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成和致都是好友,被时人称之为酷吏。
宁成当下属,就欺负长官,对待下属也很严苛,比致都更厉害。致都到济南郡清除豪强之后,宁成继任,当地人自然很太平。
不过有趣的是,致都身死,宁成却没有,可见他还是很懂做人的。
公元前140年,担任长安中尉的宁成,被皇帝诏命撤处,有可能跟政治斗争有关。
宁成逃归家中,想着为官要当两千石以上的官,经商要赚的上千万钱,那样才是人生赢家。
于是宁成开始经商赚钱,他租赁土地上千亩,转租给贫苦百姓。由于精于算计,宁成很快积累起了财富。
当然,宁成能够发家,靠的还是高利贷。
更绝的是,宁成久在官场,很明白那套运作,私底下掌握了当地官员的罪证,加以威胁,自然得到照顾。
放高利贷,主要是对方有还款能力,自己也有执行能力。宁成精于算计,两者又都不缺,所以发达很快。
宁成也是范蠡一样的人,上马可当官,下马可经商,奇人也。不过,虽然宁成积累的财富不比范蠡少,可是他名气却不如,归其原因,还是在他做人上。
他在地方上,出行都带十几骑,很威风,也很安全。毕竟他目标太大,万一遇上土匪绑票,那可如何?
自古以来,豪门富户就是肉票的首选。土匪们绑票,也不仅仅是硬来,很会动脑子。
他们听得那个大户人家要嫁女儿,然后就出其不意的将新娘抢走,而后通过中间人传话,要多少多少钱。
新娘父母很着急啊,约定俗成的规矩,新娘要是被土匪绑走的当天赎回来,那么于新娘名声损害还不算大,新郎不好退婚,就算退婚,也可以找下家。
可要是新娘在那边过了夜,那可就糟了。新郎家就可以清誉已毁的理由退婚,毕竟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旁人也不好相劝。
据闻毒品交易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交货前一分钟被抓,也是卖家的事,买家一分钱都不出,交货后一分钟被抓,那是买家的事,卖家不用管。双方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定下了规矩,有了规矩好做事。
新娘要是嫁过去被抓,那就是新郎家的责任,娘家人虽说嫁出去的女儿,可也是能为女儿出头,让新郎家赎回女儿,不然就告官。
可是还没嫁过来,双方只是交了定金。如今东西在你手上有了闪失,你说我要买一个完整无暇的玉杯,可是忽然玉杯磕了碰了一角,强迫症的人看起来就别扭,顶多定金我不要了,算我的同情,您另找别家吧。
那么新娘家也郁闷,我又不在乎你的定金,亲戚没结成结成仇家,可是又能有什么法子,毕竟事情发展到现在,谁都不想。
退婚一事,让新娘的名誉再次受损。毕竟这种事,你又不能说明清白,强行这么玩反倒此地无银三百两,只好降低标准,不挑门当户对了,挑一些寒门才子,名气大的嫁给人家。
土匪正是利用新娘家的心理,通过内线,将赎金死死定在新娘家能出的价格上。比如你们家不是刚筹集了十万两银子,打算去南方卖茶叶嘛,我就要十万两白银,少一分都不行,要么女儿你就别要了。
新娘家只好认栽,毕竟不仅仅是女儿的终身,还有家族的面子。要是女儿受辱,整个家族蒙羞啊,那可就真一言难尽了。
所以,豪门大户往往结交一些绿林的人,毕竟关键时候可以帮自己出面,就算事后要报复,靠官府也是不行的,还是直接请同道朋友下手来的爽快。
宁成就是豪门典型,他花了十四年时间,将产业规模做的这么大,想来奉公守法四字并不属于他,多少有那么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宁成的名声越来越响,刘彻也想起了这号人物。
刘彻觉得,宁成也算人才,当初被太皇太后惩戒跟自己也有一定关联,想要重用宁成。
公孙弘说:我在山东时就听人说,宁成作济南都尉,人人害怕,让他当郡守,如同狼看官羊,确实能管好,但免不了偷吃几只。
刘彻点点头,但觉得不用又可惜,于是任命宁成为关都尉。
宁成兄再次当官,很快博得名声——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
哈哈,苛政猛于虎也。获得这样名声,前程也就算交代了,宁成终其一生都未得到重用。
当然,宁成是酷吏,也是有原因的。
律法其实有些已经不合时宜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关卡的时候大家都会夹带私货、超载等等,形成惯例。
宁成来了,按照法律,你们都不合格。
可是大家都这么做啊,而且也没有办法,各公司都在竞争,你不超载就竞争不过,只求宁成能体谅他们做事的不易。
宁成表示,我体谅你,奈何国法不体谅啊。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才是好的。宁成的真实目的很难探究,不过应该是想推倒重来,建立他自己的规矩。
