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226

第226章 宫廷政变

异语19:

在吴晗、郭沫若等人的推动下,明朝万历的定陵被打开,而后开发成旅游景点。

***陪外宾参观定陵,定陵负责人建议说:是不是需要在地宫墙壁上挂几幅红军长征的画?

此话让***大为错愕,此事不了了之。

——————————————————————————————————————————《闲庭记趣》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即位,成为汉朝皇帝,不过远不是政权的掌控者。

吕后在位的时候,都知道她说了算,因为她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三皇一体的存在,势力庞大。吕家在吕后时最强盛,可是吕后一死,吕家屠戮殆尽。

薄太后是皇太后、太皇太后两位一体,不过她在位时比较守节,儿子孝文帝又有能力,所以基本上不怎么干预政事,但是一旦干预,立即就能扭转局面,典型的就周勃谋反之事。不过薄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孙子即位之后,将老薄家的女儿扶为皇后,可惜死得早,皇后又无子,至此家族开始边缘化。

窦太后是第二位连中三后的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在位时积极培植家族势力,有很大的参政热情,在孝景帝时确实权位很重,甚至差点扭转了帝位的传承制度。

孝景帝死后,窦太后将外孙女阿娇嫁给刘彻作皇后,为窦家的未来安排好后路。不过,窦老太太的权势要比薄太后重的多,因为孝景帝死前将虎符交给了窦太后。

孝景帝对王皇后戒心很重,自己即位时都三十岁了,可窦太后的干预依旧很多。如今刘彻才十六岁,王皇后定然重用自家人,如此一来,王皇后可能重蹈吕后的覆辙。

孝景帝死前,将虎符交给了窦太后,让母亲掌控了军队大权,为的就是制衡王皇后,等刘彻长大了,再将虎符给他。

关于窦太后的为人,一个故事很能证明。

孝景帝在位时,国力强盛,有能力去做事情了,于是道家黄老之术的国策开始受到挑战了。

儒家和道家这帮子人争辩,道家这帮子人锦衣玉食久了,水平又差,被儒家逼得不行。

齐人辕固以研习《诗经》而扬名,成为汉朝博士,跟黄生争辩。儒家以商汤、周武为师,黄生就拿两位开涮。

黄生:商汤、周武是乱臣贼子。

辕固:夏桀、商纣不过是独夫罢了,商汤、周武是替天行道。

黄生:帽子再破也是戴在头上,鞋子在新也不过穿在脚上,何也?上下有别罢了。商纣是君,周武是臣,周武伐纣,就是将鞋子戴在头上,成何体统。

辩论的终结点,一般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辕固:周武伐纣是谋逆,那么高祖代秦,是什么呢?

黄生傻眼了,讨论学术问题,你竟然往本朝历史上扯,不是耍赖吗?

孝景帝出来打圆场,说了很有水平的话:吃马没吃过马肝,不算没吃过马,谈学问不讨论商汤、周武,不算没学问。

其实黄生已经算输了,毕竟他的理论都否定国家存在的合理性了,还能赢吗?

黄生才艺不精,于是只好窦太后出面,向辕固介绍了《老子》等书的精髓。

辕固:这不过是没见识的话罢了。

窦太后大怒:那你们儒家的书就有用?

窦太后让人将辕固扔进斗兽场中,放出一头野猪,让他用儒家的学问干掉那头野猪。

孝景帝很无奈,他大体知道黄老之学的精髓,可是他更欣赏儒家的学说,可是又拗不过母亲。于是,孝景帝思前想后,给了辕固一把宝剑,对他说,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那时候的儒生果然名不虚传,辕固用剑刺死了野猪,也算知行合一了。

事到如今,窦太后也无语了——默然。

孝景帝大喜,毕竟是和母亲起了冲突,不好留在身边,将辕固任命为河间王太傅,也算给了待遇。

很顽固的坚守自己的道理,说不过就玩狠的,可是真到局势无可挽回时,很识趣的保持沉默,这大抵是窦太后的性格。

刘彻即位元年,重用了两个儒家的大臣——赵绾、王臧。

两人是同门师兄弟,都是申培的弟子,而且也都是太子党的成员。

刘彻还是皇太子时,太子太傅是卫绾,即位后任丞相;王臧是太子少傅,专门负责太子府中事务,继位后任郎中令,管宫中事务;赵绾在即位后任御史大夫,三公之一。

赵绾、王臧在位,一心想将儒家兴盛起来,向少年天子说了巡游、封禅、改换服饰等建议,极大的引起了刘彻的兴趣。

汉朝国力强盛了,在儒家看来,这些都是圣明天子要做的事,而刘彻之所以心动,是因为威风。

刘彻很聪明,他早早的对朝局有了自己的想法,认为现有的人才选拔制度问题多多。

孝文帝时,做官有三种途径:

