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021000000025

第25章 文化观察(1)

一中卫建置考辨

宁夏现拥有5个直辖市,中卫市属于其中之一。它于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是在原中卫县基础上,并人中宁、海原二县和同心县的喊叫水,原州区的李旺、黑城等乡镇而重新组建的地级市。2004年4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现辖中宁县、海原县和沙坡头区,共40个乡镇446个行政村,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121.46万人。然而,原中卫县与中宁县实为一体,于民国22年(1933年)分置。其后,又于民国30年(1941年)4月,在中卫县境黄河南岸之山区分设了香山设置局,治所设在香岩寺山下的官庄村,为准县级单位,任务是筹备成立一个新县,后因时局动荡而无果。

中卫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为羌族、戎族杂居之地,秦并六国后将中卫纳人版图,自此有10代王朝设郡建县。秦属北地郡,设置富平县,治所在今吴忠市利通区西北部;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眴卷县,属安定郡,本地始有独立的县级政权建制,治所在今中宁县古城乡;南北朝设置鸣沙县,属灵州,治所在今中宁县鸣沙镇;隋唐属雄州,设置丰安县,治所在今中宁县石空镇石空堡村;北宋属昌化镇,治所在今中卫市区附近。西夏建国后,境内设置应吉里寨,为准县级建制,后升格为应理州,治所在今中卫市。元朝仍设置应理州。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建置宁夏中卫,系军政合一体制,隶属宁夏镇。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中央废除卫所制,设置府、州、县(厅)行政体制,改“宁夏中卫”为“中卫县”,系单一行政体制。宁夏府当时辖属一州四县一厅,即灵州,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宁灵厅。直到民国22年(1933年)以胜金关、清水河为界,将中卫县分置为中卫、中宁二县。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设置海城县,民国3年(1914年)更名为海原。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卫、中宁两县隶属宁夏省,海原县隶属甘肃省。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中卫、中宁两县隶属甘肃省银川专署,海原县隶属甘肃省平凉专署。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中卫、中宁、海原三县属之。1972年设置银南行政公署、固原行政公署,中卫县、中宁县隶属银南行政公署,海原县隶属固原行政公署。1998年,银南行政公署建制撤销,设立地级吴忠市,中卫县、中宁县属之。2002年7月,固原行政公署建制撤销,设立地级固原市,海原县属之。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中卫市,辖属两县一区,即中宁县、海原县和沙坡头区,自此中卫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有史以来,民间流传着明朝宁夏设置前卫、后卫、中卫、左卫、右卫之说,虽便于记,但并不准确。如果就此而言,那么当时正确的称谓及其领地应为:宁夏前卫,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置,今贺兰县、平罗县属之;宁夏后卫,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花马池守御千户所升置,今盐池县和同心县东南部地区属之;宁夏左屯卫,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今吴忠市利通区、灵武市和同心县东北部地区属之;宁夏右屯卫,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今永宁县和青铜峡市分守岭以东地区属之;宁夏中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宁夏右护卫改置,今沙坡头区、中宁县和青铜峡市分守岭以西地区属之,治所设于今中卫城。当时的中卫,辖地范围为今青铜峡市广武及其往西之整个卫宁地区,设有十三堡——柔远堡、镇靖堡、镇虏堡、石空寺堡、枣园堡、常乐堡、永康堡、宣和堡、宁安堡、宁安新堡、威武堡、古水井堡、控夷堡,领烽堠75个。

明朝在今宁夏地区实行军政合一体制,不设府、州、县等地方政府而只设宁夏镇,镇下辖属7个卫,即宁夏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夏中屯卫和宁夏前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卫下设所,所下管堡。宁夏镇的辖地相当于今同心县、盐池县及其北部的沿黄河两岸各市、县、区。概而论之,“卫”属于军政合一组织“护卫”属于警卫单位,“屯卫”属于军垦部队。“卫”“屯卫”多由“护卫”转并改置而来,三者之间虽有逻辑关系,但随着政权建设需要和体制变革,有的同时存在,有的因时而异,有的此消彼长。

“宁夏中卫”本属军事建制单位,并非一级地方行政建置的名称,更不是地名。那么,“宁夏中卫”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据宫廷密档《明实录》所记加以考辨。

