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梁来看赵妈妈,带来外面的消息。
日本鬼子抓了很多民夫,将封锁线加固。新建了一些哨卡,夜里有兵住在哨卡里,看见可疑的人就开枪。一个耳聋的五十多岁的农民,从哨卡附近走过,鬼子喊了一声没答应,立刻开枪将他打死了!
“搞米这事,可能不行了!”张石梁忧郁地说:“老东为了粮食,已经疯了!看见过卡子的中国人,眼睛都是红红的凶光!”
赵妈妈歇息了半个多月,到小梅家来,说她也不敢再跑米了。
她哑着声音说:“我家一个亲戚,介绍我去日本纱厂做工,我答应了。你去不去?”
小梅已经想好了。在长街口那里,有一些妇女做针线,一些商人和做工的,衣服破了,常请她们帮着缝补,给几个小钱。小梅从小就会做针线,还会做鞋,她想只要自己勤快,大约总可以赚到一点钱。做这个活,时间较自由,可以照看家里。
第二天一早,赵妈妈带着饭盒去上工了。小梅在太阳起来之后,拿上针线,兵兵跟在身后,两人一起去长街。
虽是战时,这条街还是人来人往,多是日本商人和士兵,也有不少中国人。小梅带着一块垫布,在一块石头台阶上铺开,叫兵兵坐在身边。兵兵这孩子,知道姑姑是来给人缝补的,坐了一会,见没人来,便大声叫起来:“哎,有补衣服的么?这里来啊!”小梅不由笑起来,穷人的孩子,真是早当家啊!
兵兵一叫,还真的叫来一个人。这人穿着长衫,衣服下摆被路边一棵树桩挂了一条口子。听见兵兵叫,那人走过来问:“能不能快点补好呢?我要赶时间。”小梅说:“十分钟可以吗?”那人点点头,脱下长衫,坐在垫布上,小梅将长衫在腿上铺开,抽出针线,飞针走线,一会,那口子就缝好了。针脚很细很密,用的灰线,看上去,破的地方不很明显。那人看了看,高兴了,说:“你这姑娘,手艺还真不错哩!”高兴的给了钱,哼着走了。一会那人又来了,还带来一个人。老远他就喊着:“姑娘,我带来一个朋友,也请你帮忙缝缝!”
两人走到跟前,小梅正要招呼,看见那个“朋友”,却楞住了。
“老四!”
那朋友也笑起来,“小梅啊,你在这里啊!才是有缘哩,我的衣服脱了线,方大哥说你补衣服手艺好,高低要我来,没想到遇到你了。”转身对兵兵说:“兵兵,认识我吗?”兵兵疑惑地摇摇头,说不认识,那人哈哈大笑。
这人正是傅家老四忠发。他还是那样潇洒,穿一件西装,利利落落的。太阳已经当顶,老四说去吃饭吧,我请客!老方见他们是旧相识,便说你们去吃吧,我还是回公司吃。
老四带着小梅和兵兵,去附近一家小馆子。正是战时,食品都是配给,所以餐馆里也没有可吃的东西,米饭没有,馒头也没有,只有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野菜似的东西,煮成一碗一碗的,老板说这是“海草。”除了“海草”,就是三合面做的粑粑,吃起来很涩口。
尽管这样,兵兵还是吃得很大劲,小梅看兵兵吃,也高兴,老四没吃什么,只是陪着动动筷子。
小梅问老四,几时到武昌来的?老四说,也就来了几天,现在开一家贸易公司。
小梅告诉他,上次忠启来,说傅家爹爹和姆妈都在衡阳去世了。老四听了,眼里立刻落下泪来。“我妈可怜,她说了的,一定要回到函三宫,现在是留在他乡了!”
“衡阳那样远,以后想给他们烧点纸,也很难了!”老四叹息着。
上次老四来找小梅,是为了买药,长林因为帮忙买药,被日本宪兵抓去,死在监狱了。老四说,那些药他拿到乡下,救了好些人的命。
“长林是有功的!”老四说:“将来人们是会纪念他的!”
