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雄魂——周易,我最浅显的感受
34661300000026

第26章 中国的兵法

国家虽然强大,穷兵黩武,必然灭亡。国家虽然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这是我们的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的。大家唱国歌,有一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时候,有人提出,这句词过时了,但是我们的伟大领袖说,留下这句,正好能警醒我们,居安思危。不要想着敌人不会来,要想着敌人来了,我们怎么办?!这也是古人告诉我们的。这也是告诉那些非要找不痛快的国家,你小子别乱来,乱来的话,注意我一巴掌糊过去。

我们的兵法讲的是仁义,为了国泰民安而战。我们不讲对立,只讲不打不相识,最后成了同胞。让对方心服口服,而不是干掉对方。战争,就算是正义的战争,都会产生仇恨的,我们的兵法,教我们尽量的有个圆满的结局。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相通的,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在这里咱们说的是兵法,看看他是怎样让我们圆满的。中国的兵法,以《孙子兵法》境界最高,现存十三篇,体现在大略上,往往是以战略上论述为主。《吴起兵法》是侧重于战术。还有四千多部兵书,经常听到的是《武经七书》,就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三略》、《李卫公问对》、《六韬》《尉缭子》。我们就以《孙子兵法》为例说明。

战争的主体是军队,军队的灵魂是统帅,所以统帅的性格就是军队的性格。作为一个合格的统帅,首先要有让一切事物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军队的能力。这就是完善事物,就是军事智慧。这是统帅首要的品质。第二就是信,一个统帅说的话,都要顺从,去好好地执行,不管部下理解不理解,部下都好好地去执行,因为部下知道,跟着统帅没错。把命交给统帅,踏实。第三是“仁义,关于仁义的本质和含义,以前介绍过。在这里就不说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到底对敌人要不要仁义?答案是看情况。宋襄公对敌人的仁义害了他自己。项羽的坑杀和屠城,也害了项羽自己。在这中间找一个恰当的度,就是用仁义来看情况。在战场上,先对自己仁义吧。没有胜利作为基础,任何仁义恐怕都是宋襄公的仁义。作为胜利者,优待俘虏,想留下的话,可以扩充兵力,不愿留下的话,管发路费。不会虐待和屠杀。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战。不光用兵,任何情况下,都要仁义,仁义成为一个人的本性,最大的仁义是对自己的仁义。因为我们的战争是仁义的,失败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仁义,只要能多快好省,什么手段都可以的。为了仁义而阴损,那还是智慧。第四是勇,不怕死,啥都敢干,这不是勇。惜命而又有担当,因胆怯而勇,才会仔细谋划,勇于担当。第五是“严,下面举这个例子是解释“信”和“严”,有一次发现了一座古墓,是秦朝的,里面其中就有一些散落的竹简,考古人员看了以后,发现这是一封家书,是秦朝士兵问家里知道他封爵的事情了没有。专家还发现原来秦朝士兵是没有军饷的,这就奇怪了,一支没有军饷的军队,咋就成了虎狼之师?答案很简单,商鞅的变法中告诉了我们答案。也是刚才说过的爵位。这是底层劳动人民通往上流社会,尊贵自己的唯一方法。不在被贵族垄断。所以在战场上的秦军,我看过一些资料,说秦兵有时候脱了衣服,腰里挂着敌人的人头,游乐沙场。秦兵看见敌人,那就不是敌人,那是自己的爵位。看你抢到抢不到。抢的迟了,别人就抢走了。指着敌人的人头荣华富贵的。如果不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失信于士兵,肯定不会有虎狼之师这个称呼。看看这五德,大部分是儒家的思想。这部著作开篇便说,不要随便发动战争,要好好地分析,好好地取证。而且首先从民心上分析。看看谁有道,谁无道。如果自己本身发动的就是无道的战争,那就别看《孙子兵法》了。西方的兵法教人打胜仗,中国的兵法教人怎样不会给自己带来战争。儒家说,如果你有道的话,大多数情况下会帮助你的。如果无道的话,别人盼着你快完蛋吧。大家都看过电影《让子弹飞》吧?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里面讲,无道的话,人们迫于性命的压力,会把仇恨藏在心里,一旦把人们的仇恨勾出来,那这些心怀仇恨的人,就会把人性的恶发挥的淋漓尽致。其次是看看那个环境特征和环境可能的变化。比如气候、山川地貌、风俗习惯等。其三就是对方的统帅特征。如果对方统帅是一个只知道勇武而不怕死的人,那就示弱,结果了他。如果对方是一个廉洁的人,注重名节,那就侮辱他。如果对方易怒,那就想办法让他发怒,乱了他的心智。有很对对策,就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其四就是法度。像秦朝用的法家治国,成也法家败也法家。法家固然有效,但是后患无穷。因为法家缺少了儒家最看重的仁义,法治的毫无人性。连坐腰斩,破坏权贵的贵族垄断。上下得罪了一个遍。最后百姓因为秦朝的苛政峻法活不下去,蜂拥而去向秦朝发泄仇恨。那就用墨家行不行,不行!墨家主张选举产生皇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那些统治者看了这样的学问,哪能不生气呢?道家可以吧?还是那句话,看情况。汉家天下初定,老百姓是经不起折腾的,国家为老百姓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制定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百姓自己会慢慢好起来的。因为都向往幸福,都会去努力奋斗的,国家不要做太多的干预。但是问题又来了,国家是发展起来了,可是那些诸侯王肥了,他们不听朝廷的招呼了。成了汉朝的隐患。好了那就用儒家吧,统治者也不喜欢儒家,因为儒家把民看得太重。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叫董仲舒的儒者。对儒家理论稍加改动,变成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之类的东西。这还是蛮切合实际的在当时来说,要不然儒家怎么能被统治者大力的推崇。其实统治者才不管你是哪一家,关键是对其统治有利,他才会用。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和道家相互补充的。所以我们平时的观念中,儒家和道家的观念多一些,其他就少一些。儒家能繁荣过来,要感谢董仲舒的。而现在的我们不光是儒家继承的不够,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继承的不够。何谈发扬?

凭什么继承?当认识到自己继承可以给自己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而愉悦,自己才会去继承。继承后能真的给自己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进而越来越多的人继承,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这就是发扬。有必要一直提醒,中国人最大化的利益就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