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六国后,最先要废除的肯定是各国的文字。
战国时候的语言,大致归结于方言,也就是说除非个别地区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其他地方的用语,大致还是相通的。那时候的说客游走各地,一呆待几年,估计也是要学习当地的用语习惯。
而战国的文字,其实还是相通的。字体的形状都发源于周朝的官方用字,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造新字来满足要求,而且有的字体繁复无比,被人们简化了,这导致七国文字,字你看起来大体认识,但是里面的笔画却不太一样,多一横少一撇的。
《英雄》里,无名对秦王说,剑字的写法一共有一十九种,臣向残剑求的是其中第十七种写法。
秦王说,一个字竟然有十九种写法,大为不便。等朕一统六国后,就将这些杂七杂八的语言统统废除,只留一种,岂不美哉。
无名:大王不是只灭六国吗?
秦王:六国算什么,朕要打下个大大的疆土。
按照年龄推算,吞并六国的时候,秦始皇才35岁,年富力强,而且极为有抱负,自然会有更高的追求,也对一些混乱的事物极为不满,想着将所有的字都统一,那就方便了。
这跟如今一样,说起中文,那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言语,而英文则是使用最广泛的文字。其实现在中国,更加注重英文的教育,在大城市,幼儿园不是双语教学的都混不开。
曾听人说,一个人英语好,就算没什么技能,只要情商好,会沟通,依旧可以拿到外企的高薪,反正将问题交给办事的人就好,因为办事的英语不好。
现如今的世界,使用人数的最多语言有十种,沟通交流极为不便。
欧洲有个笑话,说是伦敦有两个朋友在聊天,忽然有一个人过来问路,先是用西班牙语,而后用法语,紧接着用德语,结果两人只听得懂英语,于是问路的只好失望离开。
一个说,我们是不是该学一门外语了。
另一个说,刚才那个人会三种语言,不照样问不到路。
若是一下子说,颁布世界通行语言,所有国家的官方语言一律采用英语,这样世界便于沟通,岂不美哉。
法国第一个跳出来,表示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是经过历代系统的整理而形成的,非常有逻辑性。而英语则杂乱不堪,牛是ox,而牛肉是beef,这两个词有关系吗?
中国也会说,中文博大精深,除了《孙子兵法》还有四大名著,这么多灿烂的文化要是没了,多可惜。
还有德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推己及人,我们有许多文化翻译不出去,他们也有许多,都有着自身语言特有的韵味,想要磨灭掉那种印记,恐怕只有以行政命令强推了。
联合国于是将五常的文字,都作为联合国官方用语,又增加了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这才使得多方满意。
国民政府最早想要推行简体字,但是党内元老反对,认为会使得文化断层,繁体字好看等等,最后几番努力,都付诸流水。大陆实行简体字,是以行政命令贯彻下去的,推行了三十多年才竟全功,主要是让新一代的人自小就使用,而后形成习惯,替代了使用繁体字的老一辈人,这样才完成交替。
而秦始皇推行字体,使用的也不是秦国的字,而是推行的简体字小篆。秦国使用大篆文字,那时候很有象形字的特色,李斯在其基础上,进行删繁就简,使得字型优美,笔画流畅。
李斯博学多才,对文字也很有研究。秦始皇将和氏璧做成玉玺之后,李斯参照上古的鸟型文字,写下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命工匠雕撰。
这八个文字,你看到一群鸟在上面,绝对猜不出其中的含义,如今已经失传,在当时都是稀有文字,可见李斯的学识,也难怪得到秦始皇的倚重。
秦始皇于是命丞相李斯将小篆文字推行下去,成为官方用语,先在官方使用,而后想当官的自然会学。
再就是车同轨。那时候各国的战车大小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可能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比如我们这边路就这么宽,车子修大了走不了。
民国时,阎锡山的山西修铁路,创造性的采用了窄铁轨,车辆到山西停下来,而后换乘山西的火车才能开进去。窄铁轨要比外面的造价低很多,还形成天然割据优势,自然是一举双得。
秦始皇下令,以后车子统一尺幅,并且限定路应该修多宽。同时为了防止有人在尺度上做手脚,下令一律采用秦国尺度计算。
语言、尺度、货币的差异性,造成了两个地区的不协调,将所有的统一之后,自然方便的多。
但是这种统一是好还是坏呢?
