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狂人痴语——与虚空的对话
34581500000029

第29章 如果你对一件事太有把握,那你握住的很可能只是失败

我:2014年4月25日,是《2014中国成语大会》的第一场决赛,进入决赛的36名选手分成『春秋』、『尔雅』和『国风』三支队伍进行比赛。

布丁:这不同于上一期花絮式的节目,毕竟进入正式比赛了,我觉得可以说是个开门红。作为一个娱乐节目,它的确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又没有搞的生硬呆板。

衣衣:确实很吸引人的,恨不得看完这期马上看下一期。当然其中也有不足:一方面作为主持人的张腾岳表现的差强人意,包袱抖的不自然,效果也不算太好,这可能和他之前一直是主持《走近科学》、《我爱发明》之类的科普栏目有关系,在这一期的节目里还没有放的太开。

布丁:相对于《2015中国成语大会》来说,张腾岳在整个的第一季里都没有完全放开。

衣衣:另一方面,选手们也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也比较拘谨。

布丁:毕竟刚刚开始,相信整个节目组都是处于一个摸索阶段。

衣衣:难得的是,不管是主持人还是选手,包括后台的编导组及各部门,他们真的摸索的很快,节目水平几乎是火箭式提升,至少在我的心目中这个节目飞速的从“还不错”变成了“极好的”。

我:表现在哪方面呢?

衣衣:一个是文化性,另一个是观赏性。文化性暂且不提,我们随着节目逐渐探讨,单以观赏性而言,就是同类节目不能比拟的。比如与央视近几年开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相比较:《汉听》和《谜语大会》由于参赛选手以中学生为主,所以更像是电视直播的考试或者相对纯粹的竞技,其观赏性大打折扣。

布丁:《汉听》过于严谨,虽然对于国学、文化来说严谨是正确的态度,但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来说,确实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较小,当然,这也是相对《成语大会》而言。

衣衣:而谜语虽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谜语更接近于民俗文化,和《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所侧重的还是不同的,我个人对《谜语大会》就没什么兴趣。

布丁:其实在古代,谜语也是文人墨客中很盛行的娱乐活动。

衣衣:但是问题在于,今天的谜语比较平民化,不像古代文人之间的谜语也会包括很多典故、文学等历史文化知识。

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侧重于那种谜语,恐怕普通观众根本理解不了。

衣衣:是的,考虑到综合国学水平,节目也只能折中地摒弃古典谜语,这就导致《谜语大会》的文化含量要远低于《成语大会》。

我:《中国诗词大会》呢?

衣衣:《诗词大会》是今年开播的,希望明年能办的好一点,从今年这一届来看,我个人觉得要比《成语大会》差得多了。

布丁:诗词和成语所能表现的国学知识应该算是不相上下的,我之前说我只看两个电视节目,还有另一个就是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

衣衣:确实,对于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传统国学经典这方面来说,《诗词大会》和《成语大会》这两档节目在知识性、文化性上应该是伯仲之间,但是观赏性则是《成语大会》远胜。

布丁:我觉得这一方面是节目赛程、赛制的设置,更主要的是选手表现。

衣衣:一点也不错,当然我们说的并不是选手的水平,而是《成语大会》所选取的形式更突出地表现了选手的个体化差异。我这么说吧,我看过的所有文化类综艺节目,包括上面提到的几档,还有各省卫视台的知识竞赛类节目,和《成语大会》比起来差在哪呢?当然不是文化知识本身,而是我看完《成语大会》之后,记住的不仅仅是哪个选手知识多、水平高,选手本身展现的个性也让人印象深刻。

布丁:对,一般我们看竞技类节目,会觉得这个选手很厉害,那个选手很牛,但是确实没有更多个性的东西。

衣衣:就是有也不过是凤毛麟角,而《成语大会》中大多数选手都个性鲜明,请注意,我不是说别的节目选手不行,而是没有通过节目展示出来。我举个例子,比如邯郸选手单计环,他在《成语大会》中和陈江宇的组合可谓“激情四射”,而同样是他,在《诗词大会》中则乏善可陈,上来简单自我介绍一下,然后答题、下台,完了。

我:你说的是节目本身提供了选手更能展示自我的平台。

衣衣:是的,这就是个良性循环,选手个性鲜活了,也为主持人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主持人对现场氛围的调节,又反过来让选手的天性也释放的更为自然,当然,这和节目组的整体把控也是分不开的。

我:具体到这一场比赛,有什么点评?

布丁:其实现场的嘉宾已经点评的差不多了,顺便说一句,这也是节目成功的原因之一,邀请的几位嘉宾都很不错,文化底蕴就不说了,难得的是没有那种特别“装”的人。

衣衣:尤其是出任嘉宾次数最多的郦波老师。

我:我等草根自然不敢和各位专业的老师比肩,但是也不妨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各抒己见。比如说,你们两位认为这一期节目中哪个组合表现的最好、哪场比赛最精彩,等等。

衣衣:应该说在这一期这节目中所有的选手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表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高下之分。

布丁:最精彩的对决应该是『春秋』的周璟、徐文红组合对『尔雅』的李凡、达吾力江组合。

衣衣:对。

布丁:另外还有一点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一期淘汰的两组选手分别是两个队中年龄最大的。

我:『春秋』队淘汰的是朱磊、王刚组合,『尔雅』队淘汰的是李松柏、肖艳芬组合。

衣衣:布丁你多大了?