说了这些,老四就没再说什么了。老四这人,本来沉默寡言,小梅知道,这是遇到自己,才话多一些,要是别人,老四成天不说一句话,也是常有的。小梅看着老四,试探地问,你还为乡下做事么?现在老东可厉害了。老四笑笑说,现在就是办公司做生意,在乡下收了土产,拿到武昌来销售。小梅半信半疑,也不好再多问。
从此,三天两头,总能看见老四。他的同事有什么缝补的,都来小梅这里。靠着每天早出晚归,多少也有点收入。
“呵呵四哥,发财发财!”两个穿长衫的汉子,拱手走进办公室。三十来岁,精干利落,长衫飘飘,不影响动作的麻利,内行一看,知道是练了武把子的角色。
老四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海带皮!云生!一向可安好?”马上吩咐:“看茶!”递上“大前门”香烟。
三人分宾主坐下。来人是武昌某帮会的干事,老四在武汉活动,八方朋友都要交接。
三个人寒暄已毕,谈到正题上。
海带皮手里有一批白布,是一个小工厂生产的。日本人收购的价格太低,工厂老板暗地里和道上的朋友接洽,希望吐出一批,价格当然要比市面上高一些。
老四听见白布,心里一动,乡下正缺乏布匹做军装!
表面上,他的神情一点都没有变化,嘻嘻哈哈的:“你手里尽是些栽货!白布,只能用在丧事上吧?哪有那么多死人的?现在的俏货是机器零件跟钉子、橡胶车胎,你要有那些东西,有多少我收多少!”
海带皮急了,说:“你个老四,怎么这样说话!现如今布匹明明是俏货!”
云生也说:“老四说笑话了。这个东西现在可不是随便搞得到的!工厂老板跟我们是多少年的兄弟,不然,哪里敢交给我们处理?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你要是想压价,直说!”
老四哈哈大笑:“云生兄说话就是直爽!这样,咱们弟兄多少日子没在一起了,今晚的酒算我的!我晓得你老兄在局子里混事,说,哪里有酒菜,无论什么价,今天的东道我做定了!”
海带皮说:“老四啊,喝酒还怕没时间么?先谈正事。”
云生说:“老四,海带皮说得对,咱们弟兄,哪里喝不到酒!老四你就不要扯冬瓜瓠子了,直说,什么价!”
老四将手托住腮帮,缓缓说道:“两位老兄是将我的军了……看来我要是不捧这个场,咱们弟兄就做不成了!这样,我也不敢说准,在仙桃有一个大老板,是我一个结拜兄弟的远亲,他什么都做,也做服装。明天我就启程去找他,明晚一定回你们的信!”
那两个听见这样说,转嗔为喜,便拉着老四一起,去到一个黑店喝酒。
这批白布第二天夜里就交割了。两个看着钞票,拍着老四的肩膀说:“好兄弟,爽快!咱们来日方长!”云生并且表示如果运输有问题,他可以帮忙。老四说不用,那个大老板门路很宽,自有办法的。
“我也是立马转给他就完了,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管他后面那些!”他毫不在意地说,一身轻的样子。
哪里来的什么大老板!老四早已考虑周密,这批货,事不宜迟,必须尽快弄到手里。当时他就雇了车,将布一车拉到小梅院子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堆放起来。
七天之后的一天晚上,雨大风狂,他秘密地叫老方来,告诉他,自己明天要去办一件大生意,别人要问,就说去汉口新世界玩耍去了。
老四实际上夜里就动了身。
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帮人,三下五除二就将半屋子的白布搬空。瓢泼大雨中,一辆卡车蒙着篷布,悄悄停在院子门口,很快就开走了。
