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忆旧事遥望天涯路
李时深严肃的看着二姨太说:“您哪,先别问这个;回去后马上把那些个药都给停了!哪些个滋补品也都一并停喽。”二姨太见李时深语气严肃,这才感到紧张,忙不解地问道,“老先生,难不成我~我服错了嘛?不是说,服滋补品对调养身子有益嘛!再就是这身子好,才…才好生养啊?”
李时深叹了口气说:“唉,你这可真叫做病急乱投医啊!是药三分毒这话你该听说过吧?”二姨太立时想起了子嗣丹上的警示;李时深看着错愕的她继续说道,“这还只是一般的说法,摊上毒性大的那可是要致命的呀。再说了,这滋补品不是什么人都需要的。即使需要也各有不同;有的人需要补阳,有的人则是补阴,有的人则要补元,也就是所谓的‘营介调活’[医养堂认为,脏腑、筋骨、经络所需营养、药类、介质(即似现代医学中的肽酚、羟基之类的物质)不同。脏腑以营养为天,若有疾始可用药;筋骨营养介质兼而用之;经络则以具有导性极住的介质为养。因为经络走得不只在体内,也走体外(就如现代的无线传输或是定位遥控一样),正因此,人才有极快的瞬息反应。而且,经络形成于成年。故小孩步态随年趋稳,老人随年日浮并伴有经阻之痛。若营活不佳,介质损失,经络涩滞;如果过度,则形重神飘。故经络涩滞时,可用些燕窝、鱼刺调补,但如用哪些富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类的东西则不甚管用。——作者注]。”
李时深如此说着,并看了眼一脸的茫然的二姨太,忽然发现自己说的过于专业,便歉意道:“咿呀,‘学究’了,又说学究了。嗯,这样跟您说吧,这补品中大可分为滋补阴阳、调养精血、舒活经络与营介气元等。如人参、阿胶、首乌等可以补养阴阳之偏枯,而燕窝、鱼刺类则具有营介调活穴位、经络、三焦之元质。”忽然他发现又学究上了,便干脆归结道,“总之啊,没事就别乱服滋补品。不是说嘛药补不如食补,你记住这个就行。这是您药方,一个月后再来。下一位?”
二姨太还想再问,见李时深已喊下一位,只好欠了欠身子,边走边看手上的方子。走到门口,她见三姨太入来,忙将药方搁在身后昂首走去。
三姨太拘谨地冲李时深行了一礼后,便老实地站着;李时深客气地示意她说:“三姨太,您请坐!”并随意的问道,“您不是本地人吧?”三姨太扶着椅子慢慢地坐下说,“我自小就被人收养,那儿的人我自己也说不清。养父母只是跟我说,我是从一个破‘土地庙’旁拾回来的。当时还以为我活不过来了,因心口有点暖气就把我带回来了。别的他们从不提起,我也不好多问。”
李时深同情地看着三姨太说:“不问也对。不是说‘育有缘、养有恩’嘛。可不能忘了养父母的再养之恩啊!”三姨太颔首称是。李时深见她面色如水发萝卜似的苍白,把脉时觉其肤凉、湿黏,便疑为“体异”。李时深便进一步问道,“夫人月事可是季来或为更长?”三姨太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有见于此,李时深再一次替她把了把脉,然后缓缓的说,“夫人!看来您的调养要多费些功夫呀。”三姨太即刻显出紧张的神情,李时深忙安慰她说,“您别紧张!我的意思是慢慢来。”说着提笔蘸墨,思索一会开了个通调梳理的方子。他将方子递与三姨太,并叮嘱说,“您先服三剂药,六天后再来。届时,还得用针灸为您作一个疗程,约十二天左右吧。做完之后,咱再看看。啊,没事的。”李时深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可是三姨太仍不安的问道,“先生,我~我哪儿不妥吗?”李时深惟有宽慰她说,“您不要多想,也没啥不妥。让我说呀,你可是比二姨太健康多了。唔,先调养一段时间再看看。”三姨太越加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啥情况,便细问,可这时吴霸山扶着门框,探进半个身子。
他嬉笑着问道:“嘿嘿,望公,都看完了吗?”三姨太回过头来,把要问的话给咽了回去,嗫嚅道,“好吧!那我去了。”
吴霸山见她起身行一万福礼,低着头也不和自己招呼就默默的去了,便一脚跨进门来:“望公,俺…俺也想看看。哦,她咋啦?”李时深正想跟他说说三姨太的情况,便示意他说,“坐下再说。”
吴霸山拱手称谢,可他才坐下又忙走到门口对外面的太太们说:“你们先去取药,然后到牌门等着。”说罢回到座上,主动地将手搁在了小枕上。李时深为他把着脉,并看着他说,“吴会长,与同龄人相比您这精神气可不多见啊。”吴霸山见夸哈哈大笑,并急切的问道,“望公,哪俺的那些婆娘咋样?”
