,也不忍治罪,就下了道旨意。

这道旨意一下即宣告了淳于长失去了竞争大司马的资格。

“圣旨到,淳于长接旨!”

“淳于长,免官,遣就国!钦此!”

淳于长一时愣住了,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个时辰还在跟别人吹牛将来当了大司马如何如何,现在就被赶出了长安。

他千不甘万不愿地接过了圣旨,大骂了一声:“他娘的,是谁在老子背后捅刀子!要让老子查到了,老子扒了他的皮。”

见着宣旨的公公从淳于长府中出来,不远处阴暗的角落处站着的一个人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他,正是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