其一:功勋太后世家的,得以继承父亲爵位,来朝廷做事,如周亚夫、窦婴等。

其二:靠自己的学识、文章,得到举荐,担任官职,如晁错、贾谊等。

其三:家产十万贯的中产人家可以自备车马服饰到京城求官,担任郎官,也就是在皇帝身边。郎官中出色的,会得到孝文帝重用,步步上升,如邓通、袁盎、卫绾等。

孝景帝时,将当官的门槛降低,家产四万贯的也可以来当官。

其实官员根据来源,会自动的划分的等级。勋贵们和勋贵们在一起,靠文章上台的自命清流,自我举荐上任的,介于两者之间。在官场上能够形成自身派系的,定然是有一定规模,最好有稳定的来源,这样才能形成持久的人脉关系。

刘彻对现状很不满,他认为官位已经被权贵们把持了,要么就是富豪人家,更多的贫民子弟,才能卓著、品行很好,却由于家贫而只能在家,无法当官,这着实可惜。

从出发点上,这是好的,也有利于国家的长久,不然那么多杰出的人在底层,不乏会有陈胜一样宁有种乎的存在。

王臧、赵绾于是向刘彻说了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孝廉制。

圣朝以孝治天下,对父母都不孝,怎么能对国家尽忠呢,所以孝顺是一定要的。

可是,人分多种,有的父母做的合格,子孙孝敬是应当的。可要是舜的父亲瞽叟,三番五次的想要害舜,碰见这样的父亲,怎么孝顺?

儒家告诉你:就算是这样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你要关心他,只不过要聪明点,不要给他得手的机会就好。等你富贵之后,善待他,那样才是圣贤。

当然,朝廷坚持这种孝顺是有原因的。

你说父亲对你不好,你就不孝,那要是有一天,国家冤枉了你,你岂不是要叛国了,若是伍子胥,那国家岂不亡了。

无论父亲多么的坏,你都能咬牙坚持对他好,那么皇帝要是坏的,你也能咬牙扶持他,不会推翻他,那么皇帝岂不更稳当。

朝廷会告诉你,就算国家再昏暗,再对不起你,也是你的祖国,你怎么能背叛呢,所以岳飞乖乖就擒,身死狱中。

这就是朝廷坚持孝道、重视孝道的缘故。孝顺的人虽然迂腐,却能有始有终,聪明人固然伶俐,可是太靠不住。

那廉呢?

廉字是正的意思,为人正直,处事公允,为人称道。

朝廷也意识到,一个人可能很孝顺,但是不会做事,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朝廷之所以运行的好,是因为那些有本事的人都在朝廷里,所以一定要挑选当地有威望的人当官,因为一旦战乱,这群人凭借自己的威望,很快就能聚拢起人马反抗朝廷。

历代反抗朝廷的领袖,没有名气是不行的。

可是有威望的人很多,有能力的也不少,你把他们提拔为官员,万一他们有异心怎么办?

那就要靠孝字来约束了。

孝廉制,其实就是并举的制度,缺一不可,这样朝廷才能得到忠心可靠的人才。

当然,孝廉制只是晋升的捷径,并非坦途。

举荐了孝廉后,那些人入朝担任郎官,然后得到皇帝接见,从中选拔出有实力的人,得以提拔,担任朝廷官员。

此举给了贫民阶层当官的可能性,在当时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很多名满一方的学士得到推举进入到朝廷中。

东方朔给刘彻写了三千片竹简的自荐书,一般一片竹简能写三十字,那就是十万字。

有理由相信,东方朔家中很有钱。十万字,如今看小说的,不过一两天就看完了,可是刘彻看了足足看了两个月,当然皇帝陛下忙得很,只能抽空的时候看看罢了。

孝廉中写书的,大多引经据典,将自己的学识流露出来,博得刘彻的瞩目。刘彻看过了厌烦,反而看到东方朔的文辞,觉得很有幽默,又觉得此人写了这么长的自荐书,挺不容易的,就给了一个待招公车署的待遇。

