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与孩子一起成长
3699700000016

第16章 习惯养成:习惯是慢慢养育起来的(3)

家长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是旗帜,就是方向。因此只要家长爱学习,孩子必然会潜移默化地爱上学习,所以家长首先要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并用我们的行为去感染孩子。其次,家长还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在硬件上打造一个属于孩子私享的学习空间,使其感受到学习条件尚好,同时要主动为孩子购买相应的书籍;在软件上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问候中带着鼓励,督查中体现关爱,使孩子感到读书能得到家长的赞誉,心情得以愉快而舒畅。再次,孩子自身是关键,要使其对获取知识感到快乐,而不是烦恼,这就需要日复一日地培育,年复一年地促进,使其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并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必然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育孩子成功与否,不在乎付出多少,关键在方法得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这样我们的育儿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为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变学习为人生中的信仰,使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我们采取很多方式来引导他,比如在给他讲题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告诉他,多学习就会找到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竭力让学习在他的脑子里扎根;当周末空闲的时候,我会带他到附近的书店,一起看看书,让他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每当晚上的时候,我会提醒孩子,与自已一起看看课外书籍,尤其在辅导他学习的过程中,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以此赋予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习的快乐感,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总之,让孩子在环境中得到濡染,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并让他潜移默化地养成一种读书习惯,这是我在育儿过程中最想办成的事。当然,我所想要的,不仅仅如此,而是希望孩子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才不会为知识贫乏所困扰。

智慧点经:学习也讲求境界,最高境界当是一种信仰。倘若学习成为我们的信仰了,自然就会变成我们的一种行为自觉。

小子学会卖水果

总体上讲,儿子读书习惯不错,特别是理解接受能力较强,作业完成的速度相对较快,但小孩子玩性还是少不了,因此学习主动性相对差了一点,自然缺不得父母的督促和帮助。比如说英语吧,学校老师没有把作业列为家校互动内容,我们掌握不了孩子学习进度,监督起来就没有目标。只是凭我们的经验和直觉,英语不早读是不行的,可孩子就做得不够,当第一单元测试下来时,仅仅考了91分,小子知道要挨批,便学会了卖水果——把好的摆在前面、坏的放在后面。

孩子回到家中,没有急于把英语测试结果告诉我,而是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彩色的纸条,且十分沉着地告诉我,这是学校发的喜报。是什么内容没敢说,自己研读过管理心理学,从他的表情一看就知道,肯定下文是令人不高兴的事。我接过喜报一看,是数学得了100分,老师发的一张表扬信。紧接着我问道,其他各科的测试情况呢?他怯生生地告诉我,语文还没有考试的,英语得了91分,老师叫家长在卷子上签字。

我一听气不打一处出,平时叫他早起读英语,而且把收录机等都准备得好好的,可小子从来都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加之老师没有纳入家庭作业之中,他就更是没有学习劲头,叫他读书总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这心不在焉的态度哪能学好英语呢?亏得我平时还鼓励他要好好学,将来和国际友人交往更方便,结果他小子就是这样用功的。客观上讲,孩子的考试结果我不气,这个根本不重要,关键的是学习态度,才是最关键的管长远的。

在我的学习经历中就是如此,有时候考差了点,自己会由此重视起来,往往还能从中受益,因为能够从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比如我学习用功不够就学不好、我在这个方面掌握不牢就不行等等,然后便会从这些方面去强化,同时可以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反复夯实,自然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好,也正是我原来对他得100分忧思的道理所在,但前提必须是懂得修正和努力,不然就会越来越差、适得其反,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我们想见到的。

这样一来,我终于找到了教育的着力点,然后问他早上不读行不行,读时不记又行不行,针对其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一地指正了出来,他自然只有点头的道理,再也没有过去那种嚣张劲了,大人说一句就要辩解一句。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终于出了状况来,因此他学会了卖水果,把好的成绩放在第一排,想让家长看到高兴点,自己就会少挨一些批。

卖水果归卖水果,问题还得归问题,我绝不会一棍子打死,把一次考试看得过重,但对他一直以来的学习态度倒是特认真,因此严厉地指出了问题和改正的方法,希望以此能够改改其自以为是的态度,树立起勤奋、认真的学习习惯,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否则,不用功于学习,或继续读望天书,学习成绩是好不起来的,能力是得不到提升的,成长也不会是快乐的,因为没有知识的人,拿啥本领立足于社会呢?