明朝建立之初,实行分封罔替制度,开国皇帝朱元璋将自己的十多个儿子以“亲王”爵位安置到了全国各地,终明一朝,先后有24个儿子和1个孙子得以分封,被世人称为藩王,分别拥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左护卫、中护卫、右护卫三支部队,总兵力达到9000~15000人,其中势力较大者从东北到西北分别是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如同九大军区,分别担负着守护边界的任务。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中央朝廷给宁夏庆王朱栴配设中护卫,性质为“警卫部队”,不管地方政事;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廷在宁夏镇设置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性质为“军屯部队”,地方上管不了,直接隶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统领。军屯是明朝初期创设的一种特殊制度,通俗点说就是当兵的自己养活自己,打仗的时候当兵,没战事的时候当农民,自己种粮种菜,还时不时养几头猪改善伙食,剩余的粮食交给国家。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调甘州亲王左护卫改为宁夏卫,因为这支左护卫部队中多由“罪徒”构成,政治上不可靠,不适合担任宁夏庆王的“警卫部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又改调陕西庆阳卫增设为宁夏庆王左护卫,同时降改宁夏卫为庆王右护卫(左贵右次);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增设宁夏前卫,至此宁夏有左、右、中、前四屯卫而缺宁夏卫;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改宁夏左护卫为宁夏卫,改宁夏右护卫为宁夏中卫。这时,宁夏镇下辖单位增至7个卫,即宁夏卫、宁夏中卫和宁夏左、右、中、前、后五屯卫。显然,到了明永乐朝,只给亲王们保留了一支中护卫,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因为,永乐皇帝朱棣是庆王朱栴的四哥,称帝之前被封为燕王,驻今北京市,辖制河北全省,朱栴镇守西北,朱棣镇守北方。但朱元璋死后,皇长子、太子朱标已先死,太祖又改立朱标之长子、皇长孙朱允炊为继承人。朱允炊合法继承皇位后,改元为建文年号,是为明惠帝。但燕王朱棣不服,便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事变”,从侄儿手中夺取皇位,改元为永乐年号,是为明成祖。自己是以亲王夺取皇帝位的,登上帝位后,当然害怕其他亲王也学他的样子,与他争皇位,所以上台后就改朱元璋“以同姓制异姓”基本国策为“以异姓治同姓”,即委派心腹太监到全国各大军镇去监边、监军,实际上主要是监视各封地的亲王。同时,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削弱各亲王的护卫部队。在这种背景下,宁夏庆王朱栴原有的三支警卫部队,只能保留一个就在情理之中了。庆王右护卫改为宁夏中卫,从军事建制改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混合建制,这就是“宁夏中卫”的来历。诚然,它的前身,就是原以“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发往边地新组成的甘州亲王的左护卫,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调改为宁夏卫,后又经过改造、整编,于二十八年(1395年)再改为宁夏庆王右护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为宁夏中卫。据此,“宁夏中卫”的历史渊源是:府军前卫罪贬者-甘州亲王左护卫-宁夏卫-庆王右护卫-宁夏中卫。

二牌坊·女人·志乘

历史上的中卫女人,同男子一道推进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一般表现为恭顺贤良、勤勉持家、吃苦耐劳,具备华夏民族的传统素养和美德良风。但是,作为女人却时常更多地受制于民族宗教的同化、封建礼教的桎梏、地方风俗的洗礼,毫不吝啬地付出并吞咽了各自的无奈,郑重地给了她们各自人生一个血性的交代。揭开历史的封尘,时光虽已卷走了岁月沧桑,却珍藏了诸如以“贞节牌坊”为载体的许多关于中卫女人的史话。

旌表,系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惯用的典章。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对于忠、孝、节、义之人,通常由地方名流呈请,朝廷道府审批,奉旨运用赐匾额、立牌坊、建玲珑塔等方式加以褒扬,以资教化乡井。今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范庙村境内,曾横跨原官路于现范庙学校址建有“贞节牌坊”一处,谓之“范家牌坊”,便正是女子从一而终这种“节”的典章的产物和见证。

范家牌坊自清代嘉庆年间建成,即闻名方圆十里八乡,从而文官莅临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时令嬗变,岁月更替,原本大山般压在本地妇女头上的这座牌楼,随着辛亥革命一声炮响,竟然断了香火,遂被学堂取而代之,往后便俗成地名,正如《中卫县地名志》释义:“范家牌坊,以族人姓氏牌坊得名。”同是地名,他乡年长者虽不明“范庙”之方位,但却知晓“牌坊”在何处。

范家牌坊,记录了往昔那个时代女人的悲苦命运和人生之路。听老辈讲,旧时中卫境内贞节牌坊林立,查清代乾隆、道光两部《中卫县志》所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地方志属于信史,俗称青史,在某种意义上可谓表彰之书。明代景泰至清朝道光计380年间,仅沙坡头区这个地方,因“孝道”而名垂青史之烈女节妇就达123名之多,除因夫阵亡而自缢者1人外,其余均“备历艰辛,守志节终,旌表建坊,闾里称颂”。以始守节者的年龄看,最小者18岁,最大者30岁;以命归黄泉计,守节四五十年者居多,最短者30年,最长者64年。同时,又不难发现守节在30年以下者志遗莫载,应更是不计其数。据考证,能持节而守却正值盛年溘然长逝者,都能赢得人们推崇,被尊为孝媳,最终立了牌坊。但是,这份荣光丝毫不能掩饰其非人的本性和残酷的实质,因为那些冠冕堂皇的牌坊,扼杀的确是妇女的幸福。

呜呼!同是贞节牌坊,范家牌坊何其志存久远,香惠邑里?