公车署在当时,类似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是将各地有才之人汇聚的场所,不管有才华没才华,全都养着,而后慢慢挑选。

刘彻寻求贤良方正,于是九十岁的辕固得以出山,不过廉颇老矣。

辕固遇见了六十多岁的公孙弘,公孙弘对他很恭敬。

公孙弘也是一位奇人,他是齐国薛县人,和贾谊同岁。当狱吏的时候,犯了罪被罢免,于是去海上牧猪,后来以《诗》《书》扬名,四十岁后,将之前所学弃掉,全心学习《公羊传》,有了心得,又因为对后母孝顺,于是被举荐上去。

辕固对公孙弘说:你应该按照儒家的学说侍奉天子,千万不要谄媚事上,一味迎合。

公孙弘自然称是。

辕固回家,一生不得重用,倒是可惜了这位辩才厉害,又通武艺的人才,可惜啊,生不逢时,活到了九十也没得到重用。

刘彻闹的风风火火,窦太后哪里却很安宁,很不符合她的性格。

窦太后双目失明,心中却是锃亮。

刘彻即位,重用的是太子党的人,这是惯例,她不能说什么。

刘彻下令让人举荐贤良方正,天子亲近贤人,这是明君风范,她也不能说什么?

刘彻重用儒家,黄老之术的人不被重用,窦太后也不说话,不让这帮人碰得头破血流,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拜倒在自己门下呢?

窦太后一直在等,她并不心急,坦白说,她并不想与王太后和刘彻起冲突。天下,终究是人家的,自己还能活多久,总不能跟吕后一样,自己一死,让窦家陪葬吧。

于情于理,窦太后都没有出手的机会。她的存在,是一道保险,保证少年天子不逾规,能在关键时候安稳天下。

然而刘彻出招了,王臧、赵绾提出:以后皇帝做事,不必请示太皇太后。

当然,几句话就代表着最严酷的宫廷斗争——夺权。

那么刘彻有没有能力夺权呢?

答案:全看太皇太后愿不愿意让权。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看得很清。

赵绾、王臧举荐自己师傅申培,于是刘彻召见八十多岁的申培,向他请教治国良策。

要说申培也不是一般人,会作诗,当年在鲁国见高祖的时候,为其作诗一首,吕后的时候,又讴歌一曲,文帝时成为博士,弟子数千人,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申培见到刘彻说:天下事,在人做,而不在人说。

刘彻很不满意,他请申培来是想向他请教治国道理的,可是申培就是装聋作哑,知道的不愿意说,不知道的更不说,不过说两句话敷衍自己罢了。

赵绾、王臧问申培:天子看重老师,老师为何不愿指导呢?

申培叹口气:时候未到啊。

窦太皇太后终于出面了,在她干预下,廷尉将赵绾、王臧抓走,两人早就有把柄悄悄落在窦太后手上了。

窦太皇太后对刘彻很生气,认为这个孙儿不听话,自己也没怎么碍着他,就要拿自己开刀,若是自己死后,窦家还有好?

电视剧里,王太后赶紧带着长公主向老太太赔罪,说刘彻错了,听信了别人的话。

长公主自然不愿意刘彻被废,从旁劝解。

窦太皇太后虽说出手果断,可是她自身的考虑也多。她本人深居宫中,又是失明之人,凡事都需要倚重下属去做。那么她能依仗的人是谁呢?

长公主、窦家人、身边的宫女、侍卫和黄老之学的大臣们。

如果废帝,首先长公主不同意,窦婴作为窦家最有出息的,也会阳奉阴违,至于黄老之学的大臣们,被儒家人逼急了来这么一手,未必真的愿意陪自己走废帝这条路。

笑话,历史上哪里有太皇太后废帝的事,风险太大。

既然废了,那么就要重新选立皇帝,那么选谁呢?

景帝的其他皇子,嗯,窦家再嫁个女儿做皇后,可那跟吕后有什么区别呢?

