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吾道南来
37108800000049

第49章 出敌不意烽烟劲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下旬,大散关附近的青野原,宋军前线指挥部,吴璘也在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南宋军队下一步的军事计划。

四川制置使王刚中,坐在吴璘的左侧;川中名将姚仲,凤州知府杨从义,兴州都统司后军第二正将彭青、兴州驻扎御前军统领刘海、左军统领贾士元、统领王中正等人,分居左右两排。

“诸位,金军毁盟偷袭,攻占大散关,等于扼住吾军之咽喉,使吾等无法向宝鸡、凤翔一线进军,咳咳;因此,必须首先夺回大散关,才能在战略上取得主动地位,”吴璘侃侃而谈,对前一段敌我双方开打以来的胜负情况,以及所面临的局势,正在作认真的归纳与分析。

他的身体也感染了风寒,时而呛咳:“黄泥堡一战,虽然阻止了金兵的攻势,彭青将军夜袭宝鸡桥头的金寨,也获得了成功;咳咳,但作为正面进攻大散关的主力部队,杨从义所部却受阻于大散关下,毫无进展……”

吴璘已年满五十九岁,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字唐卿,少年时喜欢骑马射箭,跟随兄长吴玠攻城野战,多次获得战功,官至阁门宣赞舍人。

绍兴元年(1131),在箭箐关战役中,吴璘率部切断没立和乌鲁折合的军队,使他们不能会合,金兵被迫逃跑;此战吴璘勇立头功,被提拔为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东)驻军统制官;与吴玠在河池(今陕西凤县西南)的驻军,互为倚角。

兀术大军入侵,吴玠兄弟拼死守卫。金兵不停地变换阵形,时分时合达三十余次,吴璘都能随机应变;金兵到达神坌时,宋军伏兵四起,金兵大败,兀术被流箭击中而惊惶逃跑。

战后,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将吴璘提升为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兼康州(治今甘肃成县)团练使。

绍兴三年(1133),吴璘被任命为荣州(治今四川荣县)防御使、秦州(今甘肃天水)知府,管辖阶州(治今甘肃武都县)、文州(治今甘肃文县)。

这一年,吴玠在祖溪岭战败,这时吴璘仍然在和尚原防守,吴玠命令吴璘丢弃和尚原迁移到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东南),以此来防备金兵深入。

绍兴四年(1134),金兀术、撤离喝果真率领十万大军到达仙人关,吴璘从武州(今甘肃武都县东南)、阶州前来援助。

杀金坪一战,吴璘身先士卒,率部与金兵连续几天激战,杀得金兵人仰马翻,大败而逃,兀术、撤离喝从此多年不敢进犯四川。

尤其是金国大将撤离喝,这一仗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边逃边哭,大出洋像,在金军中传为笑话。金军将佐及士兵们,常在私下里,以“啼哭郎君”之名号,来讥称撤离喝。

吴玠因功升任川陕宣抚副使,进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二镇节度使。后来官至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

1139年,年仅46岁的吴阶,病逝在陕南前沿阵地仙人关,死后朝廷赠少师,淳熙年间追封为涪王,谥“武安”。地方官民为了纪念他,在他去世的仙人关专门给他修建一座庙宇,命名为“思烈”,用以寄托百姓的哀思。

吴玠去世之后,吴璘接任其兄,继续统领四川陕甘一带的防务,先后被任命为检校少师、阶州、成州、岷州(今甘肃岷县)四州经略使,奉国军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等等,开府仪同三司。

他们兄弟二人,虽是行伍出身,但在戎马倥偬中,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尤其偏爱史书,把历史上孙、吴等军事名将的兵法,都反复熟读,经典之处尽量记录下来,用以指导自己的军事实践。

他们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管理部队严而有恩,量能用将,官兵们都乐意跟着去赴汤蹈火,大有古代良将的风度。

“诸位,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吴璘在深入分析敌我双方军力对比的基础上,全面摸清对方主帅图克坦哈喜的真实战略意图之后,决定反过来与其玩一手“将计就计”的游戏。

