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021000000027

第27章 文化观察(3)

婚姻乃人生大事,然而回汉青年男女在进入婚龄后是否及时婚配,受到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制约。旧时,中卫人口的婚配,一方面普遍早婚,男子纳妾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不少穷家子弟因贫困成不了家,甚至光棍一生。随着国家“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得到遵守,早婚习俗也随着提倡“晚婚”而得到根本转变,因贫困而打光棍的现象不复存在,社会平等在婚姻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回族由于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上的特殊性,与周围汉民哪怕是同村汉民一般不发生联姻关系,特别是女子嫁给汉民更不为家庭和社会舆论所接受。至于汉族女子嫁给回族男子,历来都有,但必须履行“入教”仪式,并且必须适从回族生活习惯,本村人称之为“嘎角”媳妇。如今情况完全不同,由于民族交往机会的增多,致使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隔阂心理减弱,打破民族界限而自由恋爱这一新的婚姻观念,正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赞同。

婚姻更是青年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选择,因此择偶标准既相对稳定又比较传统,一般持非常慎重的务实态度。就男子而言,大都看重人品,要求女方贤惠孝顺、勤快能干,会居家过日子,次之才是女子的身材相貌、文化程度和娘家的经济状况,政治条件更在其次。但女性有所不同,其择偶标准往往受各个时期主流价值观甚至政治气候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重视“阶级成分”,不仅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的女子不愿找“高成分”家庭的男子,即便出身于地主、富农家庭的女子,也往往愿找一个“出身”好的家庭,以期改变自己和子女的阶级地位,可以说政治标准成为那个时代女性择偶的最高标准。当然,男方家庭经济状况不论什么时候都是女方择偶时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至于男子是否“老实可靠”,往往也是决定婚姻是否成立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中卫帯诏央话

中卫人把剃头师傅称作“带诏”。

带诏传说带诏所供奉的神灵叫罗祖。相传,罗祖为臣时,每次上朝看见大臣们须发满面,仪表颓废,有碍观瞻,因之常想,若用刀剪修理多好。于是,便设计剃头工具,先动员说服家人从自我做起,后得到了知己同僚的赞许,但大部分老臣反对,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毁损,这是对祖宗不恭不敬的表现,而罗祖却不这样认为。他不灰心,不气馁,鼓起勇气,向皇帝奏请说明剃头修面的好处。经过数次奏请与皇帝亲检后,认为可行,随下诏书:“凡我朝文武大臣,每月必须剃头修面一次。”罗祖的愿望实现了,他又想把这一行业推广到全国,便奏请皇帝,愿辞官周游列国,为州县官员剃头修面。皇帝批准,并赐给“诏书”。他便携带这一尚方宝剑,并制作了肩挑的小凳与水筒,用扁担挑着,将诏书挂在水筒的旗杆上,先从州县官员开始,推行剃头修面。逢州吃州,逢县吃县,进行推广,违旨者斩。这就是“带诏”名称的由来。每到一处,还培训几个剃头徒弟,制作挑担,也挂上诏书,深人民间。数年之后,剃头行业在民间盛行,带诏之名也随之流传后世,成为剃头师傅的统称。

带诏行话为了师徒之间便于传授技艺起见,对工具的称谓另有名目:小板凳叫柜间子,因凳腿间装有两个小抽屉,用来盛工具和零钱;铜制的水筒叫火扯子,因水筒下装有生火的木炭或砟子,保持筒内的水温,筒口上坐盖铜盆,可盛水洗头;刀子叫青子;木梳叫抄子;剪子叫苗子;围裙叫晒单;挡刀布叫拉条子;理发叫球散头;推平头叫大老平、小老平;头叫大马后、小马后;掏耳的有绞刀子、挖耳子、醒杆子等。

带诏规矩带诏的礼仪相当严格,开铺、摆摊、出门拜师等都有一套规矩。开带诏铺,在选择方位时,必须避开原带诏铺的上七间下八间才能定位设铺,否则就要受到原带诏铺主的谴责与捣毁。

