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命运
3490200000055

第55章 初患似梦(2)

4月19日上午9时,慰问大会在东校场隆重召开。先是由宾主双方负责人分别致慰问词和欢迎词,继而由慰问团的几位代表做专题发言,会场热情洋溢’发言不断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最后由学员代表位兰州战役中的战斗英雄代表驻军全体官兵表决心:保证努力搞好军政训练和教学工作,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慰问团亲人的热情关怀。

大会发言告一段落,接下来由慰问团向驻军献锦旗,颁发慰问品。慰问品每套共三件,包括: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属纪念章;一本封面有毛主席浮雕头像的精装慰问手册;一只特制双料搪瓷茶杯。如此三件制作精良的慰问品均为全国统一定做,上面分别印有“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字样,式样美观大方,寓意深刻,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拥护解放军的深情厚意。

慰问团带来了一个电影队,两个秦腔剧团。两个剧团中一个是享誉省城的星光剧社;另一个原属三军,后移交地方的七一剧社,演员队伍整齐,其中名角甚多,不仅在河西走廊首屈一指,在陕甘两省也算得上较有名气。连日来,白天看戏,晚上看电影:四五部国产影片和苏联影片轮番放映;两个秦剧团唱“对台戏”,演出《红娘子》、《铡美案》、《白蛇传》、《将相和》等全本戏和《柜中缘》、《拾玉镯》、《三回头》等著名折子戏,着实让指战员们大饱眼福,解馋、过瘾。

在此期间,慰问团的同志采取多种形式如召开座谈会,小型慰问会,送戏上门,为执勤人员“补课”;深入教学员宿舍,嘘寒问暖;许多女同志热情地为官兵们浆洗,缝补衣服,针针线线缝进了军民、军政深情和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学校里还多次举办联欢会、舞会,感情真切,气氛热烈,洋溢诚挚的友情和无尽的欢乐。

归曾源料理的贵宾有三位:一位叫黄祥,藏族,夏河县县长;一位叫马彦良,回族,临夏县副县长;另一位姓王,是清真寺的阿訇。曾源的职责是负责他们的安全,按民族宗教习俗料理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并协助其工作,兼有勤务员、警卫员和秘书的部分职能。

说来机缘凑巧’黄、马二位县长竟与曾源有过一段交往。故人重逢,分外亲切。

两位贵宾,来历不凡:黄祥县长在甘南草地的威望很高。他幼年人拉卜楞“密宗学院”削发为僧,苦读精研十年,造诣颇深,从而奠定了坚实的藏语文基础,又兼富辩才,在青年喇嘛中崭露头角。2世纪3年代初期,地主军阀马麟、马步芳叔侄为将甘南草地纳入其势力范围,利用拉卜楞寺院内讧之机,派重兵压境,侵扰拉卜愣寺院,逮捕头人,凌辱百姓,焚烧寺庙,抢掠财物,血洗根差,惨不忍睹。为了捍卫宗教,保护寺院,作为神职人员的黄祥,追随嘉木样活佛和黄正清父子,亲率藏兵与马家军浴血奋战多年,打了好几次胜仗,终因装备、训练不及马部而告失败。后又随黄氏父子赴省城告状,受到当时在冯玉祥军中任职的宣侠父等共产党人的同情、支持和多方奔走,后经省府从中斡旋,并派一支保安队进驻拉卜愣,马部被迫撤出拉卜愣。在这一场延续十多年的残酷斗争中,展示了黄祥的非凡才智和英勇的献身精神,受到了安多藏区僧俗的广泛拥戴。1945年9月,夏河县成立参议会,黄祥担任参议长至解放。

黄祥主导并积极参与和促成甘南藏区的和平解放。195年经省政府推荐,他以热爱和平的爱国民主人士的身份参加了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出国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使黄祥备受鼓舞,终生难忘,成为他跟着共产党,忠诚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甘南剿匪中,作为夏河县县长、甘南藏族自治区剿匪委员会副主任之一的黄祥,他顾全大局、全力配合,在争取上层人士、促进亲匪、参匪者反正,动员群众支前和修公路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配合了我们的剿匪进军。

