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二十四节气知识一本通
3762000000023

第23章 气文化赏析(5)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寒露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霜降文化赏析

霜降是典型的表述气候特征的节气,“霜”成了很多描写霜降时节诗词歌赋、民间谚语的关键词。

1.霜降诗词鉴赏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通常情况下,秋天的主旋律是悲、是哀,但杜牧的这首山行却跳出了这个老路子,他用风格明快的语言歌颂了霜打红叶后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峻拔之气拂过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一个白霜遍地、弯月西沉的秋夜,诗人把船泊靠在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的秋夜寂静而悠远,深深地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意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甬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作者在暮雨潇潇、秋风凄紧的霜降时节登高临远,满目山河冷落,残照当楼,万物萧疏,大江东流,不由勾起思乡怀人的愁情;这种愁情却无人可与诉知,更令人伤感悲戚。全词意境舒阔高远,气魄沉雄清劲;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凝练,气韵精妙。千年来深受词家叹服欣赏。

霜降前四日颇寒

【宋】陆游

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

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

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

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

霜降前后,气温骤降,虽未到隆冬,但已经是寒气逼人了,所以诗人才有了“颇寒”的感叹。此时,草木凋零,风云变幻,天地之问一派萧索。而诗人却告诉大家不要悲观,盛衰是自然规律,有衰败自然会有“复燃”的时候。

送天师

【明】朱权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

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是夜宿解双凫。

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朱权(1378~1448),号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被封为宁献王。明代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善古琴。

这首诗是他写给天师道传人张正常的一首七律。据相关文献记载,朱权对神仙之术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诗中使用了多种道术术语。全诗意境奇特,虚实结合,很有韵味。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送客的时间(霜降节)、地点(鄱阳县的芝山,即芝城)、客人(张天师),最后点出了客人要去的地方(江西龙虎山),堪称一副神仙图景。

2.霜降民间谚语

霜降节气的谚语也多与农业生产有关:

霜降霜降,移花进房。

霜降见霜,谷米满仓。

九月霜降无霜打,十月霜降霜打霜。

霜降种麦,不消问得。

霜降不降霜,来春天气凉。

霜降不见霜,还要暖一暖。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霜降摘柿子,小雪砍白菜。

霜降不割禾,一天少一箩。

霜降无雨,清明断车。

霜降不刨葱,到时半截空。

霜降当日霜,庄稼尽遭殃。

霜打两匹荚,到老都不发。

霜降至立冬,种麦莫放松。

霜降没下霜,大雪满山冈。

霜降快打场,抓紧入库房。

霜降抽勿齐,晚稻牵牛犁。

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季干。

霜降气候渐渐冷,牲畜感冒易发生。

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

立冬文化赏析

冬天一到,尽管少了很多生气,但在文人眼中,冬天自有冬天的风景。

1.立冬诗词鉴赏

今年立冬后菊方盛开小饮【宋】陆游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谬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綮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亲手栽植的菊花在立冬后悄然开放,这晚来的惊喜自然值得庆贺一番。烹羊脚、綮蟹脐,美味佳肴当前,再加上菊花秀色可餐,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十月十日立冬

【宋】周南

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

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

肝疡时作馗,怀抱岁将终。

汗手汗牙笔,晴檐共秃翁。

周南(1159~1213),字南仲,平江(一作吴郡)人。生于宋宁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卒于宋宗嘉定六年,年五十五岁。绍熙元年(1190年)进士及第。为池州教授,后辞职而去。开禧三年(1207年)试职馆。因为言语得罪当朝权贵,被人弹劾。后卒于家中,死因不明。著有《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斋书录解题》传于世。

这首《十月十日立冬》是作者晚年之作。立冬前一天的晚间,突然刮起了凛冽的寒风,年迈的诗人在寒风中愁病交加,甚是凄凉。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锦。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可以很小,但心灵和志向却可以无限大。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斗室无论如何是拘束和压抑不了陆游的心胸的。在这里心灵空间和生存空间构成了强烈反差,展示出一种生命的质量与人生的意境。全诗语句平朴,但气势不减,从中可见陆游一贯的诗歌风格。

冬景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这首诗描写的是晚秋初冬景色,全诗按时间顺序,一气呵成,先写景,再叙事,最后一句抒怀,戛然而止。诗人没有因为冬天的到来而感伤,反而是一副眉飞色舞、得意享受的神态。

