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空中飘荡的雪花,和呼啸而过的冷风,让这个冬天格外的冷。
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大家最大的愿望,
莫过于在屋子烧上一灶暖人的炉火。再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抵御屋外的风雪。
南方,已经差不多十多年没有下雪了。
今年却出奇的下了一场大雪,厚厚的雪花,让大地裹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房梁上那些冻成冰柱的冰雕,成孩了子们玩耍的玩具。
长沙城内,在这个寒冷日子这,住在平民窟里面的百姓们,并不像往年一样,拦着孩子们不让他们外面嬉戏。因为因为他们没有冬衣,容易生病。
生病吃药,对于吃一顿饿一顿的贫苦的百姓来说,那不过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可从复国军打下长沙城后,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狗官都被打跑了,复国军给每家每户送去了一袋白花花的大米,和几斤棉花。
让大家高高兴兴的,过着完这个冬天。孩子穿着暖和的棉袄,在雪地里,欢快的堆着雪人,打雪仗。而屋里大人们在闲谈的时候,脸上都洋溢这兴奋神色。
虽然,大家祖祖辈辈都在田里刨食,可是种了一辈子的土地,到头来却不是他们的,幸苦劳作一年下来,大部分的粮食,都成了贪官污吏口中的收入,以及地主家地租。
最后留在他们手中的,只不过是可怜的几斗粗米。现在那些作恶的地主、和仗着鞑子势力,危害乡里的汉奸都被复国军杀了,并且把复国军把那些土地都分到了百姓的手中。
望着自己祖祖辈辈,梦想中的土地,许多人都捧着那张薄薄地契跪在了县衙。
百姓们是最善良,和最容易满足的人群,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全家一年都能吃饱饭,儿子能上学堂,能光宗耀祖。现在复国军把这一切都给了他们,他们的心里已经站在了复国军这一边。
这复国军的招兵令一开,无数的百姓把自家的孩子纷纷送到了县衙。在短短的时间内,复国军就在整个湖南招了十五万人。当然这些人都还不能算着是士兵,只能算着预备兵而已。
“唉!要是复国军早一点打来,咱家老爹就不会饿死了。”屋子,一个想起明年就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里的老人来,去年的冬天里,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孩子的爷爷,被饿死在了床上。
一想到这里。他的眼角不禁湿润了起来。要是复国军早点打来的话,他爹就会饿死了。“狗剩!你就不要伤心了。这都是命啊!”旁边的闲谈的人,劝慰到。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谁家有个事情,大家谁不知道啊!想起老汉这么好的,却被饿死在床上。想想都觉得心酸。
“都怪那些该死的鞑子!不顾咱们老百姓的死活。真他吗不是东西!”其他人也跟愤恨的骂道。“就是!要不是老这把老骨头不行了,我也却复国军参军去。”
提到这,大家顿时收起了哀伤的情绪,兴奋的讨论着着征兵的情况来。“我的乖乖。老王家那小伙子被征兵的县官大人看上了,立马发了三两银子和两袋大米的安家费,据说每个月,还能得到一两银子和两斗米的饷银勒!”那人想起那定白花花的银子,和两袋大米,脸上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哈哈!怎么你羡慕了?那还不赶快,据说这次征兵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已经让我家娃前天就已经报名了,而且已经选上了。”旁边的老者,抚须得意的笑道。
“怎么了,赵老头,你不是好男不当兵吗?怎么让你家二娃去当兵呢!”那人面露吃惊的问道。以前这个赵老头,对当兵的不屑一股,今天怎么想起。送儿子去当大头兵。这让他感到十分的诧异。
“哼!那是以前。让我的儿子,给鞑子当走狗。老子才不呢!现在复国军打过来了,咱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如果鞑子打回来了,大家还不有得受的鞑子和地主老财的欺压。”赵老汉冷哼骂道。
在场的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个理,要是鞑子打回来了,咱们分到手上的田地,还不得又被鞑子抢回去。
