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还在上海松江打造出一个3000多人的汽车研发团队,其中600人专属于汽车质量检测。比亚迪在深圳建了一个六角大楼,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同时可以容纳1.3万人至1.5万人的研发团队。
以后以深圳为主,上海两个辅助研发中心。深圳是比亚迪汽车生产的基地,也是比亚迪整个管理的核心力所在地,比亚迪既有生产,也有研发。
考虑到汽车技术方面、周边零部件配套方面的一些优势,上海的研发中心继续保留,因为上海目前还没有生产基地,不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另外,上海更多的是为西安基地的产品研发、生产而服务,因为比亚迪没有打算在西安建研发中心。
上海研发中心主要服务于西安,作为深圳研发中心的一些补充。在深圳,比亚迪会建立比较完整、齐全的研发中心,深圳的研发中心会参与一些国际上的产品研发方面的竞争。
到2007年年末为止,比亚迪的研发团队有4900多名工程师,这并不包括汽车产业里2007年毕业的应届生。比亚迪2007年招了5000人的毕业生,汽车研发方面大概有3000名大学生,包括整车、发动机、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
在高层方面,比亚迪在西安工厂原来就有30多名业务骨干,这几年又陆续引进一些国内外的汽车专业人士,组成了200多人的核心团队。
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以下是王传福对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的论述:
他认为国外品牌的汽车设计大多是按照国外的人体工程学、外国的一些生活习惯及文化去设计的,这些并不一定都全盘适合中国人。譬如,在欧洲和美国,每个家庭都会有几辆车,它的后排座位多是用作放一些东西或宠物用,因此后排的设计就不需要那么大空间,甚至干脆就是两个门。但在中国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人买的多是家庭车,第二排坐的多是自己的父母亲,老人年纪大了更要大一点的空间。同时,国人还是比较讲就排场的,因为车目前在中国还是属于一个奢侈品,购车往往不止是代步,还需要面子上能够不掉价。如果你车小、排量低的话,就显得面子上过不去。那么,作为生产厂家,我们就要满足这些人的需要,把车造大一些,排量造高一些,价格一样,这样必然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了。那些国外品牌还凭什么和我们玩下去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懂中国的文化,我们更懂得中国人喜欢什么。
上面的这些论述中确实道出了中国汽车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现在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品牌的建设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外跨国公司,其优势很大一部分也是品牌。例如可口可乐,它卖的主要就是品牌。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伍德鲁福曾经说过:“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在,如果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为灰烬,那么第二天早上,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头条消息就是各大银行争着向‘可口可乐’公司贷款。”确实,只要品牌价值存在,企业就能继续发展下去。
相对于国外企业的品牌观念,目前,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与国外跨国公司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商品拥有自己品牌的仅占1/3,另外有1/3没有品牌,有1/3打的是外商品牌。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弱,造成产品档次低、价格低、附加价值和超额利润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力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自己的知名品牌。
对此,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有清晰的认识。他认识到培育自主品牌是衡量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准,是一个企业能否维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王传福说:“为什么培育自主品牌是衡量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准呢?因为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使之成长为世界名牌,进而以此为基础使企业成长为世界级公司,已成为衡量我国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努力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并形成自主品牌体系,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在进入汽车业之前,比亚迪是做电池以及手机零部件代工,在这些领域比亚迪做得很好,但还谈不上是自主品牌。尤其是手机零部件代工,基本就处于帮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大企业打工的弱势地位。
因此王传福虽然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也依然觉得不满足,他一定要拥有能与国外一流品牌平起平坐的大品牌。2003年,王传福当机立断快速进入汽车制造业,他要打造比亚迪的制造业帝国,打造比亚迪的百年品牌。
