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74

第74章 国之大者

异语4

袁腾飞说自己表弟签证的时候,签证官问他,你最崇拜谁?

他表弟说,古德里安。

纳粹德国三大名将,曼斯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嘛!

签证官于是说,他是犹太人。

表弟立刻crazy了!

袁腾飞问他表弟,那你签证过了吗?

他表弟一脸蛋疼,过个蛋啊!

袁腾飞于是说,你们要出国的话,碰见签证官问你崇拜谁,就说崇拜耶稣,绝对立刻就过了。

然而事实哪有这么简单。

——————————————————————————————————————————

纵观历代,强盛起来的国家,肯定是最先改革成功的。改革,其实是建立更行之有效的行政策略,面对现有的弊病,加以改良,从而达到皆大欢喜。

魏文侯是明君,吴起是名将,西门豹是能臣,他们确实能把魏国治好。当年阖闾是勤俭的君王,伍子胥是名相,孙武是战神,故而能够带着吴军打败楚国,威震天下,可是吴国只是军事上的强大,它只能赢,输一次就亡国了,只因本钱少,国力不足。

战国七雄,魏国最先崛起,打完秦国打赵国,威震天下,一国之力几乎抵抗其他六国之兵,靠的是一个人的改革,让魏国国力倍增,笑傲天下,惹得各诸侯国眼红不已,纷纷效仿,从而称雄,那个人是李悝(kui)。

李悝,公元前455年出生,比吴起年长15岁,今河南濮阳人。魏文侯欣赏他,在吴起来之前,西河太守由他担任,他是文官出身,精通律法,虽然那时习武风气浓厚,他也会两下子,毕竟不是本职专业,很为跟秦军打仗头疼。

思前想后,稳定压倒一切,强军才是硬道理。李悝于是灵机一动,颁布一条法令:今后但凡有争执,以射箭为准,谁射的中谁有理。

这就搞笑了。

我犹记得听过一个笑话,内蒙的学生说自己上大学时比射箭,最远的靶子是清华,中间的是一本,前面的就是三本本科了。

如今李悝真的这样搞,最开始怨声载道,哪有这样处理事的。

听闻有个老师不想改卷,于是将卷子一扔,床上的90分,桌子上的80分,地上的不及格,被学校发现后就开除了。李悝的做法性质差不多,关键是人家上头有人,百姓们惹不起,于是只好听话。

其实百姓们很听话的,当对方油盐不进的时候。八国联军入京的时候,曾发布法令,禁止百姓当街小便,违者枪毙,于是百姓们人人噤若寒蝉,这帮家伙可不讲理,言语不通,说清也说不了,逮着就枪毙,于是乖乖照办。

人们总是能对能抱怨的抱怨,自动取款机是纠纷最少的,因为你得按照它的规矩一步一步来,否则说情它也不理,明知无益于是就不闹了。

当初陪同事去医院的打吊水的时候,由于我没有经验,在那里焦急的等着却不知道何时轮到自己,于是去问护士,护士很不耐烦的说,还没叫到你呢!

我很有些尴尬,同时又有些理解和同情,因为柜台处始终有人在哪里徘徊,不时的问护士叫到我了吗,还要等多久之类的话,让她不胜其烦,又不好发脾气,只好深吸口气解释一下,烦不胜烦就装作没听见,或是躲到办公室里。

其实流程很简单,只要等着就好了,只是总是心中没底,要问个人确定一下,于是便不断地询问护士,脾气不好的抱怨怎么这么久还没轮到我,以至于动手打人,主要是自己面对的是人,能够感同身受,自己能够发脾气。

若是一切都换成人工程序,会少很多纠纷吧~!

而李悝就把自己当作人工程序,我不管,我不听,射箭吧,射的准的有道理。既然没处讲道理,于是输了官司的人便把脾气发向了自己,埋怨自己为何箭法这么差,知耻而后勇,今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要的就是技高一筹,那时就可以讨回公道了。

于是西河之地射箭成风,家家户户必备,小孩子要出去玩也被骂,玩什么玩,就知道玩,练箭了吗,还不快去练箭。于是乎没几年当地就出现了一大批的神箭手。

古代打起仗来,箭手类似于如今的火力覆盖,是炮兵。如今流传的段子:步兵土,海军洋,空军狂,二炮是流氓。于是乎弓箭兵自古以来就是高端兵种,主要是培养周期长,步兵给个长矛训练几个月就出师了,弓箭兵得培训好几年,而且弓箭是消耗品,制作一张准度高、射程远的弓箭需要挑选材料加工打磨,十分费事,一个字,贵!