老四坐在驾驶室里,眼睛睁得大大的,观察着路边的一切。
雨声掩盖了一切。卡车没有开灯,几乎是无声无息的到了江边,这里是一片菜地。“快!”老四简短的命令。黑影一个跟着一个,快步向河下走去,在那里,静悄悄的水边,有一条渔船孤寂地停泊着。也就十多分钟,布匹全部转到渔船上的棚子里,老四跃上船,两个艄公,举着长长的竹篙,用力撑着岸,船在雨夜中开行。
这是一条长江上常见的小渔船,竹篾弯成的棚子,布匹塞得满满的,老四蹲在棚口,看着夜江。对面的汉口,码头上一片灯火,日本军舰的探照灯,偶然在江面扫过,老四知道,离得很远。这样的雨夜,灯照不到这里。
艄公很尽力,船离了岸,换了橹,摇橹的声音也淹没在哗哗的雨声中。
船在江中静静地移动着,江心漆黑一片,没有任何行船,只有呼呼的风雨声伴着他们。到下半夜,船到一个地方,湾进一个不大的港汊里,将橹收起,又用长篙,一篙一篙地撑着,缓缓向前。
老四到了这里,心情放松了,从艄公手里拿过篙子,用力撑着,感觉到河底坚实的泥土。
岸上隐隐有灯光,在树丛里,透过树叶,有昏黄的亮光射出来。几个黑黝黝的身影移动河边。
“是老四吗?”有人大声问。老四答了一句。立刻,岸上的人影多了起来。须臾,船靠岸上,十几个人帮着泊船,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上船,挎着驳壳枪:“老四,有板眼啊!”那人紧握着老四的手:“你解决了我的大问题!”
老四谦虚地说:“政委,是我该做的。大家好吗?”
政委朗声说:“大家好得很!就是差你一个。武汉没有好吃的吧?走,跟我去,好好喝一顿酒,有大肉!”
老四说:“喝酒就不必了,我还得赶回去。肉是要的,还要馒头!烦您用荷叶包了肉,找个包袱包了馒头,我立马带回去。”
政委呵呵笑着:“老四,说话斯文多了啊!好,我叫他们多多给你馒头!”
天亮了,老四背着个包袱,在清晨的乡间小路上,大步向武汉方向走去。到一个小镇,乘上一辆烧木炭的老爷汽车,哼哼唧唧地到了市郊,又开步,到下午时分,才到小梅家。
小梅一下子看见这么多的吃食,高兴得不得了。兵兵和得宝,一个人拿一个馒头,碗里还有油汪汪的红烧肉,两人吃一口,唱一句。
“我们还是要计划着吃呀,”小梅说:“这些东西来得不容易!我们要多吃些日子。”她把馒头收起来,挂在一个高高的碗架上,用小碗给两个孩子一人夹了两块肉,其余的也收进柜子里。小梅自己,只吃了半个馒头,喝了一碗水。
那天,小梅一早去了街头,眼巴巴地望着来人缝补,却半天不见人影。
忽然,看见从后长街街口里,出来一群戴着口罩的日本士兵,用刺刀逼着几个中国居民走。那些居民只要稍稍停顿,就是一顿枪托!
小梅害怕地问身边的一位大嫂,出什么事了?那大嫂说,你还不知道呀,武汉有了霍乱病了!日本人说是要消灭传染病,派人到处搜查,发现发烧的,拉肚子的,就捉起走!
小梅问:“捉到哪里去呀?”那位大嫂看看周围没人,对小梅说:“老东抓去,还有个好的?搞不好就是丢命!日本人蛮得很!”
小梅听了,心里慌慌的。再一看,平日这里坐满了缝补的女人,今天都不见了,就只自己和大嫂。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去,才发现自己家附近,也是一些日本兵戴着口罩在抓人。
小梅匆匆回到家,得宝上学去了,兵兵一个人在家玩木块,小梅心里一颗石头才落了地。
到中午,谣言四起,家家人心惶惶。有的说医院里现在已经住满了病人,有的说日本人弄来了特效药,发现发烧拉肚子的就弄去,强迫治疗。这一带是老居民区,人口稀少,得病的少些,在武泰闸、八铺街的难民区里,一条街上要带走几十个人!