布丁:保密。

衣衣:你一个大老爷们保什么密啊?

布丁:我就告诉你我比那两组选手的岁数都大,要不我对这一点这么敏感,感觉真是玩不过年轻人了,反应跟不上。

衣衣:这可不完全是反应的问题,比如说在双音节这个环节里,朱磊、王刚组合在第一个词“正襟危坐”失利后,曾经说“我是赌他这一轮猜不出来”。

我:这也是一种策略,有什么问题吗?

衣衣:这个策略本身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正襟危坐”在现代社会也确实是不会经常用到的一个成语,我提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在第三个词“韦编三绝”中给的提示词“数字”。

我:这又说明什么?

衣衣:这说明他同一个错误犯了两次,如果没有第一个词的“赌”,那有可能他只是想不到更好的提示词,但是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我只能说他又在用策略,还是在赌对方一轮猜不出来。

我:这次策略错了?

衣衣:策略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他这个提示词太糟糕,谁也不能凭“数字”就猜到答案,所以他这个提示词对搭档来说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可是在对手给出提示词“竹简”之后,“数字”这个词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布丁:几乎就是放弃了自己的机会,然后直接给对手两个提示词。

衣衣:没错,这个我们不过多讨论了,以后有一场非常精彩的双音节对决,我们到时再说。我只是不同意布丁刚才的观点,或许年轻人是反应快一点,但是按说年龄大的人应该经验更丰富、考虑更周详,但是很显然,王刚并没有发挥好自己的长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对选手的真实水平我并不了解,仅是就这一期的比赛来看,是这样的。

我:当然当然。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我们进行这种讨论,其目的一方面是为大家推荐好的节目,另一方面也是想从中发掘一些能让我们每个人学习借鉴的东西。

衣衣:那这一期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可以总结成这样一句话:对一件事太有把握的时候已经离失败不远了。

布丁:你大概是指淘汰环节朱磊、王刚组合的失利。

衣衣:是的,当时对手一次过、两次犯规,只取得120秒两个词的成绩,他们只要答对三个词或者也是两个词但是犯规次数较少就可以取胜。但就是这样有利的情况,居然输了,你能说这只是反应不够快的原因吗?

布丁:确实是不能,看得出来答题前他们太放松了,真的是太有把握了。

我:骄兵必败啊。

衣衣:开始是很放松,可是当第一个词没有答出来时,则完全乱了阵脚,尤其是王刚,简直是不知所云了。这说明之前他们根本没有全神贯注的来对待比赛,所以一旦受挫,就根本来不及重整旗鼓。要知道,在他们之前的第一组选手120秒答了十个词,就是他们的对手虽然只答了两个词,但是加上两次犯规一次过也只不过用了五十多秒,而他们第一个词过了之后还有七十多秒。

布丁:是啊,如果当时能静下心来还是赢面大。

衣衣:这完全不是知识储备问题,也不是反应问题,这是绝对的心态问题。

布丁:如果对手的成绩也是十个词,那他们即使输掉,也不会是这样一个成绩。

我:可是无独有偶,另一组被淘汰的选手李松柏和肖艳芬偏偏也是这样一个成绩。

衣衣:那一组失败的原因是不同的。

布丁:可能是过于紧张,也可能是配合还不够默契。

衣衣:这个限于时间关系,就不过多讨论了。总的来说,朱磊、王刚组合的失败,主要责任是在王刚,但朱磊也是同样的掉以轻心,他们俩就大哥别怨二哥了;而李松柏、肖艳芬组合虽然两个人都有问题,但我看主要还是怪李松柏作为描述方只会顺着自己的思路来提示,当搭档没有猜到的时候完全不会配合对方的思路给出新的提示。

我:好,那我们关于这一场比赛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

【成语小知识】

1.毕淑敏老师在谈到“血气方刚”时说“女人也可以血气方刚的”,关于这一点我有不同意见。“血气方刚”现在的标准释义为: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从这个释义来看,这个词并没有单指男人而是笼统的用来形容年轻人,但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论语·季氏》中的“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尽管孔子也没有明确男女,不过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基本可以认为孔子说的就是男人。另外,在实际运用中,似乎也没有用这个成语形容女子的。

2.主持人在节目中曾说到:骡子的妈妈不一定是驴,驴分驴骡和马骡,是要看它的爸爸是谁,这个事情和妈妈没有关系。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骡子确实分为驴骡和马骡(主持人说“驴分为驴骡和马骡应该是口误,我说的错误不是这个),但是驴骡和马骡的区别不仅要看爸爸,也和妈妈有关系——马螺是公驴和母马交配所生,而驴骡是公马和母驴交配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