《考工记》里说,制弓需要六材:干、角、筋、胶、丝、漆。

弓干要由多种木材和竹子叠合而成,柔韧性要好,首选柘(zhe)木,其次檍木、柞树,而后是竹子。柘木长而尖,拓木叶在很多地方用于养幼蚕,所以称桑拓木,主要在江苏北部和山东。

北方正规军队都配有柘木弓,特别是东北,天气寒冷树木生长不快,故而特别结实,以这种硬实木为弓,射程远、劲道足,而南方天气湿热或是温润,树木生长快,木质不好,要么是以竹子为弓,有道是一寸长一寸强,装备就低了那么一等。

弓角是指动物角,制成薄片状固定在弓干内侧中间处。要知道弓箭的射程是有弓的弹性决定的,容易弯折的弹性小越小,而弓箭的受力点主要在弓干的中间,于是他们把动物角固定在那里,动物角本来就是天生的坚硬物质,故而能够增加弓箭的弹性。

弓角长二尺五寸,一尺十寸,一寸3.3厘米,也就是76厘米,其中以水牛角为佳,而北方多是黄牛,何况牛是耕地用的,古代以农为本,故而严禁私自宰杀耕牛。故而水浒传里的人都喜欢吃牛肉,因为干的就是造反的勾当。如此想来,乔峰一吃饭定然是两斤白酒,两斤熟牛肉,豪气是豪气,就是有点水泊梁山的味道。

北方的弓角只好用羊角替代,只有国家正规军,外出打仗的军队估计才配得起水牛角。

弓筋就是动物肌腱(jian)了,吃过猪肉、牛肉、羊肉的都有体会,骨头处的肌腱太难嚼了,因为有弹性。弓干弯曲的时候,内侧是挤压,外侧是拉伸,故而将弓筋贴在弓干外侧,以牛筋为主,选择小而成条,大而圆匀,加工制作成弓筋。

弓胶也是取之动物,来粘合弓干和角筋,以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为主,将兽皮和动物肝脏放在水中,加入生石灰,而后过滤、蒸煮剩下粘稠额胶体。其中黄鱼鳔做成的鱼胶粘性最好,粘结弓干中间的受力处,兽皮胶包裹两端。

弓丝是用色泽透明的丝线将弓筋缠起来,而后给弓上漆,弓如同枪一样需要保养,毕竟是木头和动物筋之类的有机物,需要防水防潮。

我曾经玩过弓箭,手臂上需要带上护具,弓与我等高,射箭的时候十米距离就有些难度了,二十米处靶子一下子远了好多,需要玩家自备的价值上千的弓箭才能射得好,不然肯定偏,而且射了十只箭手就酸了。

要知道,古代的弓都需要很大的力气,以石(dan)论,宋朝的时候一石是111斤,相当于弓弦上悬挂一石重的物品才能将弓拉开,故而弓箭动能大,有效杀伤距离是150米,跟手枪类似。

只说一种弓,蒙古人的骨灵长弓,用兽骨制成,外加烤胶等,拉开的力是80斤,射程超过了160米,而至于中原的重弩,拉力超过200斤,射程甚至可以达到250米以上。

说这么多,就是说明弓兵的复杂性,是骑兵之外最花钱的兵种。李悝通过怪异的法令,使治下百姓勤于箭法,跟秦军打仗的时候一召集,立刻出现一只庞大的弓兵队伍,射的准不说,很多都是自备材料,极大地减轻了边境压力。

吴起来了之后,李悝松口气,回到了中央,于是开始发挥自己的老本行,此时郑国铸刑鼎开先河,各国纷纷效仿,李悝细细考量了各国的刑法,去芜存菁,加上多年心得,总结而成《法经》,强调依法治国,成为了法家的殿堂宗师级人物。

《法经》已经失传,不过也无所谓,因为李悝是开先河的人,本身理念并不成熟,此后的各国变法,如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都是以此为蓝本,加以改进推广,效果更好。

李悝担任魏国国相之后,教授民众耕作经验,鼓励民众精耕细作。种地是个技术活,讲究时令、施肥、灌水、犁地,工具有耙子、锄头、镰刀等,而且魏国在今山西,属于两年三熟,如何搭配种植,如何保持土壤肥力,都很有讲究。

我对耕种了解不多,如同我抬起头看星空,只会感慨几句,而有的人却能留心观察他们的运行轨迹,开创了天文学,探讨星文与国家兴亡的关系,总是有些人能够超出你想象的,古代天文官便被当作了不起的人,厉害的供奉周天子,差点的侍奉诸侯国,混的都不错。

有些天文官总结多年经验,研究本地天气,查询水文记录,从而总结出一些耕种的时令,类似于如今的“秋初寒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之类,从而指导农业生产。

《大唐双龙传》里,徐子陵和寇仲在塞北草原和跋锋寒在一起,跋锋寒说自己是看天的高手,可以通过观察云朵的形状判断天气,因为草原上行走四下空旷少有居所,不懂得看天会很吃亏,所以草原上无论男女都是看天的高手,区别只是灵不灵而已。

对农民而言,他们有了一些经验,比如如何保持土壤肥力从而增加产量,往往不会传出去,就是传出去范围也不广。李悝平日里留心这些,而后加以总结让各地的太守、令(战国时县级行政机构长官)教导民众种植,从而获得丰收。