李时深笑指他说:“我就知道,您是为她们才心急着进来。”说罢,逐一介绍说,“金花无碍;二姨太因用药过滥,恐已伤了身子。”吴霸山先是一喜,接着气恼的骂道,“这娘们,俺叫她别瞎吃药,她就是不听。诶,真拿她没办法!”吴霸山摇头抱怨,忙又关切的问道,“哪三姨太咋样?”
“这三姨太嘛……,”李时深想了想,然后缓慢的说道,“还得等她服了药、施过针后才好说。不过…也许有些难调哇。”
“她是咋的了嘛?”三姨太在吴霸山心中虽远不及四姨太那样见爱,但比起二姨太要强得多,因而担心道,“出门时,连招呼也不跟俺打。”李时深同情三姨太身世与遭遇,便想着尽量用那些能让吴霸山听得懂术语与他说说三姨太的情况,因而他慢慢的说道,“她呀,或许是体…,唔,我这么说吧,她是因先天存有……”
吴霸山忙一旁表示说:“您是说‘体异’?”李时深见说了,一脸的诧异,他好奇道,“噫!这您也懂?”吴霸山意识到说漏了嘴,他可是答应过瘸郎中不得灸里镇提及任何与他关的事儿,便忙尴尬的掩饰说,“嘿嘿,俺是听…听俺哪故去的夫人说的。”
“您是说先夫人!”李时深怀疑的看着吴霸山,忍不住追问了一句,“是她跟您说的?”吴霸山顿被问得颇为局促。他既不能提及瘸郎中,又不想欺骗李时深。可权衡后还是硬起头皮掩饰说,“是…是她去世前,跟…跟俺说的。”为摆脱说谎的窘迫感,又忙主动的表示说,“望公,其实俺也不知道她是打…打那儿听来的?”李时深见他这么说便不再追问,而摆了下手说,“不碍事,不碍事。我也就是一问。”
李时深虽然是这么说,可其心中却不免勾起了那段痛苦的往事和对弟弟的思念。他沉默了一会,便又试探性地说道:“吴会长!据我所知,晓得此种医理的人可不多见哪!这位郎中能与先夫人说起这些,没准他和医养堂多少有些渊源呢?”吴霸山当然听出李时深的意思,可囿于对瘸郎中的承诺,他依旧装着不知的说道,“唔中,俺想也是。唉,可惜俺那夫人不在世了。”说着干咳了几声,又没话找话地问道,“噫,咋不见公子呢?”
李时深将砚台盖起,淡淡的应道:“他呀,出门了;每年都有这么两趟。这是祖上的规定,叫着跑郎中。”吴霸山即该恍然悟道,“噢!难怪四乡八邻都知道这儿的医养堂。”
因自己一再说谎,吴霸山感到愧疚难当。他站起身,拱手说道:“望公,俺吴霸山没别的本事,平生只晓得打打杀杀,但有用得着俺的,望公只管言语一声。吴某万死不辞!望公,告辞啦。”李时深起身相送道,“吴会长勿须客气!”又叮嘱他说,“会长,家去后莫要主动与太太们问这诊疗之事。做女人的都非常的不容易呀!尤其是这子嗣的事,要顺其自然,莫要过于殚思。哦,这殚思嘛就是……”
吴霸山不等李时深解释,便快言直语道:“俺知道,就是莫要日思夜想。”可他话一出口便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忙嘿嘿笑道,“这…这也是俺那先夫人说…说的。”李时深也点点头说,“嗯,我想也是!”吴霸山忙示意李时深留步,然后拱起手来一边称谢,一边快步的离去。
李时深慢慢地走到窗前,眺望向远方,自言自语道:“时渊啊!你在那儿?哥真的好想你啊!”李时深如此念叨着,泪水渐渐地模糊了他的双眼,而三十多年前的那段往事又一次撞击着他的心田。可他并不知道,他的弟弟——李时渊已准备领着他的革命一同志来趟灸里镇。
……
话说,当年黄太医的俩孙子黄守忠和黄守孝急急忙忙怕赶到了邙城,并摸到了瘸郎中的住所时,却发现自己还是来晚了一步。经打听他们追拿了几十年的李时渊竟叫山匪给绑走了。黄守忠和黄守孝兄弟俩闻说气得直捶胸顿足,身为二哥的黄守忠,咬呀骂道:“可恼可恼,太可恼啦!费了这么大的劲,竟让山匪给绑走了。他娘的!这下可咋办呢?”
小弟黄守孝却是平静地表示说:“二哥,依我看也没啥好恼的!我是觉得,不出几天准能抓到他。”黄守忠见说越加气恼的指着蜈蚣山的方向说,“咋的,你想进山抓人?”