挑担出外摆摊,火扯子在前,柜头子在后,因此俗语说:“带诏的挑子一头热”。早出门时挑担姿势是“凤凰展翅”,即右手朝前握住挑绳,左手朝后握住挑强。晚上回家是“怀中抱月”,即右手握绳,左手抱在胸腹间。扁担两头挂绳处为前三后七,即前头留三寸,后头留七寸。晒单搭在旗杆顶,拉条子拴在旗杆上。摊位多设在饭馆附近,如水筒没水了,要进饭馆去舀水,必须在盆沿上搭上手巾方可入内,否则饭馆认为不懂规矩,意味光着屁股进人家,不是训斥就是不给舀水。挑担过河上船后,必须把火扯子靠在桅杆旁并搭上晒单,然后向舵手作揖问候,这样做就不收船费,否则将被逐下船去。带诏单人出外,不携带行李,只背一炷香的包袱,即包袱内装5把刀子、磨石及其他工具,先用晒单包成条形状,外面用包袱皮系好背在肩上。有了一炷香的包袱,走到哪里都不用住店,而是找带诏铺进门,站在左边抱拳问候:“师兄,辛苦了!”铺主便端茶招待,在递茶时道:“白云驱散黑云开,一朵鲜花从空来。今日一见师兄面,一杯清茶来奉陪。”客人随敬:“茶留三道客,款待五湖宾。都是罗家子,何必问原因。”这样做就表示行内一家人了,食宿全包。留住后,铺主检查包袱里的工具,即能判定技术如何,若合格便留下做活,或推荐给同行铺。拜师学徒,先由介绍人推荐,然后领来师傅过目,看中了便择吉拜师,介绍人及其父或母都到场,在罗祖像前点烛焚香立“誓状”,先拜罗祖,后拜师傅。三年徒,一年帮,共四年。学徒期内,除铺床叠被、打扫卫生、挑水打杂外,主要是练基本功。早晚将臂端平练腕子,以后臂上再加沙袋,腕子有了功底,再习刮膝盖子,因自己的膝盖能感觉出轻重,且酷似头面。这些基本功掌握后,才能给人剃头刮脸。正如带诏铺的门联:“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横批是“先剃后刮”。

中卫带诏中卫带诏始兴何年无考,但在民国初年,已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剃头铺,二是挑担流动摆摊,主要是剃光头、刮胡子。城区设铺的有张宏、黄存德、赵得清、谢万金、孙光珍、茹全福等家,还有几个流动挑担的。剃头、刮胡者多属城里人,农村人多是买把刀子,互相来剃刮。到民国10年(1921年)后,有四川人乔姓、丁姓、陈姓、贾姓等相继来中卫开带诏铺,都是小规模经营,一间门面,两把凳子。带诏的旺季是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后,民间流传“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带诏的技术分文功和武功,文功是剃剃刮刮,武功是捶捶打打。所谓捶捶打打,是根据人体的各部穴位,自头至脚进行捶、打、拍、按,以期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俗称“发闷”。因此,患感冒或身体不舒服者,到带诏铺剃头后,再捶捶打打,马上收到良好效果。文武双全者首推四川带诏。武功中特技是“放火”,就是以两指点耳下颈部的两处穴位,马上使你假死2~5分钟,主要是对呼吸道上火、头昏眼花者才做出放火动作。新中国成立后,武功中的“放火”禁用,带诏铺为理发馆取而代之,仅在农村集市上还可见到挑担摆摊的“带诏”。

七中卫山羊央话

中卫山羊属于国家名、优、特、稀家畜良种,系裘皮用羊种,曾有狙狸、沙羊、山羊、羔皮山羊、沙毛山羊等称谓。其品种形成历史久远,种群分布地域广阔,品种性能稳定,产品品质优良,与宁夏滩羊共同享有“塞上明珠”之誉并蜚声中外。

品种形成中卫山羊出产于宁夏、甘肃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香山为优良品种中心产区。香山地区群峰嵯峨,沟壑纵横,地域辽阔,海拔1300-2356.8米,四季分明,大部属荒漠草原类型,自古以来即为优良牧场。中卫山羊在这里孕育并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培育方形成。关于它的形成历史,史志经传均可略窥一斑。

据《香山牧马碑记》载,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册封其第十六子朱栴为庆王,划香山地域为庆王牧马草场,饲牧大量牲畜。说明早在14世纪后期,香山已是水草丰茂之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庆藩王牧场地域划归中卫县所有,中卫山羊民间养殖范围遂日渐扩大,存栏数量不断增加。清朝《道光续修中卫县志》中关于“魏锁泉(旧时,系香山72水头之一)在崾岘西南,水土皆旺,土人牧畜于此,日可饮羊数千”的记载,证明当时的香山养羊业已具一定规模。嗣后,香山羊皮闻名四方,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编纂成书的《宁夏府志》关于“宁安之枸杞、香山之羊皮”的记载便是最好见证,表明两百多年前,香山羊皮已与宁夏着名物产水稻、食盐、枸杞等齐名。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中《竹枝词》“污遍羔裘色染裳”表明,香山之羊皮早已被鞣制成裘。1958年后,谭学荣先生于高庙南天门梁檩装板字画中发现一方字迹不凡楷书,曰:“香岩沙毛宇内祈,蒙茸九曲藐姑衣。旃裘列里承嘉拜,京兆王家见亦稀。”更加表明香山羔皮之名贵,但不知为何人所作。

