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政治学新论
4260800000031

第31章 国际政治体系与世界格局(4)

世界格局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人类发展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区,形成了全球性的政治经济联系,这时才出现世界格局的问题。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态势已经经历了以下几次重大变化。

1.维也纳格局(1815—1865年)

严格意义上的“世界格局”,形成于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造就了一代英雄拿破仑。席卷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既有保卫发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反对封建势力的性质,又有侵略与争霸欧洲的性质。1814年滑铁卢战役以后,反法联盟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重新划分欧洲领土,分割海外殖民地,最后形成英、俄、普、法等列强在欧洲相对均势的格局。尽管维也纳格局以欧洲为基础,但当时世界的中心在欧洲,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已将世界联成一体,因此维也纳格局可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世界性政治格局。

2.欧美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掠夺格局(19世纪末—1914年)

维也纳格局维持近50年,欧美诸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内战或改革。美国的南北战争、意大利与德国的统一战争、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些重大事件改变了维也纳格局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尤其是美、日等北美、亚洲国家也上升为世界列强,于是欧美与日本等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的局面逐步形成。

“一战”前的世界被割裂为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和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两大部分,此外还有各种形式的附属国。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殖民扩张,全世界被英、法、德、日、意等列强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世界格局显现出欧美日列强多级共存的态势。

3.两大欧洲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格局(1914—1917年)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要求按资本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由于世界领土早已分割完毕,于是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与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便组成两大军事同盟:“同盟国”与“协约国”,展开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欧洲成为主要战场,英、法、德、意、俄成为世界战争的主要角色,尽管美洲、亚洲也有一些国家参战。两大欧洲军事同盟瓜分世界的战争对抗格局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集团之间的战争格局(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中期)

“一战”结束并没能消除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取得胜利并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时,战争引起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世界主要矛盾仍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已经产生。

战败国德国、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以及意大利为了推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便举起法西斯屠刀,结成法西斯阵营,发动空前规模的世界性侵略战争。战争使不同制度的反法西斯国家在民主自由与反法西斯旗帜下联合起来,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在两大集团对抗的世界格局中,德、意、日作为法西斯集团主要角色,英、美、苏、中为反法西斯阵营主要代表。

5.社会制度不同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

战后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欧、亚、拉美一些殖民地或附属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国家中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马歇尔计划与“北约”两条链条的束缚下,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对立中,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即在政治上对抗、经济上封锁与军事上遏制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遏制战略。而“二战”后期大国制定的雅尔塔体系,也为两大阵营形成与对峙奠定了基础。

6.三个世界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世界进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时代。两大阵营内部发生重大的分裂。欧共体建立与发展,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使美国在经济上无力控制其盟国。美国与西欧、日本经贸摩擦爆发。法国独立发展核武器,并不顾美国反对,与中国建交,与莫斯科缓和,在政治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苏联与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的决裂,尤其是中苏关系破裂,使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走上争霸道路,成为第一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美苏称霸的旗帜下,放弃政治制度的差异,走上不结盟运动的道路,形成第三世界。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发达国家,则与美苏两霸既有矛盾又有联系,成为第二世界。争霸与反霸的矛盾斗争,成了这一时期世界主要矛盾,并构织成三个世界格局。

7.“东西南北”关系格局

20世纪80年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是东西关系与南北关系组成的国际关系坐标轴。世界格局的主要角色渐增,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更趋不平衡。世界经济关系中,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美、欧、日三个主要角色之外,不少亚非拉地区新兴工业国涌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剧。但在全球经济关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地位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状况的贫富悬殊,导致南北关系的日趋严重。国际政治关系中,美苏争霸与东西方两种制度的对峙,尤其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东西关系始终以美苏关系为核心。