“当然不能那样!”黄守孝不满的瞪了一眼生性暴躁的二哥说,“你想啊,山匪绑一个郎中图啥呀?”黄守忠顿时烦躁的吼道,“废话!当然是给抓去给人看病喽?而且我还知道那家伙现在就呆那蜈蚣山上。可那是匪窝呀!难不成你还敢带上人?找死去吧——你!”
黄守孝最不喜欢二哥的这种急躁脾气,因而没好气的说:“你听我说完嘛!就知道急。咱当然不敢去闯匪窝,但守在距蜈蚣山十里路之地的‘丁字路口’是完全可以的。我打听过了,从哪儿出来,只有一条路可走。也就是说,他一旦离开了蜈蚣山就得先路过丁字路口。咱只要守在丁字路口就能逮住他。通常给人看病用不了多少天。我估计,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他准路过此处。”
黄守忠听说了,即时高兴的说道:“对呀!有道理、有道理。如此一来,咱只管来它个守株待兔,到时他是哪儿也不跑了。嘿嘿,好好好,就这么着,咱等他上钩。”
黄守孝又进一步说道:“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咱再派俩机灵点的家丁到那山道附近伏候,一挨有动静咱立马做好动手准备,保证能手到擒来。”黄守忠听罢,开心的表示说,“哎呀!守孝啊,咱兄弟三个就属你细心,而且还沉得住气。我嘛主要是沉不住气,尤其是遇上个堵心的事,我就容易上火犯急。”黄守忠却不答话,而是默默的由他说,心里在想你就是个鲁莽灭裂汉。黄守忠似乎察觉到小弟对自己的蔑视。老实说这哥俩打小都争强好胜,可多数情况下都是哥输弟赢,因而黄守忠很不服气。这会又让小弟抢了风头,心中很不是滋味,可明摆着这是小弟想出的计策,因而他冒着劲儿别过身说,“不说啦,我现在就挑俩人先去守着。”说着悻悻的走一这边去了。
一切皆如黄守孝所料想的那样。李时渊被绑上蜈蚣山后,凭着其机警和运气,不仅为大寨主吴霸山的夫人解除了病痛,竟然还说服吴霸山金盆洗手,永远的离开了其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为了表示对李时渊的感激,吴霸山赠送许多银俩,还专门托小六子护送他。小六子尽心尽意的把李时渊送出‘山门’,又护送出五里路后才指着前面的路说:“老郎中,你只管一直往前走,约莫再走上四五里地就能见到一丁字路口,您往北去便是你回邙城的路。”
李时渊跳下马来,冲小六拱手谢道:“多谢六寨主这一路的相送!”又将手中的缰绳交与他说,“六寨主,我这人不喜骑马。老实说,我这游走四方的郎中就好徒步,可谓是四海为家,走哪儿算哪。我无儿无女,也没个固定的家,这要带上个牲口,既要喂它,又怕被人偷了去。嘿嘿,可否劳您替我还了大寨主好吗?”
小六子本不愿意,可老郎中说的在理,便接过那马的缰绳,然后拱了拱手说:“老郎中,你走好。在下告辞。”说罢打马去了。
李时渊望着小六子离去的背影,禁不住想起下山前的那番变故。他遥了遥头,长叹了一气转身来向前去了。
李时渊背着鼓囊囊的背囊,费力的走着;与此同时路旁的密林里正有两人秘密的地注视着他。这两人便是黄守忠派出来盯梢的。他俩一见有个瘸子正朝他们这个方向走来,便猜到来人正是二位少爷要抓的人。其中一人忙对同伴说:“你快回去给二位爷报告,就说目标出现。”同伴嗯了一声,便紧着跑回去报告了。
黄守忠、黄守孝兄弟俩已在“丁字口”斜坡上静静的守候了一夜。哥俩虽然早早的在此设伏,可都认为目标至少要两天以后才有可能出现。然而,探子的突然来报,令兄弟俩格外高兴。
因为,黄家人为了抓到李时渊,可谓是付出三代人的努力,现在终于要有结果了。黄守忠忙命家丁们做好抓人的准备,黄守孝则忙对那探子说:“你赶紧回去。你告诉‘猴腮’,一定得给老子盯死喽。”说罢挥了挥手。然而那人正要转身离去,黄守孝却一把抓住那探子,又示意大家不要出声。
原来大路上,一队人马正打着青天白日旗由北向东的方向行进。黄守忠所以先于他人发现这支队伍是因为只有他、探子和黄守忠站着,而他俩则背着马路。
仨人忙就地趴下,黄守忠小声提醒伏在草丛的家丁不要闹出动静,随即他靠近了黄守孝,指着队伍说,“守孝,你瞧,他们举的可是青天白日旗哪。”
“嗯,我看到了。”黄守孝不解的说道,“可他们干吗往蜈蚣山开呢?”黄守忠不假思索应道,“哪还用想嘛?准是去剿匪的。”黄守孝否认道,“不像,就这七八十号人哪还不找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