关于范家牌坊的来历,当地高寿者虽众说纷纭,但一致认定周围香火最旺者非此莫属,且专为本族举人范允升之祖母孙氏而立。按清《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所云:“孙氏,民人范臣先之妻,二十七岁夫亡,计守节六十余年。奉旨旌表建坊。子登元,体孙氏志,课子读书。孙允升登贤书,出仕广文,人以为节孝之报。”这部志书于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修纂付梓,时近宜详,地近宜核,然又载明:“范允升,皇清丙子科举人。”莫不是因祖母苦节,父亲忠孝,惠及允升皇榜高中,累官“陕西绥德州学正”,其父登元也因此受诰赠为“修职郎”。笔者不揣浅陋,显然因果报应这一唯心史观在这里仿佛也无懈可击,已得到质的诠释。

有哲人曾断言云,阶级的烙印总是打在自己脱下裤子而亮出的屁股之上。在族人看来,范家牌坊就是他们心中的“麦加”,神圣而不可侵犯。记得我上小学低年级那会儿,偶尔与一个外姓同学相争执,当听到“你先人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一句,顿时火冒三丈,出于维护尊严的本能,孱弱的拳头最终使对方“低头认罪”。实感问题的严重,不等放学便跑回了家,含泪将情况报告了年近八旬的爷爷。他似乎也忍无可忍,立马拄着拐杖向同学的家中摇去……从那以后,爷爷关于范家牌坊的故事便时常浮荡在我的耳际。

范家牌坊具体建于何时,形制如何,又是怎样经风历雨,现已无过多典籍和实物可考,但确有着悲壮的传说及口碑可略证一二,拟为来哲备鉴。

相传,孙氏十八岁过门,时逾九载,丈夫暴亡,留有一子,名登元。她立志守寡,决心把儿子拉扯成人,以续范家香火,从此便破俗吆卖,以磨豆腐为生。好在“儿娃子不吃十年闲”,登元懂事孝顺,娘俩相依为命。七八年过去了,家道时兴,娶媳生孙,邻里称道。为了出人头地,她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孙子身上,将刚年满8岁的孙子送到家族私塾,起官名为允升。允升天资聪敏,从小目睹祖母、父亲累死拼活全都为了自己,学习起来特别用功,17岁那年赴京赶考,总算皇榜题名。留京数月待派补缺,却整天茶饭不思,愁眉不展。一日有幸被嘉庆皇帝召见而察觉,当问及为何不悦时,范允升奏明圣上:想念守寡多年的老奶奶。如此这般,他便一五一十述说了个究竟。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场宣笔墨伺候,书丹成“钦赐旌表”四字,恩准为其祖母立一贞节牌坊。范允升即刻启程,披星戴月。圣旨一到,县衙即刻拨支库银九九八十一两,由知县督造,历时七七四十九天,牌坊告竣。

此说尽管与县志记载多有不相合处,但封建伦理道德总得有人去极力维护。遥望浩瀚的宇宙,面对“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惑问,苍穹不语。据考,农业合作化时期,有人曾亲眼见到族人珍藏有木制大匾一块,上刻“钦赐旌表”四个金黄大字,“圣旨”两字略小并居于正中上方,落款为“岁次皇清嘉庆二十一年榖月”,可惜连同家谱一并毁于那场不要文化的大革命时期。

范家牌坊系群体所在,通常供奉着被本家族景仰的范氏门中各位节妇烈女。或许出于缘分和情结,2009年农历正月在范庙村农田渠口欣喜地发现了一件曾置立于范家牌坊内的清朝道光年间的“玲珑塔”遗物,塔身呈六面体,高64厘米,边长32厘米,重达200公斤,题刻丰富,记载详备,不得不悉心珍藏。

我乃范家脉传,孩提时常从先辈的言谈举止中着实领略到一份关于范家牌坊的荣耀,但成人后却不以为然,幸耶?悲耶?无以言表。毋庸置疑,这枚绵延数千年,用女人骨肉和血泪铸成的“十字架”,之所以又被历代女性佩戴在胸前,或许可归结于它的“神圣完美”。所幸,历史早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范家牌坊作为历史的真实鉴证,现时仍不断向后人诉说着中国礼治史上的奇迹。

四裹脚·女人·天足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原本用来比喻文章内容空洞贫乏,篇幅太长,或讥讽啰唆高调的谈吐,却又着实道明了里三层外三层缠裹着的整天与脚为伍的这一什物的性征。无独有偶,小脚女人走路——裹足不前,同样是歇后语,说的却是因缠足而脚小,走起路来悠悠然,循规蹈矩,迈不开大步的样子。凡此种种,皆与女人的脚相连相系。在今天看来,裹脚因缠足而成就,女人深受这一习俗的摧残,不能不说是受害者。

诚然,裹脚是旧时代女性艰辛和血泪的“杰作”,而成就它的却是封建礼教。正如“买牛看角(方言读作ge),娶婆看脚”的中卫世俗那样,作为民族时风,姑娘在出嫁之前若能修得一双“秀脚”,的确引以为荣,抑或视作资本,而作为男人若能娶到长有被时尚推崇为“三寸金莲”的媳妇,则是前世修来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