下午,广播出来了,说现在要发起一场“防疫运动,”居民一定要听从军队指挥,不得有违,否则将遭到“最严厉的制裁。”
小梅赶到老四公司去,问是怎么回事?老四把小梅一个人叫到办公室里,说:“千万把孩子看好,这些时不能得病的!日本人准备来蛮的,把得了霍乱症的中国人都灭掉!”
老四说,据他得到的可靠消息,是到乡下“清乡”的日军,将霍乱等传染病菌带到武汉,日军却硬说病源来自武汉市民,当前缺乏治疗这个病的特效药,日本人只能将药用于他们的士兵,对于得病的中国人将采取消灭的办法。
明天,日本人将在全市进行大清查,每家都要入室检查。
这次清查的重点是难民区。那里人口稠密,十分拥挤,加之日军断绝自来水供应,居民不得不饮用又脏又臭的塘水,往往会染上常见的疾病,如拉肚子等,这些人只要被日军发现,就要被当作霍乱病人带走。有个学徒偶感不适,请假回郊区家中休息,因天气炎热,路途远,有些疲倦,结果被日军视为传染病人,不问青红皂白带走。难民区有一个妇女,早上起床打了个喷嚏,恰被巡逻的日本兵听见,闯进来拖着就走,其丈夫拿出打了预防针的证明,还是被拉走。一个老人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下,也被拖去。
“他们说强迫治疗是吗?”小梅疑惑地问。
老四说:“日本人能有那好的心啊?带走的人,绝对是杀掉,最后烧成灰!”
小梅听了,不寒而栗,想起两个孩子,对老四说:“我要赶快回去。”老四说:“这几天,叫得宝就留在家里,不要去上学了。他本来是残疾,日本人看不顺眼,很危险的!”
小梅慌慌地跑回去,得宝还没回来,她坐立不安,先是把院门拴了,怕人进来,一会又怕得宝回来进不来,去把栓子抽了。正在犹豫不决,大门响了一下,得宝回了。
小梅一把抱住得宝,迫不及待地问:“你们学校今天有日本人去吗?”得宝摇摇头问:“怎么啦?”小梅说:“你这几天不要上学了,就在家里跟兵兵玩。”
一起的苏大嫂悄悄告诉小梅,难民区抓去的人,一个也没回来。听说死去的当时就烧了,还找家里人要木柴钱!
“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把人杀了再烧?”苏大嫂说。小梅不敢想。以日本人的德性,什么都有可能的。
夜里,得宝忽然发起烧来!
“姑姑,我口渴呀!”他翻来覆去地叫着。小梅赶紧给他喂水,喂了两勺,摸摸得宝的头,烫手。是感冒了,还是霍乱啊?小梅心里没了主意。有一点是肯定的,绝对不能让日本人知道了,否则得宝必死无疑。
“得宝,得宝,不要怕啊,姑姑在这里!”小梅一边给得宝擦着脸,一边在心里盘算。找胡聋子吗?天色太晚,想来想去,决定去找老四。
一会就到了老四公司。老四听说这事,也很焦急,他叫小梅赶快回去,先烧开水,胡聋子由他去请。
小梅回到家,兵兵正紧张地守在得宝身边,看见小梅,说:“姑姑,他刚才又吐了!”果然,床前地面上,一摊污物。
小梅心里一沉:霍乱,就是上吐下泻!
老四叫了个黄包车,跟着跑,年近八旬的胡聋子抱着药箱在车上。
“胡伯伯!”小梅感激得不知道怎么样,拉住胡聋子的手,哭泣不止。这一带,多少人受了这位老医师的恩惠!
胡聋子摆摆手说:“进屋!”几个人进屋,胡聋子握住得宝的脉搏,过了好一会,抬起头来说:“他这是湿气上升,津门不通,内构邪火,阴阳失调。不要紧,用点加力的药,把他的津门打通就好了!”
小梅担心地问:“会不会是霍乱啊?”