此举损害了既得益者,百姓也觉得不太方便,故而骂声远扬。不过,政策的好坏都不是一时能够看出来的。
两个村庄拆迁分钱。
A村发给村民了,家家户户分了钱,喜气洋洋。
B村村长扣下大部分,要求集资开公司,做生意,一片愁云惨淡。不少人于是开始上访,要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A村的人有了钱,花钱开始大手大脚,又没了营生,懒得去做一两千扫大街的活,于是每日里游手好闲,赌博、打牌,甚至抽大烟,很快家财败坏,过的一塌糊涂,懊悔给了钱是害了自己。
B村的村长办公司,做产业,扩大规模,对村民进行在岗就业培训,希望做大做强,一边还要应付上面人的检查。后来A村的教训出来了,B村的经意效益也有了,于是大家纷纷称赞B村村长英明神武,包括写信上访的人。
当然,这只是将例子极端化了。
A村中不乏有远见的,可以用钱去做生意,未必不能笑傲江湖。B村长带着村民致富,万一看错了行情,赶上了金融危机什么的,赔的血本无归,也是有可能的。
B村村长,应该让村民们自己选,信得过自己要开公司的,咱们一起干,不想的就发还你的钱,也许人家另有想法呢。
好坏不能只看一时,还要看后期。
公元前127年,齐王刘次昌自杀,谥号厉王。
第二年,赵王刘彭祖举报齐国国相主父偃贪污受贿、谋害齐王之罪,要求政府明正典刑。
主父偃,生年不详,卒年很详。
主父偃怀才不遇,周游列国,可是天下都是汉朝天下,诸侯王着实没什么混头,也没有战争,他的纵横之说没有了市场,过的不是一般的惨,无人理会。
公元前134年,主父偃到了长安,通过国舅卫青举荐,进入朝堂。
主父偃确实很有才华,他上书当天就被刘彻召见,跟徐乐、严安同时被提拔为郎中。
徐乐上书刘彻,留下了天下大势在土崩而不在于瓦解一说。
土崩就是陈胜、吴广,瓦解就是七国之乱。
大致意思是,百姓造反才真要命,内部颠覆的可能性反倒下了。
当然,这种说法也是有碍于徐乐的历史不长,后期诸侯王造反的有朱棣,内部颠覆的有李渊,真正平民起家的后面还有朱元璋,大多是朝廷贵族们打来打去。
严安也上书,阐述了节俭为治国之本,并且对比周朝、秦朝,说了穷兵黩武之害,逻辑也算共振。从后期刘彻的罪己诏来看,刘彻意思到了这个问题,幡然醒悟,严安的话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主父偃在其中脱颖而出,一年之内就升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中大夫管议论朝政的,之前卫青做过的官职。
刘彻想要削藩,唯恐被群起攻之,迟疑未下。
主父偃一笑,主公莫忧,我有一计。
矛盾始终存在的,一国之内、君臣之间,就是诸侯王内部,他也有种种矛盾顾忌。
以刘彻为例,他当了天子,他的哥哥弟弟全都封王了,是一方诸侯。孝景帝从父亲的角度上,是合格的,让所有的儿子都衣食无忧。
诸侯王呢,只能有一个能够继承自己的封国。诸侯王也有立嫡以长之说,而且诸侯王说了还不算,你非要立少子,也许连朝廷那关都过不去,只能想办法给儿子谋个出路。
人爱自己的儿子,都是一样的,希望他们富贵。赵武灵王立了小儿子,有觉得愧疚自己的长子,于是想要将赵国一分为二。
因为赵武灵王眼中,赵国是他的,他有分配权。两个儿子分别是赵王、代王,自己的基业并没有少嘛。
可是朝廷不答应,你以为王爵是那么好挣的吗,你说封王就封王,物以稀为贵,这么下来王爵比侯爵还多,成何体统。
可是儿子们也愿意,老爹你在位国家那么大,只让我继承一半,那可不行,我全都要。
然而也有例外:
淮南王刘长死后,孝文帝内疚,将他的三儿子都封为王,表示自己是爱弟弟的,人死不能复生,只好做点善后工作,善待自己的侄子们。
梁王刘武死后,窦太后很伤心。孝景帝于是将梁国分给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了王爵,算是大恩典了,一家五个诸侯王,窦太后也开心了。
主父偃对刘彻说,最好的命令,在于你情我愿,而非强迫。
如何让猫吃辣椒?
掰开猫嘴,用筷子捅进去——当心猫抓伤你。
将辣椒裹在肉里,骗猫吃下去——猫上当后,必然心生警惕,以后便不会轻易上你的当了,对你的观感也不好。
将辣椒涂在猫屁股上,猫屁股辣的不行,就会去舔,每添一下,都能缓清痛苦,乐此不疲——只是将欺骗的方式玩的高端一点。
据说当地人有对付北极熊的诀窍,将动物鲜血放入桶中,将一个刀柄插入其中,一夜就能冻成冰棍。
冰棍在野外,血腥味吸引了北极熊的注意。北极熊拿起冰棍舔了起来,感受到其中的滋味,舔的越加开心。舌头慢慢的被冰冻得麻木了,冰块中掩藏的刀锋也露了出来。
北极熊舌头划伤,流出鲜血,可是它舌头麻木感受不到痛,反而舌头中涌出的血腥味也被冰棍掩饰,反而更刺激它的味蕾。等北极熊失学昏倒后,就被当地人抬走了。
主父偃:朝廷为何要削藩?
