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边防军政委
3490100000165

第165章 进京赶“考”(1)

话说钟国疆为押送翻车事故悲愤至极之后,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先在常委会上对自己做出严厉批评,叫大家批评他时,谁都说这不能怪他,连辛辉超也说,谁能保证不出事故。但是,钟说这回决不能轻饶,写出了一份长达三千字的报告,把翻车事故的责任全算到自己头上,不怪武警战士,不怪会晤站,不怪阮小山,谁都不怪,只怪他这个分区党委书记和烽塔地委常委百密一疏,没有亲自押车,才让陡峭的山坡得逞了。

检讨报告传到了修仕国和乐书记的手中,再寄到了林祥江政委的手中,把他们都惹笑了,说这个香辣红,对自己也这么辣呀?五名武警战士押车,也不算人力不足了,何况是天灾,又不是人为,又是与地区公安局说好了,请示报告了,与他何干?他又没有分身术,岂能啥都亲自动手?叫他不必过于自责,集中精力抓大事。

批复很快下达,常委们都眉开眼笑,说政委真是太敏感了,首长机关叫你集中精力抓大事,并没指责多少啊。

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指责是更巧妙的指责。你们没猜度批复上的另·句话嘛,金卡、拉朽连防区的越境事件,是整个“五反六防”工作的一部分,要按大疆省委和两级军区的统一部署,深人开展工作。这就是批评我们的工作差距还很大嘛。”

辛、邵、陈三位都说:侧面问过了地方的领导,艾书记和孙局长都说,还没到一网打尽的时候,到时候的话,要请部队紧密配合,进行大搜捕。

钟说:“我也这么想。这回孙家烈和艾书记并不十分在意呀,连审讯也没到场,可能还嫌我打草惊蛇了呢。好吧,我们就顾全大局,稳扎稳打好了。估计二百五一伙经过这么一次大败,也会老实许多,再也不敢明火执杖甚嚣尘上了。”

常委们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决定借年终岁尾之机,下部队蹲点,把部队全面建设促一促,总结好一年的经验教训,制定好明年的工作计划。

事在人为,庙算在先。分区常委的分析和决策无疑非常正确。二百五一伙暴露出狐狸尾巴,被钟国疆将计就计,揪出洞来,差点末日来临,葬身在那鱼背岭南坡下的深沟里,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从半坡上爬起来,抱头鼠窜,各自逃命,再也不敢轻易露出马脚。

当然,他们都贼心不死,顽固不化。钟国疆给予他们的迎头痛击并没有把他们头脑里的反动观念和敌对态度消除丝毫,相反,他们因此而更加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亨利二百五自以为是,给卞、苟一伙发出指令,暂时蛰伏,伺机东山再起。要他们发展人员,扩大队伍,把沙、翟之流统统吸纳进自由主义者的队伍,形成足够的力量,赶走钟国疆,夺取烽塔的政权。

可笑的是,他的狗屁指令发到了黑狼皇后的特制手机上。她不由大怒,立即回过一条指令:“亨利二百五,你他妈的有眼不识泰山,敢对我指手画脚,看我不阉了你才怪呢?”

亨利不甘示弱,打上门来,在天主教堂的地下室里,同她会面,怒问她凭什么指挥他。

她掏出一份委任状,拍在他的面前,冷嘲热讽地说:“你没近视,也没老花吧?我这儿可不配眼镜。你最好睁开狗眼看清楚。”

亨利草草扫了一眼,也掏出一份委任状来,重重地拍在她的面前,凶狠地说:“你是捨玩意儿,算什么东西?我这才是真家伙!”

“你敢说我是假货?我砍了你!”她气急败坏地朝他挥拳踢腿。他哪里肯让她半点,与她打了起来。

也不知打了多少回合,反正把地下室里头打了个稀里哗啦,不分胜负,方才息了,各自坐下来喘气。最后,还是她让了一步,把他拽起来说:“我们不应该成为敌人。不打不成交,来吧,君子协定喽。今后,你就听我的,我也听你的,别让喽罗们笑话。不过,在人多的地方,我特别需要的时候,你也得听我的。你敢吗?”