想到这里,家里有男丁的匆匆告辞离开了。他们要送儿子当兵,保护自己到手的土地。
这就是民心所向,何谓民心,就是为大多数百姓谋福利。这样才能的到大多数百姓的支持,就是鞑子在打过来,也讨不了半点便宜。
长沙城大元帅府内,匆匆忙忙黄老头兴奋的跑进了李江源房间。“哈哈!大喜啊!主公真是鸿福齐天啊!从各地传过来的消息,咱们分田地策略刚刚完成。各县的招兵任务都超额完成。根据主公的意见,都是身体倍棒的壮小伙。这下我复国军的军力,翻了一倍多。以后对付起鞑子来,咱们心里多少有些底了。”黄老头拿着各县拿来的统计数据,兴奋递给李江源道。
自从进驻长沙城后,诸事繁杂,李江源为了任命各县的县官,和分田事宜忙得头昏脑涨的。
攻城略地容易,治理一个地方却是很难。为了下面这些县官空缺,李江源不得不,让讲武学堂文书部,加紧培训了几批学员。
火速上任,这些人都是思想忠诚,才学兼优。差的就是历练的机会。李江源相信只要给他们几年时间,他们一定都是很好的一方父母。这才减轻了李江源的压力。
来到长沙后,李江源就任命黄老头,为整个湖南的民事总调官。当起了甩手掌柜,想起那些厚厚的账册。李江源就一阵头疼。反而是黄老头干得有滋有味的。
“呵呵!这些人还是壮丁。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大仗,只有经历了几场大战,他们才能算是真正的士兵,现在把他们派上战场,基本上就是送命的份。”李江源放下手中的奏本,呼了一口气笑道。然后绕绕了有些发酸脖子,又问道:“胡老也应该快要回来了吧!等王大哥和大郎回来,咱们好好的开个庆功宴,大家好好的聚聚。”
“嗯!好啊!胡老弟,去督办分田之事,差不多也要回来了。”放下手中的名单,黄老头附和道,这段时间不见,他还挺想儿子的。一想起,胡喻仁满湖南跑的时候,心里一阵羡慕。那可是游山玩水的好事啊!要不是他年纪大了。早就和胡喻仁抢这个任务了。
“黄老你来看,我这个写得怎么样。”李江源站起身来,递给他一张白纸道。黄老头接过那张白纸,只见上写满了毛笔字。
看着看着黄老头嘴里,不禁读了出来:“天理昭彰,我汉家自前明覆灭后,鞑子灭我之昭然若揭。屠我百姓,占我田地。改我华服,禁锢思绪。
若干年后,汉人,将不负存焉。而满人,将独霸华夏。孰不可忍,孰不可忍!我汉家儿郎为何,要遭受如此劫难!呜呼哀哉!如今,本大元帅奉天顺命,誓为我华夏驱除鞑虏,复我中华。
望天下有志之士共享盛举,救天下百姓于水火,名流清史、扬名海外。………………….”
“好好,好一篇荡气回肠的锦绣文章,看得老朽一把老骨头,都热血沸腾的。主公,您说的真是太好了。”黄老头略略扫过,不禁怕案叫绝。这样的文章发出去一定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黄老过谦了。我也只不过想,快点把鞑子赶出中原,报家仇国恨而已。只是,光凭我李江源一己之力。恐怕很难,所以我才颁布这个杀胡令,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共襄义。”
李江源脸上叹息道。“国破山河落照红,江山如血缔人泪。有时候,我真希望鞑子能早些屠灭,让我华夏少流些血泪,能不用担心的生命突然被杀,活在温暖的阳光下。”
说到这里,李江源脸上充满了向往之色。如果问黄老头,为什么抛家弃业跟着李江源,报仇雪恨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李江源身上这种,敢为天下的豪气和胸襟折服了他。
他知道胡喻仁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才义无反顾的为李江源出谋划策,奔走四方。因为李江源是他们心目中,唯一能够拯救这天下英主,虽然,他现在看上去还很稚嫩,处理事情来有些犹豫,但这并不妨碍李江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主公莫叹,大仇早晚得报。鞑子折腾不了几天了。”黄老头,郑重的朝李江源施礼说道。
“好了,我没事。”李江源摆摆手笑道,“劳烦黄老把这些檄文抄录下,然后传阅四方。我要让鞑子不得片刻安宁。”
“是!属下这就去办。”黄老头答应,然后拿着檄文走了出去。李江源转身望着墙面上挂着的地图,这是李江源凭着记忆,画出中原大概的地图形状。
上面用木炭勾勒复国军的势力范围图,凭借着迅猛发展的忠义堂的势力,各地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到李江源的案头。只是现在忠义堂的情报网络还不能深入鞑子的上层。看来忠义堂的潜力还得继续挖掘啊!