作为国内第一家独立收购轿车整车厂的民营企业,比亚迪汽车从2003年组建的第一天起,就确立了自身的产业目标:打造民族的世界级汽车品牌。王传福要的就是由自主品牌带来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5年的开拓,2008年9月,比亚迪首次从奇瑞手中接过了月度销量冠军的锦旗。这也是自主品牌汽车在过去数年中首次出现“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局面。被奇瑞垄断多年的自主品牌月度销量冠军,首次被比亚迪夺去。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9月轿车企业TOP10中,比亚迪首次跻身其中,并以第7排名超过排名第9的奇瑞。比亚迪首次成为自主品牌车企的冠军。其中比亚迪销量为23500辆,而奇瑞则为17997辆。
毫无疑问,奇瑞是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奇瑞汽车牢牢占据中国民族自主汽车品牌的头把交椅,屹立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潮头。
这一次被比亚迪迎头赶上,比亚迪也开始“一览众山小”。这一刻比亚迪的品牌效应已经形成了。
从进入汽车制造领域初期的股市风波,到开发的第一款车“316”无奈被毙,到F3的高调上市,最快突破10万辆,再到F0上市首月就销售突破万辆,到股神巴菲特18亿港元入股比亚迪,再到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比亚迪汽车走过了一条由受外界质疑到众星捧月的品牌之路。
在谈及为什么比亚迪自主品牌能够发展态势良好时,夏治冰分析认为,比亚迪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在IT产业积累的宝贵经验,这种经验被称为比亚迪的“制造业基因”。这些经验在汽车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基因传承,这是比亚迪汽车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秘诀。比亚迪在平衡两大产业发展时,走出了一条特有的“袋鼠模式”,有别于业界流传的“土狼法则”。比亚迪两大产业的互动发展,证明袋鼠模式是适合比亚迪发展的模式,既稳健又有力,不去过分关注竞争对手,与自己赛跑,从而实现超越;而且袋鼠具有强大的孕育能力,能够保护新产业的发展,这种优势也是其它企业所不可比拟的。
面对比亚迪汽车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王传福骄傲地宣称:“自主品牌汽车的路还很长,但我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未来充满信心,汽车是属于中国人的产业。”王传福对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很不满,他认为国有汽车企业几十年来碌碌无为是非常可惜的。
王传福在一次演讲中激情洋溢地说:“我们在创业中感觉汽车和别的产业不一样,我们带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进入这个产业。从中国的玩具、家电,包括摩托车、手机、IT产业等都可以看到,中国汽车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你看我们的家电、玩具,曾经是一无所有,我们的彩电现在不仅仅是中国的市场,包括国外很多市场都已经霸占了,遭了反倾销的条款。对一个国家用反倾销保护这个产业,说明这个国家的这个产业已经没落了。我觉得汽车一定会创造很多的希望。”
王传福坚信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一定有崛起的那一天。他说:“从合资品牌的一统天下,到合资的强势指导,再到自主品牌的快速成长。
自主品牌的亮剑交锋,合资品牌退守高端,到自主品牌挺进高端,这是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比亚迪的百年品牌战略
回顾比亚迪的品牌之路,比亚迪由最初20多人的小厂起步,短短十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IT及手机零部件领域的世界级制造企业,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的电池和手机零部件供应商。2003年比亚迪跻身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打破20世纪初日本电池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组建比亚迪汽车。王传福信誓旦旦下半辈子就造汽车。进入汽车行业后,比亚迪汽车首要考虑的就是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王传福认为这是任何一个汽车制造企业都必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在全国已经有北京、深圳、西安、上海四个产业基地,有3000人的研发团队,10万人的产业大军。比亚迪汽车坚持走国际化线路,全身心致力于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在发展过程中,比亚迪的品牌越来越得到广大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比亚迪汽车先后获得上海国际汽车展新车大奖、中国工业产品设计之星奖、车坛奥斯卡奖、最佳性价比车型等多项殊荣。这些奖项代表了业内对比亚迪的认可。
让比亚迪品牌增色不少的是2008年9月股神巴菲特入股比亚迪18亿港元这一轰动性事件,可以说这是对比亚迪品牌价值的一次国际认证。
王传福说:“巴菲特的入股对比亚迪的品牌,尤其是在全球的品牌价值的提升非常重要。巴菲特的公司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公司。而且它的投资也是长期的。有它的投资,比亚迪的电动车,包括新能源产品,在全美的销售、品牌的价值当然就会提升了。”
王传福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毕竟普通人赞扬比亚迪一句,不会有什么特殊意义。但如果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巴菲特赞扬一句,那就会成为轰动性的大新闻。
毫无疑问,无论是在电池领域、手机代工领域还是汽车领域,比亚迪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品牌。“比亚迪”这三个字已经成了金字招牌。2007年8月,王传福喊出激动人心的口号: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汽车企业,在2025年成为全世界第一!