刘彻:藩王势力大,恐怕造反。
主父偃:要藩王势力小,未必需要削藩啊。
刘彻旋即醒悟。
历朝皇帝在位,都封自己兄弟为王,封王了就要分地,于是中央王朝的国土越来越少,诸侯王的国土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
对朝廷来说,这是恶性循环,难道不能将这种恶性循环,转嫁给诸侯国吗?
齐王有五个儿子,齐王也有七十座城,那么齐王可以将临淄为首的四十座城分给嫡长子,四个小儿子分剩下的三十座城。随着关系的疏远,齐王的儿子们很少会团结一心的。
齐王的嫡长子又有五个儿子,他学父亲,将三十座城给嫡长子,剩下的十座城分给四个小儿子。那么慢慢,小国家越来越多,多则易乱,他们不过一两座城池,怎么能跟朝廷抗衡呢?
刘彻称妙。
晁错说诸侯王犯错,就削他们的封地,可是那个诸侯王愿意,最后被削封地的诸侯王群起造反,兵败被杀,晁错也被杀了,真可谓同归于尽,惨烈的很,将国家也连累的很。
主父偃认为这样不对,与其削他们封地,让诸侯王敌视朝廷,不如让他们自废武功。
根据往年得来的经验,高祖时的侯爵传承中,三代之后,要么犯法中断,要么无嗣,除非朝廷下诏让侯爵的其他子孙继承爵位,否则很少有传承至今的。
诸侯王也是,他们多了之后,犯法的也多了,到时候朝廷找个由头就废了。他们想造反,可是只有一两座城池,有本事将上百个刘姓诸侯聚集起来的反抗中央的,恐怕只有圣人了。造反不成,只能乖乖就范。
而且,此计还一劳永逸。
就算你今日将权大的诸侯王削了藩,可是陛下你依旧会封自己的儿子为诸侯,几十年后,他们依旧可以威胁朝廷。
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不如就做些影响深远的。
可以想见,只要诸侯王不断地一大分小,成为惯例,那么历朝历代新出现的诸侯王问题也就不足为虑了,因为他们总会把封国细分给儿子。
要是有诸侯王不分怎么办?
首先他自己的儿子们就不愿意,老爹,人家都分,就你不分。大哥是很能干,也是长子,可是我们也是你儿子啊?
儿子们并不势单力孤,他们还有母亲支持。诸侯王的压力大不说,万一闹出骨肉相残的事,朝廷立刻派宗正过来,说你管教无方,一顿训斥,然后帮你做主分地给你儿子们。
这种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诸侯王也扛不住后院起火。
就算你铁了心,将只传嫡子作为家法,不允许后人更改,其实也是徒劳。
首先,朝廷本就警惕诸侯王,你还如此独行,岂不是嫌自己目标太小,要朝廷日夜盯紧。
其次,人走茶凉,管得了许多。
当年朱元璋曾经立了一块碑文——太监不得干政。
等传到曾孙英宗的时候,大太监王振将此碑移走,满朝文武无人说话,皇帝也不理会,毕竟都已经名存实亡了,留着太祖遗训确实尴尬,还是挪走好。
主父偃说,朝廷一向将此类命令作为恩典,只有少数诸侯王有资格得到,陛下不如将此令名为“推恩令”,推己及人,让所有的诸侯王都有这个权利,选择权在他们,他们也不会抵触朝廷了。
刘彻称妙,于是颁布政令。
文中说:诸侯王的家业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的虽然是王室宗亲,却不乏很多几代之后过的落魄的。都是刘姓,朕于心不忍。于是恩准诸侯王,可以将封邑分些给自己的儿子,朝廷也会认可,给他们相应爵位。
此令传出后,顿时引发轩然大波。
欧洲近代时,只有长子能够继承家财,次子只能娶一个有钱的女人,用人家的嫁妆为自己铺路,很多都走上了参军的道路,希望混个官职有条出路。
欧洲如此,是为了避免家族财富越分越少,甚至女儿出嫁,都不给她们太多家产。
聪明人还是不少的,诸侯王就算看不透推恩令的深意,下面人也会告诉他的。
可是面对朝廷的这招,诸侯王束手无策。毕竟从过往来看,这种命令算是朝廷极大的恩惠了,何况也没有强迫你分给儿子。
可是此令,让诸侯王的儿子们心思活泛了起来,看到了前途所在,纷纷加入朝廷一方,希望能将家产分自己一份。
不患寡而患不均,对诸侯王的世子而言,国家的利益固然重要,可是也要有自己的一份才算完美。
人皆有私心,主父偃反其道而用之,真奇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