80年代后期,东西关系中,苏联在经济与军事竞赛中逐渐处于劣势,在综合国力竞赛中,世界主要角色数目与位次都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综合国力下降,但仍具相对优势。苏联解体,俄罗斯的位次大大后挪。发达国家间矛盾加剧,发展中国家间差距也在扩大。尽管世界范围内出现多种矛盾关系,但南北关系与东西关系仍是最突出的关系,然而它们的性质也有了新的变化。南北关系既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保持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政治斗争;东西关系既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政治对抗,也是维护自身利益和生存安全的经济竞赛。

“东西南北”关系格局中,美国、苏联、中国、西欧、日本及不结盟运动是主要角色,它们表现为两种制度、三类国家内部与国家之间的对抗和合作。

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东西南北关系格局中,世界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和平问题有所转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余社会主义国家并没放弃压力,对第三世界也是如此;不发达国家间的战争与地区冲突,仍使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动荡不安;西方与俄罗斯的矛盾摩擦在所难免,和平问题并未最终解决了。而冷战后的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南方国家,尤其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环境更加困难,南北矛盾中政治因素上升,发达国家制造“人权中心论”、“主权过时论”、“干涉必要论”的舆论,将自己的价值观及政治经济模式强加于发展中国家,以此作为经济援助条件。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世界经济竞争更为激化,经济矛盾早已突破南北关系的界限。

总之,两极格局解体的结果,并未形成一个超级大国独霸世界的局面,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在两极对峙时已经孕育。两极解体后,各种力量还未能建立起新的平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现在还处于过渡时期,但世界格局多极化,却是必然无疑的,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也是下一世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新特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越战失利后,尼克松“五中心”的多极格局带有更多的战略预测性。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美国成了唯一超级大国,而其他国际力量也有了相当发展,但美国已难以独自主宰世界。如何界定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各国专家学者纷纷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发表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见。

1.代表性的观点

1.单极世界论。美国学者小约瑟夫·奈、布热津斯基和亨廷顿认为,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除此之外,现在世界尚无一国的综合国力能取代苏联而与美国抗衡。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只可能是单极格局。老布什在海湾战争胜利以后,倡议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其本质就是以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格局。

2.一超多强论。冷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称雄世界,尤其是9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使美国走下坡路的经济又得到恢复与较大的加强。但一些重要国家与国家群体的实力也有较大提升。在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美国一枝独秀,但在国际政治与军事领域、世界经济领域,在具体的任何一个领域,美国已无力一人说了算,而不得不与一些重要国家或国家群体进行磋商,共同处理相关国际事务。一超多强论反映了这种客观存在。此论的主要代表是中国学者阎学通、方柏华等人。

3.向多极过渡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呈现了由两极向多极转化过渡的态势。两极瓦解后,就综合国力竞争而言,完整意义上的多极格局尚未形成。但是美国也无力在任何领域独自主导国际事务,而必须与其他重要国家或国家群体协调,这表明单极格局并非客观存在。一超的相对优势正在缩小,多强的相对弱势正在转化。多极化是一个过程,完整意义上多极力量相对平衡的多极格局的形成,有待时日,但是这一趋势已无法扭转。向多极过渡的理论,反映了跨世纪时期重要国际力量的实际的力量对比状况,以及除美国之外的其他重要国际力量对世界格局变化的一种预测与政策取向。

此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学者基辛格、沃勒斯坦,德国的雅克·舒斯特以及中国学者李琮等人。

2.21世纪多极化格局的基本特点

多极化的“极化”理论,一般是对“极点”力量关系变动的过程描述。多极化的“极化”理论,一般是对“极点”力量关系的描绘。“极点”力量,主要关注重要国际力量之间的对比态势,而非描述所有国际力量间关系。“极点”力量可以是重要大国,如美、俄、中、日,也可以是国家群体,如欧盟。“极点”力量的判断标准,可以是综合国力的判断标准,例如,两极格局中的美苏;也可以是政治、军事、经济某一方面的力量优势标准,例如,尼克松多极论中的中、日。

