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38

第38章 经历过就不必遗憾

2014年6月22日,《2014中国成语大会》决赛第十场。

我:这一场选手们进入状态比之前两场要快,一出场就基本上达到了正常水平。

衣衣:权春燕和高瀛这对组合基本上一贯如此,陈江宇、何欣航这对组合则稍有遗憾。

布丁:陈江宇确实有几个词处理的不太好,比如描述“鸣锣开道”、猜“洗尽铅华”,所以在何欣航被淘汰后,陈江宇说“觉得有一点对不起她”。但是平心而论,陈江宇只是没有发挥到最好,但从成绩上来看应该算是正常。

衣衣:嗯,我只是为小姑娘何欣航感到惋惜,这应该是她最好的机会,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陈江宇的强项在“目标计时”、“限时对抗”这种形式的比赛,在双音节中她不占优势,所以如果不能在第一轮取胜,那基本上只能面对最后的淘汰了。

布丁:但是想在第一轮取胜也极其困难,『国风』队的三对组合:权春燕高瀛、吕继北赵婕荃、徐源邢正,哪一组都实力强大,而陈江宇、何欣航一来是搭档时间太短,二来小姑娘毕竟年龄还小,能进入十二强已经相当厉害了。

衣衣:幸运之神也没有眷顾她,在败组的“反向车轮战”对战徐源、邢正时,本来有机会复活,可惜她和陈江宇每人失误一次,把胜利拱手送给了对方。

我:在“反向车轮战”对战吕继北、赵婕荃时,陈江宇曾有一个提示“靠驴”犯规,这个提示并不包含题目中的字,应该是节目组完善了规则,之前的双音节中多次出现这种不是词的“词”。

布丁:对,这只是两个字,确实不能算作一个词。

衣衣:但是在之前的比赛中也确实多次出现这种提示,所以一方面我非常支持这种规则的改进,但是同时又觉得对何欣航来说太倒霉了。

布丁:也谈不上,我们刚才说了,双音节不是陈江宇的强项,但却正是吕继北和赵婕荃最擅长的,正好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即使没有这次犯规,获胜的概率也不高。

衣衣:其实在淘汰赛第一轮的时候,何欣航也有机会复活,当时她在已经出战的三位选手中排名第一,120秒11个词无过无犯规,最后第四位出战的李凡最终成绩是120秒12个词一次犯规。

我:是啊,太可惜了,一词之差啊,如果李凡也是11个词,但是由于有一次犯规,那何欣航也可以复活了。

衣衣:可惜的不是一词之差,而是李凡的12词成绩值得商榷。

我:怎么呢?

布丁:有一次误判。

衣衣:你也注意到了?

布丁:嗯,在猜“天理昭彰”这个词的时候,李凡选择的搭档徐源回答的是“天理昭昭”。

衣衣:对,但是这个词算对了。

我:“天理昭彰”和“天理昭昭”是可以通用的,算对也不能说是误判。

衣衣:可是之前有过意思相同但有一字之差算错的先例,当然比赛规则明显在一直完善中,所以我也不能十分确定,这是误判还是规则允许。另外并列词组组成的成语,顺序不对也算错,要是只考虑释义相同就算对的话,这也该算对啊。

布丁:李凡答出12题的时候,时间还剩7秒,如果“天理昭昭”不算对的话,7秒之内也应该能改过来,所以120秒12个词的成绩还是可以接受的。

衣衣:这可不好说,如果李凡提示“换最后一个字”,徐源也许1秒钟就能改过来;如果李凡没这么提示,徐源也许要花10秒才能改过来;也可能李凡一着急提示个“罪恶昭什么”干脆就犯规了。至于一打磕巴,对后面的影响更是难以估计。

布丁:没发生的事,当然没人可以断然说会如何如何,李凡和徐源会不会忙中出错,我不敢确定,但也不能把这种意外失误当成必然要发生的。我只能说以他俩的正常水平,7秒种之内改过来这种可能是概率最高的。

衣衣:也只能这么想了。

我:看到这个文静沉稳的小姑娘离开,确实令人惋惜。希望她能明白,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任何事情最重要的都是过程本身,在以后回想起来能有一段美好的记忆,就已经弥足珍贵。

衣衣:经历过就不必遗憾。

布丁:其实本场还有一次疑似犯规,是在“冲击大奖”环节,权春燕、高瀛组合遇到一个词“积重难返”,高瀛首先说的是“积重难回”,这时候有个声音“什么返”,应该是权春燕想提示“返”字,想说“什么回”而一时口误,但是因为权春燕当时背对镜头,所以我不能百分百确定。

我:但可以确定这个没有影响到比赛结果,本来她俩也是输了。

衣衣:本场另外一位被淘汰的选手也是『春秋』队的队员——达吾力江。这位少数民族的选手所具备的汉族文化知识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可惜在本场中第二轮“目标计时对抗赛”的时候发挥一度失常,也进入了淘汰环节。说实在的,以现在场上选手的实力来说,胜负只在一线之间,谁进入淘汰环节都不算丢人,只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要想在淘汰环节起死回生也真的是太难了。

布丁:一点也没错,大家水平太接近了,胜败只能听天由命。

我:不过达吾力江描述“志存高远”的时候,李凡没反应过来,小达一时不知道怎么说,突然来了一句“在山的那边”,差点让我笑喷了——好家伙连蓝精灵都出来了。

衣衣:本场最见水平的一个猜词是唐蕊提示“冗官冗费”,王帆猜出“积贫积弱”。

布丁:对,这不但足见这两位的默契,同时也说明她们两个都多少对宋代有点了解。

我:对了,说到这我想起在这个词前面的是“金蝉脱壳”,唐蕊在描述中提到了“蛐蛐”,之后主持人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之前何欣航也曾把“知了”误说为“蛐蛐”,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一段?

衣衣:大概是剪辑了吧?上一场主持人曾提起“有一轮的比赛当中,王帆和唐蕊上场之后就没有捞着说话的机会”,邢正也示意是和他们对战的时候,这一段也没有在节目中出现。

布丁:应该是剪辑了。

【成语小知识】

少不更事:形容年轻人没经历过什么事,没什么经验。这句成语的意思大家肯定都是知道的,之所以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是因为“更”字的读音,在节目中郦波老师曾经讲这个字以前读“jing”,现在统读为“geng”,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不得不吐槽一下,近年来有些汉字的读音变来变去,其中确实有不少改的很合理,但是也有不少改的很牵强,比如这个“更”字,它在“少不更事”这个成语中的意思就是“经历”,是“经”的通假字,所以这个音改的就没什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