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3462800000025

第25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注曰:前奔豚章既言有惊怖,有火邪,皆从惊发得之,此又另揭惊悸言之,非详其病所从得,乃谓病有惊狂不安者,有只心悸不宁者。惊乃邪袭于心,在实边,故其寸口脉动。动者,有粒如豆也。悸乃神不能主,在虚边,故其寸口脉弱。弱者,脉来无力也。动而弱者,有邪袭之,而心本原虚也,故惊悸并见。然而脉仍分属,动则惊气之发,弱则悸气所形,故曰“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注曰:衄为清道之血,从督脉,由风府贯顶,下鼻中,此肝肾热郁,火冲阳经,而经血妄出,故云衄者。其尺脉浮,以尺主下焦,肝肾有热而虚,则尺浮,故前曰“尺脉浮为伤肾”。目睛属肝,阳明热气乘之,则目睛晕黄。乙癸同原,故尺浮。晕黄,其邪正盛,衄为未止。晕黄去则热已衰,更目睛慧了。慧了者,清爽也。知肾热已解,则肝汗无恙。血乃阴属,无热迫之,则衄从何来?故曰“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注曰:衄者,阳经之血,从火上炎,则妄出于鼻窍。春夏之阳在外,今衄为势迫,知从太阳来,以太阳主经络之阳也。秋冬之阳在内,是外无热迫,知从阳明来,以阳明主中土之阳也。若是者何也?衄既为阳经清道之血,总非阴经所主也。若足少阳经脉起目锐眦,上抵头,循角下耳后,行手少阳之前。手少阳支者,亦止能入耳中上耳角,不能从督脉,由风府贯顶下鼻中矣,故以太阳、阳明分属四时耳。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注曰:衄既为阳经府,似可从外解,不知汗乃血液,心主之,衄家亡血过多,若又汗,则重亡其阴,而阳气为之馁。额为心部,阴亡阳馁,则必陷矣。陷者,如物之不坚满也。脉属心,血不能荣,则失和缓之气而为紧急矣。目得血而能视,久衄复汗,阴脱而直视不能转眴矣。心血亏而虚阳扰,扰则火逆不得眠矣。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注曰:此条“面无色”三字是主,盖人身中阴阳相维,而阴实统于阳。血者,阴也。故阳能统阴,则血无妄出。今面无色,知其阳和不足。阳和不足,则阴火乘之。假令脉平,则如贫人无事亦可支持。若既无色,又非有寒热表邪而脉沉弦,沉则卫气伏,弦则卫气结,真阳衰而燥气有馀,血随燥火走于清道,则血上溢而为衄矣。若浮弱,浮则与阴不交,弱则虚阳无力,阳虚而上浮甚,至手按即绝,则下焦之阴无元阳以维之而血下漏矣。

面无色,其人阳气既亏,阴火乘之,忽见烦咳证。烦属心,咳属肺,心肺病而胸中之阳不能御阴火,血随虚火涌于浊道,则从口出矣。已上三条皆起于真阳不足,血无所统,故血证人大概苦寒不如甘温,而补肺不如补肾。何也?肾得补而真阳自生,此肾气丸为虚损之宝也。又补肾不如补脾。何也?脾得补而中气健运,此建中汤为《金匮》所重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注曰:凡吐血,先由阳虚,后乃阴虚,至阴虚而火日以盛,有烁阴之火,无生阴之阳。咳则肺气耗散,逆而上气,则肝挟相火上乘。脉数有热,则无阴不得卧,则夜卧血不归肝,而木枯火然,君火变为燥火。阴阳俱亏,凶证相并,有立尽之势,故曰“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注曰:此言吐血,不必尽由于气不摄血,亦不必尽由于阴虚火盛。其有酒客而致咳,则肺伤已极,又为咳所击动,必致吐血。此非内因也,故曰“极饮过度所致”,则治之当以清酒热为主可知。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注曰:此段言下血之脉,非言吐衄之脉也。谓脉之弦者,卫气结也,故为减为寒。脉之大者,气不固也,故为芤为虚。至弦而大,是初按之而弦,弦可以候阳,稍重按之而大,大可以候阴,不问而知其上为邪实,下为正虚,故曰“寒虚相抟”。此名曰革,谓如皮革之上有下空也。下既虚,则无阳以统之,血不循行经络而下漏,男女一体,故曰“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血下遗如亡也。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

注曰:此言亡血家虽有表邪,不可发汗,汗则因亡血而元阴本虚,又因汗而虚其表中之阳,则内无以守,外无以固,故虚极如冷而寒栗,无阳自卫也。振者,虚不能自主也。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病者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注曰:此二条言平人表里无病而有瘀血,其证脉不相应如此也。谓胸为上焦,受气于中焦。唇、口、舌皆脾胃所主,故《千金》云:口为戊,唇舌为己,循环中宫,荣华于舌。今因中宫有瘀,中气不清,热气熏上焦而为胸满,循于肌窍而为唇痿,为舌青,为口燥。且欲漱水,血气燥也。不欲咽,胸中未尝有热也。

