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间有正道
3706700000272

第272章

他听了贾大昌的自我介绍,满脸堆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忙着叫老婆烧水泡茶。贾大昌望了一眼他破大桌上还有一小堆鸡屎,大板凳上蒙着一层灰,皱了皱眉头制止他烧水,说马上就走。接着向他打听周扣水,周扣安笑着说:“扣水昨天去他姨妈家了,估计明日该回来了。你就在我家凑合着住吧。”贾大昌说:“他回来了,请你告诉他,我住在浮春饭庄二楼三号房间,要他一回家就来见我。”说完转身就走,一秒钟也不愿停,周扣安跟在后面将他送出村。

贾大昌回到旅馆就睡,心里感到憋闷,想去找贾忠,又抑制了这个念头。他寻思:贾忠如寻到了线索,肯定会去亢州,他不去亢州,就肯定没有头绪,既然如此,何必再去找气生呢?不如等见了周扣水,要他安排十来个人去打探甄家人。只要知道甄家人住址,就请付家兄弟来捉他几个人拷问拷问,还愁找不到甄大牛的后代?

想到这里,他烦闷渐消,可忽然想到断绝了关系的三爷爷,觉得三爷爷迂腐无能,只知道孔子、孟子,不知道宗族、亲情。德远叔呢?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不明世情,没有亲情,比三爷爷还要迂腐,只知道“子曰:学而时习之。”敬梅妹可是个知书达理,善恶分明,秉持孝道的人呀?她初去广州时,不是信誓旦旦,要报杀父杀兄之仇么?怎么几年后连丈夫被杀也不思报仇,反而说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混账话,竟然同母亲、哥哥翻脸,领着孩子投靠三爷爷呢?是否读书读多了的人,就都是这副德性呢?他实在想不下去了,又烦闷起来。

他跳起来准备去房间外面转转,刚打开房门,碰上堂倌送开水来。堂倌笑嘻嘻地说:“客官也姓贾,是好姓呀!”贾大昌下意识地问:“怎么贾姓是好姓呢?”堂倌炫耀地说:“客官不知道?高城举人塾师贾庆发前两个月仙逝后,高城万人送葬,贾家死对头甄家四百多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吊唁、送葬,前头六个青年扛着挽联,紧跟着几十人哀乐队,接下去是几十人放爆竹的队伍,再下去是整整齐齐的四百人队伍,个个都戴着白布巾,人人都悲痛万分。这些日子,人们都在谈论:甄、贾两家只是少数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在互相仇杀,多数人是相亲相爱的,毕竟都是大甄村一个村庄人嘛!”忽然,堂倌“哎哟”叫了一声,说,“光顾着同客官说话,竟忘了回炉房烧水了!”说着,拎着大水壶匆匆离去。

贾大昌不由自主地直向三爷爷家走去,半路上似乎清醒了,赶快折了回来。路经稻花酒店,他进去坐上屋角的一张桌位。堂倌来了,他点了两个菜、一个汤,要了半斤米酒,独酌起来。二两酒下肚,他特意喊来堂倌,向他打听贾庆发去世的事,堂倌叹道:“贾老先生是个好人哇!高城好多男女是他的学生,送葬那天,自发跟随灵柩的至少有一两万人,出了东门,灵柩已到五里冈南麓下葬地,送葬的还有一半未出城。送葬的哀哀哭泣,天空中骤起阴云。人们都说苍天为之哀恸。特别是青龙山那一带甄家人,吊唁、送葬的四百多人,个个白布巾,人人哀痛。高城人说了多少天,说甄家对贾家很是有情有义,据说甄家头里人甄大牛的小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外孙子十六个人都参加吊唁、送葬了。高城人都说甄家人是大英雄的气度,说甄家如有人驾鹤西去,贾家就不一定有人去吊唁、送葬了。咳——”堂倌无比感叹地走了。

两边占窗的两张桌子上各有三四个喝酒的人,靠近贾大昌桌子的南窗桌上一个五十来岁的人听了堂倌的话,似乎来了肝火,说:“贾家能有甄家人的气量?甄家不仅四百多人来吊唁、送葬,还送给贾家祭仪四百块大洋,四百多人露天宿了一夜,一口水也不喝贾家的,甄家人说不能给贾家增添麻烦。”“不错,不错。”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说,“听说大英雄甄大牛师叔的孙子王不凡夫妇,还把贾庆祥孙女儿贾敬梅的儿子接到大王村学习武功,不收学费,还管吃管住也不收费呢!甄家亲友是何等气概呀!”他们这张桌子上高谈阔论,引得酒客们纷纷议论起来,人们都竭力赞扬甄家,不少人在夸赞甄家时,大骂贾家为富不仁,虐杀甄家,以致甄家愤而报仇。贾大昌气破了肚皮,但不敢反驳,他知道众怒难犯,弄不好会被毒打一顿。他不愿再听下去了,喝干最后一杯酒,就喊堂倌结账,匆匆离去。

贾大昌离开后,周扣安就去报告王大铁,王大铁叫王大钢立马划船去请周扣水。

周扣水到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时。王大铁、周扣安已将酒、菜准备好。王大钢喊饿,于是几个人茶也不喝一口就喝酒吃菜了。大家边喝边谈。周扣安将他和贾大昌会见的情况细说了一遍。大家决定,明日吃过早饭就去大肚汉饭店找李爱武商量,之后,周扣水去见贾大昌。

翌日早饭后,王家兄弟和周家兄弟来到大肚汉饭店,同李爱武夫妇、李传根夫妇、马大文几个人商讨起来。大家认定贾大昌此来必是为贾家报仇事,具体举措须待周扣水同他会见后方知。于是大家决定:周扣水立即去见贾大昌,弄清他此来目的、举措后就回来边喝酒边商讨。周扣水走后,李爱武叫马大文把贾忠请了来。

约莫十一点钟,周扣水就回来了。周扣水将贾大昌来意说了一遍,最后说:“贾大昌要我三天内找十个可靠的人,每人暂发一百块大洋,限一个月找到大甄村甄家人住地。找到后即去亢州报告。”

马大文愤怒地说:“庆父不死,鲁难不已。依我看,杀掉贾大昌,再去亢州杀梅晓丹全家,省得许多麻烦。”甄思兰说:“不可!任何事,一旦做过分了,就要引起世人反对。贾家害人掠物的路告诉我们:失道寡助。我们遵照‘二义王’的遗训,坚持走正道,结果是:得道多助。我们感化贾敬梅,去贾庆祥家吊唁,给贾庆祥送葬,赢得了高城人由衷赞佩。贾家个别人作恶是个别人的事,受到严惩是理所当然,但不能殃及无辜。古人搞的连坐法是蠢人想的蠢法,是不得人心的;某家出了一个坏人,就说某家所有的人都是坏人,这是极其错误的。就拿贾家来说,贾庆祥及其子孙不都是叛离贾家而走正道吗?贾敬梅报仇之心那样急切,在道义、情理的感召下,不是幡然悔悟,携子走正道了吗?汪子华在大王村正气的熏陶下,决不会走贾云、汪立人的路。大家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