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卫文化纵横
4021000000020

第20章 文化概论(18)

俞得云1939年10月生,男,汉族,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警监警衔。1963年8月宁夏大学政史系毕业,多年来从事政法工作。1992年任宁夏公安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5年10月任宁夏国家安全厅厅长、党组书记。2000年退休后被宁夏宝塔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聘任为顾问。公开发表多篇论文、诗词、散文、随笔并获得奖项。2011年任宁夏老年大学诗词学会副会长,潜心学习研究诗歌词赋。出版发行《宣和集》《诗歌知识问答》着作。其人生感悟为:迈向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会遭受很多挫折和失败,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屡败屡战;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获得感动和幸福;信仰是人生的支柱,失去它人生就会倒塌;信任是一双希望的手,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奉献一点爱心,往往可以美丽一生。

麦天枢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人,1956年生。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贸易系。中共党员,一级作家,着名记者。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土地与土皇帝》《问苍茫大地》《鸦片战争》《中国农民》《大国崛起》《西部在移民》《爱河横流》《天荒》等。以长篇报告文学《西部在移民》立鼎文坛,获中国潮报告文学一等奖,以隽永细腻的艺术才华征服了读者,跻身中国着名作家行列。曾任《中国青年报》山西记者站站长,属于当时报告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主要着述有《昨天一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农民一关于九亿人的现场笔记》《天国猜想一一认识中国的一条新路径》等,曾获“人民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在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农民》,曾作为高中语文读物。曾策划、编剧、创作指导了《鸦片战争》《大国崛起》《汉字五千年》《国典春秋》《炎黄脉一中华之医的旧世与今生》等大型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以及《人在九七》《二十年二十人》等电视专题片,作品思想犀利、富有理性,影响重大。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协会理事等。

石舒清原名田裕民。男,回族,1969年11月生于海原县。着名作家。1989年毕业于宁夏固原师专英语系,从事教育宣传工作。1999年调入宁夏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已出版《伏天》《苦土》《暗处的力量《开花的院子《西海固的事情》《石舒清小说自选集》等着作。小说集《苦土》获第五届宁夏文艺评价特别奖、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短篇小说《清洁的日子》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黄昏》获第八届《十月》文学奖,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获《小说选刊》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果院》获“茅台杯”人民文学奖、2008年获得第11届庄重文文学奖。现为宁夏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20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30岁出头荣获鲁迅文学奖,充分验证了创作禀赋。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奠定了作品基调——平静中的激越,细致中的博大,来源于真诚敏感的心灵。笔下的西海固、回族等独具精神气质,人和事源于童年的存贮和不随时光流逝而磨灭的记忆。在他看来,有了西海固这样一块富足阔大而又深远的背景,是他的福祉。在回族人眼里,他已和张承志一起,成为回族的骄傲。其实,西海固在石舒清笔下已不再是个符号,虽卑微渺小但有血有肉,具有人性的力度和深度,这是对生活具有非同寻常的感受力才能达到的高度。正如《朔方》主编冯剑华评介的:一个作家,是站在西海固来写西海固还是站在全球的背景下写西海固,结果绝不会相同,这也是石舒清笔下那些回族能穿透民族习俗的隔膜,打动读者、评论家的缘由吧。这些年来,其作品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流传至国外,西海固抑或西海固的回族渐为世人所知。

林涛北方民族大学教授。男,汉族,1941年生,中卫市沙坡头区人,1963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从教40年,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曾任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等职。长期致力于宁夏、甘肃等省(区)汉语方言研究,进人21世纪以来把主要精力投人东干语研究。主要着作有《银川方言志》《中卫方言志》《中亚东干语研究》《中亚回族诗歌小说选译》《中亚回族的口歌和口溜儿》《东干语论稿》《中亚回族陕西话研究》。199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成果和业绩被收人《中国专家人名词典》《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全国优秀人文科学专家学者名典》等。