他让杨从义率领一小部分军队,继续留在大散关进行佯攻,并且假戏真做,搞得昼易硅旗,夜增火鼓,深不可测,使得对方产生一种错觉。

而主力部队已经神出鬼没地向金国秦州、陇州、洮州转移,预备发起一场突如其来的攻击。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咳咳,总的一句话,就是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然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一举而战胜西路金兵!咳咳、咳咳——”吴璘呛咳了很久,终于把前面一席话说完,随即将手往左侧一伸,“诸位,下面有请朝廷的钦差、四川制置使王刚中——王长官,给大家训示!”

“啪、啪、噼噼、啪啪,”众将官稀稀拉拉地鼓了几下掌……“吴少保,”王刚中轻轻拍了拍吴璘的肩膀,以示关切,“这秦岭一带,早晚风大,寒气逼人,您之贵体,看来有些?——”

“还好,还好,”吴璘装着轻松地回答,“少许受了一点风寒罢了,喝过几碗姜汤,应该莫得事、莫得事的!咳咳。”

吴璘对金国和完颜亮的南侵野心,了解得比较透彻,在“绍兴和议”之后这一段难得的和平岁月里,他根据多年来和金军作战的实战经验,对金国军队的特点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并曾编写了《兵要》和《阵法》两部军事著作,虽然未曾正式印刷出版,但书中的片断内容,早就在下属部队和朝中有所流传。

吴璘认为,金军有四大长处:一是骑兵,二是坚忍,三是甲重,四是弓矢。

南宋军队要想克敌制胜,必须扬己之长而避己之短。譬如,利用分队阵形来克制金军的骑兵,用番休迭战克制金军的坚忍,用劲弓强弩克制金军的甲重,用远弓来克制金军的弓矢。

八月底,金国强兵压境,吴璘接到赵构的任命后不久,便因病而卧床不起。

为了不耽误川陕一带的防务,他与地方官一道,上书给朝廷,请求征调其侄儿——吴阶的儿子——京襄府元帅吴拱,回川顶替其职,或者另选他人,领军抵敌,但五次上奏都没被恩准。

九月初五,金国西路军五千余骑,不宣而战,乘虚而入,先声夺人,攻占大散关,并深入南宋境内三十里,游攻黄牛堡,守将李彦仙告急。

吴璘无奈乘坐滑竿,抱病上阵,来到自己昔日战败过兀术的杀金坪,亲自指挥作战。小试牛刀,便连得“黄泥堡”、“夜袭金寨”小胜的两分。

尤其是运用神臂弓来对付金国骑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日后的决战取胜,大大地增强了宋军士卒们的信心。

神臂弓是一种用脚踩踏机括而发箭的弓弩,据史料记载,最早是北宋年间,由西北地区的部落首领李宏,进献给宋神宗的一件兵器。

神臂弓的弩弓,用坚硬的山桑木制成;弩梢是檀木,干蹬则用铜铁制成。此弓身长三尺二寸,弓弦长二尺五寸,箭镞用熟铁打制,锋利无比;箭杆及羽毛,也长达数寸。

后来经过韩世忠等人的改进,神臂弓的射程,可以达到二、三百米之远,且穿透力特别强,入木可达半箭之深。

射手们在使用时,先用脚踏住干蹬,身体保持站立姿势,把箭矢放入箭槽,瞄准之后,腰、腹、腿、臂全身同时用力,然后开弦发射。

由于其射程远,穿透力强,而且非常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带进行防御作战时使用,使得金国的重甲骑兵们,纷纷被神臂弓射出的弓弩,穿透铠甲而落马身亡——如同后世之“狙击步枪”,令人闻风丧胆。