胡聋子说:“那是西医的说法。我对西医不懂,也有个一知半解。他们是救急,我们是断根。我开两副药,今晚就要吃!”说着开药方。
又是老四,叫黄包车送胡聋子回去,自己飞一样跑到药店,好说歹说,买了药回来。小梅在炉子上煎好药,安排得宝喝了,老四才回去。
早上得宝的烧退了。小梅暗暗称赞胡聋子确实是神医。今天她决定不去摆摊了,留在家里照顾得宝。想想还是不放心,叫兵兵拴好门,自己去到老四那里,问他有没有办法不叫检查的人进屋?
老四想了想说:“要是日本宪兵,那就没有谁挡得住!”
小梅说:“一般都是有鸡杂鸭杂带队的!”
老四说:“那样倒可以想想办法。我去找个朋友,你回去拴好门不要出来。”
老四找的是那个和他做过生意的云生,他在警察局里做事。云生也爽快,当即就给这里警察局的朋友打了电话,拜托了小梅的事。
小梅在家,时刻提心吊胆。虽然老四已经拜托了人,心里总放不下。日本人的事情,谁也说不好的。
下午时候,听见外面街上闹嚷嚷的,从门缝里看去,一些日本士兵从街上走过去,一些中国警察跟着,眼见着有中国人被捆着带走。小梅的心真提到嗓子眼了。万一日本人闯进来,看见得宝,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可怜的得宝!如果送到那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地方,该是多么的恐惧!瘦小而驼背的得宝,落到如狼似虎的日本兵手里,不敢想象。
小梅心里想,谁要带走得宝,她就拼了!日本人不是有刺刀吗,就叫他们杀死自己好了。这样想着,又看看兵兵,心里一种无奈又无助的感觉。
还好,街上的闹嚷声渐渐小了,也没有日本人说话了。再看外面,几乎没有行人。
晚上老四又来了一次。云生的电话真起了作用。本来搜查的日本兵已经到了小梅家门口,是当地的警察说这屋子没人,日本兵才放弃。
小梅心里不由得猛跳了一阵。菩萨保佑!
夜里,得宝清醒过来,说肚子饿。小梅感到欣喜。煮了点稀饭给得宝吃,得宝又安然睡去。看着得宝瘦小的身子和兵兵挤在一起,看着兵兵嫩稚的脸,小梅心里,涌起一种无比的慈爱来。
在武汉和乡下游击区之间,有一条秘密的链索,老四是这链索上最关键的一环。大量的物资在黑夜里运到乡下,大量的情报随之前往。他勇敢地、坚毅地工作着,在险恶的环境里出入,每天脸上带着笑,对巡逻的日本兵鞠着躬。
日本的特高科不是吃素的,各种蛛丝马迹被他们一一汇集起来,指向那条联系城乡的通道,暗中,他们加强了防范,张开大网,准备着捕获。
老四策划了一笔最危险的生意,将四箱西药送到乡下去。这些东西到了那里,可能拯救无数战友的生命。为了这笔业务,他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苦苦思索着方法。
那些东西存放在徐家棚一个看瓜人的窝棚里。
约好半夜提货,老四骑着一辆自行车,从长街出发,弯弯绕绕地走街过巷,静夜里,车轮碾着石子路,发出沙沙的声音。
徐家棚到了。这里四处都是瓜地,偶尔几所农家小屋,黑黝黝地立在静夜中,没有狗叫,老四推着自行车,轻轻向那个棚子走去。
“是四哥吗?”黑暗中有人轻轻问。老四答应一声,走进棚子。棚子里有两个人影蹲着,老四进去,他们点亮了一盏油灯。“海带皮”跟云生。
从那次搞布匹以来,这两个江湖兄弟,已经帮老四做了好几次生意,都很顺利。老四给了他们应得的回报。关于自己,老四什么也不多说。他们也曾怀疑老四,是不是跟真正的“老四”(新四军)是一路的,每次老四都巧妙地扯开了。
“你们要晓得那么多做什么啊?赚你的钱就是了!”