“有啥不敢?”亨利阴阳怪气地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嘛。多快活!”

两人便写出一纸协定。后来,成为陈堂证供。

看过协定。亨利的舌头尖伸出来了,舔着嘴角,发出嘸哂声。黑狼皇后见状,不由吃了一惊,说:“你怎么啦?你要干什么?”

他什么也不说,像饿虎扑食一样,将她扑倒在地。她左躲右闪,无济于事,索性不躲了,抱住他,调戏道:“干柴烈火,何必着急嘛。”

经过一番迎头痛击,恶势力暂时不敢作恶,中双边境归于平静。金卡连进人了先进行列,烽塔边防线呈现出歌舞升平的大好景象。

钟国疆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同常委们开玩笑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常委们也还他一个玩笑,说:“中双友好往来,你可别让我们吃喜糖。”

“谢谢大家的忠告。不过,分区部队的喜事还是会不断降临的。你们得请我吃喜糖。

没过几天,真的就有一件更令常委们欢欣鼓舞的喜事来临了一总政治部正式下发了通知中央电视台要进一步宣扬小白杨精神,专门摄制一套烽塔分区小白杨哨所的节目,要求由分区领导亲自到北京登台亮相,向全军全国也等于向全世界介绍小白杨哨所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钟国疆这回是真正地手舞足蹈了,为了分区部队他呕心沥血,可谓鞠躬尽瘁,宣扬小白杨不就是宣传烽塔分区嘛,宣扬烽塔分区不就是宣扬边防嘛,这个整个分区的官兵都清楚。修政委和林政委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接二连三地发来指示,两级军区的政治机关也不断地打来电话,都要求把这件好事真正做好,最后干脆发了一纸通知,提出了七八条要求,最后一条要求就是切实加强领导,指派一名能力强、会交际且不闹酒的常委同志亲自抓好这件事。在中央电视台登台亮相,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上级首长机关的指示十分明确,表明他们极度重视这件事情。人生最高的档次是声望,没有好的声望便没有了一切,有了坏的声望也便没有了一切。

钟国疆专门主持召开了专题的常委会议,吸收四个机关有关部门科长参加,整整讨论了三天。在这三天中,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有与会人员除了兴奋就是高兴。大家抱着感激不尽的心态翻来覆去地说:“中央电视台真是和边防军心连心啊。”

宣传科长郭大成,在常委会上带着幸福的回忆给大家绘声绘色地叙述了小白杨哨所是怎么诞生的,中央电视台是怎么发现的,又是怎么一次又一次的加以宣传使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一九八三年的阳春三月,万花初开,晴空万里,大地复苏,四野温情,到处一片生机昂然。

圣塔边防连战士陈福胜回头看了一眼连队门前的景致,轻轻叹了一口气,回过头来心事重重地向前走去。他当兵三年了,还没有回过家。这次是在连长指导员的逼迫下才打了休假报告,回犁查布査尔锡伯族自治县探望老母亲。

回到家,母子俩久别重逢,整整说了三天三夜的话。面对慈祥的老母亲,儿子讲了塔斯提战斗的经过,还有孙龙珍等烈士的故事,还有连队前哨班四周栽不活树,光秃秃的,很有些凄凉的景状。本来他不想讲连队的艰苦,不想让老母亲难过,但是面对母亲那久经风霜的脸色,特别是那一双曾经美丽现在还冒着智慧之光的眼睛,他又不忍心在亲爱的妈妈面前说谎,尽管这是善意的谎言。

儿行千里母担忧。听陈福胜讲述了他在部队几年的故事,老母亲一直侧耳静听,脸上的表情时而快乐,时而沉闷,时而优伤。但是,听完之后,她并没有多少安抚和劝慰儿子的话,只是叫儿子好好休息几天,这次的假期太宝贵了。

