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谁不想在这几个月里能把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在考场上无往不胜呢?其实,每个同学在高中3年的学习中,大多数形成了某些学习习惯的定势,而紧张的学习也使得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定势可能或多或少阻碍了我们获得进步。所以,这章我们就和大家谈谈如何具有一颗“慧心”,怎样学会更有效地学习,怎样才能提高应考能力。准备好了吗,各位同学?Letsgo!
学会反思
学会反思是高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策略。学习好不好,方法对不对,怎么提高效率常常是通过反思来实现的。因此,会不会学习,就表现为会不会反思。大多数同学费尽心力学了,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不会及时反思,从而不能实现学习的调整。可以这样说,学习反思伴随着整个高中学习过程,它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策略。会学习的同学大家认为他们学得十分轻松,原因就是他们会通过计划和反思来加快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质量。
曾经在一所学校的墙壁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沐浴晨光而来,今天要学什么;踏着夕阳归去,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这是学习反思的最好注解。没有反思,就很难有学习的突飞猛进。
有效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反思来进行学习计划调整和学习策略调整,包括学习动力和学习意志等。很多同学,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就如同倒一杯水,他们也知道提起水壶往杯子里倒,但倒多
少不曾想,倒得是不是符合要求没有进行反思,倒得不合要求应该
如何补救也没有思考。
现代学习心理学表明:及时反思是一种学习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学习策略。高中学习讲究高效快捷,及时反思是同学们提高学习力的关键。
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仅要有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敏捷地进行学习的学习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快速阅读、快速反思。如果不能快速自主反思,持续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已经十分落后,那么想追赶别的同学已经来不及。事实上,具备了及时快速的计划反思心理意识,才能实现学习频率上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面对众多学科,大量的讲义、笔记、作业,如果没有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和处理作业的能力,没有快速高效的反思意识,怎么可以呢?因此,按计划进行学习过程、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反思,既能加快学习进程,又能提高学习质量。很多同学平常看起来很刻苦,但是每逢考试,成绩平平。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反思自己每天刻苦学的是什么、怎么学的、通过每天的努力要达到什么效果。
可行的学习计划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兵法上讲:谋动而后行。意思是做事情要成功,必须要有计划性,否则就会失败。同学们,在你们树立了一个远大的高考目标后,接着就应该制订一份详实的计划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下面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制订计划的依据
一、依据学校特别是高三年级组和本班的教学计划来制订
因为我们的学习不能独立于学校、年级和班级教学的工作之外,所以个人的计划必须考虑学校、年级、班级的安排。
二、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订
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现有的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二是自己努力后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制订的计划就能避免不切实际,半途而废。
三、考虑客观存在的条件
如学习的环境条件、父母能够提供的帮助、教师的辅导机会、家庭的经济条件、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等。
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有学习目标
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科目标。
二、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办法
譬如如何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笔记、怎样完成作业、怎样安排复习、怎样做好错题集和典型题集、何时安排分析总结等。
三、订一份学习时间表
以本班课表和学校作息时间表为依据,系统地、有重点地、巧妙地安排周一至周日的学习、休息、体育锻炼和其他事务。
四、保证和监督措施
用什么作保证按计划行事,怎样监督计划的执行,没做到怎么办。
计划的结构和形式
一、标题
写明时间和计划名称。
二、引言
说明制订计划的缘由目的。
三、正文
可以将一学期按照月考时间做学段,分为4~5个学段,分别列出每一学段的目标、措施和办法;也可以把一学期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段,分别制订两段的目标、措施和办法,总之,要从计划中看出进步,看出提高,而且是循序渐进,逼近最后目标。
四、监督和保证措施
五、附表
计划后附一份精心研究制作的时间表。
制订计划的几个技巧
一、要留有余地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制定计划时要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变化,要有应急措施,以免计划经常被打乱,无法正常执行。
二、安排上最好前紧后松
俗语云:一早三光,一迟三慌。抓得早抓得紧,往往会主动赢得时间,回旋余地大;抓得晚抓得松,常常处于被动,处处受制,时间使用上会捉襟见肘。
三、张弛有度
计划安排上要讲文武之道,文理搭配,脑体兼顾,劳逸结合。这也十分重要。
四、重视时间的边角余料
古人有利用“三余”学习的佳话,今人有“我从不忽视五分钟”的名言,都说明零碎的时间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实践证明,大块时间的学习容易导致疲劳,而零碎时间的学习则能保持大脑的兴奋,两者的学习效果大不一样。
五、重视薄弱学科的时间倾斜
特别是高三上学期和下学期前半段时间,正是补“跛”和扶“弱”的大好机会,安排上不能不考虑实行倾斜政策。
计划的执行和调整
制订好计划就要执行,否则就成了摆设,就是一纸空文。然而,实际生活中执行计划是很难的。要与懒惰作斗争,要与习惯作斗争,要与贪玩作斗争,要有毅力,要有坚强的意志,要耐得住寂寞,要淡泊宁静,才能严守规定,坚守时间,不为自己找借口,不允许例外。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变化的,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学习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策略,包括目标的调整,方法的调整,措施的充实完善等。所以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既要坚守不变,又要适时而变。调整也分步骤:
1.没有好的办法,或拿不定哪一种办法时,就不要调整,因为调整会浪费你的时间精力,到头来没有多大的成效反而得不偿失。
2.小的调整直接进行,大的调整需要有一个试用期。实行大的调整前,必须考虑慎重,我们不能输掉长达1个月的时间。相反,小的调整可以相对灵活。
3.在考试中印证自己,如果和自己的预想一样,就进行下去;不一样,就进一步调整。
4.很久以后,回想自己的调整。看看这个调整是不是有效,能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来,为以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调整是取得进步,不断向上前进的必由之路。
同学们,能够制订一份计划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会让你走向成功;而执行计划则是更加了不起的行动,它将使你获得成功。我祝愿大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用行动实践计划,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但是,因为高三繁乱的学习生活和沉重的学习压力,很多同学只追求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结果事倍功半。这里,我将几种看似简单的学习习惯拿出来,虽有些老生常谈,但同学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学习状况,看看自己在哪些习惯上保持得很好,而在哪些习惯上需要改善。
一、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预习时,应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的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画出或记入笔记。
二、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趁热打铁,学过即习。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知识的系统化,就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中的应用位置上去。它的好处是能把多而杂的知识变得少而精,从而完成书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系统化的知识,容量大,既好记又好用。因为孤立的事物容易忘记,而联系着的事物就不容易忘记。
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许多高考状元的经验是建立典型题集和错题集,定期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作为复习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这点我们将在下面的内容中另作阐述。
四、练后反思的习惯
在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过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①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②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③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④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思考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⑤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道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不妨建立错题集
建立错题集是非常好的对学习进行管理的方法。
同学们,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考试后,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大堆遗憾,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甚至考过了,有的还不只考过一遍,最终还是错了,拿不到分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要克服这一弊病,最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本错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