老四验了货,都是好货,这个时候,搞到这东西不容易。
“好,够朋友!”老四笑着说:“你们的路子广啊,不会亏待你们的!”
说好了过一个小时来船。三个人在棚子里,静静等待。
“四哥,喝一口!”“海带皮”尖溜的脑袋,嘴却阔大,自嘲是“吃四方”的角色。他拿出一瓶“汉汾酒”,用牙一咬,咬掉盖子,正宗的汉汾酒的香气立刻散发在棚子里。
有皮蛋,有花生米,这样的夜里,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东西呢?
三个人,轮流对着酒瓶大口喝着酒。
云生喝了几口,出去看了看,船还没有来。他走进棚子,坐在老四旁边。忽然,他举起瓶子,猛咕了一口,放下瓶,抹抹嘴说:“老四,咱们弟兄这么多年了,也没分个彼此。今晚借着海带皮的汉汾,我要跟你说两句掏心窝的话!”
老四说云生有什么你就说。都是弟兄。
云生说:“老四,我知道,你跟我们弟兄不同,我们是纯粹混饭吃,你不是!”
老四笑起来:“云生你是不是喝多了!不为吃饭,我黑更半夜的到这江滩来耍呀?”
云生很认真地说:“老四,兄弟!莫要打哈哈了。我们虽然粗鲁,也不是木头。一切事情都在眼睛里哩!这样跟你说吧,今天跟你,是要颗定心丸!”
“海带皮”也说,老四,你莫拦他,听他说。
云生说:“我晓得,你不是姓国,就是姓共,总之是有大老板做后台的。我跟海带皮,就是江湖混子,搞口饭吃。将来总有一天,你是要归正位的!你看这日本人,哪里长得了?我听说美国人连他们的东京都炸翻了!到那一天,你归了你的位子,我们弟兄还不知道怎么搞。你看,我现在跟着日本人做警察,海带皮也是,混在什么委员会里跑腿,这些我都晓得,老百姓是叫做汉奸的!”
海带皮说:“老四,云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将来你要是归了你的队伍,我们俩要是有什么落在你的队伍手里,你要帮我俩说话!也不冤枉我三个弟兄一场!”
云生说:“天地良心,哪个想跟日本人做事?没得法啊,要吃饭,要养婆娘伢子!”
老四听出他们话里的诚意。他低头想了想,说:“两个话重了,我哪里有什么后台老板!不过既然你们这样认为,我只能保证,无论什么时候,我是把你们两个当自己弟兄看待的!你们要是不嫌弃,我们三个,就结为异姓弟兄!你们看么样?”
老四心里,是在想着将来的工作。这两个人,虽然在江湖上混,但是骨子里讲义气,将来合适的时候,可以发展成自己人。
云生听了老四的话,大喜。说:“今晚做生意。等老四回来,我们找个好日子,烧上香蜡,结拜弟兄!”海带皮也面有喜色。
酒还有半瓶,皮蛋已经吃完,花生米还有一堆,三个人就着花生米,喝酒。
河边,有了动静,一条鱼划子呀呀摇着橹,悄悄靠在这里的岸边。
一个精干的小伙子走上来。
“四哥,四哥!”小伙子快步走进棚子,问:“东西好了么?”
老四吩咐把油灯熄了。黑暗中,四个人悄悄将四个箱子搬到江边,小伙子上船,接过箱子,稳稳地安放在船棚里。老四也上了船,小伙子点了一篙,那船摇摇晃晃,悠悠离开岸。云生和海带皮在坡上。云生说:“四哥,莫忘记刚才说好的话啊!”
老四说:“放心,回来我们就把这事办了!”那两个才离开岸边,一会就消失在黑暗中。
老四蹲在船头,黑暗笼罩江面,夜风象轻纱,柔和地抚摸着他的脸颊。这母亲之江!假如此刻真的是去打渔,多么的惬意!