俗话说:“欢愉嫌夜短,愁苦恨更长。”第一次休假无论如何陈福胜的母亲都是欢乐的,那一个月的时间也就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似乎是一晃眼时间。眼看儿子就要走了,母亲却什么也没准备,就像他是打酱油去了似的。儿不嫌母丑,子不念母过。陈福胜当然丝毫也不抱怨了,他没有想到,在公共汽车站门口,母亲突然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用她的头巾包裹了的一份礼物,塞到他的怀中,轻声叮咛道:“儿子,带上它,这是妈妈特意为你准备的十棵白杨树苗,妈妈的头巾在上面,你带上它,就种在你的哨所旁边,一定会活的,活了的时候告诉妈,妈要去看看。”

陈福胜左右为难,一边是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不能拒绝,一边是连队的艰苦环境,很可能还是事与愿违,他真想拒绝,可是母亲是神圣的,母亲的话就是祖国的话啊,他高高兴兴地接过了树苗,双腿“叭”的一声一个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泪一热,两行眼泪流了下来,母亲此时热泪盈框,却劝他说:“儿子别哭,拿好小白杨。”

回到圣塔连队,回到了前哨班,战士们都像往常一样按惯例围上他,要吃他带回来的好东西,陈福胜未免繼尬,母亲这回有点奇怪,没有为他准备家乡的土特产。

忽然,他想起了那十棵小白杨,连忙取出来,双手捧着献给大家,说:“这是我妈为前哨哨兵送的特殊礼物。十个大兵,十棵小白杨,一人一个。”大家先是一愣,然后双手接过小白杨,齐声说谢谢妈妈。尽管大家心里还想着,树苗虽然是一等的,可能否栽活,心里还是像赶鸭子上架,没有底啊。当时连吃水都要从一公里外的河坝挑来,这十棵小白杨要想栽活真是难上加难。

前哨班的十名战士不亏是当代优秀的边防军人,一流的子弟兵,既然接过了妈妈托付的树苗,就要对妈妈负责,想方设法养活它,浇灌它,让它茁壮成长,以满足一个伟大母亲的殷切希望。

他们合计,把两天挑一次水改为一天挑两次水,把本来三天洗一次澡,改为一周洗一次,洗脸也不用香皂,一门心思省水,把省下来的水全都用到浇灌小白杨上,还在小树苗的四周扎下篱笆,严防风婆吹走,也防着牛羊来啃咬。俗话说的好,心诚则灵,上帝也有被感动的时候。经过了整整一年的辛勤浇灌,奇迹到底还是出现了,十棵小白杨树苗倒下九棵,到底还是成活了一棵。这下子可把战士们乐坏了。他们怀着成功的喜悦,加倍精心呵护,让这一棵小白杨像小皇帝一样独享万福,生机勃勃。

小白杨日日夜夜陪伴着前哨班的战士们守卫着边关,成为边防关兵不怕艰苦,扎根边防的象征。

说来,非常巧,当年年底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艺术家们,来圣塔边防连采访。词作家尚泉是采访团成员之一,听到这个故事后非常感动,激情满怀地创作了一首歌词,拿回北京送给了著名的作曲家英信,英信对这首来自大西北的边陲作品特别看好。连夜加班,哼哼呀呀,谱写成曲,送给了中央电视台。

198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热闹非凡,在众多的歌曲表演中,军旅歌唱家阎维文唱出了这首歌曲孙白杨》。从此,小白杨哨所闻名天下。

