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荣获第29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特别奖、1956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短片奖、1956年路易德吕克奖的法国老电影《红气球》(原名:LeBallonRouge)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男孩和一个神奇的红气球之间的童话故事。
影片全长只有34分钟,基本没有对白,故事也非常简单,一个小男孩在上学途中捡到一个红色的气球,而公交车、学校、家长都不接受这个气球,可是这个气球仿佛有生命似的却一直不离不弃的跟着小男孩,直到它被一群坏孩子打破。影片的最后,全城的气球都自动飞到了守在“死掉”的红气球旁边的小男孩身边,小男孩露出了笑容,五颜六色的气球带着小男孩飞向天空……
说实话,一部六十年前的电影在今天看来,好极也有限。
但是就是这么一部简单的影片也可以阐发出无数观点:有的人从中看到了童年的孤独,有的人看到童年的梦想,有的人看到对友谊的渴望,也有人看到小男孩的“只见新人笑”,还有人居然看出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我不得不佩服人们的想象力,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也或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真有什么喻意包括在电影中,我不敢置评,也不愿置评。这部老电影最触动我的不是以上那些,而是让我联想起了人性善恶。
☆☆☆☆☆☆☆☆☆
关于人性的善恶,古今中外不少先贤大哲都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在我们中国最早提出“人性本善”的应该是孟子,他说“人性本善”就和“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不必怀疑的道理(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出自《孟子·告子上》)。而稍晚一些的荀子,则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恶”。(注1)
这两位是孔子之后最著名的两位大儒,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上文中提到的告子可能知道的人就要少一些了,这也是东周的一位思想家,曾经向墨子学习过(注2),我们熟知的“食色性也”其实正是出自此公之口,他对人性的看法是:“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用今天的话说大概就是“人性无所谓善恶”。
☆☆☆☆☆☆☆☆☆
我不想在此讨论人性到底是善是恶,只是看到影片中那群坏孩子的时候,联想到很多影视剧中都有相似的情形:一个贫困的小孩子被其他孩子歧视、一个弱智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戏弄、一个羸弱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负……等等等等,细思极恐……
自然界中的动物基本上只在两种状态下才会作出攻击,一是在猎食的时候,比如虎豹;二是在认为被侵犯的时候,比如蜜蜂蜇人。而且动物界的同类相残通常是很少的。
而人类就复杂的多了,估计要把人类伤害其它物种和同类的原因总结出来够写一篇专门的论著,但这并不是我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我也不是在说网上曝光的那些“校园犯罪”和“青少年暴力”什么的,那些事件多少还有些原因,虽然那些原因不是小题大做就是变态的报复、发泄。
但是“变态的理由”也总得有个理由啊,至少得有个事件起因吧?至少也能让人们得出一个“变态”的结论吧?
可是那些更小的孩子,才真的让我恐怖。
他们根本没有利益诉求,当然也不是什么“变态”,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们将来都会成长为普普通通的人,可是就是这样的孩子,居然也会去伤害别人,这才是真正可怕的。
难道人性的本能中真的有这种阴暗面存在吗?
我听说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这些坏孩子的做法。
我不明白,而让我恐怖的,正是这个“不明白”。
注1:荀子的“人性本恶”其实不能和孟子的“人性本善”简单类比,因为在“善恶”之前,荀子对“人性”重新作了定义,简单说就是把一些高尚的品德从“人性”中剥离而归类于人的“社会属性”。
荀子的主张大体上是:人性本恶,但是可以通过限制和教化转向“善”,这些“善”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所以这些“善”是一种社会属性而不是人之天性。
对比一下:荀子的主张相对严谨,逻辑链比较完整,同时还体现了教育的价值;而孟子的主张过于笼统,也过于想当然,但是他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也不无道理。
注2:关于告子还有二种说法:一、告子是孟子的学生;二、告子只是孟子虚构出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