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最后一项苦逼的任务,毕业设计。
对于机械更为不幸的是要话许许多多的图,从A0到A4,大大小小二十几张,机绘手绘,CAD/PROe等轮番上演。最终还要经过无数次的更改才能完成。总而言之,是一个体力活。
记忆里,似乎从大二开始就开启了不幸的绘图生涯。每学期最后走的一批就是我们机械学院,每天拿着一卷厚厚的卷轴,以及一本本厚厚的图书,看上去感觉特别厚重。还有凌晨时刻从自习室走出的声影除了成双成对的,那么肯定是机械的,毫无疑问。
似乎是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们也很淡定地在校园里待到最后,看着校园内食堂等渐渐关门,及至最后连旁边卖板面的阿姨也回家了,我们才结束。然而,对于毕业设计来讲,似乎之前的每学期的课程设计都是TMD小事一桩。
接下来就要说说这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以及中间的一些想法。
大四上学期,我们先分组进行选导师,然后就是分一些金属件塑胶件,每个样品看似简单,实则不太简单,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零件,当然也是按照平时学习的好坏进行分件的,于是,一些人的件特别简单,而另一些人的却看似着实变态。作为一个伪学霸,我分到了一个属于中间难度的样件,看似还是比较幸运的。
然后,差不多就开始了设计生涯,只是没想到这个件竟然是自己最后的杰作,到了后来,就渐渐忘记了这些东西,躲在了记忆里的暗角。
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样品是一个折弯件,经过三次折弯即可达到效果,中间要注意自己的每一步的精确以及不能在中途卡壳。内心里大致想了下自己设计的流程,心里想,hey,soeasy。
看了看别人的件,有的是经过两次冲压即可成型,有的是经过好几次冲压折弯等方才达到效果,心想,还是自己的这个好啊。然而当我拿起鼠标开始计划着画图时,才发现原来没这么简单,对于角度等的考虑,以及折弯时由于件本身的厚度以及其长度与宽度的比例注定了这个件并不能如同一般的东西那样设计,于是自己不停地去图书馆借大部头的书,翻看着那些看似是上个世纪实则十分经典的模具设计图,心里感慨着,果然厉害,这么多都被你们想到了,世界上人才还是蛮多的嘛。
心里有了大致的样子,以及书籍里找到了类似的东西的制作,心里方才有了谱。
规划了大致流程后,准备用CAD画图,先用UG画出立体图,然后用投影等作出2d图,反反复复改了好几次,总觉得还是有点别扭。内心里总是觉得一万个***随时呼啸而过。
说是设计,其实每年大概都是这些东西。学长的遗留物,以及外界势力看着毕业设计有市场随时介入。然后才有了旁边的人一劳永逸,花笔钱解决问题,这个后面再说。
画图的时候不能分心,如果分心,再去看的话,发现自己有些思路接不上,到时候才发现自己就像个傻逼似的只能站在一侧,大眼瞪小眼。而且,最后一个学期,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够安安心心地画图做设计,身边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什么辅导员开会啦,助学金贷款的学生去听报告啊,什么咱们院组织去XX公司参观啊,等等都是坑爹的事情。
说起去公司参观,其实更像是领导完成任务,组织学生去企业看看,如流水般,一个上午去几家,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下车后排队参观那一排排冰冷的机器。看着无心,观者无意,流水账般看过了几家公司,看到了一些民营企业,说是企业内龙头代表的现状,对于自己的前途多了份忧虑。
不仅学校里的事让自己头疼,身边的事情更是让自己忙的像狗一般。找工作的事情夹在在毕业设计中间。听说这家好去这家面试,听说另外一家好就去另外一家,总之忙来忙去,也是瞎忙活,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俩眼一抹黑的状态,幸亏自己曾经不曾落下太多,最终找到了一家。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毕业季不止毕业设计,穿插了太多太多,回忆里满满的东西。
说道画图,CAD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毕竟不行的话点点鼠标,解决问题,一条线,阴影、实线,粗细等等一会就可以调好。只要自己的框架搭好,其他的基本都是补充,所以,还是相对来说简单些的。
到了后面,需要A0到A4轮番出场时才是悲催时刻。
一块大木板,而且还没固定的场所,经常看着校园里背着书包,几张大白纸卷在一起插在包的一侧,看着面容憔悴不堪,更多的是几个男生在一起,中间可能零散地插着一个女生,那么你没有猜错,肯定是机械的,苦逼的一些,四年被图纸虐了千万遍。
大概经过一两个月后,大概都差不多成型了,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还没有开始,大神往往喜欢最后出场,然而更多的是自己想逃避开这份责任,于是催生了一个团体,学长挺身而出,解决了学弟的问题,掏钱交货成了不二法则,快则一两天,慢的话也就一个周,肯定搞齐活,价格800到一千,怎么说呢?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市场价,童叟无欺。
这些人还属于正常的,可恨的是一些人既不愿学习自己画,又不愿出钱买,所以到后面就出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去帮忙搞定。
作为一个伪学霸,自己的任务跟着别人还是可以搞定的,但是总在别人眼里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学霸,所以,这个时候碍于同学关系没法拒绝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事情,他妈的,你要在最后期限里多搞一份设计。
A同学,我俩关系怎么说呢?大学的时候考试都是我坐第一排他做第二排,于是苦逼的事情出现了,监考老师就在我前面,自己没法去抄,而A更是没法抄,所以A选择了挂科,而我选择了最后考试的时候突击。
幸运如我,大学没挂科。又一次差一点,但是平时分拯救了我。我并不相信那句话,所谓的没挂过科的大学时不完整的,我在我能力范围内不挂科很正常,为什么选择挂科,呵呵,一脸骄(jian)傲(yang)。
于是这次我也轮到了给A画图的责任。花了一个下午,理清了他的思路,然后着手画图,大概化了十几个图吧,大大小小的,基本全搞定,当然我说的是CAD图。小图的话以及零件图,让他自己搞定,或者我用CAD给他画出来,然后让他自己同比例弄到图纸上,看看太阳斜射到绘图室里的光已经异常柔弱就知道天已经快黑了。
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用学业上的智商帮其完成的最后一件事哈。
然后就是老师的集体审核,单个审核,评判,更多的是严肃里夹杂着期待,以及眼神里稍微流露的不屑(画的社么玩意。老师内心里肯定是这样想的。),不过大部分还是顺顺利利地搞定。
毕业设计大概就是这样,中间穿杂了太多东西,贯穿了整个大四末期的生活。有些苦闷,有些不舍。
似乎回忆里一切都会加了层暖色,那些回不去的年华里都是苦涩里加了层欢乐,那些人那些事,再也聚不到一起,在绘图室里吹牛逼,在宿舍逼仄的空间里讨论问题。
是的,那些都已成为了往事,而记忆里给它起了个名字——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