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事汉朝旧事
364000000030

封赏

刘邦从鸿门宴回来,心中还是后怕不已,便把怨气全都撒在了左司马曹无伤头上。也不容他辩解,一刀把他给打发了,虽然他曾誓死追随自己。

汉军度过一劫,驻扎在霸上也是中规中矩,不敢轻举妄动。项羽见刘邦确实很乖,于是彻底打消了消灭刘邦军队的念头。

项羽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咸阳城,此时此刻,他的仇人,正躺在骊山的坟墓中,而仇人的子孙们,却依然活得很潇洒。项羽是个记仇的人,他的爷爷,他的叔父,他的很多亲人,都死在秦人的屠刀下。他怎能不恨?

秦国人,父债子还,你们的祖先犯下的血债那就由你们来还。你们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你们的先人,他们种下了仇恨,让你我成为仇人,对于仇人,我项羽只用刀剑问候。

当年赢政四处杀戮六国的后人,哪曾想到几十年后,自己的后人会死在六国后人的屠刀之下。

几千年帝王政治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此,帝王保证得了生前,却保证不了身后。

项羽在鸿门盘桓几天后,命令全军进入咸阳城。

得知项羽入城,咸阳老百姓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

项羽一入咸阳,马山就命令部队:给我尽情地烧,给我尽情地抢,给我尽情地杀。总而言之,极尽破坏之能事。楚军将士跟着项羽混得时间长了,早已磨炼出一颗残忍的心。

咸阳百姓惨遭屠戮,秦王宗室,官吏死无葬身之地,秦王子婴未能幸免。那些原本让刘邦垂涎三尺的秦宫美女,宝物,统统被项羽打包送往彭城。

最可惜的是秦朝宫殿被付之一炬,其中就包括那令人神往的阿房宫,据说大火烧了三个月还没熄灭。如果这些留传下来,肯定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项羽做完这些,还意犹未尽,又命令三十万将士卸下刀剑,扛上锄头,铲子。浩浩荡荡开往骊山,干了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挖坟。骊山墓早就闻名天下,想当年秦始皇征发无数民力为之修墓,修了几十年,修的是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两千年来盗墓贼就经常不请自去光顾骊山,拉始皇帝谈谈心,唠唠嗑。项羽将挖出的金银财宝,全部运走,光这些财宝就足足搬了一个月,可见秦始皇陵的埋藏之巨。

秦国积累几百年的财富一扫而空。

咸阳变成一座死城,城池残破,浓烟蔽日,枯藤老树昏鸦,咸阳人破了家,原本繁华富庶的都城变成一片废墟。

项羽看着自己的杰作,看着到处瑟瑟发抖的秦国人,心情出奇的舒畅。

他获得了财富,获得了美女,获得了复仇之后的快感,但他却失去了一样东西—人心。

历史是残酷的,但却是公正的。谁得人心,谁失人心,老百姓是一清二楚。

等着吧,项羽,总会有人来收拾你的。咸阳百姓纷纷在心里咒骂着这位魔王。

当今世上,好勇斗狠,没有人能比得过项羽。但是论用兵打仗,却有一人,出神入化,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他是项羽的命中克星。

刘邦需要他,老百姓更需要他。

咸阳一片废墟,项羽志得意满地领军东归。路上,谋臣韩生向项羽建议道:“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土地肥沃,可用来做都城,乃至称霸。”

韩生的话是非常有远见的,他的这个建议是在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之上提出的。

项羽十分痛恨秦朝,咸阳他是一刻都不想多呆,再则,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咸阳被破坏得一塌糊涂时候说,这不是废话吗,所以他不耐烦地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会知道!”

项羽太低估了自己,别说锦衣夜行,就算是黑衣夜行,也没人会不认得。

韩生见项羽不予采纳,只能叹气道:“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看来是真的了。”

不幸的是韩生的自言自语被项羽听到了,所以说,人一倒霉,喝凉水都塞牙。项羽一听大怒,活生生的把他扔进开水锅里。

项羽离开了咸阳,带走了这儿的一切。偌大的咸阳城,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繁华,再也看不到帝都的气派。

到处是死气,死气沉沉。

秦王朝灰飞烟灭,宫殿被毁,王室被屠,祖坟被刨,什么都没有留下,只留下那渭水河的哭泣,还有那咸阳百姓心中永远的伤痛。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战争就此结束,天下貌似太平。

貌似而已,不用当真。

项羽走的时候,刘邦还驻扎在霸上,范增建议不能让刘邦在关中称王,于是,项羽想了个办法,他派人归报怀王,请怀王下令把刘邦调出关内。但是,楚怀王给项羽回了封信,让项羽暴跳如雷,信的内容就两个字:如约。也就是说按原先约定的“先入关中者王”办。

项羽敏锐地认识到这个傀儡是个绊脚石,他开始考量楚怀王存在的价值问题:你楚怀王算什么东西,没有任何功劳,却当了王,要不是我叔叔,你就是个放羊的贱民,我看得起你才跟你打声招呼,现在竟然敢违背我的意思,看来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项羽动了杀机,但在范增的劝阻下,他并没有马上杀他,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现在杀还不是时候。在处理掉楚怀王之前,项羽还作了一次秀,尊楚怀王为义帝。

高处不胜寒,一个天天宅在家里的宅男,不用干活也没活可干,却升职加薪,这意味着什么?