无寒热,既非有表入里,况乃脉微,近于大虚也。来迟,亦虚而无热也。三焦胀应气满于皮肤,今腹外皮肤不满,自觉气胀不快,而曰我满,有滞也,非瘀血而何?故曰“为有瘀血”。若病者如有热状,乃郁闷之象,即下所谓“烦满,口干燥而渴也”。如果里有热则脉应数,反无热,谓不见洪数之脉也。岂非有阴物伏于内而致阴火干于上乎?故曰“此为阴伏”。阴者何?瘀血也。

瘀属有形,非下之不可,故曰“当下之”,此三字以总结上二节。

然上节云胸满,云不欲咽水,云脉来迟,不独瘀血,内或寒多,则寒下之药即不可用,去瘀之法,当更酌量,故不概曰可下也。

论曰:仲景论妇人有瘀血,以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则此所谓唇痿口燥,即口干燥,足证瘀血无疑矣。然前一证言嗽(漱)水不欲咽,后一证又言渴,可知瘀血症不甚则但嗽(漱)水,甚则亦有渴者,盖瘀久而热郁也。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注曰:此方治惊,乃治病中之惊狂不安者,非如安神丸、镇惊丸等之镇心为言也。“奔豚气”篇中虽有惊怖等四部病,皆从惊恐得之句,然病由虚声所惊,可以镇浮而愈。若因炙炳(灸焫),且热且惊,以致邪结胸中,惊狂不安,则必驱散其胸中之邪为主,故标之为火邪者。见胸中者清阳之所居,乃火劫亡阳,致神明散乱,故以桂、甘、姜、枣宣其上焦之元阳,则爝火自熄。惊则必有瘀结,故加常山苗、蜀漆破血,疗胸中结邪。而以龙骨之甘涩平,牡蛎之酸盐寒,一阳一阴,以交其心肾而宁其散乱之神。若枝枝汤去芍,病不在肝脾,故嫌其酸收入腹也。

论曰:惊悸似属神明边病,然仲景以此贯于吐衄、下血及瘀血之上,可知此方重在治其瘀结,以复其阳,而无取乎镇坠。故治惊全以宣阳散结、宁心去逆为主。至于悸,则又专责之痰,而以半夏、麻黄发其阳、化其痰为主,谓结邪不去,则惊无由安,而正阳不发,则悸邪不去也。

桂枝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大枣十枚蜀漆三两(洗,去腥)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注曰:悸与惊大不同矣,惊有邪结,神明不能堪,故脉动,悸则为阴邪所困而心气不足,故脉但弱。阴邪者,痰饮也,故以半夏主之,而合麻黄,老痰非麻黄不去也。每服三丸,日三服,以渐去之静伏之痰,非可骤却耳。然悸有虚损而悸者,此无别虚证,故专责痰,此正痰饮门所谓微者短气、甚者则悸也。

半夏麻黄汤方

半夏麻黄等分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注曰:此重“不止”二字,是诸寒凉止血药皆不应矣。吐血本由阳虚不能导血归经,然血亡而阴亏,故以柏叶之最养阴者为君,艾叶走经为臣,而以干姜温胃为佐,马通导火使下为使。

愚意无马通,童便亦得。按本草载此方,乃是柏叶一把,干姜三片,阿胶一挺,炙合煮,入马通一升,未知孰是,候参。

柏叶汤方

柏叶三两干姜三两艾三把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注曰:下血较吐血势顺而不逆,此病不在气也,当从腹中求责。故以先便后血,知未便时血分不动,直至便后努责,然后下血,是内寒不能温脾,脾元不足,不能统血。脾居中土,自下焦而言之,则为远矣。故以附子温肾之阳,又恐过燥,阿胶、地黄壮阴为佐,白术健脾之气,脾又喜凉,故以黄芩、甘草清热,而以经火之黄土与脾为类者,引之入脾,使暖气于脾中如冬时地中之阳气而为发生之本,真神方也。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调则荣卫相得,血无妄出,故又主吐衄。愚谓吐血自利者尤宜之。

黄土汤方亦主吐衄。

甘草三两地黄三两白术三两附子三两(炮)阿胶三两黄芩三两灶中黄土半斤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方见狐惑中。

注曰:先血后便,则知虽未便,而血已先聚于肛为近,故曰“此近血也”。然下焦乃肾、膀胱所主,水府也。使下无留湿,与血相混,则便溺如常,血自归经,何得溢出?故以赤小豆为主,去其阴分之湿热;当归导血归经,其势甚便,不若远血之伤在脾肾,温凉补泻,多其委曲也。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注曰:吐血有因病久上热烦咳而致者,有因极饮过度者。

若因心虚,虚则热,收于内而火盛烁阴,涌血上逆,出于清道为衄,出于浊道为吐。则主心气不足论治,谓不得同诸阴虚及极饮者之积渐而致也。故以芩、连清其热,大黄下其瘀。而曰泻心汤,谓病既侵心,恐因循则酿祸也。

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