吴氏兄弟如同“双子星座”,其威名在金国很多将士中都如雷贯耳,对那些曾经参与过和尚原、仙人关战役的金国将士来说,吴璘更加是个永生难以磨灭的梦魇。

如今宋军又增添了神臂弓这样一种摄人心魂的杀器,使得那些装备精良、作战勇敢的金国骑兵,更是望而生畏。

因此,其领军游攻黄牛堡的西路军副元帅张中彦,在见识到了神臂弓的恐怖威力之后,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决定立即放弃原定目标,匆忙率兵撤回了大散关。

他还再三告诫下属们,轻易不要露面,生怕远处密林中,突然飞来一支利箭,被夺走了性命。

王刚中是位地地道道的文官,以前从来没有到过战场,更别说让他和南宋的将士们共同杀敌了。

为了避免自己遭受金军的弓矢袭击,上阵前让其下属,特制了一顶四周覆以牛皮的小轿,抬到这阵地上来,结果引得将士们哗笑不止。

听说此种兵器的厉害,他特意请士兵搬了一张到现场来,仔仔细细地观看了很久;不仅对神臂弓的神威倾佩不已,更为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精神而感动,对抱病上阵的主帅——吴璘,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诸位将官,”王刚中站了起来,他40余岁,讲话文绉绉的,“本官么,乃文弱书生一个,奉朝廷之命,前来川陕督军,如同‘猪鼻孔插葱——装象’;对于行军打仗,更加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祈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包涵!”

在场这些将官,绝大多数都是吴氏兄弟带出来的,能征善战,个个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过一些刀箭留下的疤痕,王刚中知道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他边说边打着拱手,几句自我调侃,稍微改变了一点大家的印象。

“适才,吴少保已经强调了许多,诸位久经沙场,立功无数,少保老兄,更是亦文亦武,精通孙子兵法,故行兵布阵,统归他一人筹划、调摆;祈望众位将官,勠力同心,严肃军纪,奋勇杀敌,凡立功者,从速上报,绝无半点隐瞒;若有闪失、谬误之类,本官愿负全责,绝无推诿!”说完,他还拍了拍自己瘦削的胸脯。

“好啊,多谢多谢!”吴璘能遇到一位和自己配合到位、关系融洽的文官同事,绝对是一种福气;他边说边带头站了起来,举手鼓掌,众将官也“哗哗、哗哗”不约而同地鼓开了掌……

绍兴三十一年(1161)九月十九日星夜,兴州驻扎御前军统领刘海、同统领王中正,左军统领贾士元等将军,率领三千骑兵,作为第一路突袭队,急驰秦州……

吴璘与王刚中等人,前去郊野,为突袭队送行……

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梁峁沟壑纵横,城墙依山而筑,易守难攻;玉泉名观及南郭古寺,掩隐于汉柏、唐槐林中。

傍晚,城北山寨,金国守将萧济与侍妾,还有手下几个心腹,正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些老弱病残的守卫,三五成群,凑在一起,正在玩掷“嘎拉哈”的游戏——用猪、羊、鹿等动物距骨制成的玩具。

萧济端碗持剑,醉意熏熏地边唱边舞:“金也有、银也有,我辈行乐须呀须永久——”

“好好!”“萧郎君,您真棒!”“萧将军,来来,小的们再敬您一碗!”“干干!”

“萧将军!”一名裨将匆匆走过来,有些神色忧虑地说,“你们喝了一个下午,怎么还没有喝完呀?”

“本官还、还没有喝、喝够呢,”萧济一把拉住他,“来来,你也喝、喝上一、一碗!”

“对不起,”裨将连连拱手,“末将不胜酒力!”

“萧将军,原为辽国降、降将,”一位心腹假借酒劲,故意挑拨,“每次你都不、不肯陪他饮酒,莫非瞧、瞧不起萧将军吧?!”

“哪里哪里,末将万万不敢,”裨将连连解释,“末将不过有些担、担心罢了!”

“有萧将军在,你担、担么子心咯,”那位心腹硬是塞给他一碗酒,“来来,喝呗,喝呗!”

“我们秦州城的三千劲卒,调往邻县去征集粮草,守军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裨将无可奈何地接过酒碗,“万一宋军,突然前来攻城,怎、怎生是好呀!”