不用明说,意味着好日子要到头了。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升职的宅男。

按照正常的情况,一个王朝的灭亡必然预示着一个王朝的兴起。

但是,事实上没有。

秦王朝寿终正寝,项羽是唯一可以号令天下的人,但他却没有一个长期而条理的经营江山的计划,为了表彰有功之人,他开始大肆分封诸侯。

这些受封的人如下:

沛公为汉王,得巴蜀汉中地,都南郑。

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得咸阳以西地,都废邱。

司马欣为塞王,得咸阳以东地,都栎阳。

董翳为翟王,得上郡地,都高奴。

魏王豹徙封河东,号西魏王,都平阳。

赵王歇徙封代地,仍号赵王,都代郡。

赵将张耳为常山王,得赵故地,都襄国。

司马卬为殷王,得河内地,都朝歌。

申阳张耳嬖臣先下河南迎楚,为河南王,得河南地,都洛阳。

楚将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楚柱国共敖曾击南郡有功,为临江王,都江陵。

燕王韩广徙封辽东,改号辽东王,都无终。

燕将臧荼从楚救赵,且随项羽入关,为燕王,得燕故地,都蓟。

番君吴芮芮为英布妇翁,曾由布招芮,从羽入关,为衡山王,都邾。

齐王田市徙封胶东,改号胶东王,都即墨。

齐将田都从楚救赵,随羽入关,为齐王,得齐故地,都临淄。

田安故齐王建孙,下济北数城,引兵降楚,为济北王,都博阳。

韩王成封号如旧,仍都阳翟。

以上共封十七人为王,而项羽自称西楚霸王,这是一个旷古绝今的称号。

项羽的封赏貌似很好很公平,有功之人都受到了封赏。实际上,这里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危机一,刘邦不满意,没有按约定做成关中王。

危机二,陈馀不满意,他与张耳齐名,张耳封了,他没封王。

危机三,田荣不满意,他是齐地最大的豪强地主,他没封王。

危机四,彭越不满意,虽然他功劳不大,但毕竟也有一批人马。

这四个人都不是好惹的主。

项羽不是一个政治家,而范增也不是一个战略家。

一个可以给天下诸侯封王的人,他不称皇帝,不称天子,却自称霸王。想想真有意思!

用现在的话说,项羽很潮。

如果不理解潮是什么意思,你可以去买件衣服,找个牌子叫美特斯邦威,纯正的国产,名字却非国产,这就是潮。

项羽不称皇帝,是因为皇帝称号是秦始皇创立的,他痛恨秦始皇。

他不称天子,是个性使然。在他眼里,叫什么无所谓,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他的意思很明显:我项羽就是这么嚣张,我就是这么霸道,怎么了?不服气吗?不服气战场上过几招看看!

记住项羽,还要记住他的霸气和个性。

其实,项羽已经是实质上的皇帝。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说道:“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这个“政由羽出”,就很说明问题,政是指政策,管理国家的政策都是由项羽颁布的,除了皇帝,天子,谁能有这个权利?

皇帝也好,天子也好,总而言之,我们记住,他现在叫西楚霸王。我们必须尊重原创者的姓名权。

封赏完毕,尘归尘,土归土。所有诸侯各回自己的领土。

项羽回到彭城,觉得义帝碍事,就把他打发去长沙,定都郴州,后来又密令英布和共熬在途中把他杀死于江中。后世的明太祖也是这么把红巾军的共主韩林儿搞死的。

都是欲盖弥彰,虽说是秘密暗杀,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是谁干的。

为了防止刘邦不老老实实的去巴蜀,项羽调拨了三万人跟随刘邦,名义上是护送,实质上是胁迫。原本项羽是不把刘邦那点人马放在眼里,但范增这个老头整天在项羽耳边吹风:你要防着你那好兄弟,一定要防着他。

话说多了,也就半信半疑。

刘邦去南郑的路上一直在生气。

生气归生气,还是得老老实实去。入蜀后,张良建议:为了消除项羽的怀疑,把所有入蜀的栈道(子午道)都烧掉,一是示自己无东归之志,二是防敌人有偷袭之举。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将栈道附之一炬。

去过四川的人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三国时候,魏国的邓艾为了灭掉蜀国,不走栈道,没有别的路,只能走阴平小道,还是裹着褥被从山崖上滚下去的,足以说明蜀道有多艰险,要是没有过多地想法,估计一辈子得都想趴在那里不想动。

所以当得知刘邦烧除了栈道后,项羽一下子放下心来,一心一意与虞姬享受着人生最得意的时刻。

张良再次辞别刘邦,去找韩王成,他的韩国情结还是很浓。

张良一走,刘邦心里又一阵空落落的。

刘邦,不用难过,张良走了还会回来的。刘邦,别生气了,项羽虽然封赏不公,但他给了你一个名字--汉,这个名字,流传至今,让我们一生引以为豪。

张良走了,有一个人来了,得到那个人也是刘邦真真正正的福气。

他的名字叫韩信,一个带兵多多益善的军事奇才,历史的聚光灯开始聚焦到这个年轻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