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幽州,小迁发现这里不仅仅是繁荣,而且还防卫森严。高大的城墙下,布置了许多的士兵,他们手持长矛,精神饱满,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不知何人带出来的兵,军容和军风倒是不错,小迁心想。马车渐渐地行到城门,有士兵拦截下了前进的马车,看来是要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了。萧才从马上下来,对着一位类似领头的士兵说:“军爷好!这里面都是一些交易用的布匹和瓷器,您请检查。”说着,命人打开马车里的箱子,让士兵检查。在士兵的检查通过后,萧才的商队才允许进城。进城是不允许骑马的,所以商队里的人都徒步进城。
虽然小迁明白此时的幽州是北京和河北之间的一带地方,但是还是完全认不出幽州城的样子。小迁随着商人们走进幽州城内,一路上都有络绎不绝的行人走来。自从来到唐朝以来,小迁一直待在萧村,见过最多人的地方应该就是附近县里的集市了,可是还是不及这里的百分之一,可想而知,这里的人口密度有多密集。小迁看着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在吆喝卖东西,有的在聚众说书,有的在讨价还价……心里突然浮现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看着小迁四处打量的样子,萧才慢慢地走到小迁身旁,为小迁介绍道:“小迁啊!这就是我们的大本营,幽州。这里虽然不比都城长安名声显著,但是它的商业发展绝不会亚于长安,而且它还是军事要地,这一路上,你也看出来了吧!”小迁虽都知道幽州的信息,但还是谦恭地对萧才说道:“多谢萧才叔叔提点,小迁受益匪浅。”
看着这个年龄刚过十二岁的少年如此的知礼数和听话,萧才也是感到十分欣慰,然后细细地为小迁讲解起幽州城的城市分布和自己商队的商业打算。幽州城十门中有八座为外城的城门,即每面城垣各开两座城门,另外两座城门为幽州城的商业活动“市”上进行的门。现在,他们所走的只是幽州城的外围,但无论内外,幽州城内外都设有“市”(各类店铺),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了米行、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屠行、肉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椒笋行、炭行、生铁行、磨行、布行、绢行、小绢行、彩帛行、绵行、幞头行、新货行、杂货行、靴行等。经营的丝织品除幽州自产外,还有来自外地的产品,市场上还有锄、铲、犁、锤、刀、钩等各种金属工具及生活器皿。幽州城里不产茶叶,市场上出售的茶叶都由商人从南方贩运过来,这反映了幽州和南方的联系密切。幽州居住有众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北方契丹、靺鞨、新罗、突厥、高丽人,与汉族杂居共处。在当地从事商业活动的除汉族商人外,也有不少“商胡“。
而萧才重事的主要是布匹和茶叶方面的生意,这次是帮一个朋友,所以带来一些瓷器来卖。萧才在幽州城也有五年的时间了,他认为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非常适合这样商队的发展。所以,他广结这里的人脉,商行的事业也算稳固了下来。这里虽然有不少的外来民族,但是他们都懂得汉族的文化和语言,所以交流起来也很顺利,这样让双方的商品得以顺利地交易流通。
萧才在对小迁讲述完这一切后,便从小迁的身旁离开,到前面去指挥商队的行进了。小迁在慢慢地走的同时,也在细细地思考着——如何才能把香水制作出来,这是自己改变历史开始的基础。原料是个大问题,幽州城这里地处北方,有许多香味浓厚的花都不能在这里生长,只能先放一放了。等着下次萧才叔叔要去南方做茶叶的生意时,自己再请求跟去,然后才能施行香水制造计划。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任重道远啊!
想着想着,才发现商队已经在一间大宅子面前停下来了。小迁也急忙回神,跟着人们停下来了。原来是到目的地了——萧家商行,一个牌匾高悬于宅子的大门。这是一间大约占地两百平方米的宅子,前面是大厅,专门用来接待客人,交易生意的;后面是一个仓库,用来放置货物的;中间有一些房间是用来让商行的伙计居住的,而有一些则是用来办公事的。而萧才的家则是别处的一座小院。
萧才在安排好商货的事后,便引着小迁向商行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