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黄帝纪年4614年(公元1917年)12月,由于巨大的伤亡以及严寒,欧洲战场上的陆地战场开始平息,各国一面盘点得失,一面休整军队,准备再战。
西线双方的伤亡极大,超过了此前任何一年。协约国死亡235万余人,轻重伤130万人,被俘约80万人(法国死亡75万余人,轻重伤47万余人,英国死亡74万余人,轻重伤46万余人,日本死亡33万余人,轻重伤16万余人,以色列死亡14余万人,轻重伤7万余人,比利时死亡20万余人,轻重伤8万余人,芬兰死亡近3万人,轻重伤1万余人),超过400万人的战斗力损失(约45万人的轻伤伤愈后可重返部队)。
东线俄罗斯的伤亡更大,共死亡110万余人,轻重伤70万余人,被俘约60万人,战斗力损失达215万余人,已经失去再战的能力(西俄的损失接近3%)。
同盟国也不好受,东西两线共死亡180万余人,轻重伤110万余人,被俘约80万人(德国死亡120万余人,轻重伤67万余人,奥匈死亡60万余人,轻重伤33万余人),战斗力损失达320万人(约50万人轻伤可伤愈返回部队),也没有了再战的能力。
与此同时,南线三个战场、意大利西北战场的战事也已平息。协约国在奥匈境内有了小小的进展,收复了全部克罗地亚(其实在战前就是奥匈的领土,但此地的民族与波黑的民族一样想与塞尔维亚合并);在保加利亚也往前推进了不到100km,占据了保加利亚约50%的领土;奥斯曼土耳其战线,由于哲国军队给力,战线稳定在安卡拉以西约100km的战线上。葡法联军在意大利西北取得了不小的进展,除了意大利东北部被德军集团军为主力的同盟国军队拼死抵抗,保持了奥匈与意大利的狭窄通道外,葡法联军一部沿着意大利西海岸一路急进,前锋抵达佛罗伦萨,东北在维尔诺与同盟国军队对峙,由于双方巨大的伤亡,在12月初战事已经平息。
现在的局面很明显,协约国两个参战小国塞尔维亚和希腊已经没有灭国之忧,在战场占据优势已经心满意足,新欧罗巴的捷克、波兰两国也知道单凭几个小国干翻奥匈、德国是异想天开,只能寄希望于战后合约在欧洲复国。最关键的是,这几个小国贫弱的人力不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战斗,所以盼着战事结束将自己的所得合法化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因此保加利亚也没有灭国之忧,巴尔干诸国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如何巨大,强行和平的可能性太低,并且后患无穷,奥匈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数百年的遭遇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截止到战事平息,协约国诸国死亡68万余人,轻重伤37万人,被俘30万人(法国在意大利战场死亡30万余人,轻重伤19万余人,葡萄牙死亡17万余人,轻重伤8万余人,塞尔维亚死亡5万多人,轻重伤2万余人,希腊死亡4万余人,轻重伤近2万人,波兰死亡5万余人,轻重伤近3万人,捷克死亡3万余人,轻重伤1万余人),总计112万余人的战斗力损失(约有14万轻伤可伤愈回到部队)。
同盟国的损失相比大得多,死亡110万余人,轻重伤58万人,被俘50万人(意大利死亡60万余人,轻重伤32万余人,德国死亡14万余人,轻重伤8万余人,奥匈死亡16万多人,轻重伤9万余人,保加利亚死亡5万余人,轻重伤近2万人,奥斯曼土耳其死亡15万余人,轻重伤7万余人),总计183万余人的战斗力损失(约有23万轻伤可伤愈回到部队)。
两大军事集团中,全年协约国战斗力损失727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557万人;同盟国战斗力损失503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377万人,远大于此前任何一年。开战三年多以来,协约国已经损失战斗力1857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1359万人;同盟国已经损失战斗力1483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达1102万人。