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7
前文提到,我的一个学生期中考试写作文,竟然引用韩寒的话大骂老师。因为这次意外事件,我近期重读了一些韩寒的作品,于是有了如下感想。
客观地说,韩寒的作品充溢着令人赞叹的才气。
这首先体现在其语言的幽默、辛辣、联想丰富、譬喻新颖上。其次是其故事的不落俗套、简洁洗练。最后则是思想上的新锐、叛逆、反抗。
套用一句用滥了的话来说,这一切使他的作品成为了近几年来的一道亮丽风景。
韩寒似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似乎无论他的为文还是为人,都足以傲视庸众,号称特立独行、卓然屹立了。
但是,韩寒还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状态,他在许多方面还是稚嫩的,是属于年轻气盛的。
虽然古人说“气盛则言宜”,这却不是指的那种一味的“盛气凌人”的气盛。韩寒的行事处世如何,当然是他的自由,我们无权罗嗦,但至少他的文章我们是可以自由地加以评议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他的几部重要作品。
在我看来,一言以蔽之,韩寒是一个模仿秀的超级天才。他的文字能力使他可以轻易模仿他所读过的任何作家作品。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看看韩寒博客里的一篇《余秋雨致郑渊洁》,体会一下他手段的高明。这还只是一种字面上的细微模仿,我们可以进一步看他的小说。
韩寒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三重门》,可以说是对钱钟书《围城》的一场模仿秀。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都可以看出韩寒对《围城》的把握已达到滚瓜烂熟,因之对《围城》的模仿也就做到了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在语言上,钱钟书的繁富譬喻博大精深,触目皆是而能各尽其妙;韩寒也是运用了众多比喻,虽然不乏灵思妙想,或锋芒锐利而令人拍案叫绝,但也颇有不少雕琢造作、挖空心思却生涩乏味、水平拙劣的句子。甚至也有一些牵强附会,平庸无趣,这个缺陷应该是由韩才情盎然而学养有限所致。
在故事结构上,方鸿渐是从学校到学校(最后解聘或说辞职),林雨翔也是从学校到学校(最后可能开除或休学),两人最后都是前途渺茫,不知所终。
从人物上看,方鸿渐与林雨翔性格雷同,语言相似,处世原则相近;二人的父亲都自视渊博,方鸿渐的挂名岳母和林雨翔的母亲的罗嗦也很相似;susan之于林雨翔,恰如唐小姐之于方鸿渐,都属于精神恋爱;高松年与钱校长,方鸿渐的几个朋友与林雨翔的几个同学,皆有形似之处。
当然,韩寒毕竟在这个小说里描写了当代中国的一些现实,无论是教育界的阴暗面,还是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有所抨击,令人叹赏。
尽管如此,这本书的非原创性,也就可见一斑了。
再如《像少年啦飞驰》,一定程度上是模仿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那种淡淡哀伤的舒缓情调,那种人物倏来倏去的流转,那种学校生活的穿插回顾,都极具村上神韵。
《长安乱》则是对武侠小说的戏仿,这种戏仿也是有先例的,如余华的《鲜血梅花》。不过此书的语言相当好,其中影射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的文字,套用流行书名如《我们仨》等,涉笔成趣,充分显示了韩寒的聪明机智。
韩寒的散文也很有味道,不过仍有模仿之嫌。他很讲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用词不避粗俗,“有嘛说嘛”,语言风格接近王朔、李敖。
韩寒的聪明劲儿体现在他对同音字词的挖掘运用上,还善于通过词语简写、双关转义等来达到谐谑风趣的效果。
总体来看,韩寒的模仿是成功的,这种模仿实质上是一种学习借鉴,而不是那种恶意的抄袭。虽然作品的模仿特征有迹可寻,决非可喜之事,但作为一个少年作家,能达到如此成就已实属不易,似乎不宜苛求。
其实所谓“八0后”的作品大多有模仿的痕迹,还远未成熟自立。只不过韩寒作为“八0后”的领军人物,读者对他要求更高,审视更苛刻些罢了。
当然,客观地分析模仿现象就会发现,大部分作家刚开始文字生涯时都有个模仿的阶段。巴尔扎克三十岁前的很多作品,就可以说是因模仿而摆不上台面的。模仿之作即使由某种原因而引起轰动,也只是一时的成功,很难在以后的岁月中立得住。
历史上有种现象,过早成名往往是个悲剧。少年人根基不牢,心浮气躁,阅历有限,才华容易挥霍净尽,出名后更缺乏平常心,而这正是悲剧的根源。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诚恳地建议很有希望成为大作家的韩寒,能从中吸取教训,戒骄戒躁,不要因为“无知无畏”,而像方仲永那样“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