智慧点经:态度决定效果,假如你用心于学习,学习也会友情馈赠,以好的成绩对你的付出给予回报。

哪些事情更重要

能不能充分地利用时间,能不能积极地发挥优势,能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这一切都取决于判断力。而父母有时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我们不可能始终尾随其后。而要培养孩子的判断力,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更重要。

当我们看到孩子津津有味地玩游戏时,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外面玩耍得龙腾虎跃时,当我们看到孩子沉醉于小人书里时,总会觉得是孩子错了,没有把父母认为该做的事情落实好,尤其没有记住父母反复强调过的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其实,客观地讲,孩子错的几率很大,因为孩子在判断力上远不如成年的你。有时候是我们错了,甚至于是以错误的方式在解决正确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努力地去克制,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其实,上述的一切问题和现象,归结起来都是孩子学习方法的培养。我在育儿的过程中发现,要解决孩子学习方法问题,父母不应该是见子打子,也不应急于求成,而是学会理性地面对,用思想去影响作用孩子的成长。具体地讲,就是要教给孩子方法,不断增强孩子的判断力,使其懂得如何去选择决定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方式。比如在完成了作业的情况下,玩玩电脑、打打游戏、和小伙伴互动,都是有益的,因为在游戏中在玩耍中,孩子同样可以学到科学知识,掌握与人互动的基本常识。唯一要引起父母关注的是,时间上一定不能越过那个“度”。反过来想想,假如我们一味地把孩子关在家中圈养起来,其结果又如何呢?这个结果不用我们去思考,就可以轻易地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来。

我们在育儿过程中,倘若把一些价值判断标准告诉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去选择取舍,而父母当好执行落实的监督者,像朋友一样适时地提醒孩子,则不仅有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使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真正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独立思想的人。

所以说,我们教育孩子,父母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哪些事情更重要”,然后在该用的地方派上用场,时不时地提醒孩子去判断和衡量,我想比我们时时处处都给孩子找问题提意见更奏效。

智慧点经:重要的事情先做,但关键的还是要有行为的自觉。

成长的惯力

成长是可用力学原理来分析的,就像物体在行进中的规律一样,前进力量越大惯力就越强,这是我对人生成长过程的深切体会。由于人的成长存在着惯力,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应从小抓起,用正确的方式去激励他,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怀。

郎朗从小就爱唱爱跳,并且干事很执著。3岁的时候,父亲便引导他学习钢琴,使其踏上了追梦之旅。郎朗尽管很有音乐天赋,但学习钢琴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他9岁时来到北京,勉强进了一所小学。第一天,钢琴师只教了他一段简谱,便摇起了脑袋:“这孩子,脑子比一般人笨,反应也慢,肯定上不了中央音乐学院,趁早改行吧!”性格倔强的他当即与老师争了起来,父亲怎么也劝不住,师生俩闹得不欢而散。父亲数落着这些年辞职、卖房的背井离乡生活,非但没有激发郎朗的热情,反而使其决定搬师回乡。就在准备离开北京时,他们接到一个通知:郎朗所在的小学办晚会,老师指定要他去弹奏一曲。郎朗正在气头上,因此坚决不从,说不想再摸琴了。在小伙伴的热情邀请下,他才勉强走上舞台。那天晚上,郎朗流着眼泪,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弹奏了几支中外名曲。台下的听众掌声四起,久久没有停息。从此,他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我要学钢琴!我一定要学好!”就是这执著的学习信仰,使其两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10年后成为了中央音乐学院最年轻的客座教授,并被誉为“百年不遇的钢琴天才”。

我在组织部工作期间,有一位兄长调任市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分管党务政工。他在管理上很严格,没想到一年后届中考核,单位同事对其意见特别大,让我们都感到特意外,因为他在组织部时作风可谓正派,于是前往乡企局,一调查才发现,原来乡镇企业局工作业务量不大,因此职工管理松散,职工迟到早退是常事,甚至有事说声都可以不来上班。我的同事去后,仍旧习惯以组织部的作风来考量,自然就看不顺眼,于是研究制定了一套制度,把职工都给管得不如以前自由了,因此大家对他产生了意见和看法。当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都是未曾想到的,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管理课,自然组织上潜意识地给予了肯定,便将其调到了另一个单位工作。