而且为了躲避灾害,李悝让百姓们搭配种植,以防颗粒无收酿成大祸。当然靠百姓自觉是不行的,真酿成旱灾涝灾,就算是百姓不听政府的话,就算是他们的错,你还是得赈灾,不然没饭吃肯定会闹,轻则吃大户等救济,一旦生变就是叛乱。

而且风调雨顺也不是那么好的事,我高中的时候山东洋葱丰收,供大于求,于是只好贱卖,于是食堂里顿顿都有洋葱,甚至还有一道炒洋葱,吃的苦不堪言,提起洋葱就想吐。

于是李悝实行国家补助,丰年就平价买进粮食,不让老百姓发愁,灾年的时候就平价卖粮,物价不起波澜,百姓就不会闹起来,总之稳定压倒一切,他的原则始终没变。

我犹记得***说过,政治体制的改革决定了中国改革的成败,深以为然,一个好的行政体系才是国家的核心,满清之所以能入关,主要是李自成等流民起义已经将大明王朝的政治体系折腾的千疮百孔了,而满清政治体系简洁明了,能够开动起来一致对外,故而无往不利。

对魏国而言,它要强盛起来,要称雄各国,改革的主体也是本国内的政治体制改革。之前提到的精耕细作啊可能新鲜点,平准粮食物价那都是管仲玩剩下的,其实并不新鲜。

李悝要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帮世袭的老贵族。中国改革开放为何从国企开始,因为国企负担太重了,刚建国时没什么负担故而还好,效益不错,而到了八九十年代,第一批员工已经退休了,国家将工人的养老移交给了企业,企业苦不堪言。

那时候的国企又要安排住房,又要给退休员工发福利,还有幼儿园供养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子女,只能跟明末一样拖欠饷银了。那时候的幼儿园教师好几个月拿不到工资,只好拿领导的子女出气也是常事,总是从上到下一个恶性循环。

于是只好痛定思痛,甩开包袱大步向前,要么抱在一起死,要么活一个,我想当初背负骂名改制的那些人,也属于那种以身许国的人吧,谁都知道不容易,谁都知道要挨骂,可是只能如此,于是他们站了出来,背负了一切,着实不易。

李悝也一样,一大批贵族就这么下岗再就业了,哀嚎一片,求情的,要报复的,找魏文侯要说法的层出不穷,毕竟都是有功之后,当年随着魏家先祖征战四方,说不定还救过你老子的命,你小时候还抱过你,你怎么能一点旧情都不念呢?

魏文侯压力也很大,只好和稀泥,关系近点的就走走后门,其他的只好一锅端了,从而腾出来位置,给了那些立有战功的人。

国家存在数百年,家族存在数百年,贵族实在太多了,当初晋国不也是嘛,年轻一辈的都要当官,哪有这么多职位呢!李悝为魏国刮骨疗毒,有了下岗的威胁,官员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政令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而那些政绩好的,或者是有功的也能够得到提拔,攀登高位,整个魏国的风气也一并带动。

其实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有了空缺才能往上填,不然上司还在,你就强烈要求进步,想造反啊!偏偏那时候还没有退休一说,很多都是干到咽气,而且那时候除非犯了错,不然无缘无故不会有人降你级。于是乎年轻一辈就每天眼巴巴的数日子,这群老家伙什么时候死啊,老而不死是为贼,说的大概如此。

而且年轻人也没了盼头,反正熬资历就好,不然就算再能干,你也得上面那位咽了气不是,那么还加什么班,工作日上班,喝喝茶水聊聊天,一晃又是一天,国家还有什么前途。

所以真正改变魏国,让魏国一跃而成强国的,正是李悝。我们提起来的春秋战国,总是说战国时国家兼并厉害,战乱频繁,跟春秋不一样,其实春秋开始兼并就已经很厉害了,打仗也开始不讲规矩,两则真正的区别,在我看来是国家意识和政体的转变。

战国时,各国纷纷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总结起来就是抓生产、练军队,军人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各国都组建了常备军,一大批世代为将的人出现,而且军功成了平民晋升的最好渠道。

年轻人都是不甘于平凡的,无论强弱,都是渴望战争的,以军功盖世的偶像为目标,他们要建功立业,封侯拜相,从军成了最好的办法,斩获一个人头就是一级军功,就代表着地位、土地、金钱,这种诱惑太大了。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是不明白自己目标的,而不是缺乏前进的动力,当他们知道军功可以的来一切的时候,拼命练习杀人技巧,哪怕是闻鸡起舞,都有人愿意做的。

这种种都把国家变成了半军事国家,国内充满了扩张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最终走向大一统。当然,这只是大一统的催化剂,毕竟商周时中国已经统一,各国已经有了成就下一个一统王朝的想法了,称之为王道。不过正因为这种催化,使得战争更加残忍,更加无休止,于是有志之士更期望着统一,因为分崩离析意味着战乱不朽,百姓流失失所。

后来数次合久必分也验证了这一观点,于是大一统观念彻底深入人心,人人都觉得只有统一才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