铁打的营房流水的兵。时光匆匆,又过去了一年。陈福胜复员了,回到了他的家乡。接着,一茬又一茬的前哨班战士先后离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岁月的洪水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小白杨的故事差点就被人遗忘,留下的只是似是而非的传闻。全国各地的人们,包括边防军的官兵,在激情满怀地演唱小白杨时,并不知道这首令人激越豪壮的歌曲,它的诞生地就在圣塔边防连的前哨班。站在哨楼上,前哨班的战士们不敢肯定朝夕相处的这棵日渐茂盛的白杨树,就是那首歌曲的灵感之源。古人云:上善舍水,大美不言。至真至诚至善至美的事情总是永恒的。1999年,中央电视台的世纪初年走边关摄制组,来到烽塔边关采访。站在山颠之上,遥看中V两国边境风景,面对高高的哨楼,俯瞰茁壮的小白杨,摄制组的记者们以独到的敏感和特有的嗅觉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首久违了的歌曲白杨》。但是,他们一个个疑问重重,眼前这个普普通通的哨所,独一无二的小白杨真是小白杨的发源地吗?

这个时候,作曲家英信早已不在人世,带着他的英年梦想远去了。摄制组不罢休,多方联络,找到了退休回到四川老家的词作家尚泉,向他打问小白杨,他激动得浑身颤抖,颤巍巍地说:“知道,知道,我证明,小白杨的发源地就在大疆,在烽塔,在圣塔边防连。”

摄制组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紧锣密鼓摄制了一套新的资料,满载而归。2001年初:圣塔边防连前哨班被命名为小白杨哨所。经过层层总结,艰苦奋斗、爱国奉献、扎根边防、无私奉献便成为小白杨精神。从此,圣塔的名份得到确认,小白杨哨所的名份得到确认。“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小白杨哨所和中央电视台,真的有着某种特殊的缘分。钟国疆非常风趣地说:“是基因相同,骨肉情深。”

俗话说:“凡事不过三。”然而,中央电视台和小白杨哨所之间的情感,突破了传统,处于开拓创新的前列。谁也没有想到,2004年的8月,中央电视台第三次和小白杨哨所牵手,心连心艺术团令人振奋地做出决定,专程派小分队来哨所慰问。这支小分队可是名家髙手,济济一堂。你看,著名艺术家田华、余杨、毕福剑,还有一个非同一般的成员阎维文。他是20年前第一次唱响小白杨的著名军旅歌唱家。2006年春节前夕,小白杨哨所官兵主动与中央电视台编导室联系,介绍了小白杨哨所的情况,介绍了孙龙珍精神,介绍了哨所和驻地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同时,代表500多名兵团职工群众,表达了对伟大祖国和全国人民的良好祝愿。编导室的领导和老师们一个个被深深感动了。经过一番商量,他们愉快地答应了哨所官兵们的要求,除夕之夜,万众一心,十几亿双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纷呈,目不暇接,激动人心的场面出现了,超大电视显示屏上出现了烽塔分区小白杨哨所向全国人民拜年的宽大横幅。哨所沸腾了,兵团沸腾了,烽塔地区沸腾了,官兵们,职工们,一起欢呼雀跃,载歌载舞。这是此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唯——个拜年的军队内容,这是烽塔军分区组成53年以来首次亮相春晚,这是烽塔设立行政区以来,第一个成功登陆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的单位。

钟国疆激动异常地说:“我们边防军人一次又一次得到中央电视台的关心和爱护,我看,这就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赐予我们边防官兵的最大关怀令人永久不能忘记的关怀,现在,中央电视台再次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又一次赐给了我们一个亮相的好机遇。各级首长机关,方方面面的同志们都为我们高兴啊,我们要借这股东风,更好更快地发扬小白杨精神,让小白杨在全体炎黄子孙的心中长髙长大。我建议,由辛辉超司令员挂帅,组成一个突击队,分头行动,尽快搞出一个高质量的新材料,刻制成光盘,赴京汇报。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还能有什么意见呢,只有如此了。好事要办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由于基础雄厚,突击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一个特意采用大红色封面的光盘摆在了每一个常委的面前征求意见,大家都齐声称赞,钟国疆也没有再挑剔,就叫辛司令带着郭大成立即启程。没有想到,中央电视台打来了电话,小白杨精神属于政治工作范畴,希望来一名政治工作领导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