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所体会,从小学开始当班长,再到重点中学,面对的是全市优秀学生大本营,加之自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问题,起初成绩有点跟不上第一集团,道是追赶成绩的使命感自然而生,迫使自己勤奋学习,并不断改变学习方式,使成绩慢慢地蹿了上来,到后来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圆满地告别了中学时代。到电力学校后,学习的格局有了改变,不再是中学时期只抓学习,在抓好学习的基础上,还有大量的社会活动,特别是担任学生会主席后,社会活动更多,但我并没有因此影响学习,也没有因学习而不参与社会活动,真正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使自己带领的班集体获得了地方表彰,并因学生工作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这些社会工作经历,使我提前感知了社会生活,也使我拥有了较强的执行力。后来细想,这或许就是成长的惯力。

客观上讲,成长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习惯逐渐养成的过程,因此说成长是具有惯性的。俗话所讲的“从三岁看到老”,或许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郎朗到同事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人的成长是存在惯力的,假如你坚持以优秀的标准要求自己,你就会慢慢地走进优秀的队列。其实,现实社会中寻根溯源尤其是修家谱的现象,就是成长惯力之具象。不过有一点需要正确理解,惯力并非都是正面的,其宛若一把双刃剑,假如是坏的习惯将会影响一生,即使是好的习惯也不全有利,比如我有感受,从小的孩子王经历,使我内心多少存在一点优越感,于是就给人有点清高的感觉,这就不利于成长。因此在教育孩子时,假如父母从小能适当给予孩子人生规划,并积极地帮助积累相关知识,其在成长道路上就会走得轻松,因为他从小就开始在一步步地夯实着行动的基石。

智慧点经:给孩子适度人生规划,用心为孩子提升综合素质,必然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性格成功学

说到性格,我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我的性格有双重属性,即可动也可静但以静为主,即能为也不为且以极限为主,追求好则尽力而为反之不动其心。具体而言,在行事过程中强调自我的主张,假如自我思想能够得到彰显,则会穷尽力量把事情办好,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仍旧愿意且能把它做得精彩。相反,假如自我理念得不到体现,则会自觉放弃为之,将思想隐藏于心,把静观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所以说,为与不为是性格的驱使。比如当年从事组工信息,看似一项简单的工作,由于领导特别信任,给予我一定的自主权,因此用心去经营和谋划,通过建立工作机制、营造外部环境,尤其引导领导内心评价体系的逐渐形成,从而使组工信息实现了全员化,连副部长都在带头写信息,自然把极为简单的一件事做到了极致的程度。我想,尽管有关联因素的促成,包括领导的重视、系统的要求,但如果没有自我的努力作为,工作绝难有当时的起色。

这不是我的一句空话,就说同样的工作吧,当我到宣传系统工作后,由于上下都对信息工作不够重视,很难激发自己的激情,再后来子系统比较重视宣传工作,加之分管领导注重发挥我的优势,使我的激情再度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于是我根据工作实际,在抓好工作推进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宣传信息工作,又使自己负责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认真反思成长之路,觉得性格没有好坏,柔美的性格会圆润关系,刚毅的性格也能凝聚人心。一个人能不能成事,绝对不是性格的本生,而是自身的综合素养。于性格来判断的话,则需要主动去寻找姻缘,认真做好性格的融合,既要把相同性格的凝聚起来,同时又要学会妥协,努力融合不同性格的人,我们才会有强大的成事力量。或许这正是整合资源的一个突破口,我们不妨在性格粘合上去努努力。

在教育孩子上,我是秉持这样的理念,而妻子特别注意孩子性格问题,在外面说话调皮了会说缺乏教养,做事胆子小了又会说没个性……后来我在清华大学培训时,有教授主张“男孩要粗养”的理念,由于我正在研究孩子教育问题,便与其进行了专门探讨,结果发现与我培养孩子性格的思想不谋而合,即要顺其自然,不断挖掘个性张力,往往会收到奇效。

智慧点经:要做有个性的青年,但也要做合众的青年,才能成就事业、掌握命运。否则,个性就会跳出来,坏掉我们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