曾源有幸结识黄祥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那是1953年初,正值吉哇茨成木率藏兵叛逃参匪,阿木去乎部落动荡不安之际,曾源作为本团白副参谋长的“秘书”,奉命赴拉卜愣登门拜访黄祥县长,向他汇报并请求县上出面调解纠纷,改善处于紧张状态的军民关系。

一个工休日的下午,黄祥县长在他的私人官邸接见了客人,他降阶恭候,双手合十,笑迎远客。

白副参谋长和曾源按藏礼躬身,垂首,双手过顶向黄县长献上洁白的哈达,并赠送砖茶、红糖等礼品,黄县长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将所献哈达回赠’搭在客人的项上。

会客厅里,四壁用上好木料镶饰墙裙,地上铺有大红地毯,室内呈“兀”字型,墙上装有佛龛和壁厨,供着佛像和经卷。客厅中央盘置了一个大火炕,中间用拉窗隔开,炕中置一长方形矮脚炕桌,两侧铺栽绒毯,并有高级织锦缎坐垫。桌上一碟一碟摆满了各种干鲜果品,器皿和茶具都是银质或细瓷。炕桌靠外一头置有鼎型保温炉,炉上放有一把锃亮的黄铜茶壶。整体布局合理,陈设有致,极富藏文化特色。

宾主人座后,从侧门里走出一位妙龄少女,生得清秀、妩媚,光彩照人。同是藏式女性的发辫,却被她梳理得紧凑,飘逸,发型恰到好处。她身穿一件栗色女式藏袍,面料考究,裁剪得体,穿在身上更显得婀娜多姿。她举止温柔、大方,文文静静,不饰珠光宝气,看得出她是一位有教养,见过世面的藏家姑娘。在曾源的感觉里她仿佛就是从《在那遥远的地方》歌声里走出来的那位美丽姑娘。

黄县长主动向客人介绍她是我的女儿,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现在我们县上做青年团的工作。”他说话时露出父亲对女儿的慈爱神态。女儿只为客人熬茶、续水,很少插话,给曾源留下过美好的印象。

白副参谋长说我们在阿木去乎的处境想必黄县长早有所闻,为了剿匪安民的共同目标,我方有不当之处,希望县长同志多多批评指正。”

黄祥县长是一位讲道理、重感情的明白人,他对白副参谋长称他同志,不把他当外人深为感动。他说过去蒋介石、马步芳的官看不起我们,说我们是两番的牦牛只认一座帐房;共产党,解放军,光明磊落,平等待人。党中央、西北局和省上的领导同志多次亲切接见我们,征求我们的意见,勉励我们民族宗教界人士要为建设新中国多做贡献,我们都拍了胸脯。我们藏族有句格言:‘属民贫困的长官,再富也不光彩;没有枝叶的树干,再粗也不庄重’。剿匪安民是我们共同一致的目标,自当义不容辞。”

果然,时隔不久,他就和黄正清等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反复做寺院神职人员和部落头人的教育争取工作,为剿匪进军,孤立匪特做出积极贡献。茨成木等亲匪、参匪人员去而复返,阿木去乎部落重获安定,黄祥县长功不可没。

另一位故人,临夏县副县长马彦良,他有着更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早在1928年,时年不满18岁,出身于贫苦家庭的马彦良,毅然走出家门,追随尕司令马仲英起来“造反”。马仲英是马步芳的族弟,为反对国民军横惩暴敛,危及马氏军阀的既得利益,17岁的马仲英,只带包括其胞弟马仲杰和姐夫马虎山在内的七名知己,发动“河湟事变”,提出“不杀回,不杀汉,专杀国民军的办事员(收税官员)”的口号。高举“黑虎吸冯军”的大旗,誓与冯玉祥的国民军血战到底。从者益众,鼎盛时期聚集人马达数万之众,先后三围河州,蹿甘南、陇南,继而两人河西,两攻银11,西进新疆,历时达4年之久,纵横数千里,遍及甘、青、宁、新四省(区)。其间,既是反对新老军阀势力的义军,又有烧、杀、掠、抢等严重祸害百姓的匪盗行径,功过皆有,毁誉参半。

