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院里。医官们分成两派吵得面红耳赤。一派以崔府志为首,一派以典医监为首,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把远在朔方的义妁召回,诊治病重的武帝。
赵婕妤死后,不久王太后也驾鹤西游,整个三宫六院都充盈着一股悲糜的气息。王良人陪着那些嫔妃们呜咽了一阵,真正恸哭的则是那些可怜的宫女们,有的哭着哭着就凄惨的死去。这些宫女为她们悲惨的命运而哭泣。服侍赵婕妤的宫女全部被白娟赐死,服侍太后的宫女被遣送到终南山上的一座庵堂,落发为尼,终生为死去的太后诵经念佛,超度亡灵。
王太后驾崩后,武帝又赐死了王良人,这让所有的文武大臣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武帝杀人成性了,谁也不知道藏在武帝心中有一个巨大的秘密,那些文武大臣都低估了晚年武帝的深谋远虑。
当时王良人正在对镜梳妆,心里好不得意,解决了心头之恨,这后宫就是她的天下了。她仿佛看见自己凤冠霞帔,在侍婢的搀扶下,在文武大臣的瞩目下,一步一步地登上皇后的宝座。但这个美梦很快就化为泡影,而且再也无法实现了,一群官兵冲了进来,像当初抓捕赵婕妤那样毫无理由地逮捕了王良人。
王良人在冷宫天天哭夜夜哭,皇上没哭来,却哭来了三尺白绫。
妃子们死了,母亲也死了,立刘弗陵为太子后,武帝一病不起,一方面是他的忧思,一方面是他长期服用丹药的缘故。躺在病榻上的武帝终于醒悟,这个世上本无长生不老之药,只不过是自己鬼迷心窍罢了。那些可恶的方士,武帝一个也没放过,全部杀头。
武帝先是彻夜难眠,继而手脚麻木,甚至昏迷不醒,症状复杂而变化多端,医官们束手无策,崔府志也爱莫能助。所以医官们才会聚在一起讨论要不要召回义妁,为武帝医治。
崔府志当然不希望再看到义妁,理由也冠冕堂皇,说义妁是大逆罪人,怎么可以为皇上医治。第二,即使召回了义妁,谁能保证义妁就一定能够治好武帝的病?至于真正的理由,医官们都心知肚明,崔府志最担忧的莫过于义妁将来有一天威胁到他的权位。
而典医监认为,义妁的医术有目共睹,除了她再也找不出为皇上医治的合适人选了,只要有一丝的机会就不能错过,皇上的病情一天也耽搁不得,必须尽快把义妁召回,尽最后的努力。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只好投票。不料,投票结果赞成的和不赞成的各占一半。
“也算上本官一票吧!”
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医官们惊讶间,丞相霍光走了进来。
医官们都起身向霍光行礼。
“霍丞相当然有权投票,不知道霍丞相站在哪一边呢?”
崔府志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咒骂霍光,这个老不死的,不好好处理政务,跑到太医院里瞎掺和什么!
霍光冷笑道:“不是本官要站在哪一边,而是皇上要站在哪一边。”
说着,从怀里掏出卷袖,提高嗓门,厉色道:“崔府志接旨——”
崔府志大惊失色,趴在了地上。
众医官也齐齐下跪。
“即日起撤销崔府志太医令丞的职务,并迅速召回女侍医许义妁!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霍光走后,崔府志瘫坐在地上,他万万没有想到武帝会突然之间撤销他的职务,又把义妁召回,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义妁将要顶替他的位置,担任太医令丞?不可能!不可能!崔府志在心里呼唤了一百次不可能。
这深宫之中没有人比武帝更聪明,武帝老了,但并不糊涂,他知道他的病医官们是指望不上了,唯一有可能治好他的人就是义妁了。
崔府志当晚回到府邸,大发*威,掀桌子砸凳子,凡是能摔的都摔了个稀巴烂。
还把女儿崔如意当作出气筒,破口大骂,说崔如意不争气,连义妁都比不上。
崔如意满肚子委屈,争辩道:“女儿原本不想进太医院,是爹逼着女儿进太医院的!如今爹出了事情却赖在女儿身上,世上有你这样的爹吗?”
说完,哭着跑了出去。
崔府志像一个木头人愣在了那里,一个心腹又敲开了他的门,告诉他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许义妁就是义云天的女儿!
崔府志的脸当时整个都绿了,那模样比僵尸还可怕。
许久,崔府志才缓过神来,有气无力地说:“这下彻底完了。”
但崔府志并不甘心,狗急跳墙,经过一晚上的谋虑,他决定赌最后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