“你说宋、宋军?”萧济有些趔趔趄趄,而又神色十分傲慢地,“他们那、那伙子兵将,跟赵、赵家老九差、差不离,胆小如鼠,懦、懦弱无能;哪回不是吾、吾军去杀、杀他们,来来来,你瞧得本、本官起,就、就把这、这一碗干、干了——”

“我、我,咕嘟、咕嘟。”裨将不得已而饮……

秦州城下,密林之中,刘海和王中正、贾士元三人,正在共同商讨攻城方案。

宋军将士们有的抱着干柴、秫秸等,堆积到城墙跟下;有的张弓搭箭,握刀持矛,严阵以待……

夜幕降临,城外燃起熊熊大火,整个秦州城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萧济与心腹们匆匆搁下酒碗,在烟雾弥漫中,捂住口鼻,探问城外的敌情……

南宋军队发起了总攻,有的架起云梯登城,有的借绳索攀岩而上,刀光剑影,浴血拼杀……

萧济仓皇失措,变成了缩头乌龟,带人死守内城……

二更时分,宋军将士高举火把,手持剑戟,冲入内城……

萧济与侍妾,从房中木床下爬出,乖乖地举手就擒……

刘海、贾士元和王中正等人,在堆积如山的粮草库前,组织兵士清点粮秣,打扫战场……

夜幕未退,彭青和张德率领第二支突袭队,誓师出征;吴璘与王刚中等人,携酒送行……

方山原(今陕西宝鸡西),位于大散关、宝鸡以西,陇州以南,瞰临渭水,控扼着凤翔与秦州之间的交通要道。

彭青兵临方山原,让士兵用箭,把招降书射向方山原的金国守军,但很久不见回音……

招降失败,彭青下令摆开阵势,对方山原进行猛攻;彭青身先士卒,挥剑进击……

骑兵与步卒,一掩而上,远射近砍,挑的挑,戳的戳,战斗非常惨烈,彼进我退,状如潮涌,从早到晚,连番厮杀,金兵终于溃败……

方山原失守,陇州南大门洞开,彭青和张德率部乘胜追击,又向陇州发起了攻击……

夜幕刚刚降临,陇州城已被攻破,残余的金兵在守将带领下,展开巷战,边杀边退,最后逃至陇州城内的凉楼之上,仍然继续抵抗……

彭青和张德派人招降未果,积薪烧楼,许多金兵将士来不及逃遁,在熊熊的大火之中,化为灰烬……

宣抚使吴璘等人,率部至洮州城下,洮州知府阿林哲的妻子——包氏,率同知、昭武大将军鄂啰延济与官吏军民,出城迎降……

吴璘宣诏,任命包氏为令人;阿林哲从北界军前回城,被吴璘授予洮州同知,赐姓赵氏……

兰州汉军千户王宏,与其徒鲁孝忠等,率所部官兵,击杀兰州刺史、安远大将军温敦乌页,及镇国上将军、同知兰州富察纳等;率骑兵五百、步兵二百,前来归降……

吴璘承制,授王宏为武功大夫、知兰州,统领熙河军马;鲁孝忠为秉义郎,同知兰州……

兰州城门,一些百姓正在围观宋军张贴的告示,有人在大声诵念:“檄告契丹、西夏、高丽、渤海、达勒达诸国及河北、河东、陕西、京东、河南等路官吏军民:金狗强兵压境,铁蹄践踏,生灵涂炭,烧杀抢掠,罄竹难书;尚赖股肱爪牙之士,文武大小之臣,戮力一心,捐躯报国,共雪侵凌之耻,各肩恢复之图”……

“三省、枢密院奏招纳归正人赏格如下:应接纳金人万户或蕃军千人者,补武翼郎,下至蕃军五人、汉军十人者,补进勇副尉,凡十等。如蕃、汉签军自能归附者,并优补官资。有官人优加升转,仍不次擢用。特降黄榜,晓谕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