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扬的同学怀淑燕,在今年下半年就辞去了教师的工作,自己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开了一家托管所,淑燕很爱这个工作,也特别喜欢这些孩子,原来也有基础,教的很好。
淑燕每天早上早早地就得起来,在托管所门口等着孩子们,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自己亲自带这些孩子围着时代光场跑十圈,天天如此,从没间断过。
淑燕亲自带队,别看她五十岁的人了,跑起步来一点也不慢,她性格开朗,晚上有时间就去时代光场和朋友们跳舞,这可能是她看起来身材很好,一点不显老的原因吧,
淑燕平时很温合,但要求自己的学生很严格,有好几次有几个学生,看她不注意,少跑了几圈,被她发现了,就把那俩孩子叫到跟前问“你俩过来,给老师说:你俩跑了几圈?老师叫你们跑几圈?”那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红着脸对淑燕说“老师,我们错了,下次改。”淑燕接着说“老师有规定,违反规定的加倍罚,你俩快去跑完。”
俩孩子听话的回到了光场,按规定跑完了全程。
还有一次,有俩个学生迟到,也没提前给淑燕说,等那俩孩子到了以后,淑燕说“有事不请假,该怎么罚?你俩知道吗?”那俩学生乖乖得到光场跑完了十圈,而后,又各压腿好几次。
淑燕教的都是小学生,课程也多,在一次学完正常课后,淑燕留了作业,就回屋给孩子们做饭去了。
孩子都很小,淑燕就千方百计给她们改善生活,一星期淑燕按排的伙食基本不重样,每天定时定量地看着孩子吃完。
有一次有俩男孩子调皮,把没吃完的大半个包子丢进了水池子里,淑燕发现了,就到教室里问“这俩个大半个包子是谁丢的?我希望你自己快承认,做错了不要紧,敢承认错误改了,老师不会怪你的。”
那俩个孩子就红着脸站了起来,淑燕对他俩说“你俩给老师背一背《悯农》这首诗,小刚先背。”那个叫小刚的孩子站起来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淑燕说“你背的很好,坐下吧。小明,你来给老师说一下这首诗的大体意思,好吗?”
小明说“有个人在中午天热的时候在地里锄庄稼,脸上的汗珠不住的滴到地下,有谁知道我们吃的饭,一粒一粒来的有多么辛苦。”
班里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社会生活习惯不一样,管理教育好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托管所淑燕规定: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允许有别的理由找人代替做或自己不做。
有一天,里面有个孩子家里条件很好,平时也是惯坏了,淑燕发现吃完饭,这个孩子就离开了,从不刷自己的碗和筷子,淑燕也没说什么,就默默地观察。最后发现有一个女同学在替他刷碗,淑燕就过去问她“你怎么替他刷碗?你给老师说说。”那个女生小声对淑燕说“他叫我给他刷的,每刷一次给五元钱。”
淑燕也没说什么,到了又吃完饭时,这样的情景又重演了,淑燕就把那个男孩子叫到跟前说“你给老师说说,你为什么不刷自己的碗?老师怎么规定的,你还记的吗?”那个孩子小声说“我在家都是妈妈帮我刷,我从来不自己刷,我爸有钱,是大老板,他说,有钱就可以什么也不干,可以看别人干。”
淑燕有点火了,知道这样的孩子不好管教,就对他说“你在家什么也不干,我不管,可这是在学校,这是个整体,都有明确的规定,谁违反了也不行。你今天把全部的碗都刷了,什么时候刷完,什么时候回家。”
那个孩子听话的刷起了碗,平时也没干过活,直到别的同学都离校很久了,他才把碗全刷完。
淑燕对这个孩子说“太晚了,老师送你回家好吗?”这个学生很害怕,就对淑燕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你不要告诉我的妈妈好吗?”淑燕笑着对他说“孩子,你今天知错能改,就是个好孩子,老师照样喜欢你,这件事老师不告诉你的妈妈,老师希望你把这件事亲自告诉你的妈妈,我相信你的妈妈一定也不会怪你,相反,她一定会夸你的。”
淑燕把这个孩子一直送到小区他的家门口,看着他走进了自己的家。
在淑燕回来的路上,淑燕感到饿了,就去路边店要了一碗馄炖,那个混沌店老板就问她“这么晚了,还送学生,你够辛苦的。”淑燕笑了笑说“我喜欢这些孩子,我爱这一行。”
淑燕从馄炖摊刚骑上电动车走了没多远,身后一俩面包车就从后面冲上来,把她撞到了,那个司机也缺德,停都没停,直接开车跑了,当时淑燕被碰晕了,什么也不知道了。
淑燕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发现馄炖店的老板和自己的同学赵扬在面前。
后期知道,发现她被撞,馄炖店老板慌了,一时不知怎么才好,一低头发现淑燕的手机在边上,查了查通话记录,按着一个号就拨了出去,正好接电话的是赵扬。
过了一天,淑燕恢复了,就对赵扬说“谢谢你了,也多亏是打给了你,我家那个出车好几天了,打他也回不来。”赵扬对淑燕说“安心养你的伤吧,托管所同学爱英给你临时按排了个人,你别太挂念了。”
过了几天,淑燕听着医院门口有好多声音,不一会门开了,托管所的孩子们全来了,手里拿着花,和自己给老师做的小礼物。
淑燕感激的看着这些孩子们,眼里透露出对孩子们深深地爱恋。
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淑燕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孩子身上,从她发给同学群里孩子正在学习的图片就不难看出,淑燕和孩子心和心的距离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