“极点”标准不一,政策取向目标不同,各国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判断,结论也会不一。美国不同意多极化格局理论,它坚持单极格局判断。因为它以综合国力标准评判其他“极点”力量,认为两极格局瓦解后,除自己外,谁都难符合这一标准,唯有美国才算真正的一极。同时,美国从维持自己独霸世界的外交政策取向出发,甚至认为欧盟也不应充当一极与其分享霸权,只应唯其马首是瞻。

中、俄、欧盟等国际力量不同程度上认同多极格局,它们认为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标准评判,多极现象已初露端倪。

多极化的主要表现。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已形成三极:美、欧、日;世界军事力量对比也形成三极:美、俄、中;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则形成四极:美、俄、欧、中。地区力量对比而言,不少地区也存在多极化的现象。亚太地区,中、日、美影响较大;欧洲地区,美、欧、俄影响突出;中东地区,美、俄、中、欧影响明显。同时,它们也不满美国独家主宰国际事务的现象,期盼由更多国家共同管理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应该朝民主合作的多极方向发展。就相对意义而言,在国际关系的任何一个领域,美国实际上已不得不与其他相关国家,尤其是一些重要国家和国家集团力量进行协商,因此,多极化进程已启动,多极化不仅仅是理论与预测,它也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它是一种国际关系发展的客观诉求。

1.传统的国家为“极点”的竞争关系,将被大国主导的地区国家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所取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同样澎湃;世界重要国家,几乎都已参加相应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以拓展其综合国力的基础,提升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传统的国家为“极点”的竞争关系,将被大国主导的地区国家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所取代。

21世纪的多极化格局,其地缘经济与政治的特点明显,大国主导的地区国家群体将发挥日益重要作用,形成国际战略平衡关系的基础。

“极点”的内涵区域化的现象,拓展了以往“极点”大国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国际竞争的层次,世界和平有了更大的保障。

21世纪大国主导的地区国家群体可能是:美国主导的美洲群体:

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进一步扩展为美洲自由贸易体;欧盟主导的欧洲群体:欧盟为核心,并与欧洲自由贸易区联合,进一步吸收东欧国家加入的东扩后的欧洲联盟;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以俄、白、哈为核心,前苏联成员国为主的地区合作;中、日主导的东亚群体。以中、日为主,中、日、韩与东盟的10+3合作体系;此外,还可能出现南亚、非洲等地区国家群体。这些主要的地区、国家群体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相互制衡,共同维持国际战略平衡关系。

2.重要的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21世纪的多极化世界进程中,重要的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亚太经合组织将可能在美洲国家群体与东亚国家群体之间的竞争合作与战略平衡关系中发挥作用;亚欧首脑会议与外长会议,将在欧洲国家群体与东亚群体的联系发挥桥梁作用;上海合作组织将在独联体、中亚国家群体与东亚群体联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全球范围而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的作用会愈来愈大。

3.经济的全球化是多极化的国际背景,国际政治的民主化是发展方向。传统的多极化格局,往往以重要国家和国家集团经济上的激烈竞争与争夺原料市场、军事上对抗与结盟、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为基本特点,多极化的结果是零和游戏,或赢或输,伴随着战争和冲突。

21世纪的多极化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将是以综合国力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存,经济关系上升,军事政治关系下降,国家间关系一般已超越军事对抗与结盟,而追求共同战略利益的目标下,淡化意识形态,但不针对第三国,力争双赢。各国普遍追求平等互利,共同协商的民主目标,任何一个大国企图推行一国主导的“单边主义”或强权政治,都将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和阻拦。

4.21世纪的多极化的“极点”关系,呈现“伙伴化”的特点。21世纪的多极化的“极点”关系,普遍具有非结盟对抗、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点。与20世纪的大国关系相比,这是一种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寻求共同战略利益的双赢的新型国际合作关系,尽管竞争与摩擦难以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