高士龙男,汉族,生于1941年,中宁县摄影协会主席。原籍浙江省绍兴县,1959年支援大西北来到宁夏,被分配在中宁县田滩完全小学任教,随后在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工作。1969年至退休在中宁县文化馆工作,历任副馆长,馆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1969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为宁夏日报社特约摄影通讯员,兼任宁夏摄影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在《宁夏日报》刊发、宁夏影展上展出,代表作《枸杞大丰收》《红宝一枸杞》《锦绣大地》分别人选1977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影展、1984年宁夏美术摄影进京、1985年“伊斯兰国家经济洽谈会”影展。

魏若华原名魏荣华。男,汉族,中卫市沙坡头区人,1942年10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系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员。曾任中卫县文学协会主席、中卫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生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潜心研究文史,笔耕不缀,擅长散文创作,发表作品颇丰。出版专着《鲁迅和他的老师》《鲁海拾零》《明史笔记》《沧浪集》,主编《中卫县教育志》。

周兴华男,汉族,1943年11月生,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人。副研究员。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曾担任公社社长、公社党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宁夏博物馆馆长、宁夏文物局副局长等职务。对地方文化事业、历史文物、地方志工作颇为关注,组织领导了新编《中卫县志》编纂工作。在中卫工作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香山寺脚下石马沟岩画,从而倾心于境内岩画的执着求索。长期以来,凭借超强毅力、严谨态度而从事岩画研究工作,相继完成《标点注释中卫县志》《中卫岩画》《宁夏古迹新探》《岩画探秘》《长城源流》《岩画与文明探渊》《枸杞史话》《大漠边关访古》《宁夏史地新证-神秘南长滩》等专着。现任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其学术成果分别应邀在意大利、克罗地亚进行了交流,并得到相关国际学术刊物评介报道。以个人珍藏设立“沙坡头黄河文化博物馆”。

谢保国男,汉族,1944年12月生,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人,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学会会员。一直从事文艺理论及有关学科教学,致力于文艺理论及美学有关问题研究,发表《伊斯兰教与回族文学》《教书的艺术境界》《边塞诗与西部主流文学》《西夏人的审美倾向》《鲁迅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等重要学术论文15篇,出版着作多部。2009年3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分上下两册,共60万字,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发展变化进程状貌的一部力作,可谓语文及语文教育发展历程的史学长卷。其主要价值在于:考据之功细密,义理新见迭出,辞章美感丰富,结构布局严谨清晰,语言形态丰富,能启发人们对人生意义、社会本质、自然规律以及人生、社会、自然之间关系产生一些感悟与思考。本书于2010年11月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定授予“宁夏首届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2013年4月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优秀成果(论着类)一等奖。

杨兆兴笔名沙垣。1949年生,男,汉族,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人。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1985年转业,先后在中卫县委任专职新闻干事、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任副主任。1987年通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1991年进入宁夏日报社,历任记者、编辑和专刊部副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文艺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兼任宁夏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宁夏诗词学会秘书长。着有长篇报告文学《沙坡头世界奇迹》,纪实文学《黑色备忘录》《无花的蔷薇》《拯救生命之树》,电影文学剧本《天沙》等。《沙坡头世界奇迹》系记录世界治沙奇迹诞生和崛起的力作,分别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1990年、宁夏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发行,获第二届中国纪实文学创作奖、宁夏文学创作一等奖。

朱玉华1952年7月生,中卫市中宁县人,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01年陕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结业。1978年8月至1985年7月在宁夏农学院任教,1985年7月至1998年2月历任宁夏农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宣传部副部长、党委委员、部长、党委副书记。1998年3月至2001年4月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第八届自治区纪委委员。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自治区文明办主任和外宣办主任。2002年12月至2013年2月任自治区政协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现任银川大学执行校长。1997年人选宁夏“313”人才工程。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党委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宁夏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学科评审组专家。