2.立冬民间谚语

关于立冬的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其内容丰富,语言形象而活泼,不仅蕴含了先人们的智慧,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对冬季的特殊感情。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阴,雪迎春。

立冬一片寒霜白,晴到来年割大麦。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立冬太阳睁眼睛,一冬无雨格外晴。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

立冬刮北风,皮袄贵如金;立冬刮南风,皮袄挂墙根。

立冬无雨满冬空。

立冬晴,好收成。

立冬阴,一冬温。

立冬晴,一冬凌。

立冬打霜,要干长江。

立冬白一白,晴至割大麦。

立冬打雷要反春。

冬前不下雪,来春多雨雪。

立冬雷隆隆,立春雨蒙蒙。

立冬打雷三趟雪。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封上。

立冬日,水始冰,地始冻。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立冬到冬至寒,来年雨水好;立冬到冬至暖,来年雨水少。

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一冬阴。

小雪文化赏析

在大自然中,雪景是最具浪漫气质的景物之一。尤其是在诗人眼中,面对雪景总会有一番感叹难以释怀,于是就有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面世。

1.小雪诗词鉴赏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荼。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祖籍会稽人,后迁居广陵。十岁能属文,宅居栖霞寺侧。初仕南唐,历官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官至吏部尚书。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齐名,精通文字学,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徐铉好谈神怪,有门客蒯亮乃江东布衣,九十余岁,好大言夸诞,所言皆载人《稽神录》。

这首《和萧郎中小雪日作》写了北方小雪节气时的情境。日已西斜,起火煮茶,再加上“寂寥”的小雪,好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绘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小雪

【宋】释善珍

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蔌蔌洒窗扉。

最愁南北犬惊吠,兼恐北风鸿退飞。

梦锦尚堪裁好句,鬓丝那可织寒衣。

拥炉睡思难撑拄,起唤梅花为解围。

自古以来,有关雪的诗句数不胜数,而写小雪的诗相对来讲却是很少。与大雪的铺天盖地比起来,小雪白有其独特的美。释善珍的这首《小雪》正是描写小雪的典范之作。诗中的小雪飘飘洒洒、不紧不慢,尽数落于窗前,既怕狗的吠叫惊了这份宁静,又怕北风乍起坏了这份雅致。诗人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贺新郎·雪

【宋】葛长庚

是雨还堪拾。道非花、又从帘外,受风吹入。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积至暮、萤光熠熠。色映万山迷远近,满空浮、似片应如粒。忘炼得,我双睫。

吟肩耸处飞来急。故撩人、粘衣噀袖,嫩香堪浥。细听疑无伊复有,贪看一行一立。见僧舍、茶烟飘湿。天女不知维摩事,漫三千、世界缤纷集。是剪水,谁能及!

葛长庚(1194~?),字白叟,号白玉蟾,闽清(今属福建)人。

人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善篆隶草书,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

噗:含在口中而喷出。顾名思义,这首《贺新郎·雪》的主题即是咏雪,在词中,作者善用比喻,联想丰富。如雨堪拾、非花人户、鲛人诉泣、天女散花、天孙剪水等,这些比喻和联想都能将雪的特征表现得生动而富有趣味。词的构思新巧、笔调潇洒,全篇亦未出题字,但从始至终都可感到雪花纷纷扬扬,正在漫天飞舞。

2.小雪民间谚语

小雪点青稻。

小雪无云大旱。

节到小雪天下雪。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大雪,炊烟不歇。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半年。

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

小雪不分股,大雪不出土。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小雪下了雪,来年旱三月。

小雪不见雪,大雪满天飞。

小雪西北风,当夜要打霜。

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

小雪不收菜,必定要受害。

小雪棚羊圈,大雪堵窟窿。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小雪不下看大雪,小寒不下看大寒。

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

大雪文化赏析

大雪期间,很多地方都是一派冰天雪地的景色。自古以来,雪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雪是一样的雪,但不同的人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触,这就让很多作品有了不同的灵魂。让我们细细品味。

1.大雪诗词鉴赏

白雪歌连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30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是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雪诗,描写了一幅壮丽的边疆塞外的雪景画卷,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浓厚的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咏雪,勾画出天山奇寒。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令人读之无不叫绝。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和上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所不同,这首《江雪》是一幅江上雪景图。每一座山都是白茫茫一片,每一条路都被大雪覆盖。

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人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宋】陈东

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风飘飘洒中土。

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那知世人冻死如乱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私忧过计如杞国。

揭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柏。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气生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