如今我们自然说,这是好事,将中国团结在了一起,减少了战争云云。
可是中国也是战争最多的国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然后又合久必分,每一次动荡,都是一次灾难。而欧洲地方分成那么多大国小国,但随着科技发展,应对挑战时的选择性多了,似乎很难说对错。
好好比如今的中国,总量世界第二,可是人均差距很多。算起来,一个日本人创造的价值,等于十个中国人,这是极为可怕的事,只希望以后能够将差距追平。
统一性带来方便,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抹杀了差异性。允许地区在地方立法、规范、考试上存在差异,还是有助于提高社会活力的。
就如中原王朝对抗草原人一样,历来都是往边境上输血,从各地调集兵马驻扎。打倭寇的戚继光,在扫清沿海后,都被调到了北方守长城。
明朝时,为了对抗清兵,政府财政大笔的拨到了辽东,修城墙、运粮草、发赏金、发饷银等,照成财政长期赤字,一提起辽响就头疼。
辽响多到什么份上,财政不肯拨了,简直是无底洞。然后将军们暗中鼓动士兵们暴动,围攻辽东大臣的府邸。朝廷怕激起兵变,然后东挪西凑点钱发过去,将军们然后杀几个领头的,表示兵变已经平息,但是如果饷银再不按时来的话,神仙也按不住啊。
所以崇祯的时候,那叫一个剜肉补疮,连续增加赋税,甚至扣发内地的军饷俸禄,优先供给辽东。大臣们看不过去了,说不能再加了,百姓要造反了。
可是没有钱,辽东当兵的就反了,到时候做了带路党,将清兵引进关里,说什么都晚了。
李自成的农民军屡次战败,然后东山再起,就是有着广大农民基础,到哪里都能煽惑一群人跟他拼命,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官府正规军也入伙了。
李自成打到福王哪里的时候,守城的说,王爷您在这里,闯贼来了,您全家什么东西都没了,兄弟们为你卖命,你能不能给兄弟们些赏钱,都欠饷好久了。
其实遇到这种事,守城的自然会敲诈大户,说我们帮你们守城,你们得出粮出钱,犒劳一下我们。一般是由当地官员出面,大户们认捐,达成协议,也没出过什么事。
福王不乐意了,当兵守城是你们应尽的义务啊,再说朝廷防我跟防贼似的,他不给你发饷,凭什么让我给你发啊,找当官的去啊。
可是福王是王爷啊,平日里养尊处优,好嘛,如今你们这帮当兵的敲竹杠敲到我身上了,真是岂有此理。
福王表示,我家里也没余粮啊,不过家里还有些家具、首饰什么的,等我卖了给你们赏钱。
这大致是套路,也是敷衍。
守城的怒了,一合计,朝廷也不发饷,我们辛辛苦苦卖命是为什么啊,还不如跟闯王混,到时候福王家里的财富任我抢,女人任我挑。
于是李自成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城池,将福王家里的东西分光了,连福王本人都被剁成了陷,配着鹿肉什么的做成菜,谁让你姓朱呢。
所以崇祯上吊自杀很明智,要是落在他们手上,又是前朝君主,估计要受很多屈辱,还不如一死了之,起码留个好名声。
当兵的加入李自成军队,这帮人又会打仗,再加上明朝的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农民军越演越烈,最后无法收拾。
当森林上的火燃烧的时候,若是能够控制的住,那么自然好。可是控制不住的时候,人们就只能选择放弃一片森林,砍伐一批树木,做好隔离带,而后放一把火,将火势能够沾染的区域点燃,将支撑火势的树可燃物烧光,那么火自然就停了。
农民军就像火,席卷四方,支撑火势的就是粮食,一旦粮食支撑不下去,那么再大的火都会熄灭。
以至于有些人说,崇祯不如留下魏公公,人家好歹有能力从江南士绅身上收来赋税,用来补充军费,不至于增加赋税,从老百姓嘴里抢东西吃。
赵武灵王面对这种情况,甚至将边疆的几座城池化成了游牧区域,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只可惜没能延续下来,主要是为了保持中央王朝对边塞的控制。
当然,以上的事情在朝廷上都没有异议,真正产生争执的,其实是个要命的问题。
要不要向前朝一样册封诸侯?
诸侯王,主要是嬴氏的亲族们,将他们册封在边缘区域,让他们帮助中央王朝管理地方。
那时候的诸侯王,相当于一方霸主,将来也会演绎成春秋里的齐、晋、楚等大国,拥有土地的治理权,拥有自己的卿大夫。
那时候交通水平有限,秦国定都咸阳之后,齐地的消息传送过来,花的时间可能一个月,不方便管理,所以会安置一些诸侯王治理。而且诸侯王在那时还有看守的职责,比如册封一个诸侯王在代郡,那么诸侯王就得在哪里招兵买马,用当地的赋税来支撑军队,以此抵抗匈奴人,当然,紧急的时候朝廷会给与援助。
公正的讲,分封制度很好的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因为诸侯王当了封地,就会笼络人心,治理封国,也有很多谋臣智士来帮忙。
如果一地出现了叛乱,不用朝廷下令,诸侯王就会果断出击,行政反应很快,因为都是自己的家业,倍加珍惜。
当时秦国姓赢的贵族着实不少,嬴政父亲子楚的异母兄弟就有二十多个,真要将天下划分成一块块,那么天下又会回到周朝初年,每个诸侯王封地100里或是50里,连黄帝、尧舜禹、六国的后人都可以享有一小块,李斯、王翦等功臣自然不会被遗忘,可谓皆大欢喜。
因为有法先王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有很多受益者在幕后推动,所以分封的论调在朝廷上占据了上风,发展到了情愿的地步。
面对这种混乱,秦始皇躲在了幕后,他让李斯出面去压服分封论的人。
李斯站出来了,他指出,秦国自商鞅以来,一贯实行的是郡县制。如今天下有46个郡,郡有太守,县有县令,政令通达,足以管理好地方,不再需要诸侯王代劳了。前朝和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不能一味的效仿。
反对派则表示,秦国想要江山安稳,就需要册封许多诸侯王,这样天子号召之后,诸侯王就会从各地过来勤王,都是一家人,好说话。
李斯则说,周朝册封的诸侯王,大多是姬姓的子孙,开始时都很亲附,可是传了几代之后,子孙相互攻打吞并的比比皆是。秦国还是周天子册封的,可是不照样灭了周朝吗?