若是诸侯王,比如说淮南王刘安,著有《淮南子》一书,声名很好,也支持黄老之学,可那毕竟是外姓人,何况他父亲还是因丈夫孝文帝而死,要是上台后秋后算账,自己能如何?

窦太皇太后曾经是吕后的侍女,这点最为重要,吕后是她的老师,以吕后这样的人,最后家族都毁了,何况自己呢?

窦太皇太后打消了废帝的想法,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太皇太后说:皇帝若是知道错了,那王臧、赵绾怎么还活着。

怎么还活着,意思是他们不能活。

太皇太后将儒家改服更制的事,定性为新桓平第二。

当年新桓平献上了“人主延寿”的玉杯欺骗孝文帝,使得孝文帝更改年号,大费周章。孝文帝当年知道真相,大怒,将其夷三族。

于是两人在狱中自尽,保全了刘彻的帝位,至此才明白老师的话。

申培由于没有过失,也没被惩罚,被遣送回了鲁国。其实读书也是分的,都说读书读出的都是呆子,其实最厉害的是大智若愚,外表忠厚,行事也迂腐,其实人家心中明白着呢,他之所以甘心做赔本的生意,是因为人家看的更长远,想获得也是更长远的礼仪。

政治上,太多的人贪图一时的地位,丢的更多。真正有机会向上发起冲锋的,不显山不露水,一步一个脚印,坐稳了基础之后,等待一个时机,青云直上,不过未必能等到机会。

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免职。

那丞相卫绾呢?

这位仁兄相当机灵,他虽然直,却不愚。给刘彻当了几个月丞相,冤狱很多也不理,被免职回家,躲过一劫,自此退出政治舞台,三年后去世。

至于太尉田蚡(fen),他跟王皇后是同母兄弟,算是皇后娘家人。当初做郎官的时候,窦婴是大将军,由于姐姐要巴结窦家人,于是他很恭敬的侍奉窦婴。

司马迁说,田蚡以子侄之礼侍奉窦婴。

田蚡本人也非不学无术之辈,他读过书,有才学。外甥当天子后,也水涨船高,封为武安侯。

这是惯例了,但凡太后的家人,都被封侯,甚至沿袭到了明朝。万历即位后,姥爷被封为伯爵,比侯爵低了一等。

田蚡对待宾客极其有礼,利用自己的身份举荐有才能的人,对待以往的黑历史很尴尬,想要就此挽回,压过窦婴一头。

卫绾被免职后,田蚡有望担任丞相,门客籍福连忙劝说田蚡。

籍福:魏其侯显贵很久了,你才刚富贵,不能跟他相比。何况太皇太后还在,不如推让给魏其侯,这样太尉一职定然是你的,假以时日,还不怕当不了丞相。

田蚡很识时务,于是当了太尉,也因此躲过了大祸。

政治是一项平衡的学问,讲究妥协。

魏其侯担任丞相,那么窦家、王家分管朝堂的政治平衡达成,有利于朝政的稳定。

何况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窦婴当了丞相,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威望做事。

电视中,刘彻接到了窦家子孙不法的举报,统统将这些交给了窦婴。窦婴于是派廷尉将窦家子孙抓过去问询,惹得一大帮窦家人不满,纷纷找窦婴求情,求情不成还说要找老太太。

窦婴说:陛下将这些东西给我,什么意思你不明白吗?你找老太太,就你们家那些破事,说给老太太听,老太太难不成是徇私枉法的人不成。我当初因为梁王的事,多说了一句话,立即从窦家宗谱里除名,我劝你还是回去多管教自己儿子吧,我会把他放回去的。

窦家人听后,叹息一声,就此认了。

王皇后很开心的说:让他们窦家人跟窦家人斗去吧。

想要达成这种平衡,就不能贪多务得。

赵绾、王臧自杀后,太皇太后对丞相窦婴极为不满,罢免了他的丞相位,一并将田蚡的太尉罢免,任命了许昌、庄青翟分别担任丞相、御史大夫。

许昌、庄青翟均是开国元勋的后代,侯爵,他们也是黄老之学的信徒,因此博取太皇太后信任。

当然,太皇太后对天子还是留情的,她对王太后也是留了情面的,虽然罢免了田蚡,可是一样罢免了窦婴,对事不对人,并没有偏袒什么。

这是很聪明的举动,避免了以后被清算。

不足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