2世纪3年代初,适值蒋介石欲在西北收罗反对冯玉祥的力量,便给了马仲英部为“新编三十六师”的番号。此后,马仲英部先后与当时的地方实力派新疆省主席金树仁和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的军队开展了殊死斗争,一度围困乌鲁木齐达一个半月之久,终因武器不如人而败驻喀什地区。早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出于爱国义愤,马仲英便有了弃旧图新,追求光明的愿望,后经苏联驻喀什领事馆办理出境手续,马仲英遂于1934年7月,亲率所部骨干二百人赴苏联学习,苏联给了马仲英“哥及拉(将军厂的礼遇。

此时,马彦良因战功卓著,步步升迁,已擢升为旅长。1935年夏,随马仲英去苏联学习的马某回到新疆,带回马仲英要求马虎山等去苏联学习的命令,但马虎山其人另有所图,只派马彦良等旅、团长19人前往。马彦良等四人于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奉马仲英之命回国,联络与盛世才团结抗战之事,被马虎山拒绝。此后,马虎山一门心思、从事倒卖黄金、鸦片,聚敛财富的勾当,继而携巨资逃经印度后转返临夏。至此,三十六师遂瓦解,其官兵四零五散,各奔前程。马彦良心灰意冷’乃回归故里赋闲至解放。解放前夕,他积极为临夏和平解放奔走,深得当地群众拥戴,解放后担任了尹集乡民兵大队长,继又任副区长、区长、副县长等职务。

曾源与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有两面之交:一次在1951年平息驻双城的“独立营”叛乱和杜家庄“大刀会”叛乱的战斗中,曾源赴战地采访,亲眼目睹这位大胡子民兵大队长指挥各乡民兵配合解放军奋勇歼敌的情景,并对他做了专访。时隔两年之后,曾源亲自参加的五天五夜追歼逃敌马虎山部至罗家集、裴家台一线’正在围歼残敌之际,又遇到时任区长的马彦良指挥民兵参战。战斗告一段落时,马区长上前与解放军指战员亲切握手,共祝胜利。一回生,二回熟,马彦良一眼就认出了当时脸污衣破,疲惫不堪的曾源,他紧紧地握住曾源的手,一手捋着飘拂在胸前的黑髯,双目炯炯,微笑着说:“尕娃〔当地人对小青年的昵称),你们辛苦了!”曾源摇摇头报以苦笑。

此情此景依然历历在目。

对于三位尊贵的客人,作为特殊招待员的曾源,可谓满腔热情,无微不至,一切以客人们的行止为转移。为此,他好几次不得不放弃看电影和观赏戏曲。每天除了打扫室内外卫生,沏茶、送水等零碎活外,对一日三餐更是精心料理。藏族在饮食方面没有更多的特殊要求,曾源只给黄祥县长午睡起来后熬一壶酽茶就行了。马彦良县长和王阿匍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严格遵守其宗教礼规和习俗,为此,校里专门从临夏请来两位回族大厨掌勺,制作清真菜肴。每次餐前,曾源都要亲自去整席,布菜,细心做好有关准备,进餐过程,一直守候一旁,随时听候招呼。

这些日子,曾源每天起早贪黑,忙得团团转。虽然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惦记着林若萱,但实在无暇挪出时间和精力去会见心中的人’偶而利用午饭后客人休息之机,匆匆回到队上,给林若萱和她同室的好友、已从军区返回的何静每人抓一把糖块和干果之类这都是在联欢会上和舞会上分到他名下,他会上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留给林若萱的。每次回队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顾不上情谈款叙,只能深情地互相望一望对方。

明天慰问团就要离开了。连日来曾源与三位尊贵的少数民族代表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前夕,三位客人分别给曾源题词留念:

黄祥县长题词:

亲爱的曾源同志,让我们携手并肩,在总路线,总任务的照耀下,奋勇前进。

祝你身体健康!

慰问团黄祥1954年4月21日

马彦良副县长将他前不久在西安开会期间拍的纪念照片送给曾源,并在照片背后亲笔题写下:

亲爱的曾源同志留念。

马彦良

1954年4月2日于临洮

王阿訇文化程度较高,他的题词更富于激情和诗情,只是因为文字较长,恕不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