大臣们则表示,可是周朝传了800年,那就足够了。
李斯则说,秦国开创的是万世之业,分封只会损伤国家利益,养成私有的利益集团,必然和周朝一样,周天子的威望越来越小,以至于天下分崩离析,再重复今天的乱世,那是不可取的。如今我们采用郡县制,郡守县令都是中央王朝调拨的人,由中央王朝对他们考核,好的晋升,差的留级,或者平级调走,这样他们根本无法对地方形成控制,这样就不会导致动乱,秦国就会一直安稳下去。
说来,李斯的这种理论更接近于宋、明、清的管理方案,那就是中央集权,宋朝用士大夫共治天下,明朝各地虽然有藩王,但是没有地方实权,而清朝甚至将大多数的王公贝勒留在了京城里,依靠科举制形成文官集团,对地方进行治理,也确实安稳了许久。
宋明清都亡于外患,而且周期只有三百年,也并非李斯的说的那种能够始终安稳。
不过,经历了战国的乱世,很多哲人都在思索天下动荡的原因,期待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儒家提出了礼法,认为用它才能长治久安,礼法不兴,国乃灭亡,只是一家之言。
秦始皇和李斯的看法相对简单,那就是分封制是导致乱世的罪魁祸首。原本统一王朝好好的,可是你偏偏将它分给别人,那么得到诸侯国的人就会想着扩大自己的收益,从为公变成了为私,那么就是把自己人变成了敌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活在战国,秦始皇等人对战国有精辟的论断,总结过往的教训,从中寻找到了解决方案。
从理论上讲,中央集权制是有可能始终传承下去的,因为它对地方有绝对控制,将自身的分裂因子降到最低,唯一怕的就是外患。
那时候的外患是谁呢?
戎狄,也就是匈奴人。
可是问题来了,自古以来的历史上还没有因为戎狄而亡国的呢,顶多就是来骚扰一下,之后就回去,所以不必害怕。
之前说过,秦始皇是很有抱负的,李斯也是很有才华的。秦始皇很喜欢韩非子的文章,在对乱世的看法上有共同点,在对建立新王朝上,也有自己的共识,那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秦国的法律严苛是有名的,也正因此,秦国能够将自己的战斗力极大的发挥,从而横扫六国。
清朝入关的时候,军队的纪律也非常严明。所谓严明不是说三项纪律八大注意,而是指的作战的时候,坚决执行上级命令,不允许找各种借口来推脱,否则绝不轻饶。
《鹿鼎记》里,韦小宝在受命攻打灵蛇岛时失踪,后来又跑到了罗刹国,逍遥了很长时间后回到北京。
康熙大喜,于是撤销了让士兵在海外寻找韦小宝的命令。天地会的人因为之前化装成韦小宝的亲兵,故而被派遣在海外寻找韦小宝,一找半年多,在海外飘荡,明知道希望渺茫也只能找下去,因为清军纪律极严,若是贸然回来,那就是违抗军令,要被处死。
天地会的人回来后身子散了架一样,摊在椅子上。他们是清廷的敌人,可是在这点上也都佩服不已,因为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对手,才能够战胜你的对手。
秦国从律法身上得到了好处,给了全国人极大的自信。上至秦始皇,下至百姓,都觉得有律法的约束,那么一切都会正常运转,就不会出故障。
秦国采取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是非常有魄力的尝试。然而,当你选用不同的方案,那么就要应对不同的问题。
一座桥,平常人们走过,并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一支军队走过去,迈着整齐的步伐,因为太过一致,结果和桥产生了共振,引发桥倒塌。
秦国也遇见了自己的大问题,那就是农民的大规模起义,统一的法律引起了谐振,起义遍布全国,这也是之前从没有遇到过的,导致了秦国覆灭。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对的,因为概率事件总会发生。