***********************************************************************************************************************************************************************************************************************************88
京师,鳌拜府内。昏暗的油灯,随着窗外飘来的微风,摇摆着它婀娜的身姿。大清朝,现在最有权势的顾命大臣鳌少保鳌拜,
正坐在他的书房里,望着随风摇晃的油灯沉思着。这是他自从当上顾命大臣后,每当有想不开的事情。他就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点着盏油灯想事情。
没有想到,曾经在他眼中的一个小毛贼,竟然能掀起这么大的声势。而且,从探子传来的密报,李江源的复国军没有像其他乌合之众一样,攻下了大城,为了财物就自我火拼,最后化为无形。
反而,在湖南越发的站稳了脚跟,把进入湖南的几个险要之地,防守的十分严密,滴水不漏。这些年,大清昔日的辉煌,犹如昨夜水中花,平日赫赫显贵的八旗精锐们,竟然像纸糊的老虎般,轻易的就被李江源这小子,戳了一大大的洞。那些绿营的汉狗更不济。
光是听见复国军的名字,就能吓得屁滚尿流的。真是丢我大清的脸!“萨克素,现在的局势,你怎么看。”萨克素,隶镶蓝旗。现在八旗中,鳌拜自领的两黄旗和支持皇帝的两白旗各有一半的势力,两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让。
而萨克素隶属的镶蓝旗,附翼在鳌拜的手下。可以说,康熙和鳌拜的争权行动,已经处于白热化阶段了,只是双方都还有些克制,没有把矛盾放在明面上来。
鳌拜这面都是往日的功臣勋贵,因为鳌拜提出来口号是,分封土地,让昔日的功臣们在全国各地圈地驻守。
这大大的符合这些功臣的胃口,毕竟谁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土地多,相反,他们反而觉得为大清立下赫赫功勋,得再多东西都是应该。他们就像一群强盗,抢夺了别人的财物,霸占别人的田地,现在因为分赃不均而起了矛盾。
而康熙那个竖子,登基才过了几年,就大肆重用汉狗,那些狗东西,凭什么和咱们八旗的显贵们站在朝堂上。
康熙知道,自己手里没有多大的权利,和威望震住这班显贵,只能借用正白旗和两黄旗的矛盾,在借用汉官势力和鳌拜争权。只是双方的势力都差不多,暂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中堂大人,眼下各地局势颇有不稳之势。如果抽调各省驻军前去围剿的话,恐怕得不尝试啊!”萨克素想了想劝慰道。“发给三个藩王出兵的文书,有了回应吗?”鳌拜想了想有问道。
“有,只是平西王吴三桂回书,因为他要围剿前明余孽,不敢抽调兵力。而其余两王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萨克素回禀道。
“这几个老狐狸。”鳌拜听到这话,脸上并未半分的诧异,毕竟这些老狐狸谁也不是省油的灯。“难道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额!要不然就像蒙古借兵,或者提丰台大营大军前去围剿。”萨克素想了想说出这个唯一的方法。
“不行,江南是水泽之地,不利于骑兵作战。而丰台大营则是护卫京师安全,动不得。”听到这个主意,鳌拜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丰台大营是他自保的手段,要是丰台大营南下之日,就是他鳌拜人头落地之时。
鳌拜想了想,然后说道:“明日,你让兵部和吏部发文,让临湖南各省,抽调军队驻守各省边界,围堵叛贼,不能让局势有糜烂之势,等把朝中事务解决了,老夫要亲帅大军围剿。”
这时候,说完这话的鳌拜有股深深的挫败感,堂堂大清,竟然连支围剿叛贼的军队都派不出去。置于往日的八旗精锐,他鳌拜是不敢派的,这些人都是贵重瓷,轻易碰不得。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属下告退。”萨克素低声退了下去。对于刚才鳌拜说的话,他选择性的遗忘了。这些事,就让两位正主自己去处理吧!他们只是这两位正主的牵线木偶而已。
PS:郁闷勒!辛苦写了那么久。竟然收藏这么低。大家有推荐票的砸起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