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起,皮毛加工业在中卫县城悄然兴起,山羊之毛、裘皮和肉大量行销关内,备受各地商贾青睐。民国《朔方道志》又载:“狙狸羊名沙羊,亦名山羊,爬山便捷,肉亦鲜美,毛曰沙毛,有黑白两种。”充分表明该品种在不断发展提高之中。由于皮毛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羊只增殖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据《支那省别全志》(日本版)记载该县(中卫县)……羊毛、羊皮的输出在本省(甘肃)占有一定比例,羊毛年产量约20万斤,羊羔皮多达3万张。”又载:“(中卫县城)街两旁商铺鳞次栉比,甚是繁华,洋行、商铺多经营皮毛、布匹……”但是,随着军阀混战和国民党政府“杀鸡取卵”赋税政策的实行,加之疫病流行,这一遐迩驰名的地方品种几乎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尤其马鸿逵主政宁夏时期,牧业税占到羊只总值的20%以上,羊只死亡率一般高达17.5%左右,为了贸需、军需,一度还推行“每百只羊须交皮四十张”的苛政,致使养羊业日益凋敝。据民国22年(1933年)《宁夏省考察记》载:“中卫)近年,因羊皮、羊毛上市量减少,市场不甚景气。”至民国32年(1943年),全县中卫山羊存栏骤减至4200只。民国35年(1946年),西北羊毛改进处宁夏推广总站,于宁安堡设羊毛改进推广站,划卫、宁两县为改良区,以滩羊为主,山羊为辅,从事以提高羊毛产量、质量为目的的品种选育改良。至1949年末,全县中卫山羊存栏增加到13416只,为后来进行这一品种的综合科学研究和选育、改良、推广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1年举办的全国各地物产展览会上,北京首次展出的中卫山羊毛,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遂于1956年1月、9月和1957年1月,由西北农学院张松荫教授主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兰州分会、西北农学院、兰州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中卫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共同组成中卫山羊联合调查组,深人产区实地考察,科学论证,并发表学术论文予以肯定。从此,这一优良品种的挖掘工作进人实质性进展阶段。同时,由于外省、市、自治区纷纷引进,促使中卫山羊遍布全国各地,沙毛皮亦因此逐步畅销国内外市场,再展当年雄姿。嗣后,经过20多年监测、选育、推广、论证和申报,终于通过国家验收,于1983年8月10日,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优良品种,并由国家标准局颁布了《中卫山羊国家标准》,定名为“中卫山羊”。

种群分布中卫山羊主要分布于中卫香山地区及其毗邻海原县的兴仁、同心县的喊叫水、中宁县的陈麻子井、甘肃景泰县的五佛寺、靖远县的打拉池及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等边缘山区。一般分布于东经104。~106,北纬36。~38。之间,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种群数量现已达到30万只左右。香山历属中卫山羊中心产区,品种质量随离香山的距离而变化,裘皮品质因生态条件不同而异,以南长滩所产最佳,毛、绒产量以红泉为多。1989年末,本县境内中卫山羊存栏45993只,比1949年增长2.4倍,占全县羊只存栏总额的18.26%。

中卫山羊抗逆性极强,遗传性能稳定,在南方和北方地区分布亦能适应。1958年以来,除在宁夏各地推广外,先后被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北京、安徽等地引进推广,数量达到6万余只,用于纯种繁殖抑或改良当地粗毛山羊种,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选育改良为了保证中卫山羊品种质量,提高生产性能,1957年全国及甘肃省《绵羊发展方向规划初步意见》中明确提出:“羔皮山羊是裘皮来源之一,原产区内应在本品种内选种选配,向沙毛羔皮用羊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裘皮质量。”据此,中卫县人民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关于香山沙毛山羊和滩羊培育及供应工作的通知》,并于1959年在香山东麓寺口子建立了沙毛山羊选育场。初步确定选育群27个,分别建立系谱,并根据后裔品质开始选种选配,提纯复壮。翌年,统一的选育标准拟定,基本实现了种群按毛色和性别分群,种公羊实行全面鉴定,花杂和劣质全部淘汰。

为了加快中卫山羊选育进程,保证选育质量,1973年县里专门成立了育种协作组织,不断举办选育技术培训班,总结推广民间“选种先看父母好,近亲繁殖不能搞。后代不好淘汰掉,骚猢(种公山羊)口老不能要”的选育经验。与此同时,确定红泉牧场、三和自然村为选育示范点,按照统一的选育标准,提倡并组织社与社、队与队、群与群之间串换种公羊,巡回配种,并开展了群众性的多选羊、选好羊评比竞赛活动,确保中卫山羊群体近亲系数和衰退现象明显降低。对核心群的种公羊及其后裔重新建立系谱的工作于1975年完成,当年共鉴定种羊7391只,按系谱分级组群,至1977年选育成纯种公羊105只,选育群增加到24个。尤其1978年中卫山羊产区选育工作会议在中卫召开后,选育工作被列为畜牧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进一步落实了领导、技术、计划、措施和制度,狠抓种羊场、选育点和选育典型的建设,并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于是中卫山羊良种覆盖面很快得到扩大。至1982年,全县建成选育群8处,香山地区各大队普遍建有1~2个核心选育群,中卫山羊繁殖基本实现了良种化。与1978年相比,重点选育场、点的一级羔羊由20%上升到26%,三级羔羊由25%下降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