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非诚勿扰》前,我对综艺类的节目有说不出的抗拒和反感。长期以来,我顽固地持有一种自视清高的想法,就是只有没文化且享受肤浅的人,方才热衷于这些没深度不用动脑又无病呻吟的节目。更重要的是,主持人在我过去的简单印象中多分为两派: 假装正经派和搔首弄姿派。前者擅长凛然正气和诗歌朗诵,随时唱诵天下太平,不讲官话套话空话就无法开口,并且时常将自己拔高于道德的巅峰藐视众生;后者擅长鹦鹉学舌和扭捏作态,以模仿港台腔的“哇噻”“好厉害喔”“真是非常非常的……”等句型为必修功课。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让我选择远离屏幕和娱乐。在这样水深火热的关头,孟非这厮拯救了我。
我很快在前期的配合中发现,他其实将《孟非读报》的精神和风骨原封不动地转移到《非诚勿扰》中,用最百姓的话说最朴实的道理,当然这也可以说明孟非不是“性格演员”,不会很多套路,只是“本色演员”,只擅长自己这一套主持风格。但好在,他的这套风格,与我们在性格色彩教学中,必须永远以“真实”为第一要义完全相符。节目播放到第9 期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他一条短信:“刚刚在看我们的节目,这是我第一次看,还挺好看的。”原来,搞了半天,他自己也从来不看娱乐节目,想来,恐怕是他自己也没底,也不敢看自己在镜头前的反应,想当初碍于领导的信任接了这活儿,但也生怕坏了自己过去十年的威名,和我初期接受这节目邀请的忐忑如出一辙。第10 期节目录完的那晚,在南京大排挡庆功,我喝高了,趁着酒劲说:“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历史和伟大出来。”我们相视而笑。早期曾听闻有人觉得孟非的表现还放不开,不够娱乐,尚可打破更大尺度。
我理解建议者的心情,但我难以想象如果孟非变成另外的风格,这个节目会变成什么样?答案是,那将不是《非诚勿扰》,那也不是孟非。好在,我知道孟非不会改变,这并非迂腐或顽固,因为这触及孟非的本质。本质上,他独立不媚俗。这种独立不仅表现在独立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独立的人格;而不媚俗,则在于对一切假大空的藐视和对事物真相的尊重。长期的新闻训练,让他善于发掘社会阴暗;长期有规律的大量阅读,让他具备纪晓岚的才学;不过更重要的是,他擅长讽刺调侃,这是他主持风格的核心元素。而我,常年从事人性阴暗的刨根挖底,鄙视一切虚伪,喜欢随时揭开矫揉造作的面纱,帮助人们理解自己与他人。我很欣慰我们同样喜欢揭露真相,正是因为我们揭露的手法大相径庭,才使得这种配合在节目中彼此依存。我翻来覆去地想过,孟非作为一个优秀主持,在硬件上强大在哪?如果一定要排序,我认为是他讲故事的能力和肚内有丰厚的货。他只要一张口,就是《笑林广记》。他能把市井段子随时揉进古诗词,有色而不*、寓大雅于大俗之功,任何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在他口中都活灵活现,让女编导们笑得花枝乱颤涕泗横流,笑得会议时间无限延期,害得我多次火车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