如果王传福的诺言实现,那么这意味着在10年之内,比亚迪就要成为与丰田、通用、福特这些国际汽车品牌平起平坐的大公司。到那时候比亚迪的品牌就真的是无价之宝了。
那么一个国际品牌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现代营销之父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的品牌理论,品牌至少要向购买者表达出六层含义:一是属性,表达出产品特定的属性;二是利益,给购买者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三是价值,商品制造商的某种价值感;四是文化,品牌附加或象征的文化;五是个性,和人一样,品牌传达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六是使用者,品牌是购买这种品牌产品群体的代言人。所有这些都表明品牌是个复杂的符号,是一家企业所有历史的浓缩。
“比亚迪”这三个字凝聚了比亚迪人十几年的心血。1993年,王传福被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公派到深圳比格电池公司担任总经理,也许是受“比格”电池公司名称的影响,王传福随后把自己创立的公司取名叫“比亚迪”。有点像外国名字,这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王传福国际化的野心。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谈到为什么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阿里巴巴”的时候说,因为自己想做一家80年历史的国际化的互联网公司。在取名的时候,就不能太中国化,必须让全世界能够接受。思考了一段时间,马云就想起《一千零一夜》故事里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于是就给自己的公司取名叫“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四个字,体现的是马云力图占据全世界互联网制高点的野心。果不其然,马云创立的B2C模式,与雅虎的门户模式,谷歌的搜索模式,亚马逊的C2C模式并称为四大互联网商业模式。
王传福又何尝不是如此,他给自己的公司取“比亚迪”这个一点都没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正体现了王传福迫不及待地要进入世界市场。王传福要做世界第一,而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在电池领域,王传福已经做到了。那么在汽车领域,应该也不会让那些关注比亚迪的人失望。
比亚迪的英文缩写BYD,有一番特别的含意。BYD有人说是BringYouDollars“带给你美元”的意思,这是看到了比亚迪公司优异的业绩,在电池和汽车领域的所向披靡。而王传福对BYD的解释是BringYouDreams“带给你梦想”,王传福有他的梦想,这不是财富梦想,而是要用技术来改变世界。用比亚迪的电池技术,把人类带入电动车时代。
对于汽车来说,车标也是非常重要的。车标是汽车生产企业的品牌形象标志,它蕴含着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是企业的灵魂。例如大众的两个W车标,奥迪的四环车标,这都让人一看就能记忆犹新。
反观大多数国内汽车企业的标识设计,则是理念老化,以图解式为主,往往过于强调企业的名称、个性特征,与消费者的距离较远。这样陈旧的车标很难树立国产汽车国际化的品牌形象,体现简单、亲和及时代感的国际潮流。所以,近些年,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国内自主品牌掀起了换标的风潮。从2006年初开始,江淮、长安、海马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悄悄换下了老车标,各自启用了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创意的新的标识设计。
比亚迪当然也不甘落后,为了提升品牌价值,走向国际市场,比亚迪汽车也要设计出让人过目不忘的车标。此前比亚迪蓝白相间的LOGO一直被认为抄袭了宝马的LOGO。这倒符合比亚迪一贯喜欢模仿国际品牌的风格。后来考虑种种原因,2007年10月比亚迪汽车推出了新车标。
新车标不再沿用原有的蓝白相间色,图案改为椭圆形状,中间就是比亚迪的缩写BYD,并加入了光影元素。字体的排列、图形的颜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了比亚迪汽车创新、科技的企业文化精髓,给比亚迪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