这中间损失再厉害的是俄罗斯,战斗力损失730万人(西俄占20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为达520万人(西俄为18万人);其次为德国,战斗力损失为571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达430万人;法国战斗力损失430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达310万人(殖民地占比20%);英国战斗力损失350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达270万人(殖民地占比15%);奥匈战斗力损失390万人,永久劳动力损失290万人。可以说,如果不是美国缩水后各国在西欧罗巴接收的本族国民及华夏帮助输送的黑人和阿拉伯人青壮劳动力,现在各国应该已经打不下去了,现阶段最起码引进的外族劳工技术性工作不行,但从事农业生产、重体力劳动、基本的低技术工业生产还是能够胜任的,最低程度国民不会饿着肚子支持战争。但由于管理的严苛,外籍劳工的死亡率持续上升(已达15%),且黑人女性的怀孕比例常年维持在20%左右,使用***后附近白人妇女的怀孕人数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在大战正急的今年,法国出生了25万混血婴儿,英国出生了23万,德国出生了30万,俄罗斯出生了22万,奥匈出生了17万,还有接近以上数字三分之一的婴儿疑似与阿拉伯人混血(阿拉伯人也是白人,看起来很不明显)。各国上层统治阶级忧心忡忡,担心本国的血统被混杂,一方面对劳工加强了监管。一方面在国内大肆宣传,要求本国妇女不要与外籍劳工私通,即使忍不住也要使用***等等。但这些白人妇女根本就不买账,使用***简直是隔靴挠痒,根本体验不到妙处。
这时华夏诸国又来推销了,这次推销的是口服避孕药(高剂量的甾体激素(含150μg雌激素)药丸),并且表示如果贵国妇女饥渴难耐,可以使用这种药物,最低程度可以避免怀孕,降低血统混杂的可能。这一回华夏向欧洲交战诸国没有提高转让技术的门槛,表示只要满足最低程度的采购数量(每一国50万枚),即可转让生产技术。虽然华夏国家的外交官员的话有些刺耳,但这个也必须要,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最低程度降低混血儿出现的机会还是可以的吧。但让战后欧洲各国后悔莫及的是,避孕药的引进,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混血儿的出现,但是在战后引起了大规模的社会混乱,私通横行。
虽然外籍劳工的引进稳定了农业生产,避免了口粮不足的窘境,而且低价值工业品的生产也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上,但不要忘了现在是战时,虽然各国的gdp下降有限,但最终的武器生产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还是需要进口。瑞鼎、瑞士、荷兰、丹麦以及华夏国家的武器、石油以及其他军事急需的物质都是要现金的,现在各国的金库已经枯竭,怎么办?经过多轮沟通、谈判,在战事正紧的时候,英德法俄纷纷从华夏国家贷款,并且把此前的商业银行贷款转为国家贷款,截止到黄帝纪年4614年(公元1917年)9月,英国转贷、新贷8亿鲁元、曹元、兰元、中华元(这时华夏各国还是金本位,各国货币含金量基本一致,且在世界上流通无阻),以北美殖民地的固定资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土地为抵押;法国新贷、转贷6亿宋元,以印度支那殖民地以及法国本土的资产为抵押;德国贷款、转贷7亿明元,以德属西南非以及德国本土的固定资产为抵押;俄罗斯新贷、转贷10亿唐元,在唐国的坚决要求下,以中亚、西伯利亚剩余地域为抵押;奥斯曼土耳其新贷、转贷4亿秦元、郑元,以内志、汉志、伊拉克为抵押;奥匈新贷、转贷3亿卫元、韩元、梁元,以本国的固定资产为抵押。北美诸国也纷纷与意大利以及各小国签订了数量不等的贷款及抵押协议。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华夏国家联席会议召集各交战国,于10月6日在有熊市签订《华夏—欧罗巴贷款抵押物一揽子协议》,协议规定,在各国出现政局不稳影响抵押物安全的时候,华夏各国有权做出一定程度的行动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欧洲各国不得有异议。并且各国战后无论谁胜谁败,在清偿完贷款前,抵押物不得被用于赔款。并且各国的贷款只能购买华夏国家及中立国但不包含美国的产品。
欧洲各大国拿到贷款后,纷纷为各国上层人士注入了活力,各国纷纷放宽征兵尺度(德国已经放宽到17岁至47岁,英国为17岁至46岁,法国为16岁至48岁),继续征兵。由于外籍劳工的进入,各国仍有一定的余量,但要想恢复到今年的规模可就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