但是现在他手里握着驳壳枪。
小伙子在船尾,腿夹着舵,沉默地摇着橹,那也是个坚毅的战士,几年跟着老四,无怨无悔。
夜雾起来了,江面上一片蒙蒙,小伙子凭着记忆,向着前方奋力摇橹。
忽然,黑暗中的江面亮起一道雪亮的探照灯,利剑一般刺破夜雾!一艘小炮艇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破雾而来,有人用话筒喊道:“把船靠过来!船上装的什么?”
小伙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打渔的呀,还没打着,没装什么呀!”
“八格牙路!”炮艇上有日军开了腔,“哗啦!”子弹上了膛。“靠过来,快快的!”
老四蹲在舱里,紧握驳壳枪,考虑着对策。看来躲不过了,既是躲不过,要掩护战友脱身,此外,药品决不能落入敌人手中。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渔船调头的当儿,老四钻出棚子,朝着炮艇上“当当当”就是几枪!探照灯熄灭了,听见有人哀嚎,顷刻,炮艇上也开了枪,子弹打在木板上,钻得木屑乱飞。
“快,快跳水!”老四朝小伙子喊着。那小伙子不肯,说你跳水,我掩护。老四不由分说,飞起一脚,将他蹬入水中,看见小伙子在水里奋力挥着臂。炮艇上有人狂叫:“土匪跳水了,打!”朝水里乱射一阵。
老四趁着乱,将舱里的药箱一箱接一箱扔进水里,炮艇上重又亮起好几支电棒,强烈的电棒光交叉扫描着渔船,同时,重机枪开火了,“哗……”沉重的带着铜音的重机枪子弹一股脑钻进渔船船身,使得整个船体猛烈摇晃起来。
老四知道出不去了。外面明晃晃的,他伏在舱里,盖一块木板作掩护,沉着地等待事态发展。敌人被自己拖着,不可能注意跳水的战友。拖吧,多拖一分钟,战友多一分安全。
炮艇上看渔船没有还击,也停止了射击,有人叫着靠近,听见马达声越来越近,渐渐的,巨大的炮艇缓缓靠近了。“刷!”一声,有人抛出绳梯,有士兵攀着绳梯下来。
老四悄悄探头,看见两个日军士兵,一手握枪,一手抓绳子,一步一步从炮艇下来。没等第一个落地,老四“啪啪”两枪,两个兵都摔下来,一个落在渔船上,一个掉进江里。炮艇上发出愤怒的狂叫,数不清的子弹从头顶上射下来,不少穿过棚顶,打在板子上,噼噼啪啪。
江流推着小船,炮艇重又拉开距离,也就十几米,在那上面,几十个枪口吐着火焰,窝棚到处都打穿了,老四伏在舱底,子弹打不着。
枪声稀一点的时候,老四就还击两枪。
时间对他不利。天已经快亮了,等到天亮,怎么也脱不了身。摸摸口袋,子弹也只剩下几颗了。老四知道,最后的时刻来了。
这几年东奔西走,也经历过许多战阵,从来没有今天这样无奈的。孤身困在小船上,面对无论如何也不肯放他走的强敌!
老四将所有子弹压进枪里,静静等待着。
炮艇又靠过来,不时有人“啪啪”打几枪,朝着舱口处射击。
老四爬到另一头,没等炮艇靠近,他猛一下冲出去,蹲在船板上,朝着炮艇上“哗……”扫出一个短梭,顺手将枪扎在腰里,连跃三步,猛一下扑向水里!就在这一刹那,炮艇上所有的火器都向他开火!老四感到背心被好几个锐利的东西同时击穿,记忆马上没有了,他几乎是被子弹强大的推力推进水里,立刻就被汹涌的波涛融化。
射击停止了。日军小心翼翼地上了渔船。什么物品也没有,一条千疮百孔的破渔船而已。
在附近水域搜索没有结果。只有汹涌急剧的长江波涛,一浪压着一浪,无止无尽滚滚向前。
在那暗黑的水底,安卧着长江的儿子,这片土地的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