长期从事党务、教育、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主持课题多项,两项分获宁夏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两课”成果一等奖;累计出版大学教材、图书、专着26部,其中6部为宁夏高校通用教材,其中1部获宁夏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部获三等奖、3部分获“宁夏四十大庆优秀图书”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和宁夏报刊公开发表论文54篇,其中2篇在全国获奖,3篇分获宁夏一、二、三等奖。1991年、1995年分别获得宁夏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992~1996年多次被宁夏农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荣获全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主持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工作期间,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党建先进单位。主持实施了宁夏农学院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和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中一系列强化对外宣传的重大活动。信息上稿率列西北五省之首,提高了宁夏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组织实施了宁夏“千里文明长廊工程”,促进了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受到中央宣传部表彰。

乔维新1952年生,男,汉族,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人。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历任陕西省公安文联副主席,陕西省公安厅调研员。现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陕西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师从靳尚谊、蒋兆和等国画大师,擅长历史人物国画,尤其在古代“四大美人”仕女图方面有深入研究和创作。曾出访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家并举办画展,受到高度赞赏。作品收藏于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并被载入《中国艺术大家》《中国美术选集》《中国书画名家选集》《中国书画名匠集》《中国历代书画名家宝典》《中国最有收藏价值作品500强》《共和国优秀人物成就纪实》《中国人物画十大名家》等40多部辞书和画集。先后出版《乔维新画集》《乔维新历史人物画》《乔维新的中国画》等专辑。2007年获中国艺术年度人物、中国百位杰出画家等殊荣。200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文华奖“最佳创作奖”,被《人民日报》社评为“中华艺苑名家全国30位优秀书画家代表”。其创作风格鲜明,造诣深厚,艺术成就巨大,在全国文学艺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故乡沙坡头旅游胜地建有“乔维新中国画艺术馆”。

冯万和男,汉族,1938年7月生,卒于2011年仲秋。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福堂村人。中共党员,中专文化,出版编辑职称。1958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教育、政法、纪律检查、城乡建设、地方志编纂研究等,历任教员干事,中卫县城乡建设科副科长,中卫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卫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曾任《宁夏日报》通讯员,《市容环卫报》记者,《银川市地名志》《灵武军事志》编审、顾问。系宁夏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地名研究会会员、宁夏历史学会理事、宁夏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走向卓越》丛书特约撰稿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弃政从文,涉足地方史志编纂研究领域,笔耕不缀,呕心沥血,奋发进取,着述丰富。先后主编出版《中卫县地名志》,参编《中卫方言志》,指导编审《中卫县水利志》《中卫县粮食志》《中卫县卫生志》《中卫县畜牧志》《中卫宣传志》等10余部专业志。出任常务副主编、总纂,完成新编《中卫县志》出版发行。着作有《孟长有》《当代中卫风范》《中卫年鉴(1994~1995年)》,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着述总量达到200多万字。其生平事迹被《中国地方史志主编名录》《中国现代方志学者词典》《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转载。

张建忠男,汉族,1952年4月生,中卫市沙坡头区人。曾在县级政府部门工作,后调职到县、市文联做领导工作,十几年坚持业余创作,作品近百万字,出版散文集《长河云帆》《人在天地间》,报告文学集《大河潮涌》等着作,主编《中卫地方风味美食》一书。

王峰号陇东山人。男,汉族,1957年生,中卫市海原县人。知名画家。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卫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卫市第三届政协委员。创作丰富,作品人选全国性大型书画展,并在《人民日报》《宁夏画报》等报刊发表。创办“中卫市书画院”。

俞学军男,汉族,1952年生,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人。书法家,地方知名文化学者。历任中卫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政协主席、中卫市政协秘书长,现任中卫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宁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书画两栖,创作活跃,作品已走人百姓之家,人选全国性大型书画展,有《文化明珠中卫》《中卫旅游》《俞学军书画集》《香山情恋》着作出版。创办中卫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